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目的:了解唐山市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现状,为更加有效地开展大学生艾滋病宣传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对唐山市某大学965名在校学生的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艾滋病基本知识总体知晓率为83.9%,三大主要传播途径知晓率达90%以上,非传播途径知晓率较低,其中蚊虫叮咬不能传播知晓率仅为44.7%。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男生优于女生(P<0.01),医学生优于非医学生(P<0.01);对艾滋病感染者及病人的正确态度率较低(43.1%-47.1%);91.5%的大学生认为学校开设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课重要;大学生获得艾滋病有关知识的主要途径依次为广播电视、书刊报纸、互联网,而来源于学校教育相对较低。结论:大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应注重全面性、系统性,还应根据不同性别、专业的特点,制定适合大学生教育的有效措施,培养正确的观念和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2.
在大学生中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大学生掌握艾滋病知识的现状,使学校为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从而确定在大学生中进行艾滋病教育的重要性,采用自行设计的艾滋病相关知识问卷,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择2005年入学新生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调查问卷主要内容包括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结果显示,大学生对艾滋病基础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对艾滋病知识掌握不够全面,尤其是对艾滋病病原体等专业性问题的知晓率较低。对于一些非传播艾滋病途径错误认识率较高,大多数学生对艾滋病存在着恐惧心理,有一部分学生认为艾滋病离自己还远。因此,对大学生进行艾滋病知识教育非常必要。在学校开展艾滋病教育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大学生中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解大学生掌握艾滋病知识的现状,使学校为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从而确定在大学生中进行艾滋病教育的重要性,采用自行设计的艾滋病相关知识问卷,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择2005年入学新生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调查问卷主要内容包括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结果显示,大学生对艾滋病基础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对艾滋病知识掌握不够全面,尤其是对艾滋病病原体等专业性问题的知晓率较低.对于一些非传播艾滋病途径错误认识率较高,大多数学生对艾滋病存在着恐惧心理,有一部分学生认为艾滋病离自己还远.因此,对大学生进行艾滋病知识教育非常必要.在学校开展艾滋病教育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4.
笔者对徐州市五所不同类型高校的大学生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及行为的调查,了解他们关于艾滋病的知识、态度及行为现状,并为健康教育部门在各高校及中小学推行"防艾"知识教育提供一点背景资料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大学生关于艾滋病的认知状况,进一步预防艾滋病,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本文通过对贵州大学花溪北校区一至四年级100名在校本科生采用匿名自填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调查。在被调查的学生中,他们对预防艾滋病的态度是积极的,对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十分明确。但是,大学生的艾滋病知识来源主要为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网络等大众新闻媒介的传播,而不是学校教育,这提示我们应加强对大学生的健康教育。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了解尚不够全面深入,健康教育有待增强。  相似文献   

6.
了解南昌某高校在校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现状,为高校有效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提供依据。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该高校大一至大四年级学生1 145名,通过线上线下问卷调查了解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结果该校大学生对艾滋病的知晓率平均为68.3%,远低于国家水平;绝大多数同学能接受婚前性行为,但是只有76.07%的学生知道安全套的使用能有效阻断艾滋病的传播,只有38.78%的学生知道安全套的正确使用。今后高校应该以讲座、视频及微信公众号推送等多种形式灵活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加强大学生对艾滋病的全面认知,让其正确面对艾滋病,真正远离艾滋病。  相似文献   

7.
文章通过问卷调查江西地区大学生对艾滋病一般认知、传播途径、态度、获取相关知识途径,预防途径等方面的认知情况,得出大学生对艾滋病一般认知知识了解得比较好,对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以及对艾滋病患者态度的认知结果是令人欣慰的,但对艾滋病的非传播途径缺乏正确认识,对艾滋病的预防措施缺乏正确认识和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因此有必要在大学生中开展艾滋病的教育,提高对艾滋病各个方面知识的认知,来预防和减少艾滋病在校园的传播。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为探索和推广可行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抽取河池学院一至三年级23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匿名自填问卷调查。结果:被调查的大学生中,对艾滋病的三大传播途径知晓率为79.61%;非传播途径知晓率为82.66%;预防知识知晓率为82.09%;82.66%的学生认为对HIV/AIDS值得同情;8.87%学生有过性行为;83.06%的学生希望通过学校获得系统的相关AIDS知识。结论: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了解尚不够全面深入,健康教育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大学生对艾滋病的认知状况,在学生中,有针对性地进行预防艾滋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提高其对艾滋病的认知水平。并且,分析健康教育前后,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等方面的改变及进行相应的效果评价。方法选择2005年长春大学入学新生,采用自行设计的艾滋病相关知识问卷,分别在健康教育前后进行内容一致的基线调查,最后对其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健康教育后,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健康教育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从而得出结论,在大学生中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是非常必要及十分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大学生对艾滋病的认知状况,在学生中,有针对性地进行预防艾滋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提高其对艾滋病的认知水平.并且,分析健康教育前后,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等方面的改变及进行相应的效果评价.方法选择2005年长春大学入学新生,采用自行设计的艾滋病相关知识问卷,分别在健康教育前后进行内容一致的基线调查,最后对其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健康教育后,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健康教育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从而得出结论,在大学生中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是非常必要及十分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
对在校大学生体育课态度的问卷调查及数据分析表明,学生对体育课的认知处于较低水平,高校体育课程设置和场地器材与学生体育兴趣的矛盾是学生不喜欢体育课的重要因素。文章对此提出了建议,以期能从中找到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方案。  相似文献   

12.
以306名高校贫困生为被试,采用内隐联想测验、罗森伯格自尊量表和高校贫困生资助方式偏好性问卷,考察了高校贫困生资助方式偏好性的特点,从内隐和外显两个层面探讨了高校贫困生自尊和资助方式偏好性的关系。研究发现:高校贫困生的资助方式偏好性在性别及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外显自尊与资助方式偏好性呈显著正相关,外显自尊能够显著正向预测资助方式偏好性。  相似文献   

13.
西安市大学生性现状及性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大学生性现状,并分析影响性行为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潘绥铭性调查问卷、自行设计的色情网络使用情况调查表,调查了西安市五所高校的800名大学生。结果:大学生性行为比率随年级递增;性知识掌握水平不高,学校和家庭没有成为大学生获取性知识的主要途径;大多数大学生性倾向保守,侧重爱,对婚前性行为持理解态度。性观念、父母态度、网络色情与大学生性行为有显著差异;学校管理制度与大学生性行为无显著差异。结论:大学生性行为发生率有所上升,这与性观念、父母态度、学校管理制度、网络色情有关。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以布依族主要聚居地的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布依族大学生以及汉族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布依族大学生健康意识、健康知识、健康态度与体重之间进行比较研究。为布依族大学生指出不良的生活习惯,养成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基于高校体育改革与创新更加有针对性与实效性,文章确定高校体育在形成和发展大学生终身体育观念与能力为本研究的思考点,以寻找高校体育教育结果与教育目标达成之间差距为研究视角,从大学生体育知识、态度、行为为切入点,调查大学生与终身体育相关的体育知识、认识与态度,以及体育锻炼行为习惯等方面的现状,分析探讨调查结果及影响因素,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高校体育教育改革对策.  相似文献   

16.
性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性健康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获得系统的性科学知识,形成健康的性心理,遵守规范的性道德原则,进而成为拥有高尚人格的社会人。高校应充分认识加强大学生性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主动提升加强大学生性健康教育的地位,尽快建立性健康教育内容体系,采取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全面推动大学生性健康教育的开展。  相似文献   

17.
高校图书馆是学生的第二课堂,具有知识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等功能,在学校人才培养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高校图书馆应全面打造服务平台,积极引导学生阅读,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  相似文献   

18.
李丽荣  刘晓利 《科技信息》2007,(26):224-224,179
实践课是高等职业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教育形式,通过实践教学,培养了学生的自学创新的能力、职业道德、工作作风和动手能力,促进学生树立团结、友爱、真诚、责任感鲜明的人格,大力推进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9.
经济社会化是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内容。通过调查分析,消费要素的多元化决定了在皖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多样性,他们的经济态度趋于正向描述,但对少数大学生需要加强教育引导。  相似文献   

20.
高校音乐教育教学中艺术实践的意义与实施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教育教学中的艺术实践是指艺术类专业学生通过多种艺术活动形式,将课堂上教师所教授的知识和技能与实际相结合并加以灵活运用,从而实现知识深化的一种教学活动。提高高校学生质量是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所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在总结指导学生艺术实践经验体会的基础上,阐述了高校音乐教育教学中艺术实践的重要意义及其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