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花植物世界中,有一大类是靠动物、风或水帮助传粉的。能为植物传粉的动物有很多种,比如鸟、蝙蝠、昆虫等。 蜂鸟做“红娘” 产于南美洲的蜂鸟有很多种类,它们身体极小,有时比黄蜂还小,不过也有大如燕子的。蜂鸟的羽毛非常美丽,嘴细长如小管状,舌能自由伸缩,常常飞行于花间,取食花蜜和花上的小昆虫。 当蜂鸟取食花蜜时,就可以起到传粉作用。因为它在某一朵花上取食花蜜时,管状嘴会碰上花冠内  相似文献   

2.
编读往来     
《知识就是力量》2006,(6):80-80
漫画欣赏·另类进化《知力》您好,我的母亲是你们忠实的读者,她对老年人健康饮食方面的内容非常关切。现在也感染到了我。我现在也非常关心自己和家人的健康问题,希望你们能在杂志中多加入一些健康方面的话题。也可以开设一个健康咨询方面的栏目,由读者发问,专家解答。这样可以吸引更多的读者,也是为读者搭建了一座通向健康之路的桥梁。安徽韵梅一直以来都很关注社会的我从你们的杂志上看到了一篇报道——别把CHINA变“拆拉”。这篇文章写得真的很好。现在的城市实现着“三光政策”:房拆光、人搬光、树砍光!CHINA就是“拆拉”还真是很谐…  相似文献   

3.
大海中鲸的歌声使海洋科学家和海洋研究爱好者为之沉迷,鲸白勺声音在我们听起来很像是美妙的音乐。但是无论是陆地上的鸟儿,还是深海中庞大的鲸,它们的“歌声”是否也承载着某些情感信息,是否也表达了它们的喜怒哀乐呢?为什么我们管鸟儿、鲸,以及各种昆虫发出的声音称之为它们的“歌声”呢?因为在它们发出的声音里传送着某种信息,让我们感受到音乐之美,我们能感受到它们流畅悦耳的韵律,令我们为之动容。多年来,科学家们谨慎地求证着,试图解开动物的歌声之谜。人类逐渐认识到动物发声中内在的音乐特性,以及动物的“音乐”对动物互相之间的交流沟通所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楚杰 《科学之友》2004,(1):52-52
澳大利亚被称为“有袋类动物王国”。世界上现有250种有袋动物,其中大多数生活在澳大利亚及其附近岛屿。树袋熊是这个王国中的“骄子”,也是世界上最吸引人、最有趣的哺乳动物之一。它还有很多好听的名字,像“无尾熊”、“保姆熊”、“不饮熊”、“玩具熊”,就像我国的大熊猫那样逗人喜爱,是人类的好朋友。树袋熊是严格的素食者,它食谱单一,只吃二三种桉树的叶子。树袋熊的英文名字叫“Koala”(考拉)。树袋熊终年栖息在桉树上,体内所需的水分可以从桉树叶子中得到,因而很少见到它们下树饮水。当地“koala”的意思是:“不饮水的动物”。桉树叶子的含水量可达70%,但它的纤维寨  相似文献   

5.
根据读者要求,我们在“生命”栏目中,开辟“珍奇的海洋动物”子栏目,请中科院动物研究所海洋动物专家曹玉茹老师以图文并茂和问答形式向朋友们介绍有趣的海洋动物知识,欢迎您关注并参与答题。 ——编者  相似文献   

6.
问与答     
综观大千世界,有着许许多多的奥秘,《大自然探索》杂志一直致力于探索自然奥秘的所在。许多读者在阅读本刊后会给我们来信,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为此,我们从本期开始就读者关心和困惑的问题请科学家进行解答,同时也欢迎有更多的读者加入到这一活动中来。  相似文献   

7.
植物的趣闻     
玉华 《科学之友》2006,(11):53-53
正如世界上最权威的植物学家戴维·阿腾伯勒书中写的那样,植物像动物一样有“感觉”,会“看”,会“捕猎”,会“计算”,只不过非常缓慢而已。会报仇的“金喇叭花”“金喇叭花”的花朵有1m高,很像一个大喇叭。通常它捕捉吸取花蜜的昆虫。有时一些青蛙在边缘上偷吃了它的美味,此种  相似文献   

8.
苏阳 《科学之友》2005,(7):86-87
动漫大师笔下刻画了很多深受读者喜欢的动物,其中猪的出镜率是不容忽视的。这些名家笔下的猪们,因着它们鲜明的个性,证明了猪的价值并不只有红烧排骨、糖醋里脊或五香猪蹄而已。  相似文献   

9.
养生保健一直是人类讨论的话题,不过,在现实生活中,不少人的保健意识并不太强,而有些动物却非常注意“养生保健”.那么,就让我们借鉴一下动物们的“养生经”吧. 洗洗更健康 老年美洲熊有个习惯——喜欢到含有硫磺的温泉里洗澡.据说在里面泡着,可以治疗它们的老年性关节炎.乌鸦、喜鹊等鸟儿则喜欢“蚁浴”,即飞落到蚂蚁群中,张开翅膀下面的蓬松羽毛,不断地翻转着身子,将蚂蚁扫进羽毛之间,受到惊吓的蚂蚁向小鸟喷出蚁酸.原来,鸟儿羽毛和皮肤上有很多寄生虫,蚂蚁喷出的蚁酸正是消灭寄生虫的良药,聪明的鸟儿因此享用了免费的“蚁浴”.  相似文献   

10.
编读往来     
马年刚到,编辑部又收到不少热心读者的来信。以下选登其中两封,并向广大读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大自然探索杂志社: 春节好!我是《大自然探索》的忠实读者,非常热爱大自然和野生动物。在黑龙江有很多湿地、森林,但也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影响了野生动物的繁衍生息,这是整个地球的悲哀,也是人类的悲哀。如果我们人类不抓紧保护,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有很多动物从地球上消失,那么,以后只能在这些刊物和照片上看到了,所以我便买或搜集一些关于大自然和野生动物之类的书刊收藏,《大自然探索》是我收藏之列,我们黑龙江办的《野生动物》…  相似文献   

11.
“TheLastWord”是英国著名科普周刊《新科学家》一个颇受读者欢迎的栏目。该栏目面向读者征集问题、征集解答。问题往往提得细致入微、妙趣横生。解答更是亦庄亦谐、引人入胜:既有专家教授的理论说明,也不乏常人的经验之谈。这本小册子共收集了该栏目36则科普知识问答,现全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关于动物福利问题的争论在我国已愈演愈烈:关于"活熊取胆"的"斗争"已绵延数年;"硫酸伤熊"等动物受虐待的事件,也频频引起社会和媒体的关注.  相似文献   

13.
苏阳 《科学之友》2005,(13):86-87
动漫大师笔下刻画了很多深受读者喜欢的动物,其中猪的出镜率是不容忽视的.这些名家笔下的猪们,因着它们鲜明的个性,证明了猪的价值并不只有红烧排骨、糖醋里脊或五香猪蹄而已.  相似文献   

14.
如果你稍加注意,就会发现绝大数人用的是右手,只有极少数人是“左撇子”。这一现象是否在动物中存在?动物是否也有“左撇子”? 以前大量的证据表明,黑猩猩、猕猴、凤头鹦鹉、座头鲸甚至蟾蜍喜欢用一侧的上肢、手爪、脚爪或者鳍。最近,科学家还发现一种称之为新喀里多尼亚乌鸦也有这种现象。这种乌鸦分布在澳大利业以东太平洋上的新喀里多尼亚格兰特坦勒岛上。它们非常聪明,会将树枝精心制作成一个带钩的工具,将它从树上切下,然后用它拨拉出藏在树缝中的蜘蛛、昆虫和蟑螂,进行捕食。科学家发现,与人类一样它们也擅长用右侧的肢体…  相似文献   

15.
问答     
正放射检查会致癌,会影响生育拍胸片、照CT,在医院有很多检查都离不开放射科,但大众对于放射充满了恐惧,放射真有那么可怕吗?专家解答专家表示,放到30年前,放射治疗的确风险高。患者单独在一间小房间里,医生则在另一间小黑屋中"观察"。曾经,放射科医生有营养餐,有放射假,还可以提前退休。现在,大家不再担心这些问题。放射科女医生也很多,也  相似文献   

16.
六畜与人文     
现代人常以自己是“高级动物”而自居,十分鄙视动物,尤其是“六畜”(马、牛、羊、猪、狗、鸡)。骂人时常用“畜生”两字表示对无道德之人的鄙视。有人总认为动物不仅智力不如人,而且品德也极差,因此在对动物大加杀戮之后,还对动物之品德大加贬低,殊不知这样做是大错特错,且有违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的。下面让我们通过对汉字的考证和对部分诗文的欣赏,来深刻认识一下中华民族对动物的尊重和理解,这不仅有利于提高我们对动物的保护意识。还有利于让我们现代人学会“格物致知”并提高自己的思想品德修养。  相似文献   

17.
熊猫看上去很可爱,但毕竟它们是熊科动物,作为食肉动物的它们为什么能消化竹子?这个问题一直困惑着科学家.近日,这个谜题终于被科学家破解了,科研人员发现一种特殊的消化道微生物可帮助熊猫消化竹子. 大熊猫是一种杂食动物,属于熊的一种,依旧存在熊的凶猛本性,有的时候甚至也会吃肉.它们平均每天要消耗12 kg的竹子,可是它们缺乏帮助草食动物消化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酶.熊猫专家魏福文和他的同事使用基因测序技术发现了生活在大熊猫消化道中的微生物,并希望能进一步发现消化纤维素的共生体.  相似文献   

18.
昆虫是动物中的大家庭,已命名的就有100多万种,约占全世界已知动物的2/3。在这么多的昆虫中,有极个别的昆虫还能杀人。昆虫究竟是怎样杀人的呢?南美洲有一种蚂蚁被称为“魔鬼蚁”,它们主要是以毒液来杀人的。这种毒液比眼镜蛇的毒液还毒,人畜只要被它们咬上一口,会立刻丧命。这  相似文献   

19.
<正>植物处于食物链的底层,往往难以摆脱被当作食物的命运。倘若植物也能“主动出击”,让动物成为它们的“盘中餐”,又会是怎样的一番境况?在植物界,确实有这样一批“逆袭者”,它们既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又可以吸引、捕捉、消化动物。它们捕食的动物有昆虫、线虫、浮游生物,还有一些小型脊椎动物,以满足自己生长发育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科学释疑     
<正>仰卧起坐真的会致瘫吗广西北海市的陈女士问:近来,网上关于"仰卧起坐还能不能做"这个问题吵得沸沸扬扬,仰卧起坐真的会致瘫吗?@专家解答:事实上,很多人在做仰卧起坐时,采取双手指交叉抱头这个动作是有一定问题的,两手放在脑后,当髂腰肌或腹直肌力量不足的时候,就会使颈部肌肉代偿发力,有增加颈椎椎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