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卷首语     
本期“文学人类学研究”栏目的主题是“文学人类学与神话历史"。日本学者吉田敦彦著,况铭译的《日本神话与希腊神话间奇妙的类似》,通过对日本最早的文献《古事记》和《日本书纪》中记述的神话群与希腊神话进行参照与对比,循着这些相距遥远的神话叙事呈现出的奇妙契合,可以对日本神话起源的文化传播线索带来新的思考视角。  相似文献   

2.
希腊神话与日本神话之间有许多一致之处,尤其体现在《古事记》和《日本书纪》之中。比如说,俄耳甫斯造访地府与伊耶那岐命前往黄泉国寻妻等等,这些类似点不能简单地认为纯属偶然现象,可以看作研究日本神话起源的文化传播线索。  相似文献   

3.
《古事记》、《日本书纪》中记载的神话历史可追溯到绳文时代的远古源头,当时的女神崇拜展示出日本独特的恋母文化之根。文章从考古资料中的女神土偶入手,结合日本从母系社会向父权社会过渡的史实,探讨日本神话中的母神原型,以及神话历史叙事中普遍呈现的女性中心世界,为日本文明特有的文化恋母现象找到源头和生成依据。  相似文献   

4.
本文旨在辨识《西青散记》是一部纪实体笔记,《散记》中的绡山田妇“双卿”并非虚幻人物.从文献载录,特别是比勘董潮的《东皋杂钞》,以为胡适《贺双卿考》中提出的“五可疑”,除个别“可疑”有待进一步考辨外,大都皆不足疑,《贺双卿考》对《西青散记》所作的断语是不合适的.  相似文献   

5.
儒学在日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日两国一衣带水。自古以来,日本接受中国汉字、儒学、佛教、科技和生产工艺的影响,其社会发展与中国密切相关。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国文化,是日本接受中国影响的重要方面。5世纪:儒学传入,加速日本文明进程公元5世纪,中国儒学东传日本。据成书于公元720年的日本第一部正史《日本书纪》记载,应神天皇15年(公元405年)百济博士王仁应邀到达日本,带去10卷《论语》和一卷《千字文》。712年的《古事记》也有类似的记载。这是中国儒学传入日本的最早记录。此后,中国儒学在日本逐渐传播,对其政治、法律、文学、哲学、宗教及艺术等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  相似文献   

6.
段玉裁对《说文》互训的校勘,是《说文》互训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其中最为显著的是互训校勘过程中的词义考辨极为精当,给后世认识理解同义互训的语言现象以巨大启迪。当然,段氏在词义考辨中也还有一些不足和失误。  相似文献   

7.
文化播报     
《世界知识》2020,(22):76-77
<正>《日本蓝皮书:日本研究报告(2020)》发布2020年10月15日,中华日本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举办《日本蓝皮书:日本研究报告(2020)》发布会及日本形势研讨会。包括本书各章节作者在内的来自北京、天津、辽宁等地日本研究机构的学者,分别介绍了该书内容并对当前日本形势进行了研讨。  相似文献   

8.
郑珍《说文逸字》不取浩博,功在创辟补缀,洵是专精之学。其书发明《说文》及诸书引《说文》体例,藉以内外求证,考辨精审;于二徐、段氏所增本书之字,率有补证,并于旧说多所驳正。而辨形似讹误,明于字体衍变,固称考辨精良。  相似文献   

9.
1988年12月21日上午,日本茨城大学人文学部石岛纪之教授,来我校同历史研究所所长何长凤副教授,杨开宇副教授等进行学术交流。吴雁南校长会见了石岛教授,对他的来访表示热烈欢迎,并希望今后加强联系。石岛教授首先交换了日本近几年来编撰的《抗日战争史研究文献目录》、《中国近现代经济史研究目录》等资料;介绍了日本史学界研究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中国  相似文献   

10.
近读《杭州师院学报》1985年第四期,对《西施故里考辨》(以下简称《考辨》)一文的某些论点实不敢苟同。本文拟就《考辨》的中心内容,即西施故里萧山说,谈点看法,与该文作者商榷,并向识者请教。  相似文献   

11.
“道”始终是在中日两国的哲学史上本土思想的最重要的体现,无论是中国的“道教”还是日本的“神道教”.都对文化文学的发展有着绝对的影响和制约。但是中日古典戏剧中对“道”的体现却不尽相同:中国以“道化度脱”为主题的神仙道化剧成为古典戏曲的一个重要分支;日本则主要体现在其戏剧中潜藏着的“真实物哀”的美学意境。深入研究这一课题是中日戏剧比较研究的一个重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12.
针对近年来多种关于"牛顿第零定律"与"牛顿第四定律"的表述,基础物理教育应该在历史与教育的视角的下进行分析并合理应对.而启示意义则在于基础物理应该重视衔接教育并增强历史感.  相似文献   

13.
历史上的"中国"与现代意义上的"中国"在内涵、层次上有所不同。在中国历史语境中,"华夏"既可指称古代族群或民族,也可表示一种文化或文明的载体。从历史上的"中国"、"华夏"到"中华"乃至现今"中华民族"的发展演变,"中华"一词与时俱进,不断地被赋予新的内涵。中华民族的民族过程比中国已经识别的56个民族实体发展缓慢,至今仍然属于"想象的共同体"。  相似文献   

14.
赵雷 《韶关学院学报》2007,28(11):31-34
文学史研究中一直存在着这样的尴尬:“史”的序列性、规定性解释系统反过来会破坏作品原初存在的“活性”成分。为此,我们不得不用“原生态”的理论来回溯作品的历史情境,以期减少必定存在的文学性的散失。《世说新语》之于魏晋文学研究,恰是一个难得的“原生态”视角。这个视角对于研究魏晋文学的重情色彩、玄言诗在东晋的繁荣、山水诗歌的萌动等文学现象都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当代历史小说创作领域,随着时代主题的变迁和作家主体性的日益张扬,更具人性深度的创作面被开掘,阶级、革命、历史等宏大叙事逐渐为人性的抒写所取代,"人的回归"主题得到了愈益鲜明的体现,其经历了从隐性显现到狂欢表演,最终走向正常表达的三个阶段。本文结合当代文学发展进程中不同时期的历史文学作品,具体分析了当代历史小说的总体创作走向。  相似文献   

16.
同光体的得名过程与命名的内涵过往的研究存在着某些偏颇与缺失,从基本史实出发,探求同光体得名的原因以及所包蕴的时代文化寓意,分析同光体流派形成的时代气运、家族文化、个人倡导、地域渊源,将有助于理解同光体生成的历史原因。  相似文献   

17.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龙夏·多吉次杰在拉萨秘密组织了旨在改革旧地方政权的“吉却贡吞”(意为“求幸福者同盟”)组织,成为西藏地方近代史上重要的历史事件。文章对“吉却贡吞”组织的形成背景、破产经过及历史原因做了分析和评述。  相似文献   

18.
陶希圣创立的食货派在中国近代史学史上应有重要地位.本文指出食货派的史学地位体现在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的发展,提升了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的整体水平;揭橥“搜集史料”的旗帜,为时代酿造了搜集中国社会经济史料的激情;重视史料但绝不忽视理论的治史思想于史学转向的意义;开辟了诸多的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新领域;开启了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的合作之风;提出了某些积极的治史主张.食货派不仅为中国社会经济史的创建提供了诸多研究成果,还对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范式的建立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从而也奠定了食货派在中国史学史上不容忽视的地位.  相似文献   

19.
“始基本体论”批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始基本体论”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哲学形态,它认为世界上的事物虽然是多种多样的,但这些事物都有某种共同的“始基”。东西方在这方面有共同之处,古希腊的米利都学派、恩培多克勒,中国的“五行”说,印度的“五大”,都把水、火、气、土、风等具体的物质形态当成世界的“始基”,说明人类最早根据实践的需要而作出的哲学探索是唯物主义性质的。“始基本体论”的历史价值在于:它从人类的神话中解脱出来,用物质性的存在解释世界,标志着哲学的诞生;它把客观的物质存在与运动变化结合起来,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思想的朴素统一。“始基本体论”的历史局限性是时代造成的,对此不应苛求。  相似文献   

20.
从“世界史”到“全球史”的演变是人们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认识不断深入的结果,也是史学研究不断扩展并克服自身发展危机的必然产物。“全球史”克服了“世界史”存在的弊端,为史学发展增添了新思维、新内容和新方法。“全球史”可以视为广义“世界史”的补充和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