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β萘酚醛缩乙二胺希夫碱铟配合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β萘酚醛与乙二胺缩合而成希夫碱铟配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红外光谱,紫外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等特征及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2.
《潍坊学院学报》2015,(6):32-34
以丙酮、乙二胺与CuCl_2·2H_2O合成了二丙酮缩乙二胺合铜配合物。通过IR、MS和元素分析表征了其结构,并就该配合物对催化分解过氧化氢反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配合物对过氧化氢的分解具有非常优异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3.
合成了N,N′-双(2-羟基-1-萘甲醛)缩乙二胺配体(H_2L)及其Cu(Ⅱ)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吸收光谱、紫外吸收光谱、摩尔电导率等分析手段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用邻苯三酚自氧化法测定了配合物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该配合物具有SOD活性。  相似文献   

4.
由苯并15-冠-5-经二硝基化后还原制得的4’,5’-二氨基苯并-15-冠-5与水杨醛及其衍生物反应,合成了冠醚化双西佛碱L1-L4,再与三乙基铟按摩尔比1∶1反应制得了4种未见报道的铟金属有机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IR、MS等对配合物的配位结构和某些性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5.
用3种β-二酮为配体与Et2In按摩尔比1∶1和2∶1反应,合成了6种新的有机铟配合物.对这6种配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MS和IR分析,并对这些配合物的热稳定性和溶解性作了初步探讨.根据IR光谱分析,含有β-二酮基的有机铟配合物的结构为:β-二酮基中的两个O原子与In配位,形成螯合的6员环.根据MS分析,发现配合物1-6,在升温过程中,都有歧化现象,歧化反应朝着β-二酮基增多的方向进行.因此,含有β-二酮基和乙基的有机铟配合物的热稳定性大小为:EtIn(β-diket)2>Et2In(β-diket).  相似文献   

6.
合成了双乙酰丙酮缩乙二胺希夫碱及其与Cu(Ⅱ)、Ni(Ⅱ)的配合物,经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对双乙酰丙酮缩乙二胺希夫碱的Cu(Ⅱ)、Ni(Ⅱ)的配合物进行了表征.提出了它们可能的结构.  相似文献   

7.
报道了水杨醛、邻香兰素与乙二胺缩合而成的双希夫碱的铟(Ⅲ)配合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差热及热重分析这些近代物理化学测试手段,确定了配合物的结构,且对其性质进行了一些研究。  相似文献   

8.
β-戊二酮和N,N-二乙基乙二胺作原料,在甲苯溶液中通过甲苯和水共沸原理,合成了β-戊二酮缩N,N-二乙基乙二胺席夫碱配体,通过加入过量的无水CuCl2与该配体合成了一种新的Cu(Ⅱ)配合物[Et2NCH2CH2NC(Me)CHC(Me)O]CuCl。用元素分析、核磁共振和红外光谱对合成的配体及配合物进行表征。采用局域自旋密度近似的DFT方法优化了配体和配合物最稳定的几何构型,计算得到了红外光谱图,并与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9.
采用溶剂热法和单一前体法相结合的改进方法,以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铜和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铟配合物为前体,乙二胺或油胺为表面修饰剂,成功地合成了铜铟硫纳米粒子.研究了表面修饰剂与前体的摩尔配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以及弱还原性添加剂对产物形貌结构的影响,采用XRD,SEM等测试方法对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结果表明,在乙二胺和...  相似文献   

10.
合成了一种新的乙酰丙酮缩-N,N-二甲基乙二胺铜配合物Cu(AE)(BA)(AE为乙酰丙酮缩-N,N-二甲基乙二胺,BA为苯甲酸),并通过X一射线衍射测得其晶体结构.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C2/c,晶胞参数a=1.434 0(11)nm,b=1.352 7(10)nm,c=1.824 6(13)nm,β=108.766(12)°,Z=8,R1=0.041 4,wR2= 0.095 0.测定了配合物的光谱性质,并进行了切割DNA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11.
以过渡金属离子为模板离子合成了四苯并-1,5,9,13-四氮[16]轮烯的四个过渡金属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一可见光谱和核磁共振谱等鉴定,初步确定了配合物的结构。  相似文献   

12.
用无水重稀土氯化物与2-甲基烯丙基氯化镁在四氢呋喃(THF)中于低温下反应,合成了对空气和湿气极为敏感的四个未见报道的化合物.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质谱及电导的测定,确定化合物的组成为(C4H7)2LnCl3Mg(DME)2(Ln=Y,Ho,Er和Yb;式中DME为1,2-二甲氧基乙烷).以同样方法采用轻稀土化合物进行合成,则可得到一组轻稀土化合物(C4H7)2LnCl5Mg2(DME)2(Ln=La,Pr,Nd,Sm和Gd).  相似文献   

13.
在甲醇介质中 ,合成了稀土混配固态配合物 [RE( AGly) 2 ( Im) 2 ( H2 O) 3 ]( Cl O4 ) 3 ·H2 O( RE=La,Pr,Nd,Sm,Eu,Gd,Dy ;AGly-乙酰甘氨酸 ;Im-咪唑 )。通过化学分析 ,元素分析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 ;利用1H NMR,IR,UV,X-射线粉末衍射等分析 ,并结合 TG- DTG对配合物热分解机理的研究 ,讨论了配合物的配位行为。用 AMI半经验法对配体进行了结构优化 ,计算了它们的电荷分布 ,推测出该类配合物可能的结构。  相似文献   

14.
以水杨醛为基本原料,合成了2种具有手性的Salen-Mn配合物,通过圆二色(CD)光谱、吸收光谱、粘度和凝胶电泳等方法研究了2种配合物与DNA的作用.结果显示:这2种配合物不以插入模式与DNA结合,但显示出化学核酸酶性质,在H2O2存在下,能够断裂DNA,将pBR322DNA由formI转化为formII.  相似文献   

15.
以氯化铕、氯化铽与亚甲基双膦酸四异丙基酯(L)和邻菲哕啉(phen)反应,合成了四种稀土配合物:EuL1.5Cl3(H2O)4.5I,TbL1.5Cl3(H2O)4Ⅱ,EuL(phen)Cl3(H2O)3Ⅲ和TbL1.5(phen)Cl3(H2O)4Ⅳ.通过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率^1H NMR、^31P NMR、红外和荧光光谱等推测了配合物的组成和结构.荧光分析显示:四种配合物均具有强的荧光性,配合物Ⅰ和Ⅲ发射谱带出现在590和591 nm,显示Eu^3+的特征发射光谱;配合物Ⅱ和Ⅳ的发射谱带出现在490、544、583和619 nm,显示Tb^3+的特征发射光谱.  相似文献   

16.
The stability constants and thermodynamic functions for complexes of lanthanum with eight kind of amino acids according to 1∶1 and 1∶2 in proportion have been determined by titration calorimeter at 298.15 K. The enthalpy change makes a predominant contribution to the stability of these complexes. The ring in amino acid associated with lanthanum ion helps to enhance the stability of complexes. Steric effects between rings in complexes leads to that the equilibrium constants of reaction of the complexes (1∶2) is much less than that of the complexes (1∶1). Foundation item: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e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29873036) Biography: Ye Gang (1974-), male, M S., research direction: thermochemistry.  相似文献   

17.
在我们以前工作的基础上,为寻找低毒高效的抗癌金属配合物,本文合成了多种由生物大分子配位的金属配合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原子吸收等方法对配合物的中间体进行了表征,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验配合物的形成,用MTT法考察了他们的抗癌活性,结果表明,所试化合物优于或相当于顺铂和MTX的活性.  相似文献   

18.
合成2—(4—异丁基苯)丙酸希土十五种固体配合物,R_B(Ⅱ b)_3 nH_2O(R_B=La-Pr,n=2;Nd,1.5;Sm,1;Eu,Gd,r,0.5;Tb-Lu,0).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表明15种配合物都是无定形的.研究这些配合物的红外光谱、~1H-NMR、摩尔电导及溶解性等性质,进行差热一热重分析.配合物中羰基的对称、反对称伸缩振动频率之差值表明配位体羰基的配位方式是双齿或多聚螯合配位.拉曼光谱中R_B-O的振动频率为491,370,260cm~(-1).  相似文献   

19.
采用水热和水浴合成法,以不同的刚性和柔性有机羧酸衍生物为配体,合成了2个Ni(Ⅱ)配合物:[Ni(otpha)(Imh)3(H2O)2].H2O(1)(H2otpha=邻苯二甲酸),[Ni(mal)(phen)(H2O)2](2)(mal=丙二酸,phen=1,10-菲啰啉).采用X-射线单晶衍射确定2个配合物的分子结构.结构分析表明,配合物1和2均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分别为P2(1)/n和P2(1)/c,中心金属Ni(Ⅱ)离子均为6配位,并由氢键将其分别连接成具有3D和1D结构的超分子.采用表面光电压光谱(SPS)研究了2个配合物的表面光电性能.结果表明,它们在300-800nm范围内均呈现出正的表面光伏响应,表明它们具有一定的光-电转换能力.对2个配合物的UV-Vis-NIR吸收光谱进行了测定和分析指认,并分别将它们的SPS谱与UV-Vis吸收光谱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SPS谱中响应带的数量和位置与其UV-Vis吸收光谱中的吸收峰呈现出一致性.  相似文献   

20.
在非水介质中合成了六种轻稀土氯化物与配体 N,N′-二甲基 - N,N′-二苯基 - 3,6 -二氧杂辛二酰胺 (DMDD)形成的固体配合物 ,通式为 [L n(DMDD) Cl2 (H2 O) 2 ]Cl(Ln =L a~ Eu,不包括Pm) .用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和 TG- DTA分析对这些配合物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 ,在这些新配合物中 ,配体 DMDD表现为四齿配位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