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1 毫秒
1.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目前,社会上流传的一些非马克思主义思潮甚嚣尘上,企图割裂和否定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以此为切入口,系统梳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论述,并深入挖掘二者之间的内在统一性,进而得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2.
周敏 《科技智囊》2007,(11):18-31
全国人民殷切期待、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于金秋十月在北京胜利召开。党的十七大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是一次团结、胜利、奋进的盛会。它对于鼓舞和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大意义。在开幕式上,胡锦涛总书记代表党的十六届中央委员会作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  相似文献   

3.
正2017年10月18日上午,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人民大会堂开幕。习近平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党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在党和国家发展历程中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大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七大是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对于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大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回顾总结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和宝贵经验,对我们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作出了全面部署,对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提出了明确要求。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党章中第一次明确地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大会号召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在跨越世纪的新征途上,一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用邓小平理论来指导我们整个事业和各项工作。那末,我们为什么要高举邓小平理论的旗帜,又应当怎样高举这面伟大旗帜?本文试就以上问题谈点粗浅的认识,作为学习十五大报告的体会,和大家交流。 在当代中国指导我们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伟大旗帜,是邓小平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的十五大把它简明地概括为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之所以能够成为我们新时期的一面伟大旗帜,从根本上来说,就在于它把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正确地解答了“什么是社会主  相似文献   

6.
徐华 《太原科技》2007,(12):12-12
党的十七大是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对于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大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回顾总结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和宝贵经验,对我们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作出了全面部署,对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提出了明确要求。  相似文献   

7.
在党的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江泽民同志代表党中央作的报告中,庄严宣布了这次大会的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后,紧接着指出:“旗帜问题至关紧要”。 为什么“旗帜问题至关紧要”?报告明确告诉我们:“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形象。”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十七大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道路、理论体系进行了深刻阐述,具有继往开来的重大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强调指出:“旗帜问题至关紧要.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形象.”党的十五大的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党的十五大的灵魂就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并明确写进党章之中.这是党的十五大  相似文献   

10.
言论     
<正>[新华社评:高举伟大旗帜,实现伟大梦想]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党的十九大,将向世界明确宣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13亿多中国人民将继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向着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奋勇前进。  相似文献   

11.
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概括为“旗帜论”、“道路论”、“党建论”与“发展论”,将它的基本特征归结为继承性、创新性、科学性与实践性。这种概括与归结基于以下考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所以“旗帜论”、“道路论”是根本;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  相似文献   

12.
任何一种新的思想,都是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并且根源于一定时代的社会物质的经济的事实之中。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探索的第二次飞跃,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实现的。这次飞跃的理论成果就是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它的主要创立者是邓小平,所以我们党把它称为邓小平理论。  相似文献   

13.
十七大报告的最大理论贡献就是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道路、理论体系的统一,提出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最根本的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新思想。实现"三合一"的整合是实践和理论不断发展的结果,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成熟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14.
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高校基层党组织是时代的要求。高校必须准确把握、积极推进,增强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创造力,只有这样,才能肩负起学校改革和发展的重任。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90年理论创新的历程,就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使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得到具体的历史的阐发;就是在领导全国人民发展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使马克思主义的分析方法、批判理论得到与时俱进的运用;就是在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推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90年理论创新的历程,就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使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得到具体的历史的阐发;就是在领导全国人民发展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使马克思主义的分析方法、批判理论得到与时俱进的运用;就是在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推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改革开放过程中,全方位地维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形成了一些重要经验: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提供实践支撑;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原则,把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正确方向;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保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话语权;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社会认同;把握社会意识形态领域的动向,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引导力;坚持党管媒体原则,巩固和扩大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的主阵地。这些经验对于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可以分为不同时期.其中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到党的十六大的十三年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阶段以邓小平南方谈话与党的十四大、党的十五大、党的十六大为界限构成三个时期.这个阶段在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即准确把握国情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核心;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必要条件;建设高素质的理论队伍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可靠保障;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目的.这个十三年所取得的成果及阶段性经验,对准确理解党的十六大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发展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取得的新进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9.
《哥达纲领批判》是马克思批判德国机会主义的纲领性文件。在批判拉萨尔的机会主义过程中,马克思论述了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第一次提出了共产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理论,对所有制和按劳分配原则进行了全面的论述。由于各国国情不同,现实中的社会主义与马克思设想的社会主义有极大的差异。十七大报告指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社会主义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我们既要坚持社会主义本质特征,又要从我国具体国情出发,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共产党90华诞之际,认真研究我党历史上所进行的四次历史性转变及其科学内涵、基本特征、现实意义,对于坚持科学发展,全面建设小康,实现强国之梦,加快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