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童敏 《皖西学院学报》2012,28(6):116-119
诗歌能否翻译,一直备受争议。大多数诗人、翻译家都认为诗歌的可译性是有限的,这是基于诗歌这一特殊文学形式的自身特征而言。中国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学的瑰宝,丰富的意象是中国古典诗词的典型特征之一,同时也是古典诗词翻译过程中遇到的一大障碍。对中国古典诗词而言,意象可以说是其灵魂,它是塑造审美意境的关键,是诗人风格的外化表现,同时也是古典文化的一部分。因此,英译过程中古典诗词意象处理是否恰当与古典诗词的英译限度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2.
情感美即诗歌的思想感情之美。陆机说:"诗缘情而绮靡。"没有感情就没有诗。感情是诗歌的灵魂,是诗歌的生命。诗歌以高度凝练的语言,形象地表达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优秀的古典诗词通过美的艺术形象、健康向上的情感,使人受到熏陶与启迪,表现了古典诗词的思想感情之美。古典诗词的思想感情之美:美在健康,美在真实,美在深刻,美在含蓄。  相似文献   

3.
古典诗词承载了历代文人的悲欢离合,也见证着历史长河的浩淼波澜。我们解读古典诗词,理解诗歌的内涵都离不开对数词的探究,因为数词与古典诗词中的物象、意境乃至主题关系都很大。在鉴赏古典诗词时,我们应做到明功用、辨虚实、察妙用,这样才能全面、准确的把握诗词的意蕴。  相似文献   

4.
读《中国古典诗艺品鉴》何立智青年学人周金声编的《中国古典诗艺品鉴》一书,是一部从诗艺审美视角出发,采撷历代诗词秀句,进行诗艺品鉴的编著。综观全书,既显示了编著者对古典诗歌的学识,也体现了编著者对古典诗词的审美个性,在诸多诗歌鉴赏编著中,《品鉴》不失为...  相似文献   

5.
唱诗的主要目的是深入地去体会其中的情感和韵味。诗与歌的完美结合,可以大大提升学生学习古典诗词的兴趣。以适当的音乐搭配诗词,可以充分感受诗歌之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该文对此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6.
吟诗、作画、写文章是诗歌审美训练的有效手段,故在诗歌教学中必须使学生养成反复吟诵、潜心涵咏的习惯;在强化学生的朗读、背诵的基础上,指导学生“绘”出诗中之画;并选择难易适中的古诗,让学生将古文言改写成现代汉语。在诗画乐的艺术氛围中对古典诗词的意象和内涵进行多面的体验和感悟。  相似文献   

7.
大学古典诗词教学的目的是传承诗词中承载的人文精神,挖掘诗词中让人兴发感动的力量。古典诗词的教学要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对作家生平经历、思想心态的讲授是古代诗词教学中不容忽视的部分,因此,必须重视诗词格律的教学,鼓励学生学习诗词吟唱并积极参与古典诗词的创作。  相似文献   

8.
试谈古典诗歌教学的新思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校园课堂古典诗歌教学的现状,提出自己的诗词教学观即视诗词作品为传统文化心理与情感的语言艺术“载体”,诗词教学为文化审美活动的“激发”过程,从而将之纳入现代审美文化建构的视域当中。基于此观念,对相关的问题做出初步的阐述,并提出自己对古典诗歌教学研究的若干设想。  相似文献   

9.
陆伟伟 《科技信息》2009,(30):I0117-I0118
近几年来,江苏高考《考试说明》中对古典诗词鉴赏这一考点的考试要求一直是两个方面:一是鉴赏作品的形象、语言及表达技巧 二是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而在这两个方面中,鉴赏诗歌的语言是关键,因为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和作品的思想内容、作者的观点态度都要通过语言这个载体表现出来。经过六年的独立命题,江苏卷考查古典诗词鉴赏题型趋向稳定,命题趋于成熟,形成了鲜明的特点,所以还是有规律可循的。笔者就古典诗词鉴赏中鉴赏作品的语言这一问题谈谈高考复习思路。  相似文献   

10.
通过探讨古典诗词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意义和方法,认为在高职语文的诗词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是为了强调美学在诗词教学中的应有地位,让学生在诗词学习中有意识地感受美,鉴赏美,进而提高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意象"是中国传统美学的核心要素,是中国古典诗歌的灵魂。"意象"生成的基础是人的审美体验。而"花意象"在古典诗词中俯拾皆是。"花"美丽的表象经过诗人词客主观的情感关照被赋予丰富的情感内涵,纷纷借"花"抒发情志,寄寓对生命的深切体悟。中国古典诗词中对"花"的描写,体现了中国人心灵深处人与自然交感互融的宇宙观和自然观,这种自然观直接导致了中国人审美化的人生态度。本文拟从古典诗词中的"花意象"探查中国传统美学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即中国古典美学的精神内核。  相似文献   

12.
高媛 《科技资讯》2013,(36):185-185
古典诗歌是中国几千年灿烂文化遗产中的瑰宝。古典诗歌在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古典诗歌教学过程中,要让高中学生欣然地接受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教师可以通过诵读训练、引入趣闻、巧用流行歌曲、角色扮演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轻松愉快地体会古典诗歌之美,提高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诗歌的语言、章法、句法、表现手法几方面论述了阮章竞诗歌的民族特色,肯定他对民歌、古典诗词的成功借鉴及在新诗民族形式的创造上所做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情感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文章以古典诗词为例,从三个方面对古典诗词中的情感教学方法作了粗略探讨。1.控制教学语言的语音、语调和语速,使学生充分感受古典诗词情感美。2.以“沟通”之法架设情感桥梁,以课文所蕴之情,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3.以“点拔”之法引学生入作品意境,探境中之意,悟意中之情。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典小说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几乎汲取了前代所有其它文体样式的成就,于古典诗歌中尤其受益良多。“意象”是探讨古典诗歌艺术的重要范畴。“意象”在古典小说作品中的具体呈现形态,最突出的就是“意象化情节”。“意象化情节”充分利用“意象”在小说情节结构中的作用,除了兼有“意象”主客交融、虚实相生的优点外,还具有动作性与表演性,是小说情节演进中的一环。“闺怨”是古典诗词的传统题材,由此形成了丰富的“意象”景观。古典小说尤其是人情小说经常涉及“闺怨”这一传统题材的描写,当然也会自觉借鉴古典诗词已有的艺术表达成就。本文试图以《金瓶梅》、《林兰香》为例,探讨古典小说中“闺怨”的“意象化情节“建构。  相似文献   

16.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古典诗词在历史的长河中历经风霜洗礼依然熠熠生辉。是中国辉煌灿烂的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腹有诗书气自华”,学习古典诗词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个人修养也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归属感,还可以引导学生热爱文学创作,为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培养人才。  相似文献   

17.
赵金来 《科技信息》2009,(16):254-254
灿烂的古代诗歌凝聚着古人的智慧,启迪着今人的思维。本文从如何阅读学习古典诗词入手加以分析研究,使初学者能够了解相关的文学知识,初步具备理解、鉴赏、评价古代诗歌的能力,以提高文化修养,升华自己的人生境界。  相似文献   

18.
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而古典诗词恰如这漫漫历史岁月中的一颗璀璨明珠,经久不衰,光华夺目。那么,作为高中教师,该如何引导学生发现中华古典诗词之美,并对其产生浓厚的兴趣呢?语文教师承担着传播古典文化,传承诗词之美的重任。  相似文献   

19.
虚实结合是中国古典诗词中的重要表现形式.它是我们阅读欣赏诗歌时必须足够关注的现象.虚实结合得好可以使诗词蕴藉含蓄,有“飞动之趣”.虚实结合的形式多种多样,本文仅就其常见的几种表现形式作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我国是诗词的王国,自古以来,就有唐诗宋词的美称,多少人借助这些古典诗词获得了情感的寄托和生命的安顿.初中语文课本所选的古诗词感情真挚,语言优美,文字简练,韵味十足,读起来朗朗上口.有效的利用古诗词教学这一阵地,让学生从古典诗词中,获得美感,受到熏陶,既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又能培养他们良好的品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