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论述了数字化技术在服装领域的应用,分析了数字化技术的原理,辰望数字化技术在服装领域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随着信息技术在各个行业中的普及,少数民族文献数字化的需求日益显著,利用HTML5和Android技术构建少数民族文献数字化平台是少数民族文献信息化的一项重要课题.概述了利用HTML5开发少数民族文献数字化平台的优势,详细阐述少数民族文献数字化平台的架构设计与功能模块.最后,详细介绍了基于Android的少数民族文献数字化平台APP应用软件的开发.  相似文献   

3.
 针对服装物流目前存在的瓶颈,作者将对数字化管理的研究应用到服装物流过程中.提出了针对服装物流管理的技术方案及软件系统设计方案.基于近年来服装市场及服装物流的发展趋势,对数字化管理在服装物流中的应用进行技术研究,同时进一步提高了服装行业发展的信息化程度,有利于服装行业和服装物流行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数字化技术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服装设计领域的运用已经相对广泛,目前数字化技术在服装图案设计中还不够成熟,还不够系统。而传统图案在服装中的运用自古就是至关重要的,这就需要认真研究传统图案设计,采取相应的措施,使传统文化得以发展、传承和创新。  相似文献   

5.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一场以信息为媒介,以数字化为基础,用高新技术和智能化来打造我国服装业的新技术革命已经到来。加速应用数字化技术,是我国服装工业和服装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必由之路:本文就数字化服装专业教育的基本概念、沿革发展、系统组成以及如何打造数字化服装教育等问题,作一番探讨。  相似文献   

6.
陈彤 《科技资讯》2023,(10):196-199
该文分析了服装行业现状和“服装结构设计”课程教学现状,为更好地满足服装产业对数字化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将数字化技术与“服装结构设计”课程结合应用,提出教学改革的思路与措施,探索课程教学的新方法、新模式。实践表明,数字化技术很适合该课程的教学,合理将相关课程进行融合,可大大提高教学效率,教学内容能在有限课时内达到最大优化,提升了学生整体技能水平,为教师课程开发提供了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7.
浅谈国内企业服装CAD运用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服装企业的设计能力和生产能力是衡量服装企业综合实力的重要依据,服装工业生产逐步由劳动密集型向知识、技术密集型发展,采用服装CAD是必然趋势。电脑技术的运用改变了服装企业生产流程,其中服装CAD的普及应用是服装数字化时代的核心内容之一。本文就CAD的现状浅谈了在生产实际中得到广泛的运用及对策。  相似文献   

8.
HTML5与Android系统第三方应用程序开发技术的兴起推动了跨平台Web应用快速发展,少数民族文献数字化平台使用三方软件APP应用程序实现系统的跨平台访问成为一项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概述了HTML5架构下的少数民族文献数字化平台与Android APP的无缝对接技术,详细阐述少数民族文献数字化平台的服务器端架构和UI界面设计.最后,详细介绍了客户端的基于Android的少数民族文献数字化平台第三方应用软件开发.  相似文献   

9.
HTML5与Android系统第三方应用程序开发技术的兴起推动了跨平台Web应用快速发展, 少数民族文献数字化平台使用三方软件APP应用程序实现系统的跨平台访问成为一项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概述了HTML5架构下的少数民族文献数字化平台与Android APP的无缝对接技术, 详细阐述少数民族文献数字化平台的服务器端架构和UI界面设计. 最后, 详细介绍了客户端的基于Android的少数民族文献数字化平台第三方应用软件开发.  相似文献   

10.
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对中国民族文化宫文物进行了数字化整理,并构建了一个可以包容中国各民族文化艺术品的开放性平台。实现了民族文化平面艺术品的超分辨率采集及可视化,采用超分辨率平面艺术品分布式存储和切片技术,以及民族文化非平面艺术品的3D模型展示等技术,实现技术较高、开放性较好的中国少数民族艺术平台,为宝贵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化艺术提供载体,使得这些艺术品以数字化方式高质量留存,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11.
A clothing pattern is a significant embodiment of regional culture and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 The recognition of clothing patterns could be realized objectively and accurately by using digital image processing technology. The researches on the extraction techniques of various pattern elements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Then the researches on clothing pattern color, outline and fabric texture extraction were summarized. And the core technology chain model of clothing pattern extraction was constructed. The research status, the core technology and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pattern element extraction technology based on two-dimensional images were obtained. What's more, a reference for the follow-up research of clothing patterns and the technology upgrading of textile and clothing industries were provided.  相似文献   

12.
服装数字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服装行业的诸多领域,尤其是服装CAD技术的成熟应用为服装纸样设计提供了全数字化工作平台,但依然没有摆脱二维设计模式。通过对3D‐LookStailorX 系统特征进行分析,结合服装纸样设计现状,突破传统服装纸样的二维设计模式,将3D‐LookStailorX 系统应用于服装基础纸样设计,为服装纸样设计提供了新的设计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简单锥体展平的分析,得到了凸点的三维曲面展平的平面之间映射关系方程,建立基础曲面3D到平面2D的角度参数映射关系。数字化服装三维形态中凸点的选择主要基于服装技术和造型曲面形态,上装主要集中在胸围截面的BP点和背部的背宽线的肩胛骨点,这两点同时体现在服装造型结构线的设计、结构塑型和工艺塑型设计集中点;凸点曲面表征方式为β(01)≈(ββ,σβ)。分别以BP点的胸部曲面和以肩胛骨点的背部曲面形态决定了二维样版基础形态,从而为个性化数字衣身样版的自动生成以及服装立体造型结构的平面化处理的实现,做好技术铺垫。  相似文献   

14.
苗族服饰纹样构成形式比较独特,大致可归纳为抽象化构成、复合化构成和随意性构成三大类。在此指出了苗族服饰纹样在数码服装设计中的运用方法,并论述现代数码服装设计对苗族传统服饰纹样进行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研究佤族传统文化遗产数字化的基础上,对采集的佤族文化与实体资源进行数字化和编目,构建佤族文化数字化平台。完成了佤族舞蹈\建筑等人文资源的加工入库与资源管理系统的构建,并与旅游服务系统进行融合,使佤族传统文化遗产资源的数字化科学存储以及旅游数字化体验、村寨展陈、佤族舞蹈的虚拟交互整合为一个大型系统。强化了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服务创新模式,提高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和扩展能力。  相似文献   

16.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计算机应用的普及,数字化保护正在替代传统的技术手段而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手段。本文分析了数字化技术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傩文化保护的重要意义,详细阐述了傩文化数字化保护关键技术,并以万载傩文化数字化保护为应用实例,提出了傩文化数字化保护的框架和对策。  相似文献   

17.
阐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傩文化数字化保护的意义,梳理傩文化数字化的演进历程,描述傩文化数字化保护现状并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数字化保护观念的树立,数据库建设及网站建设,关键技术的应用、数字化标准的制定等方面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8.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辅助设计 (CAD)技术也逐渐运用到服装行业中,服装 CAD技术已成为服装行业提高市场竞争能力的强大工具在运用服装 CAD时,人体尺寸测量是 CAD获得原始数据关键,计算机辅助人体测量技术 (CAT)的开发与应用,解决了以往人工接触测量人体尺寸给推广服装 CAD带来的制约,充分发挥服装 CAD的各项功能,实现“量体裁衣”自动化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我国少数民族文化政策的内容、功能、过程三个方面来探讨少数民族文化政策的创新与发展。笔者认为,应该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高度,确立少数民族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推动民族地区发展模式的转型,加快发展民族地区教育、科技事业。遵循文化发展规律,发挥少数民族文化政策的认同功能、导向功能、调控功能和融合功能。提高少数民族成员在少数民族文化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中的参与程度,扩大少数民族文化政策的监督主体和监督方式,建立完善的少数民族文化政策评估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