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蔬菜栽培中,有许多病害都是通过种子本身传播的.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可灭杀种子上的大部分细菌和病原真菌,使病毒失去活性,从而防止病害的发生,并可提高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增强幼苗的抗性.因此,在蔬菜生产中应根据防病需求做好种子处理工作.  相似文献   

2.
花椒种子表皮坚硬,种子表面被一层油质保护,不经特别处理,难以吸收水分,种子发芽慢,出苗率低.以下方法步骤可提高发芽率,实现快速育苗.  相似文献   

3.
等离子体电磁处理对蔬菜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蔬菜种子经交变梯度电磁场等离子体处理,能充分地活化种子,提高其活化和萌生能,对种子表面起到消毒和杀菌作用,田间实验表明当年增产15%-25%。  相似文献   

4.
近日,兰州市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站引进一台等离子种子处理机,计划对蔬菜、小麦、玉米、胡麻等多种农作物种子进行处理。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机采用高压电弧等离子体辐照与交电磁场相结合的方式,构成种子处理系统,种子以自由落体运动通过该系统后,种子的生命力被激活,在不发生遗传改变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5.
1.种子处理。改变过去自留种或串换种子的习惯,及时进行品种更新。播前晒种2-4天,种子处理前1-2天脱壳。然后,将选好的种子放入30℃温水中浸泡4小时。浸种完成后,每公斤种子用钼酸铵1.2克,加90%敌百虫粉4克湿拌,随拌随播。  相似文献   

6.
正常性种子和顽拗性种子中水分状态的差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核磁共振法可检测出正常性种子和顽拗性种子脱水过程中水分状态化显著不同,即正常性种子的自由水可完全失去,束缚水得以保留,而顽拗性种子中水分呈现均一状态,干燥时缓慢失去,看不出自由水的束缚水的区别,这两类种子中水分状态的差异可能与其代谢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7.
本文应用RNA合成抑制剂放线菌素D(actinomycin D)和蛋白质合成抑制剂环已亚胺(cycloheximide)处理不同水稻种子,其结果表明:杂交水稻种子预存酶活性和长寿命mRNA活性比常规水稻高。种子在贮藏过程中预存酶和长寿命mRNA活性逐渐下降。干燥器贮藏种子可减缓预存酶和长寿命mRNA活性下降速度。种子中预存酶和长寿命mRNA的活性变化与种子活力指数变化规律相一致。  相似文献   

8.
研究不同光照条件(16 h光照+8 h黑暗、12 h光照+12 h黑暗、全黑暗)对黄芩种子表型、生理及代谢性状的影响,以发芽率、发芽势、叶绿素、可溶性糖和脂肪酸等相关指标,来筛选出适合黄芩种子萌发的条件。结果表明,光暗结合处理比黑暗处理更适合种子萌发,而全黑暗处理则明显抑制黄芩种子萌发,使其下胚轴伸长增加,光形态建成被抑制。在12 h光照+12 h黑暗处理中,黄芩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脂肪酸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处理;叶绿素和可溶性糖含量在16 h光照+8 h黑暗处理中积累最多。通过研究不同光照条件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揭示了不同光照条件下黄芩种子萌发过程中代谢物的变化规律及积累模式,为黄芩种子萌发筛选出最佳条件,也为今后研究黄芩种子萌发提供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9.
辛丰 《河南科技》2008,(1):20-20
一、西玛津 又叫西玛嗪,为选择性内吸传导型土壤处理除草剂。药剂被杂草根系吸收后,抑制光合作用.使其死亡。对植物根系无毒性,对种子发芽基本无影响,只是在种子内部养分耗尽后幼苗才死亡。一般施药后7天杂草出现受害症状。可用于防除一年生杂草和种子繁殖的多年生杂草。  相似文献   

10.
不同化学药剂处理对龙胆草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不同浓度的化学药剂分别处理龙胆草种子,在25℃条件下进行葫发.结果表明青霉素对龙胆草种子的萌发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低浓度(200mg/L)效果较佳;龙胆草种子中含有一定活性的内源抑制物质,对种子自身萌发有明显抑制作用,用赤霉素浸种处理种子,可提高龙胆草种子的发芽率.随浓度升高,种子活力增大;氢氧化钠对龙胆草种子萌发有抑制作用,发芽率降低;较高浓度的硝酸钾、较低浓度的氯化钙均能促进龙胆草种子的萌发其发芽率、活力指数明显提高,平均发芽天数缩短.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了Ca^2+、PEG处理对小麦种子活力及萌发期间保护酶系统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Ca^2+,PEG处理可以显著提高小麦种子活力,提高种子萌发期间SOD、CAT、POD的活性。种子活力与保护酶活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陈剑 《河南科技》1992,(11):11-12,25
<正> 使用种衣剂包衣种子是近年来新发展起来的一项种子处理技术,这一高新技术对农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就目前生产应用情况看,仍存在有诸如工艺比较复杂、成本高,某些性能欠佳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河南省科学院的科技人员从药物的筛选、成膜剂的研究以及工艺革新等几方面入手,经几年的攻关研究,终于研制成功一种新型种衣剂,较好地解决了上述一些关键性技术问题,为种衣剂的大面积推广开辟了一条新路。由河南省科学院最新研制成功的“YKX—1”多功能复合型种衣剂系列产品,目前已在该院新技术实验厂投入批量生产。这种新型种衣剂系列产品分别  相似文献   

13.
防治病害 在选用抗病品种白沙系列、鲁花系列的前提下,可使用波尔多液、甲基托布津、多菌灵等进行防治。用种子重量0.25%的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或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00倍液浸泡种子20小时。在花生“清棵”后,立即用药剂预防一次。  相似文献   

14.
在30~35C°条件下,红瓜种子催芽5天发芽率能达到90%,在23.5C°条件下达到15%,40C°下发芽率为4%,红瓜种子萌发的最宜温度为30~35C°;剌苋种子催芽5天后,23.5C°低温发芽率3%,30C°为5%,35C°的发芽率为33%,40C°为1%。利用变温及25%PEG6000溶液处理可大大提高剌苋种子的发芽率。  相似文献   

15.
1.低温处理.又叫冷冻处理,常用于瓜类及茄果类蔬菜.具体方法:把泡胀后将要发芽的种子放在0℃左右的温度下冷冻1~2天,然后播种.此法可促进发芽,增强秧苗抗寒性,防止冻害发生.  相似文献   

16.
一、地块要求 要求选择地势较高、地力中上、灌排方便、西瓜和棉花的轮作周期在6年以上的地块。 二、品种选择和种子处理 小麦选择中早熟、中矮秆、综合抗性好、丰产、稳产品种,如豫农949、矮抗58、太空六号等。  相似文献   

17.
1.播前种子要处理.播种前应晒种1-2天,解除种子休眠状态,提高新陈代谢能力,从而提高种子的发芽率.采用20%盐水选种或30%-35%黄泥水选种,可清除不饱满粒.用300倍强氯精浸种,可有效地预防恶苗病、白叶枯病、细菌性条斑病、稻瘟病等病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桔梗科种子形态学研究及分类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种子大小、颜色、结构和种皮微形态四个方面研究了本省桔梗科6属20种植物的种子。发现桔梗科植物种子在形态上变化很大,主要表现在:种子翅、大小和颜色三方面,如轮叶党参(Codonopsis lanèeolata Tratv.)的种子翅最大几乎是种子本体大小,而同属的党参(C.pilosula Nannf.)、雀斑党参(C.ussuriensis Hemsl.)的种子翅明显退化或没有。种子大小在科内没有明显的变化规律。种子颜色大致可分为两类:褐色和棕色。扫描电镜研究表明桔梗科种子在微形态上如细胞排列方式、细胞形状和垂周壁上有着明显的差异,如亲缘关系较密切的风铃草属(Campanula L.)和沙参属(Adenophora Fisch.)在这几方面表现了明显的不同。  相似文献   

19.
水飞蓟种子(果实)形态学及萌发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地对水飞蓟种子进行了形态学和萌发特性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种子的千粒重分别是18.88 g和21.14 g.长度分别是0.66 cm,0.68 cm,厚度分别是0.16 cm,0.20 cm,宽度分别是0.26 cm,0.28 cm.哈师大植物园的水飞蓟种子在25℃时萌发率较高为90%.绥化中学的水飞蓟种子用赤霉素处理,结果100 ppm处理过的种子在25℃时萌发的比较好,萌发率为48%.  相似文献   

20.
<正> 1.种子和土壤处理。一是在播种前每10千克种子用适乐时20ml+清水200克稀释搅拌包衣,以防苗期和拔节期各种病害的发生。且种子发芽出苗早、齐、壮。二是亩用3%的辛硫磷颗粒剂或3%甲基异柳磷颗粒剂2.5—3千克+细土15—20千克拌匀在犁后均匀撒施,可有效防治地下害虫的危害。 2. 合理施肥,精细整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