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某高速公路为工程背景,运用Plaxis有限元程序对路桥过渡段地基沉降特性给予分析,并提出相应处理措施验证了其合理性,这对已建高速公路运营期的维护工作具有一定指导意义,同时,对待建高速公路的设计和施工过程质量控制也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路桥过渡段差异沉降控制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桥头跳车是由于桥台和台背路基产生差异沉降而造成的,因此路桥过渡段容许差异沉降是预防桥头跳车的一个关键问题。本文参照汽车平顺性评价方法,结合相关文献资料的结果,提出了路桥过渡段沉降的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3.
文章主要对路桥过渡段路基沉降问题进行了探讨,首先分析了路基沉降的机理,然后介绍了几种路基沉降的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4.
公路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命脉,从已投入使用的高等级公路特别是高速公路来看,常见的道路病害是:路面在台背回填处出现沉陷或断裂,车辆通过台背回填处跳车。对路桥过渡段的差异沉降进行了分析,并初步提出一些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5.
差异沉降一直是路桥建设中的关键技术难题之一,而动荷载下的路桥过渡段差异性沉降则更加复杂。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安全性、可靠性、舒适性"的需求日益强烈,差异性沉降越发引起了路桥设计和施工人员的高度重视。基于此,本文对路桥过渡段差异沉降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合评述,旨在探究过渡段差异沉降量在工程建设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高速铁路建设工程中,常发生因路基与桥梁的刚性差异导致的不均匀沉降和轨面弯折现象,造成了线路结构的不稳定和维修成本的增加,甚至可能给高速行进中的列车带来重大的安全风险。因此,建设人员应在设计和施工环节加强路桥过渡段的沉降控制,在最大程度上确保轨道平顺可靠,为实现列车的高速安全运行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路桥过渡段是道路病害的多发地段,桥头跳车作为其直观表现形式,一直是困扰公路建设的难题。文章针对现有的桥头跳车处治措施,以处治方法消化地基沉降变形和协调变形能力为主要衡量目标,开展了路桥过渡段差异沉降处治技术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如何解决高等级公路桥头跳车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点肤浅的认识与见解,从理论与实践上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对出行的需要越来越高,尤其是对路桥工程的舒适度和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该文对路桥施工中极易出现问题的过渡段施工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第一,分析了路桥过渡段施工有关的问题及其形成原因;第二,针对路桥过渡段施工中的有关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最后对全文作出简单的总结.旨在与同行交流,不断提高路桥的舒适度和安全性,更好的服务于社会大众出行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根据现场实测的路基截面数据,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路基模型,应用流变力学理论,计算出列车动荷载作用下经CFG桩加固和未经加固的路基沉降变形。结果表明:经CFG桩处理后的路基,在荷载作用下,路基顶部的沉降量明显减小,最大竖向沉降量满足客运专线路基沉降规范要求,并分析了CFG桩对粘性软土路基的加固机理。  相似文献   

11.
高速公路软土路基沉降规律监测及FLAC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粉喷水泥搅拌桩法,试验研究了高速公路软土路基沉降的变形特性,对路基关键部位的竖向沉降进行了现场监测,得到了软土路基的变形的初步规律。现场试验表明,粉喷水泥搅拌桩法适宜于加固饱和软粘土地基,可用于增加软土路基的承载力,减少路基沉降量。基于软土粘塑性蠕变本构模型理论,应用FLAC-3D软件完成了浙江某高速公路路基的的蠕变沉降规律的计算机模拟。FLAC-3D计算得到的竖向沉降与实际监测结果基本一致。计算表明,粘塑性蠕变本构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软土路基变形问题,可将该模型用于软土路基沉降计算及预测预报,为软土路基沉降控制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针对传统的储罐CFG桩复合地基按承载力控制的设计方法没有充分考虑桩间土和CFG桩的实际承载力的问题,根据复合地基中桩间土和CFG桩的变形受力特性以及储罐基础的特点,提出了基于沉降控制的储罐CFG桩复合地基设计方法。根据复合地基沉降与不同加固深度和不同置换率的关系,按复合地基的允许沉降,确定某一经济可行的地基处理技术方案,并验算复合地基的整体承载力,从而实现优化设计,并通过工程实例应用验证了此方法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相似文献   

13.
饱和软土地基固结沉降的现场测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工后沉降与差异沉降是影响公路工程质量的关键。为加快施工期及预压固结期间的沉降速度,减小工后沉降,对四川达州-重庆高速公路软土地基进行了塑料排水板预压固结处理,并利用沉降探头、沉降杯对其进行了沉降观测,得到软基沉降变形的规律;同时通过孔压探头对其进行了现场孔隙水压力消散测试,得到孔隙水压力发展变化的规律。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案能有效地加快软基的沉降速率,缩短预压时间,加快施工进度,减小工后沉降变形与差异沉降。  相似文献   

14.
沿海填土地区通常存在软土地基,其中软土层较厚,土壤欠固结现象普遍存在。这导致了诸如承载力不足、固结周期长、沉降量大等问题。为改善欠固结软土地基的低承载能力问题,依托珠海南湾大道悬浮桩地基工程,采用Flac3D有限差分计算软件建立复合地基模型,并将计算结果与短期监测数据进行比对,以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对深厚欠固结软土悬浮桩复合地基的沉降变形特征、孔隙水压力消散特征以及土体有效应力增长过程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模型的计算结果与监测数据基本吻合,数值模型能够准确反映饱和软土复合地基的固结和沉降特征,为深厚欠固结软土地基的道路施工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位移调节器对混合支承桩筏基础的桩-土-筏板共同作用的影响,通过2组室内模型试验对安装调节器桩筏基础的作用机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桩筏基础设置位移调节器后,受荷时桩顶向上"刺入",桩顶一定范围有负摩阻力分布;和常规桩基础相比,设置位移调节器改变了桩筏基础的荷载传递规律;合适刚度的调节器不仅可以充分发挥地基土承载力,而且可以优化摩擦-端承混合桩基支承刚度,减小筏板的差异沉降。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最优权组合预测模型在季冻区公路软基沉降预测中的适用性,选取某一级公路的典型断面,采用分层沉降仪进行沉降监测,通过沉降管上磁环位置的移动来反映路基沉降变化。根据一年的沉降实测资料,对原始非线性数据进行三次样条插值处理,基于最优权权重法将灰色GM(1,1)及二次曲线模型进行组合,对地基的远期沉降进行预测,将预测结果与实测资料进行对比,探究该模型的适用性,同时基于季冻区气候特点,选取适合高寒地区路基监测的合理时距。研究表明:最优权权重组合模型的预测效果与样本数密切相关,适当增加建立模型的样本数亦可显著提高预测精度;在考虑区域气候条件下,适当减少冬季及沉降速率较慢的月份的样本数量,增加在沉降初期及冻融前后的样本数量可以有效提高模型的预测效果;本文的最优权组合预测模型可以较好地预测季冻区公路远期沉降,为类似工程的沉降预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软土工后沉降双曲线模型与指数曲线模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软土工后沉降的典型预测模型,指出了预测误差的原因.阐明双曲线模型只是基于模型曲线与实测沉降形状相似的基础上提出的,没有理论依据;指数曲线模型主要基于太沙基一维固结理论,模型假定与工程实际有较大出入,所以两者具有较大的拟合误差.从数学角度证明了在初始沉降速率和最终沉降分别相同的情况下,指数模型预测结果大于双曲线模型的预测结果.沉降预测工程实例进一步证明了数学分析的正确性.讨论了理想工后沉降模型应具备的数学性质.  相似文献   

18.
根据施工期路堤填土厚度、沉降实测数据建立了一种新的工后沉降预测模型,并从土力学角度分析了该预测模型的物理意义;针对不同的软土地基深度、路堤高度和工后沉平控制时间,导出了路堤预抛高计算公式.结合工程实例,将计算的工后沉降、预抛高量与工后实测沉降进行了比较分析,验证了该计算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路堤软土地基沉降有限元非线性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用Biot固结有限元法对路堤软基沉降作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计算中考虑了土体侧向变形、水平向渗流对沉降的影响 ;采用非线性本构模型 ,考虑了土体应力、应变关系的非线性特性 ;考虑了施工的逐级加载 .计算结果与实测吻合较好 .  相似文献   

20.
曲晓帆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30):8089-8091
结合工程实测沉降资料与传统固结沉降计算结果对比,以差值曲线拐点为分界点,对传统固结沉降计算公式进行了改进研究。推导出分段函数形式的沉降计算公式。工程实例表明,在山东沿海软土地区排水预压法处理的地基,用该方法计算沉降误差较小,尤其是对最终沉降量的计算具有较高的精确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