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道家文化对于二月河、唐浩明的历史小说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道家思想精髓不仅使二月河、唐浩明获取了匡扶人性扭曲的有利资源,其关于个体独立的精神诉求也启悟作家以一种大胆超异的视角去把握历史的内在精神,并取得了成功。考镜道家文化对当代历史小说创作的滋养,对于学术文化视野下拓展历史小说研究畛域,加强学术研究的薄弱环节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华传统爱国主义内涵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时代内容来分析,传统爱国主义可以划分为中国古代爱国思想和近代爱国主义两个阶段.争取中华民族的团结、融合和国家的统一,并巩固这种融合与统一,是古代爱国思想发展的主题;在近代历程中,传统爱国主义带上了强烈的救亡图强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3.
十月革命初期曾有革命和平发展的历史进程。二月革命后,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联合俄国出现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列宁根据俄国实际提出革命和平发展的策略方针,布尔什维克党也为此付出了大量的努力工作。但这并不意味着放弃武装夺取政权,“七月流血事件”标志着俄国的政治形势也发生了根本变化,俄国也经历了由革命和平发展向武装起义转变的政治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4.
邹丽 《科技信息》2010,(35):J0182-J0182
救亡音乐是中华民族音乐史上不可忽略的宝贵遗产。作为民族音乐的重要构成部分,其所蕴含的强烈的爱国情感、浓郁的民族审美观等,对当代大学生爱国精神的熏陶和民族音乐素养的培养有重要意义。如何发掘救亡音乐中的德育因子,做好民族音乐的德育教育,是我们高师院校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  相似文献   

5.
二月河运用五四新学和西方学的经验,对传统历史小说从学观念、小说结构学表现手法、叙事语言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造和革新,使“新”“旧”学完美融合。缘此,二月河的“帝王系列”受到了广大读的欢迎,亦得到评论界的肯定。  相似文献   

6.
抗战全面爆发后,中国基督教会积极投身于抗日爱国救亡运动.教会展开人道主义活动,救济和帮助难民.中国基督徒通过多种形式支援政府抗战,还利用与国外宗教和政治团体的联系,广泛宣传中国抗战的正义性,争取国际援助.中国基督教会在抗战初期的爱国救亡活动有力地支持了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相似文献   

7.
以往对梁启超的研究,多从政治、思想、文化的角度入手,将梁启超定位在思想家、政治家、历史哲学家。本文选取梁启超在爱国救亡的过程中,进行舆论宣传的报刊活动,浅析了他在办报活动中体现的新闻思想。  相似文献   

8.
凌子寒 《世界博览》2010,(20):68-69
但凡中国与外国出现冲突,民众群情激愤之时,官方就会呼吁民众"理性爱国"。奥运火炬传递期间如是,钓鱼岛撞船之后又如是,总有人担心民众一声抗议会令友邦惊诧。  相似文献   

9.
抗日战争初期,为了支援抗战,各地抗战爱国民众团体和后援组织纷纷建立。陕西省内也出现了一些爱国民众团体和后援组织,而由国民党陕西省党部发起成立的陕西省各界抗敌后援会是其中影响较为突出的一个抗敌后援组织,该组织成立后积极开展抗敌宣传、民众动员、抗战募捐和劳军运动,在鼓舞士气、组织陕西民众在人力物力上支援抗战起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8月24日,由国家航天局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民政事务局共同主办的“九天揽月一一中国探月工程展”在香港科学馆落幕。据统计,在港35天展览期间,吸引了超过15万人观展。展览将于9N5日转至澳门展出,之后将返回内地城市巡展。香港站展览得到香港政界、商界、科技界和民众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赞誉,以航天成果展示、科技交流、科学普及活动汇聚起爱国爱港正能量,为增进香港和内地科技界的深入了解、推动两地协同创新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武汉五四运动初期,学生爱国行动受政治环境压制,加上自身力量弱小,在六一、六三惨案前后逐渐处于低谷状态,李鸿儒自杀便是表现之一;然而,武汉地区的先进知识分子并未从此消沉,转而走上社会联合的道路,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  相似文献   

12.
抗战时期是中华民族遭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最为严重,中国人民民族意识最为高昂,爱国激情最为炽烈,全民奋起抗战最为坚决并且取得彻底胜利的时期.地处西南大后方的贵州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地下组织的领导下,在全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的影响下,文化救亡活动蓬勃开展,文化成果如雨后彩虹,文化事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回顾这一时期贵州文化救亡活动,总结其得以蓬勃开展的原因和经验,对于指导当前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增强全民族的凝聚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着重大意义.抗战时期贵州火化救亡运动是全国抗战的重要组…  相似文献   

13.
2007年冬到2008年春,两起"老虎事件"在民众中引发了非常广泛的质疑之声,这在中国传播史上和舆论监督史上都是极为罕见的.对两起"老虎事件"进行审视,我们可以看出:一方面,对民众自身而言,这是一次深刻的媒介意识启蒙教育,网络媒体为广大民众参与舆论监督提供了平台,铸就了民众敢于质疑的精神,且这种精神是难能可贵的;另一方面,民众的舆论力量非常巨大,既考验了政府的执政能力,也度量了政府的公信力.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沈阳大学新民师范学院的前身新民公学堂的历史沿革及当时社会背景的考察.阐述了新学的引进对开启民智、唤醒民众、救亡图强,推动社会变革的重要作用;通过对新学在辽宁的普及和发展过程的回顾,阐明了师范教育在地方囤民教育体系建构中的重要性,得出教育确是造就人才之本、改造社会之源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学术界大都认为广义的"五四运动"包括了"新文化运动";在词语使用习惯上,或将两者替换使用,或合并为"五四新文化运动"使用,代称该时期发生的一系列复杂的事情。两者关系之密切由此可知。但两者之间还是有着较大的区别。"新文化运动"最初名称不一,甚至被认为是敌人的诋毁称呼,只是到了后来才被逐渐为大多数人所认同;"五四运动"则最初是指发生在1919年5月4日的学生运动。实际上,"新文化运动"是针对辛亥革命之后的社会现状所进行的思想文化补课,属于思想文化层面上的救亡,具有间接性;而"五四运动"则是爱国情感的直接表达,指向当时的国际国内政治问题,属于政治层面上的救亡,具有直接指向性。两者虽有联系,但不宜混淆,因为这样必会遮蔽其中一者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6.
从评价论的角度看,突发公共事件中的应急管理就是政府评价与民众评价及其相互作用的过程。应急管理中确立符合政府与民众利益的价值标准,实现政府评价与民众评价的良性互动,其根本在于重视民众利益;避免突发事件演化成公共危机,提高政府决策和应急管理的效率,最终取决于民主与法制的进程。  相似文献   

17.
从评价论的角度看,突发公共事件中的应急管理就是政府评价与民众评价及其相互作用的过程。应急管理中确立符合政府与民众利益的价值标准,实现政府评价与民众评价的良性互动,其根本在于重视民众利益;避免突发事件演化成公共危机,提高政府决策和应急管理的效率,最终取决于民主与法制的进程。  相似文献   

18.
五四运动是中华民族屡经屈辱与幻灭以后的觉醒与崛起。五四的基本精神可概括为爱国救亡、文化启蒙、变革社会,具体表现为民主与科学两面旗帜,反帝与反封两大任务。一、民主与科学:五四的两面旗帜五四时期,中华民族的先进分子打出了“民主”与“科学”两面旗帜,那些希图中国强盛,不甘民族屈辱的知识分子和热血青年纷纷在这两面旗下集结,并以此为思想武  相似文献   

19.
19世纪30年代,卢作孚依托民众的反帝爱国运动,依靠自身卓越的才干,利用政府、军阀的支持,“化零为整”,合并华轮、兼并外轮,最终实现了“统一川江航运”的爱国志向。  相似文献   

20.
从探究江苏省立民众教育馆职员入手,揭示江苏省社会教育提倡最早、成绩最佳、对全国贡献最大、执掌全国各省市社会教育第一把交椅的缘由,彰显当时造就现代国民的教育思潮和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强烈的爱国情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