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对藏药喉毛花(Comastoma pulmonarium)中环烯醚萜的化学成分及其抑菌活性进行研究.使用硅胶、凝胶、树脂材料(MCI-GEL)及RP-HPLC色谱分析方法,从藏药喉毛花-丙酮(φ=70%)体系中提取分离得到3个环烯醚萜化合物,通过紫外光谱、红外光谱、质谱及核磁共振波谱等分析方法进行结构表征,并使用二倍稀释法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抑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3个环烯醚萜化合物分别为(Z)-6-ethoxy-5-ethylidene-4,5,6,8-tetrahydro-1H,3H-pyrano[3,4-c]pyran-1-one (1);swerimilegenins H (2);swerimilegenins I (3),其中,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1—化合物3均具有一定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2.
环烯醚萜苷是中药玄参的重要成分之一,这类成分的不同的结构分型所对应的药理作用也不尽相同.以往的研究仅是对环烯醚萜苷类成分进行整体的生物活性的归类分析,针对环烯醚萜不同结构分型的代表性成分的生物活性进行归纳总结,对其应的药理作用及机制进行系统的总结,旨在合理应用中药玄参的合理应用以及对环烯醚萜苷类成分新的临床应用方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荔枝果皮提取物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用GCMS分析了荔枝果皮提取物的化学组成,各组分的质谱图经计算机图谱库检索,并与标准谱图集对照,鉴定出包括酯、饱和脂肪酸、桥环、环醚、环烯等22种化合物,其中石竹烯的相对含量最高.在所检化合物中大多化合物具有较高化学活性,与荔枝果皮褐变的化学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黄秦艽药材提取物中总黄酮和总环烯醚萜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总黄酮、总环烯醚萜的含量.结果:建立了总黄酮、总环烯醚萜的标准曲线,测得黄秦艽药材中总黄酮的平均含量为31.25%,RSD=0.13%;总环烯醚萜平均含量为20.91%,RSD=0.38%.结论:所建立的测定方法实用性强,重现性好,可作为该药材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5.
通过DEPT及1H-1HCOSY,HSQC,HMBC,NOESY等2D NMR技术,对环烯醚萜苷化合物——马钱苷的1H和13CNMR信号进行了详细解析和全归属,尤其利用NOESY技术确证了其立体结构.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睡菜的化学成分,利用溶剂提取法,正、反相硅胶以及葡聚糖凝胶、半制备液相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结构依据其特征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鉴定.从睡菜全草95%醇提物的正丁醇萃取浸膏中共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均为环烯醚萜苷成分,且分别鉴定为:7-epiexaltoside(1)、6",7"-dihydro-7-epiexalt...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马鞭草中环烯醚萜苷类的生物合成路径。方法 :分析马鞭草中环烯醚萜苷类化合物结构并与其生物合成路径对照。结果 :新化合物 3 ,4 二氢马鞭草苷的结构不符合这一生物合成路径。结论 :马鞭草中环烯醚萜苷类的生物合成可能存在其它路径。  相似文献   

8.
裂环烯醚萜作为油橄榄叶中的主要成分,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及其它实际应用价值.本文对目前国内外油橄榄叶中裂环烯醚萜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化学成分、含量测定及药理作用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我国丰富的油橄榄叶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借鉴和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 优选栀子中总环烯醚萜苷的提取方法和条件.方法 以栀子苷标示栀子总环烯醚萜苷,并以总环烯醚萜苷为指标,优选栀子的提取方法,并根据影响提取的主要因素进行正交试验进一步优化提取条件.结果 用8倍量7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2h)的提取方法可以获得较高的提取率,并且稳定、可行.结论 适宜的提取方法和条件能有效提高栀子提取的效率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张剑  李坤威  张海艳  陈玲  赵天增 《河南科学》2014,(12):2474-2476
通过DEPT及1H-1HCOSY,HSQC,HMBC,NOESY等2D NMR技术,对从金花忍冬中分离得到的二聚体环烯醚萜苷化合物——金花忍冬素,对其1H和13C NMR信号进行了详细解析和全归属.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栀子Gardenia.jasminoides Ellis果实的化学成分,为人工合成有价值的精细有机化学品提供目标产物和先导化合物.方法利用正、反相硅胶柱层析及Sephadex LH-20等方法分离提纯,经理化常数测定,结合MS、IR、^1H-NMR、^13C-NMR和2D-NMR等现代波谱学技术确定其结构.结果经过分离鉴定,得到5个环烯醚萜苷6"-O-[(E)-cinnamoyl]gentiobiosylgenipin(1),geniposide(2),genipin-1-β-gentiobiside(3),6'-O-sinapoylgeniposide(4),6"-O-[(E)-P-coumaroyl]gentiobiosylgenipin(5).结论这五个化合物均为已知的环烯醚萜苷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12.
对氢化诺卜醇及其烷基醚与羧酸酯共13个化合物进行了质谱分析,从所得的质谱数据进行分析、讨论了在70 eV下这些化合物的质谱裂解情况.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草苁蓉环烯醚萜对D-半乳糖胺(GalN)及内毒素(LPS)联合诱发的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实验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水飞利素组(阳性对照组)及草苁蓉环烯醚萜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分别灌胃给予草苁蓉环烯醚萜7d,实验末期,腹腔注射给予GalN和LPS建立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并以比色法检测小鼠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活性以及肝组织Caspase-3和8活化情况,以DNAladder法检测小鼠肝细胞凋亡情况。[结果]草苁蓉环烯醚萜可明显降低肝损伤小鼠血清ALT和AST水平,降低肝组织Caspase-3和Caspase-8活化水平,并减少肝细胞DNA断裂。[结论]草苁蓉环烯醚萜对GalN和LPS联合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肝细胞凋亡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4.
利用硅胶、Sephadex LH-20以及制备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从忍冬叶中分离得到3个环烯醚萜苷类化合物,以及β-谷甾醇和胡萝卜苷。通过理化性质、波谱数据分析,分别鉴定为裂环马钱素酸、demethylsecologanol、裂环马钱素、β-谷甾醇和胡萝卜苷,其中化合物demethylsecologanol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5.
栀子药材提取工艺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优选栀子中总环烯醚萜苷的提取方法和条件。方法以栀子苷标示栀子总环烯醚萜苷,并以总环烯醚萜苷为指标。优选栀子的提取方法,并根据影响提取的主要因素进行正交试验进一步优化提取条件。结果用8倍量7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2h)的提取方法可以获得较高的提取率,并且稳定、可行。结论适宜的提取方法和条件能有效提高栀子提取的效率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优选栀子中总环烯醚萜苷的提取方法和条件。方法以栀子苷标示栀子总环烯醚萜苷,并以总环烯醚萜苷为指标,优选栀子的提取方法,并根据影响提取的主要因素进行正交试验进一步优化提取条件。结果用8倍量7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2h)的提取方法可以获得较高的提取率,并且稳定、可行。结论适宜的提取方法和条件能有效提高栀子提取的效率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星骨海绵Stelletta tenuis Lindgren中的甾类化合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从星骨海绵Stelletta tenuis Lindgren中分离及鉴定的甾类化合物,其中甾酮3β-羟基-豆甾-5-烯-7-酮、3β-羟基-胆甾-5-烯-7酮是第1次林该种海绵中由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得到,根据IR、MS、NMR、^2D-NMR等波数据确定其结构。其它11个甾类化合物由GC-MS结合质谱裂解规律鉴定。  相似文献   

18.
 环丙沙星在pH=6的条件下与次氯酸钠反应,利用HPLC检测反应产物的生成情况。氯化产物用固相萃取柱进行分离富集,结合质谱和核磁共振分析技术确定了5种产物的化学结构,同时对产物的质谱裂解规律进行研究,解析了主要特征碎片离子的裂解途径。结果表明,环丙沙星的氯化反应过程主要集中在喹诺酮环的3位C上脱羧氯代和8位C上氯代,产生以含一氯、二氯为主的化合物,除此以外,对二氮己环在反应过程中发生了开环反应。  相似文献   

19.
概括了气质联用(GC‐M S )分析的基本原理,综述了近年来GC‐M S在有机硅化合物结构鉴定和组分分析中的应用,对有机硅化合物EI质谱裂解规律进行了总结,以期为完善谱库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0.
为从染木树属(Saprosma)中获取更多有效的化合物,对中国特有的热带药用植物厚梗 染木树(Saprosma crassipes)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以及鉴定,增加染木树属化合物多样性。 综合利用正相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凝胶柱层析、半制备HPLC等色谱分离技术,对该植物 的乙醇提取物进行系统的分离纯化;并运用NMR以及质谱鉴定技术鉴定化合物的结构。从厚梗染 木树中分离鉴定了 8 个化合物(1~8),包括 2 个环烯醚萜苷:车叶草苷(1)、去乙酰基车叶草苷酸 (2),1个蒽醌:1,3-二羟基-2-羟甲基蒽醌(3)以及5个甾体类化合物:卡基二醇(4)、9,11-脱氢麦 角甾醇过氧化物(5)、过氧化麦角甾醇(6)、羟基烯酮(7)和(3β)-柱头-5,25-二烯-3-醇(8);所有化 合物均为首次从厚梗染木树中分离得到,化合物3~8为首次从染木树属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