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5 毫秒
1.
聚醚砜—聚苯硫醚共混物的制备及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熔融共混方法制备了PES-PPS共混物,并以其混物的力学性能、相容性和形态进行了初步地讨论。  相似文献   

2.
用DSC法研究了两种不同结构热致性液晶共聚酯(PET/60PHB和HTH6)分别对PET冷结晶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共混体系中HTH6含量的增加,PET冷结晶温度逐渐下降,而共混体系中PET/60PHB的加入使PET冷结晶温度突然下降,而后基本不再随PET/60PHB含量的增加而变化.对此两种不同结构的热致性液晶聚合物对PET冷结晶行为的不同影响提出了解释  相似文献   

3.
聚丙烯/尼龙1010共混物力学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力学测试方法研究了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GMA)熔触接枝聚丙烯(PP-g-GMA)对聚丙烯/尼龙1010(PP/PA1010)共混物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P-g-GMA明显地改善了PP/PA1010共混体系的相容性,使该体系的屈服强度有大幅度的提高,并呈现出明显的正的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β-环糊精(β-CD)对偶氮氯膦Ⅲ(CPAⅢ)测钡显色体系的影响.pH5.2~6.2,Ba-CPAⅢ-β-CD成深蓝色配合物,其=4.3×104,比不加β-CD时增加约87%,Ba(Ⅱ)在0~3.6mg/L,范围内符合比可定律,用于含F、S、Be极少量的矿石中测量钡,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5.
将三种不同嵌段长度的液晶嵌段共聚酯(BLCP)分别与PET和液晶共聚酯(PHT/PET)进行二元或三元共混,用DSC和偏光显微镜对共混物的相容性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少量BLCP加入到PHB/PET和PET共混体系中,不仅可以起到成核剂的作用,而且可以起到增容剂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丙烯酸树脂改性的水性聚氨酯热行为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通过二树脂的机构共混、化学共混即核-壳型聚合过程,及设计聚氨酯(PU)、丙烯酸树脂(PA)分子链之间形成化学键等方法,研究了用丙烯酸树脂改性的水性聚氨酯。DSC曲线分析表明:材料中的PU链的软段、硬件及PA分子链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容性和共混程度;PU链硬段、PA分子链之间形成化学键,能提高二者分子链相容性及共混程度;化学共混体系即核-壳型聚合物PUA及PUA′中PU、PA分子链之间处于一定的微相分离  相似文献   

7.
将含有聚碳酸酯(PC)链段和液晶中介基元的嵌段液晶共聚物加入到PCPET/PHB共混体系中,用DSC、POM对其相容性作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该嵌段液晶共聚物改进了PCPET/PHB共混体系的相容性.用毛细管流变仪对其流变性能的研究表明,该嵌段液晶共聚物进一步降低了PCPET/PHB共混体系的熔体剪切粘度.  相似文献   

8.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溴化十六烷基三甲胺(CTMAB)存在下,偶氮氯膦Ⅰ(CPAI)与镥的显色反应.研究表明:在室温下,在pH7.50~8.20的六次甲基四胺缓冲溶液介质中,Lu(Ⅲ)-CPAI-CTMAB可迅速形成灵敏度高的三元配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位于586.4nm,配合物组成为Lu(Ⅲ):CPAI:CTMAB=1:3:3,ε值为5.20×104mol-1·L·cm-1,Lu(Ⅲ)在0~1.750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其它稀土离子干扰不大,均在10倍以上,尤其Y(Ⅲ)的干扰可允许40倍二应用此法测定人工合成试样中的增,回收率为102.6%,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9.
吸光型光纤化学传感器测定锰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PAN固定在PVF膜上,制成了测定锰的吸光型光纤化学传感器.该传感器测定锰(Ⅱ)的线性范围为0.05~0.80mg/L,对0.40mg/L的锰(Ⅱ)测定了10次,其相对标准偏差为1.6%.  相似文献   

10.
用聚丙烯酰胺(PAG)包埋,载体偶联法及脂质体包被等方法对绿豆芽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进行固定化;用丙酮固定化PAL活性酵母细胞。比较不同方法固定化酶的偶联率或包被率以及固定化对PAL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以PAG(T/C=3/30)包被酶活性保护较好;(2)交联法中以戊二醛法偶联PAL于Bio-Gel P300优于〔环己基-3-(3-甲基氨基丙基)〕碳二亚胺(CDC)交联,以CDC固定P  相似文献   

11.
丙烯酸树脂改性的水性聚氨酯红外光谱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两树脂的机构共混,化学共混即核-壳型聚合过程,及设计聚氨酯,丙烯酸树脂分子链之间形成化学键等方法,研究了用丙烯酸树脂改性的水性聚氨酯的红外光谱特征。红外光谱分析表明:丙烯酸树脂改性的水性聚氨酯材料中存在着氢键行为。  相似文献   

12.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了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GMA)熔融接枝核聚丙烯(PP-g-GMA)对聚丙烯/尼龙1010(PP/PA1010)共混形态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PP/PA1010二组分体系为典型的二相体系,加入PP-g-GMA后,两相界面模糊,分散相粒径变小,说明PP-g-GMA具有一定的增容作用.  相似文献   

13.
简述了一种重要的紫外光固化用基础材料——聚氨酯丙烯酸酯预聚物(PUA)的合成原理及合成方法,并讨论了其性能特点和应用.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低污染双组份预聚物聚氨酯清漆的反应机理、生产工艺、使用方法及使用性能,并对如何降低产品的毒性和污染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蒸煮袋所用的复合薄膜是由PET、Al和PP三层材料复合而成,复合薄膜所用的粘接剂是影响蒸煮袋性能的重要因素.所研究成功的PET-Al粘合剂是聚醚型聚氨酯,PET-Al剥离强度达6.3N/2cm;PP-Al粘接剂是用马来酸酐改性的PP热熔胶,PP-Al剥离强度达8.1N/2cm.这种PP粘接剂经动物毒性试验证明是无毒的.已成功地把这种粘接剂用于蒸煮袋的生产中.  相似文献   

16.
通过双螺杆挤出机制备了尼龙6(PA6)/5-(钠代磺基)间苯二甲酸(5-SSIPA)复合材料.红外及变温红外研究显示:5-SSIPA与PA6的酰胺基团之间有分子间氢键形成,其热稳定性好于PA6中酰胺基团之间的氢键,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小.差热分析(DSC)显示:与PA6相比,PA6/5-SSIPA具有较高的结晶度,熔融焓和结晶焓也更高.5-SSIPA的加入提高了PA6的拉伸、弯曲强度及模量.  相似文献   

17.
利用碳纳米管通过原位聚合合成碳纳米管/聚氨酯复合材料,对聚氨酯材料进行改性.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元素分析仪和电子扫描显微镜研究了酸化前后的碳纳米管性能及结构的变化,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对碳纳米管改性聚氨酯材料力学性能方面进行了研究,对比了未酸化和酸化后的碳纳米管对改善聚氨酯材料力学性能的不同影响.结果表明:碳纳米管可以增强聚氨酯材料的力学性能,经过酸处理的碳纳米管增强效果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8.
采用2种不同的共混工艺制备了马来酸酐接枝(乙烯/辛烯)共聚物(POE-g-MAH)/有机蒙脱土(OMMT)/尼龙6(PA6)复合材料.借助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和X射线衍射(XRD)等手段对复合物的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并测试了复合材料的热力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工艺1(两次熔融)条件所得到复合材料为“沙...  相似文献   

19.
碳纳米管/聚氨酯复合材料制备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对碳纳米管进行酸化处理,在聚氨酯合成过程中分别利用共混法和原位聚合法制备碳纳米管/聚氨酯复合材料,利用碳纳米管的性能对聚氨酯材料进行改性。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仪研究了酸化对碳纳米管性能的影响,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动态力学分析仪和数字超高电阻、微电流测量仪对碳纳米管聚氨酯复合材料力学、热力学和导电性能进行了研究,对比研究了两种制备方法对改善聚氨酯材料性能的不同影响。结果表明:通过两种方法制备的复合材料均可以提高聚氨酯材料的力学、热力学和导电性能,原位聚合法制备的复合材料在性能上的提高要比共混法更为明显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