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2010年底,本刊约请若干学者与外交官,研判中国国家安全与对外关系的"势"与"事"(2011年首期)。2011年底,本刊再约若干外交高官和学者,总结世界热点与中国外交难点(2012年首期)。2012年底,本刊组织对外交部若干地区司和业务司司长的采访,请这些外交精英谈谈他们心目中中国外交的难点、重点和亮点。  相似文献   

2.
上一期,我们摘编了两位作者"对用科学方法学英语"的切身体会.文章一刊登,就得到很多读者的认可.这一期,一位数学教师又给我们提供了她对课堂上培养学生个性的心得体会.这一切对于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无疑是一个新的亮点.  相似文献   

3.
上一期,我们摘编了两位作者“对用科学方法学英语”的切身体会。文章一刊登,就得到很多读者的认可。这一期,一位数学教师又给我们提供了她对课堂上培养学生个性的心得体会。这一切对于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无疑是一个新的亮点。  相似文献   

4.
标签新闻     
新事新言“一位日本领导人对我说,美国人和越南人打一仗,20年后他们就会握手言和。如果美国人和中国人打一仗,他们30后会握手言和。但如果日本人和中国人打一仗,100年以后也不会握手。因此,我认为,日本人将非常小心,因为它们不想使自己处于100年后也不能和中国人握手的境地。所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的珍贵的史料价值已为学者所认可.本文通过对中国古代的文学作品和审判案例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中国古代的司法文化的若干特点.并对判决自身的文学特征及其对法律原则的影响作了一些论述.  相似文献   

6.
 这里所说的圈子是指学术范围,不是指拉关系。做科研需要交流,需要一个同行的圈子。不与任何人交流、不参加任何学术活动,很难得到同行的认可。除了年轻的学者外,一般从事10 年以上科研工作的人,必须有一个学术圈子--你的工作需要同行的了解和认可。  相似文献   

7.
我与洛哈尼先生结识是1980年的事。那时在北京召开的“中国与南亚学者学术讨论会”上,他是唯一的尼泊尔代表,是一位经济学家。前不久,我赴尼泊尔访问,自然就想起了他,他已经就任财政大臣之职。我正犹豫前去拜访会不会打扰他时,他却亲自在电话里说,只要我想见他,他就有时间。于是,我冒昧地造访了两次,聆听这位著名学者描述尼泊尔经济概况,真是得益匪浅,不胜荣幸。  相似文献   

8.
<正>"精准性"主要是指中国同中东欧16国在各方面的合作要互需互补,规模和档次适度,而基本前提是对中东欧16国的多样性和中国与它们的差异性进行详细、深入的分析和考察,而不是脱离这些因素进行政治论证或学术论证。2016年10月,我到布达佩斯进行学术访问。在交流中,一位匈牙利学者问我:"修建匈塞铁路的目的是什么?有多少匈牙利人想坐火车去塞尔维亚,又有多少塞尔维亚人想坐火车来匈牙利?"这只是他一个人的疑问,可不必做深度解读,但却使我联  相似文献   

9.
清议 《特区科技》2010,(1):50-52
学界曾有一种说法,认为日本的地价下跌是由于此前的股市泡沫破灭引起的。然而这不是事实。许多学者喜欢拿日本说事,认为日本经济走过的路、栽过的跟头,中国经济都会如是经历一番。其实这是非常主观教条的说法。  相似文献   

10.
一些身兼美国政府智囊的学者们对中国的评价和议论,经常让中国百姓诧异。就拿近期发生的事来说,有一批美国学者对中国的经济统计数据提出怀疑,并预言中国将出现大麻烦。仔细品味,大有“中国崩溃论”的味道。紧接着美国又爆出了完全相反的调子:美国国防部的专家们搞出了一份关于中国军事力量的综合报告书,声言中国军事实力正大幅度提高,必将威胁美国的利益及地区和世界和平。这实际是“中国  相似文献   

11.
<正>1引言中国正在转变为创新驱动型经济大国,知识产权已成为中国国家战略的核心。对于中国而言,成功实现转型,必须进行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然而,尽管知识产权的重要性在国家层面已经得到认可,但是在企业层面却尚未得到全面落实。中国一些企业在这方面取得了很大进步,它们积极地将保护知识产权作为企业策略必不  相似文献   

12.
据一位权威人士透露,中国证券监管部门将出台关于网上股票交易的管理办法,这意味着这种新兴的交易方式将正式得到监管部门的认可。 这位人士称,即将出台的办法具有相当的前瞻性,给市场的  相似文献   

13.
<正>在中国快速崛起的背景下,党中央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蓝图。为促进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文化进步和生态保护,并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中国的民族生态学自诞生伊始,就承受着时代的挑战,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也背负着历史的重任。经过前辈学人的不懈努力,以及全国各地各族学者筚路蓝缕地开拓性探索,我国的民族生态学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多重要的学术成果,并且得到了中国生态学学会的认可。在2012年建立了中国生态学学会民族生态  相似文献   

14.
何丙郁先生是海外研究中国科技史的一位著名学者。《一位漂流学者的回忆录:科学、人文和李约瑟》是2005年出版的何丙郁先生的英文学术性自传。这本回忆录非常值得一读,不仅因为书中包含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和珍贵信息,有助于我们了解海外中国科技史研究近五十年来的发展,尤其是有关李约瑟研究所近年来的发展动向及其背景,更因为从这本书,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一位海外学人对中国科技史研究长达半个世纪的执着和眷恋之情。  相似文献   

15.
张藜 《中国科技史杂志》2005,26(3):248-248,276
2005年8月15~20日,第11届国际东亚科学史会议在德国慕尼黑举行。来自东亚、北美和欧洲的近130位学者参加了这三年一度的学术研讨会,其中来自中国大陆、港台地区的学者有30余位。  相似文献   

16.
“以前的顾客,一看打扮就知道是平谷城区居民,最近两年村里来买电脑的人多了。很多还不是给孩子买。是中年人自己用。”在北京市平谷区一位电脑销售人员眼中,农民买电脑已经不是什么稀罕事。而实际上,这位销售员或许不曾想到,很多平谷村民在信息化道路上体验的风景,比他看到的还要精彩……  相似文献   

17.
<正>每年秋天,天空中就会有成群的鸟儿不断地飞翔,它们飞过陆地和海洋,一直飞到千里万里之外的目的地。次年春天,它们又会按照原路返回夏天的家。它们年年都做着同样的事,这就是迁徙——候鸟在繁殖区和越冬区之间定期进行的迁移活动。迁徙虽然不是鸟类所专有的本能活动,但是作为一个动物类群来说,鸟类的迁徙是最普遍和引人注目的,它们的飞行  相似文献   

18.
<正> 陈良运先生的《中国诗学体系论》在经历了十年的检验之后,于2003年4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推出了第三版,累计印数已过万。这或许是一种标志:一种致力于将中国古代诗学体系从自在的状态转向自为的状态的努力,得到了广大读者和学界的认可。  相似文献   

19.
万霞 《世界知识》2010,(11):50-51
中国驻东盟大使薛捍勤女士,成为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历史上第一位女性主席。然而,这并不是她创造的第一个"第一"。早在2001年,她就因为成为该委员会历史上的第一位女性委员,而被传为佳话。  相似文献   

20.
蒙世叶 《中国西部科技》2014,(10):I0001-I0002
传说西云山生长着一朵永不凋零的蓝莲花,凡是见过蓝莲花的人都会得到幸福;神奇的雪域高原有一种蓝色的莲花,俗称蓝莲花,能使死去的人复活,这花只有一朵,五百年才开一次……蓝著碧,享誉中外的微生物学家。她是第一位培育灵芝、滑菇,第一位开展植物DNA克隆技术研究及叶面固氮研究的中国学者;她打破了日本在此领域的技术垄断地位,在食用菌技术研究上贡献卓著,让世界对中国的微生物技术刮目相看;在这一路上她的足迹掷地有声,精心栽培的科研之树结出了累累硕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