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民利益是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的利益。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带有全局性和决定作用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它是人民群众各种具体利益的基础。人民利益由经济利益、政治利益和文化利益等构成。实现人民利益,既要全心全意地为人民谋取最大限度的净利益,又要切实保护好人民群众的利益。  相似文献   

2.
贯彻“三个代表”的思想,归根结底就是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就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所决定的。本文从“三个代表”的角度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党的宗旨进行了全面的论述。  相似文献   

3.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中,各个社会阶层和各个方面的群众在根本利益上是完全一致的,具体利益和根本利益也基本一致。妥善处理具体利益和根本利益的关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首先考虑并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第二,要兼顾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具体利益。党的宗旨要求我们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意识,要深怀爱民之心,  相似文献   

4.
从三个方面深入论析以人为本的哲学内涵,一是谁要以人为本,即何为主体;二是要以什么人为本,即何为客体;三是以人的什么为本,即主体对客体的实践要求。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期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以人为本的主体主要是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随着我国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社会的主要构成依然是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工人和农民群众,以人为本的客体主要为广大工人、农民群众,同时涵盖其他阶层,而以人为本的本质要求是以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本,即以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作为我们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相似文献   

5.
"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精辟论述,是对马克思、恩格斯文化概念的继承和发展.这体现在三方面在文化与劳动关系上,赋予新的时代内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在文化发展动力上,明确要保护好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从文化功能角度出发,提出社会全面性发展.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三讲”和“三个代表”内在联系中阐明中国共产党必须围绕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开展工作,进行党的建设。党的发展壮大历程和国际共运史经验教训都证明:党必须站在时代前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相似文献   

7.
胡锦涛同志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利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这就是说,以人为本就是要以人民为本;或者说,就是以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中心和目的。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付诸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但是,由于时代的局限性,其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并没有始终切实地得到实现;邓小平在开辟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进程中所确定的一系列发展战略,包含了对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准确把握;而江泽民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系统阐述和国家新的发展战略的制定,更体现了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自觉意识。  相似文献   

9.
老庄哲学中表达了极其深刻的“民本”思想,认为被统治的庶人是立国兴邦的关键所在。民本思想在社会主义中国有了崭新的内涵,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中的第三个代表-“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对具有崭新内涵的民本思想的具体化,借鉴老庄“民本”思想,要实践“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必须做到重视民意,体察民心向背,必须做到立党为公,执党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必须做到进一步解放与发展生产力,走共同富裕之路。  相似文献   

10.
马全财 《科技信息》2013,(24):88-88
我国的土地制度建设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相当大的社会群体有意见,引发社会不稳定。在土地制度建设中坚持利益平衡原则,必须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真正了解社情民意、严格遵循立法程序、防止利益集团的不当干扰、做好相关方的利益协调工作。  相似文献   

11.
王清 《科技资讯》2007,(30):198-199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在"以人为本"中强调的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最终落实到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上,发展的成果要惠及全体人民.本文通过论证,进一步理解和阐释了科学发展的含义.  相似文献   

12.
发展循环经济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反映了人民的迫切愿望,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本文从人口、资源、环境等角度分析了实现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提出了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3.
科学理想与真理,实践,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有着辩证关系,从哲学的角度思考科学理想的实质,判断标准,能动作用和实现途径,为人们树立科学理想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中彰显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尊重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中国共产党所坚持的重要原则。在新的历史时期,进一步坚定不移地坚持好这一重要原则,对于我们党更好地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团结和依靠最广大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党领导人民实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宏伟目标,一定要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充分认清党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党必须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掌握和行使好人民赋予的权力;党的一切工作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必须从严治党,从制度上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动依法治国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6.
实现中国的统一,是全中国人民的愿望。全中国人民的支持,是实现祖国统一的根本保证。其中,台湾人民的支持,又是一个重要的条件。在祖国统一问题上,坚持人民观,就是要从全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以一国两制的方式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就是要坚决反对台独,就是要争取台湾人民的支持。  相似文献   

17.
保障和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是党的性质的根本要求和体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建设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对于开发党的执政资源,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8.
外交的首要目标是为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服务。在处理具体的外交事务时,要重视人。以人为本也体现在对外交官的关心和爱护。  相似文献   

19.
有论者认为,孟子仁政思想的出发点和归结点是一切为人民而政治,统治者的利益从属于人民利益之下,是君服侍民.本文不同意这种观点.孟子提倡实行仁政,其目的就是为了君王能够保有自己的国家,巩固自己的统治.他提出要让民有基本生存的条件,能够活下去,首先要让民有足够的土地可以耕作.其仁政措施主要体现在征税政策上;但他明确表示,减轻人民的经济负担是有限度的,这个限度就是统治者的根本利益要得到保证.孟子认为,亲亲是比仁民更高层次的关系和原则.当两者冲突时,仁民让位于亲亲.从深入的分析可以看出,孟子所反对的诸侯间为争夺土地而进行的战争,与他所倡导的仁政并不一定是对立和矛盾的,其目的都是维护统治者自身的利益.  相似文献   

20.
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把发展经济和解决民生问题有机结合起来,始终把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做为执行政策的保证,坚持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具体问题入手,努力让发展的成果更多的惠及人民群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