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顾凡及 《自然杂志》2018,40(3):200-206
连接组就是神经系统中所有神经细胞相互连接关系的总体。个体的特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连接组,因此画出神经细胞相互连接的“线路图”就成了脑科学研究的一个基础前沿课题。本文对宏观和微观连接组研究、人类连接组计划、美国艾伦脑科学研究所的连接组研究作了综述,最后并对以连接组研究为代表的大科学、团队科学与公开科学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钢筋机械连接技术是一项新型钢筋连接工艺,文章以广肇高速公路某项目部4座大桥的基桩、承台、墩柱直螺纹钢筋连接施工为例,对采用钢筋机械连接施工新技术进行了综合分析,并对施工可行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钢筋机械连接技术是一项新型钢筋连接工艺,文章以广肇高速公路某项目部4座大桥的基桩、承台、墩柱直螺纹钢筋连接施工为例,对采用钢筋机械连接施工新技术进行了综合分析,并对施工可行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钢筋机械连接技术是一项新型钢筋连接工艺,文章以广肇高速公路某项目部4座大桥的基桩、承台、墩柱直螺纹钢筋连接施工为例,对采用钢筋机械连接施工新技术进行了综合分析,并对施工可行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滚轧直螺纹钢筋机械连接技术在粗钢筋的连接施工中相对于其他钢筋连接方法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文章介绍了此技术在黑崖沟2号特大桥主桥高墩钢筋施工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比较了运用电子束光刻技术和真空薄膜沉积技术制备的宽度和厚度分别为20~250nm和10nm的系列铁磁金属薄膜纳米点连接在不同温度下的磁电阻现象和I-V特性,得出了铁磁金属薄膜纳米点连接的磁电阻和电阻与它的中间部位纳米局部区域的宽度之间没有必然关系,说明铁磁金属薄膜纳米点连接的中间部位纳米局部区域的电阻与它两端的两个微米尺度的铁磁金属薄膜电极的电阻相比不起绝对决定作用,也就是说,我们所测得的铁磁金属薄膜纳米点连接的电阻主要来自于它的两个微米尺度的铁磁金属薄膜电极.比较了铁磁金属薄膜纳米点连接和在同样真空薄膜沉积条件下制备的同样厚度的0.2cm×0.8cm的铁磁金属薄膜的磁电阻之间的关系,发现与薄膜相比,纳米点连接样品的磁电阻比例普遍得到较大的提高,也就是说我们所测量的铁磁金属薄膜纳米点连接的磁电阻主要来自于纳米点连接样品的中间部位纳米局部区域.可以得出在铁磁金属薄膜纳米点连接中,由于具有很高磁电阻比例的中间部位纳米局部区域的电阻与具有很低磁电阻比例的微米尺度的铁磁金属薄膜电极的电阻相比很小,所以整个铁磁金属薄膜纳米点连接的电子输运行为由样品的微米尺度的铁磁金属薄膜电极的电子输运行为决定,表现为它所呈现的是线性的...  相似文献   

7.
张峰水库工程输水总干工程运用了先进的新型的玻璃钢夹砂管材,双橡胶圈承插式连接具有连接可靠、施工方便快捷、维护成本低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吕宝忠 《自然杂志》2014,36(3):186-191
后基因组时代萌生了一系列的组学(omics),而前途最看好的则非连接组学莫属了。20世纪30年代以来,弗洛伊德的本我-自我-超我理论备受青睐。随着神经科学的发展,以研究由人类语言为载体的高级意识的物理基础为重要内容的神经达尔文主义成为进一步探索的工作框架。21世纪新启动的创新神经(科学)技术计划,必将为连接组学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也为灵魂-肉体关系的自然基础发起新的进军,但鉴于连接组的非线性和瞬息万变的连接转换,还要走一段很长的路。  相似文献   

9.
分子信标用于核酸连接过程的实时监测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建立了一种新的核酸连接实时监测方法, 利用分子信标作为核酸连接反应的DNA模板和检测分子, 在核酸分子连接的同时检测荧光信号. 实时、准确地获取核酸连接过程信息, 为核酸连接酶分析、核酸连接动力学过程研究提供全新、有效的手段, 也为深入研究核酸连接酶与核酸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技术. 在此基础上建立了T4 DNA连接酶分析方法, 其线性响应范围为2.3×10-4 ~ 0.23 U/mL, 检测下限为2.3×10-4U/mL.  相似文献   

10.
张峰水库工程输水总干工程运用了先进的新型的玻璃钢夹砂管材,双橡胶圈承插式连接具有连接可靠、施工方便快捷、维护成本低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