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测定了黄河水中无机固体粒子与铜离子作用的离子交换率与pH关系曲线,讨论了不同浓度的铜离子及不 的氨基酸存在下对曲线的影响,并对影响原因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黄河水中脯氨酸和丙氨酸存在时,对铅和无机固体粒子相互作用的离子转换率(E%)-PH关系的“S型”曲线的影响,当黄河水中铅的浓度固定时,低浓度氨基酸(2μmol.l^-1)使E%降低,高浓度(20μmol.l^-1)氨基酸使E%升高,铅离子的交换范围葳不变。  相似文献   

3.
测定了黄河水中无机固体粒子与铜离子作用的离子交换率(E%)与pH关系曲线,讨论了不同浓度的铜离子及不同的氨基酸存在下对曲线的影响,并对影响原因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对天然海水中氨基酸- 金属铜离子Cu(Ⅱ)- 粘土三元体系中三元表面配合物形成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⒀采用交换吸附百分率ECu(Ⅱ)~pH关系曲线法研究表明,一定浓度范围内氨基酸对铜离子Cu(Ⅱ)在高岭石上的交换吸附百分率ECu(Ⅱ)~pH关系曲线(S型曲线) 的影响有“左右摆动”规律, 认为体系中形成了三元表面配合物 SOHLM (新型(Ⅱ)类); 实验比较了三种氨基酸的影响⒀三元表面配合物的形成主要受固体粒子表面结构、氨基酸存在形式以及它们的络合能力等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黄河泥沙与重金属污染物铅(Ⅱ)、铜(Ⅱ)、镉(Ⅱ)的液—固界面交换吸附作用,得到一系列E%-pH曲线,曲线均为正S型.结果表明:①重金属离子铅(Ⅱ)、铜(Ⅱ)、镉(Ⅱ)在水体中主要以 M(OH)+ 形式存在,与黄河泥沙在液—固界面发生一价阳离子交换反应; ② 3 种金属离子在天然黄河水 pH 值范围内(8.0~8.5)与黄河泥沙相互作用的离子交换率均达到75%以上,绝大部分离子被黄河泥沙交换吸附; ③在体系中加入0.2 mg·L-1的组氨酸,3种金属离子的离子交换率均有所增加,且 E%-pH曲线均发生不同程度的左移,表明一定量的组氨酸对3种金属离子与黄河泥沙表面的交换吸附起促进作用; ④比较 3 种金属离子的 E%-pH曲线可知,它们与黄河泥沙交换吸附作用的大小顺序为:Cu (II) > Pb (II) > Cd (II).  相似文献   

6.
在25±0.1℃,Ⅰ=0.1mol·dm~(-3)KNO_3条件下,在80%(V/V)DMSOH_2O混合溶剂中,应用pH电位法测定了水杨醛缩氨基硫脲(缩写H_2L,记为A配体),α-氨基酸(缩写α-AA,记为B配体)的酸性离解常数,铜(Ⅱ)—水杨醛缩氨基硫脲,铜(Ⅱ)-α-氨基酸二元配合物和铜(Ⅱ)—水杨醛缩氨基硫脲-α-氨基酸三元配合物的稳定常数。所用的α-氨基酸有甘氨酸,缬氨酸,脯氨酸,丝氨酸和苯丙氨酸。实现发现在logβ_102与PK_2~B,logβ_111与PK_2~B及logβ_111与logβ_102三对参数之间均存在良好的直线自由能关系。用△logK_M和△logβ_111描述了三元配合物相对于二元母体配合物的稳定性。应用溶剂的性质,配体间的疏水作用和堆积作用讨论了配合物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黄河水中甘氨酸对铅(Ⅱ)与表层沉积物相互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黄河水中甘氨酸对铅(Ⅱ)与表层沉积物相互作用的离子交换率E%—pH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①在2×7.73×10-3mmol·L-1甘氨酸存在下,离子交换率降低;②随着甘氨酸浓度的增加,S型曲线与未加甘氨酸相比,先左后右移动;③甘氨酸存在下,转型表层沉积物比自干表层沉积物离子交换率高.  相似文献   

8.
将同位旋与奇异数的概念推广到轻子,借助推广了的Gell-Mann-Ni-shijima公式,确定轻子的同位旋T与奇异数S。然后,从总奇异数的选择规则|△S|≤1出发,代替Feynman与Gell-Mann的“(总流)×(总流)”耦合形式的弱相互作用拉格朗日函数,我们得到一个由“流与流”耦合表征的弱相互作用拉格朗日函数。本模型具有以下一些主要性质:(i)能引起△S=±△Q的奇异粒子的轻子衰变;(ii)将禁戒|△S|>1的过程;(iii)奇异粒子的非轻子衰变近似地遵从|△(?)|=1/2定则;(iV)不存在中性轻子弱流;(Vi)能与传递弱相互作用的蹭矢量玻色子理论相容。  相似文献   

9.
借助稳定流动液体连续性方程等理论,导出阀芯移动量S与节流面积f的关系;通过正交试验,选出喷头最佳的喷孔直径和长度,研制出适用于不同水压及相配套设备中的多功能喷头.并与同类产品进行试验比较,其喷射距离要远4.1m(万得凯好帮手系列喷头为4.2m);与QL-298型手提式高压清洗机的喷头(9m)相比,要远1m.并且还提供了研制喷头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采用离子交换法,研究了黄河中游水体表层沉积物与铜的液 固界面相互作用,并绘出了离子交换率( E% ) —pH 曲线.由此得知,水体pH 值是控制铜离子向固相转移的主要因素,离子交换率( E% ) 随pH 升高而增大;表面沉积物浓度增大,E% 增高,E% —pH 曲线向小的pH 方向移动;而Cu2 + 浓度增大,E% 则降低,使得E% —pH 曲线向大的pH 方向移动,说明它们对吸附物均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丙酮在活性炭固定床上的吸附穿透曲线数学模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实验测试在15℃下,丙酮以不同进样浓度通过活性炭(CAO/4)固定床的透出浓度(c)和时间(t)的关系.根据测试的实验数据绘制c—t穿透曲线图,通过分析曲线的变化规律,预测穿透曲线关于曲线上“半浓度”点对称,建立数学模型,对模型中的参数进行估计,并用化学工程软件编写模型程序,模拟穿透曲线.本研究中采用相关性法和相对误差分析法分析模拟结果,模拟数据与实验数据的相对误差绝对值小于10%,相关系数值远大于0.95,说明所建立的数学模型适用于描述固定床活性炭吸附挥发性有机物丙酮的穿透曲线.本研究为有机蒸气吸附过程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盾叶薯蓣细胞生长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MS固体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研究了盾叶薯蓣(Dioscorea zingiberensis C.H.Wright)细胞在不同接种量和NAA,BA浓度配比条件下的生长特征。结果表明:盾叶薯蓣细胞在Ms培养基,附加NAA2.0mg/L,BA0,5mg/L,蔗糖30g/L,琼脂7g/L,pH6.0,接种量0.8~1.2g/瓶条件下,生长较好。应用Logistic方程对薯蓣细胞生长进行模拟能够较好地描述细胞的生长过程,细胞生长曲线呈“S”形,生长过程可分为延迟期、指数生长期和减速期。为发酵培养盾叶薯细胞和研究其次生代谢产物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应用TG-DTG-DTA热分析技术研究了N,N'-双(3-氨丙基)草酰胺合铜(Ⅱ)配合物在空气气氛中的热行为;并对其非等温TG数据分别用微分法(Achar法)和积分法(Coats-Redfen法)进行了解析.通过对比热分解动力学参数,提出了N,N'-双(3-氨丙基)草酰胺合铜(Ⅱ)配合物热分解反应机理;根据TG曲线计算出了E,lnA和△S*,并由动力学补偿效应获得了E与lnA的数学表达式.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在盐酸介质中,铜(Ⅱ)催化碘酸钾氧化偶氮胂Ⅰ褪色反应的适宜条件与影响因素,建立了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铜的新方法.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120μg/L,检出限为0.1686μg/L.该催化反应用于面粉中铜(Ⅱ)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5.
用L-半胱氨酸、水杨醛和醋酸铜合成了一种新的希夫碱铜(Ⅱ)配合物(Cu(Ⅱ)L),并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用荧光、黏度和电化学方法研究了该配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希夫碱铜(Ⅱ)配合物与DNA的作用模式是插入和吸附的混合模式,测得Cu(Ⅱ)L与CT DNA的键合常数是1.63×104L/mol.该配合物与单链DNA和双链DNA有不同的电化学性质,利用这种性质可以作为识别dsDNA和ssDNA的探针试剂.  相似文献   

16.
沉降—时间曲线形态的证明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土体本构关系出发,证明了在线性加载或近似线性加载情况下(这和公路实际加载相类似),沉降—时间曲线呈S形,并由此建立了新的沉降——时间预测模型,工程应用证明了该模型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7.
移动Ad Hoc网络基于椭圆曲线密码体制的安全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安全性是限制移动Ad Hoc网络广泛应用的主要瓶颈;Ad Hoc网络的安全问题表现为密钥生成、密钥管理和路由安全方面.基于椭圆曲线的密码体制以其更短的密钥长度以及较低的资源需求,更适合应用于资源有限的Ad Hoc环境中、对移动Ad Hoc网络,首先给出基于椭圆曲线密码体制的GDH、3协议产生组密钥的方案;其次利用椭圆曲线密码体制实现安全路由协议SAODV(Securing Ad Hoc on—demand distance vector muting),并通过试验进一步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各种表面活性剂对铬天青S(CAS)-邻二氮菲(phen)-钙络合物体系固体基质室温燐光光谱的影响;基于CAS-phen-NaCMC体系能在滤纸固体基质上发射强而稳定的室温燐光,Ca^2+与phen作用先形成Ca(phen)3^2+络离子,该络离子与CAS反应生成[Ca(phen)3(CAS)2]三元络合物,从而增加了斑点上CAS的分子数目,使CAS—phen-NaCMC体系的室温燐光信号剧烈增强,羧甲基纤维素钠(NaCMC)对CAS—phen—Ca络合物体系燐光的显著增敏作用,据此建立了一种羧甲基纤维素钠增敏CAS—phen—Ca络合物固体基质室温燐光法测定痕量钙的新方法.在0.4μL(取样浓度为32.0—400.0pg/mL)点样体积内,即Ca^2+含量在12.8-160.Ofg/斑点范围内与△Ip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工作曲线的回归方程△Ip=14.57+0.5607mCa^2+(fg/斑),n=7.相关系数r=0.9990.检出限:2.2fg/斑(相应浓度为5.50pg/mL).该方法简单、快速、重现性好,用于样品中钙含量的测定,结果满意.同时探讨了铬天青S-邻二氮菲-钙络合物固体基质室温燐光量法测定痕钙的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NaCl溶液改良膨胀土滞回曲线变化规律,基于GDS动三轴仪,开展了不同NaCl溶液浓度和固结围压条件下膨胀土的动三轴试验研究,通过4个特征参数:长轴斜率(k)、内面积(S)、不闭合大小(εp)和饱满度(α)分别对滞回曲线的应变轴倾斜程度、面积大小程度、不闭合程度和宽窄程度进行形态特征的定量描述。结果表明:膨胀土滞回曲线呈斜椭圆形;相同NaCl溶液浓度下,随着加载围压的增大,k增大,S、εp和α均呈非线性衰减;相同加载围压下,随着NaCl溶液浓度的增大,εp减小,S、k和α均呈非线性增大;不同加载条件下,S和α有类似的变化关系,当动应变小于0.1%时,S和α基本无变化,随着动应变逐渐增大,S和α呈指数形式迅速增大;与未改良膨胀土相比,经NaCl溶液改良后膨胀土滞回曲线的k、S和α均增大,εp减小。综合分析,NaCl溶液改良膨胀土的动力特性较未改良土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20.
在25±0.1℃,1=0.1 mol·L~(-1) KNO_3条件下,在80%(V/V)DMSO—H_2O混合溶剂中,应用pH法测定了甘氨酸,L—缬氨酸,L—丙氨酸,L—脯氨酸,L—丝氨酸和DL—笨丙氨酸等α—氨基酸(缩写为α—AA,记为B配体)的酸离解常数,Zn(Ⅱ)—α—AA二元配合物和锌(Ⅱ)—芬布芬—α—氨基酸三元配合物(芬布芬缩写为Fen记为A配体)的稳定常数。实验发现在logβ_(102)与pK_2~B,logβ_(111)与pK_2~B及logβ_(111)与logβ_(102)三对参数之间均存在良好的直线自由能关系,用△logK_M和△logβ_(111)二个参数描述了三元配合物相对于二元母体配合物的稳定性,讨论了溶剂的性质、配体分子间的疏水作用、堆积作用对配合物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