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红楼梦》与《罗密欧与朱丽叶》两部不朽的文学著作所叙述的爱情故事,结局都是悲剧性的,虽然他们的爱情一样真挚,但因国度不同,人物生存的环境不同,性格不同,使这相同的悲剧结局里,有着不同的悲剧内涵,爱情悲剧的社会根源也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2.
3.
在戏剧创作中,冲突常常是推动情节发展的根本动力,戏剧情节是在矛盾冲突及冲突的消解过程中发展的,换句话说,矛盾冲突构成了戏剧的灵魂。而《罗剧》中的矛盾冲突主要体现为两个世仇之间的矛盾冲突、个体与社会之间的矛盾冲突和封建与反封建之间的矛盾冲突,这些矛盾冲突的消解主要是通过暴力这个中介而完成的。从某种意义上讲,暴力成了罗与朱二人之间爱情的对立物。本文将就《罗剧》中的暴力冲突描写进行分析,进而挖掘罗与朱二人之间爱情悲剧的真实原因。 相似文献
4.
《野草在歌唱》是多丽丝.莱辛的处女作。本文试图用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玛丽悲剧形成的原因:家庭伦理意识的缺失;个人婚恋观的迷失;婚姻伦理道德的丧失。玛丽童年的不幸家庭生活给她带来的阴影使她不能与男性建立正常的关系,迷失了个人的婚恋观,进而违背了当时社会的婚姻伦理道德,最终使她走向了毁灭。 相似文献
5.
《罗密欧与朱丽叶》是莎士比亚的著名爱情悲剧。本文以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为基础,从故事梗概入手,概述了亚氏理论的核心悲剧题材、悲剧情节及悲剧技巧和效用,进而分析《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情节和人物性格,探索悲剧的成因。 相似文献
6.
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表达方式,而且是一种思维方式,是帮助人们更好更清晰地了解外部世界和内心世界的重要的认知工具。本文通过分析莎士比亚作品《罗密欧和朱丽叶》中"爱是旅程"、"爱是植物"、"朱丽叶是太阳"的爱情隐喻模式,从认知角度来论证隐喻的本质和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7.
诺曼·梅勒的代表作《夜幕下的大军》以新新闻主义写作手法成功再现了1967年的反越战游行,引发读者对美国社会道德的深刻反思.文章以文学伦理学批评为研究视角,紧扣“抗议”“救赎”的伦理主线,通过探讨梅勒面对越南战争引发的伦理困境时所进行的伦理选择与伦理建构,希图以此剖析《夜幕下的大军》所蕴含的独特的伦理思想. 相似文献
8.
诺曼·梅勒的代表作《夜幕下的大军》以新新闻主义写作手法成功再现了1967年的反越战游行,引发读者对美国社会道德的深刻反思。文章以文学伦理学批评为研究视角,紧扣“抗议”“救赎”的伦理主线,通过探讨梅勒面对越南战争引发的伦理困境时所进行的伦理选择与伦理建构,希图以此剖析《夜幕下的大军》所蕴含的独特的伦理思想。 相似文献
9.
聂珍钊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2(5)
文学伦理学批评作为批评方法在中国学界出现始于2004年,其标志是当年6月和8月分别在江西南昌和湖北宜昌举行的把文学伦理学批评作为文学研究方法加以讨论的全国学术研讨会,以及当年10月<外国文学研究>杂志第5期发表的论文<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批评方法新探索>.同西方的伦理批评相比,中国的文学伦理学批评有其鲜明特点,即它将伦理批评转变为批评文学的特定方法,从而使它能够有效地解决具体的文学问题;它用文学伦理学批评概念取代伦理批评的概念,建立了自己的批评话语;它通过范例分析,对一些重要理论问题进行了探讨.正是由于这些特点,文学伦理学批评才有别于西方的伦理批评而成为一种独具特色的新的批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恐惧心理影响跨栏技术的掌握和教学效果,女生恐惧心理产生与自身的身体素质、栏架的高度及外界的影响有直接的关系。探索克服恐惧心理对提高跨栏的教学效果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和英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两者同为爱情悲剧,却存在较大的差异。本文试从两者文本的比较中,探求中西审美在主观善美与客观真美、伦理与个性等方面的不同及原因。并从动画版《梁山伯与祝英台》的评析中,探讨中西审美的同质化倾向及中西审美的互补问题。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文学伦理学的角度对北爱尔兰诗人谢默斯·希尼诗歌进行解读.文章主要从诗人对诗歌在特定环境下所担负的职能和诗人所肩负的社会责任的思考来发掘希尼的诗学伦理思想及道德原则,由此展现希尼对爱尔兰民族人文精神建构的价值和贡献.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文学伦理学的角度对北爱尔兰诗人谢默斯·希尼诗歌进行解读。文章主要从诗人对诗歌在特定环境下所担负的职能和诗人所肩负的社会责任的思考来发掘希尼的诗学伦理思想及道德原则,由此展现希尼对爱尔兰民族人文精神建构的价值和贡献。 相似文献
14.
綦亮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7,20(5):121-124
文学伦理学批评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能帮助批评家树立道德和社会责任感,有助于揭示文学作品的道德指向和文化内涵。文章以《到灯塔去》为例,结合社会文化语境,解读作者的道德关怀。 相似文献
15.
从伦理角度看,哈代《还乡》中主要人物悲剧的根源在于人物处理家庭伦理关系时对伦理原则的违背所导致的矛盾。姚伯太太在处理家庭关系时违背了代际伦理原则,束缚了儿子克林与侄女朵荪的自由意志,不仅导致了她与克林之间的亲情悲剧,而且对克林的婚姻悲剧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同时也使朵荪成为一桩悲剧婚姻的无辜受害者。游苔莎与韦狄在处理各自的家庭关系时则置婚恋伦理于不顾,双双招致了殒命之灾,从而导致了各自夫妻关系的解体,给两个家庭造成了悲剧。 相似文献
16.
一在中国文学的传统中,情爱的表现虽然也呈现出种种复杂的景观,但就其主要倾向而言,却是缺少悲剧精神的。它在文学对情爱故事的处理上集中表现为以大团圆为结局的结构模式。这种倾向在整个中国古代文学的历史上日益增强。在唐代传奇中我们可以看到《莺莺传》、《霍小玉传》等悲剧精神较强的作品,在宋代话本中也可以看到《金玉奴棒打薄情郎》、《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等找不到美好结局的故事,元代戏曲中不乏悲剧题材,但除个 相似文献
17.
从环境美德伦理学角度解读梭罗的《瓦尔登湖》,不难发现蕴含其中的天人观:在自然万物面前态度谦逊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伦理基础,在大自然中低碳生活是维护人与自然友好关系的重要手段,天人合一是人类所追求的人与自然关系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18.
桂延松 《湖北三峡学院学报》2013,(Z2):66-70
《日瓦戈医生》是20世纪世界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从对日瓦戈医生、安季波夫、拉拉等形象的分析入手,围绕革命战争伦理、家庭伦理、爱情伦理三方面进行论述,探讨小说中体现的革命战争年代里俄国社会的伦理悲剧,从而展现作者对俄罗斯革命战争年代的人道主义的反思。 相似文献
19.
两性关系是人际关系中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它的和谐是家庭及社会发展的关键,没有两性关系的和谐就没有真正的家庭和社会和谐。本文试图从文学伦理学角度深入分析艾丽丝·沃克的代表作《紫颜色》中的黑人男女两性关系,这样可以更加清楚地看到两性心理的扭曲以及两性关系的不和谐如何更进一步导致了黑人女性被奴役的悲惨境遇。通过剖析小说中反映出来的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中两性关系不平等,以及这种畸形的两性关系对后代造成的影响,说明平等、互助是保证两性和谐的必要条件,也是家庭成员身心健康发展的基石。 相似文献
20.
《老人与海》是海明威的一部重要作品,充满了浓郁的悲剧气氛。学界多从亚里士多德、黑格尔的悲剧理论出发,对于作品中的悲剧因素作出解读。本文尝试从尼采悲剧理论的角度对作品作悲剧解读,从而发掘出《老人与海》更丰富的内涵。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