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安市酸雨及化学成分时间变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依据1987—2000年监测数据,分析了西安市酸雨及化学成分的时间变化.结果表明,西安市降水pH值和酸雨的年内变化呈“双峰”型,即每年1—3月和10—11月降水pH值低、酸雨出现频率高,4—6月酸雨出现频率低,7—9月酸雨pH值较高.14年来,降水pH值与酸雨年际变化可分为两个阶段:1994年以前降水pH值较高,酸雨年际变化不明显;1994年以后降水pH值下降,酸雨频率年际变化较大.降水pH值与酸雨强弱由酸碱离子相对浓度决定.当酸根离子摩尔含量超过碱性离子时,降水pH值下降、酸雨危害增强;反之,降水pH值升高,酸雨危害减弱.  相似文献   

2.
利用1992—2018年上甸子区域大气本底站酸雨观测资料,基于统计分析方法研究该站酸雨月、季、年变化特征,研究酸雨与气象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20世纪90年代酸雨污染呈现改善趋势,21世纪初酸雨恶化,2010年后酸雨又呈现改善趋势;历年平均降水pH值、酸雨频率、平均降水K值均在2009年发生突变。酸雨月、季节变化明显,8月平均降水pH值最低,酸雨频率最高,处于酸雨频发期;7月平均降水K值最小,3月最大;各季平均降水pH值变化规律均为:秋季夏季冬季春季;各季酸雨频率秋季最高,平均降水K值为冬季最大。小雨量级平均降水pH值最小、K值最大,大雨量级出现酸雨频率最高;日平均风速小于1.5 m/s的降水过程中酸雨出现频率最高,日平均风速1.6 m/s~3.3 m/s的降水过程中出现酸雨的次数最多,随着风速的增大酸雨出现频率降低;酸雨主要出现在NE、SW(或偏NE、SW)的风向中;平均降水pH值与当日平均风速、降水量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3.
根据湛江市环境保护监测站2004-2008年的大气降水监测资料,对湛江市近5年来酸雨变化趋势做了分析.结果表明,近年来湛江市降水pH值和酸雨pH值均有所升高,酸雨频率有下降趋势.降水离子浓度分析研究表明,湛江市区的酸雨硫酸根离子比重最大,属于硫酸型酸雨.综合分析表明,近年来湛江市大气降水质量有所好转.  相似文献   

4.
广州地区1996-2005年酸雨情况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吴艳 《广东科技》2006,(6):34-35
1、前言 国际上公认降水标准pH值为5.6,而且以降水的年均值作为衡量酸雨对生态环境影响的指标;如果降水pH值在5.6-5 0范围,为弱酸性,酸雨的危害不明显,可认为无害;若pH值在5.0-4.5范围时,降水为酸性,对敏感地区可能有长远的影响;若pH值在4.5-4.0范围时,降水为重酸性,有潜在长远危害;若pH值小于4.0,降水为严重酸性,对生态环境有直接危害。酸雨对森林、农作物、水体和土壤乃至人群健康等方面都会造成长远的潜在危害。广州地区是我国确定的酸雨控制区之一。  相似文献   

5.
岳江  朱彬 《山西科技》2010,25(1):18-18,31
2008年,山西各地降水较少,各酸雨站监测的年平均降水pH值为4.61,已达到弱酸雨标准。其中大同、五台山、太原3个站的降水达到了弱酸雨的程度,长治、侯马站达到强酸雨程度。5个酸雨站平均降水pH最小值出现在长治站,为3.56,达强酸雨程度。  相似文献   

6.
利用2007年4月~2018年10月南通地区3个酸雨观测站的观测资料,分析南通地区年、季、月变化特征及12年平均酸雨变化规律,利用酸雨观测的长期资料进一步统计分析酸雨发生与气象因子的关系,并结合南通环境监测站监测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数据形成进行初步归因探讨分析。结果表明:南通地区吕四、南通、如皋酸雨观测站都有酸雨出现,出现的频率都在50%以上。吕四站的(强)酸雨概率大于其他2个站;pH值也是最低的。由年平均降水pH值及(强)酸雨频率分析显示,2008年前后3个站酸雨达到最强,2014年之后,降水的酸性程度在减小,酸雨率在降低。夏季和秋季降水受污染程度较冬季和春季轻,吕四站冬季降水甚至达到强酸雨污染程度。南通地区3个站pH值都是随着降水等级的增加,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波动趋势。3个站的电导率均是随日降水量的增加而明显降低,可以看出降水量的大小会影响降水的电导率。从主导风向对比降水pH值、酸雨频率,吕四站酸雨污染程度高于南通站和如皋站;吕四站和南通站出现酸雨概率最多的为东南风,如皋站出现酸雨的频率最多的为东北偏东风。分析2017年全年南通站降水当日的降水pH值跟当日SO2、NO2、PM10和PM2.5均呈较明显的负相关关系,说明降水当天大气污染越严重,降水酸度越强。由南通地区酸雨的变化趋势,也能说明跟近年SO2、NO2等大气污染物排放量明显在减少。  相似文献   

7.
上海地区的酸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酸雨是八十年代人类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我们根据1983年在上海郊区九个站和市区六个站的雨水采样分析记录,再参照过去的历史资料,论述上海地区酸雨的时空分布概况;并就1983年夏季和秋季两次酸雨过程,分析其降水pH值分布与气象条件的关系。上海市1980年9月发现酸雨现象以来至1983年秋,酸雨出现地区范围逐年扩大,酸度亦有所增强,目前以青浦、上海等县降水酸度最强,酸雨出现频率亦最大。通过对1983年夏、秋两季典型个例分析,发现在污染源不变的情况下,上海地区酸雨的分布与当时天气形势、气温层结和风向、风速等气象条件关系十分密切。在历次降水过程中,逐日降水pH值的分布形势,随着当时混合层内盛行风向、风速的改变而变化。降水酸度最强的地区出现在城市的下风方向。当混合层高度大,混合层内水平通风系数大时,酸雨最强中心出现在距市区较远的下风方向。相反,当混合层内水平通风系数较小时,则降水pH值最低中心,出现在距市区较近的下风方向。  相似文献   

8.
江西省降水中化学组分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琳 《江西科学》2007,25(6):781-783
通过对3年间江西省降水化学组分分析中主要离子的浓度及沉降量分析统计得出:江西省酸雨以硫酸型污染为主,但硫酸根离子在酸雨形成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有下降趋势,降水中离子总浓度与降水pH值之间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
余欣  陈鲍发  黄龙飞 《江西科学》2014,32(5):606-612
利用景德镇市酸雨、气象要素观测资料和常规天气图等资料,对景德镇酸雨的天气形势与气象条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冬季,酸雨频率大,酸性强,与冷空气将北方较重污染的气体或污染物影响有关;夏季,受南方暖湿气流作用下产生降水,酸度较低。2)景德镇市降水pH值与降水量有一定的正相关,降水量越大,pH值越大;而气压值越小,pH值越大;湿度与酸雨的相关性不如气温与酸雨的关系明显;强酸雨时主要是盛行N风和NNW风,弱酸雨或无酸雨时,多西南风分量;雾天酸性降水不仅频率高,而且酸度强。3)城乡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污染物排放较大的企业地处城区附近,这些污染源造成景德镇市城区酸雨较农村、郊区严重。  相似文献   

10.
戴翠贤 《河南科学》2014,(4):605-610
利用三门峡市2007—2011年5年酸雨测量资料及其他有关资料,采用气候倾向率、加权平均法等统计学方法,分析了三门峡市大气降水酸碱度的变化特征及酸雨与降水量、风速、风向、云状、雾等气象条件的关系,并对酸雨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5年三门峡市降水的平均pH值为5.2;pH5.6的酸性降水出现比率为57.2%;采暖期的11月—3月pH值较低,平均为5.10,其中12月最低,只有4.39,达到了4.5≤pH5.6的弱酸性降水标准;非采暖期的4月—10月pH值较高,平均为5.21,其中6月份最高为6.13.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佛山市区大气降水pH值的时空分布及酸雨成因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分析佛山市区5个测点2000~2002年大气降水的监测数据,并结合历史资料。对大气降水pH值的时空分布及酸雨成因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防治酸雨污染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长沙市酸雨的特点及防治措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酸雨对水体和农田、城市等系统造成的危害已越来越受到许多研究者的重视,因此为探明近年来长沙市酸雨的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利用近10年降水pH值、酸雨频率等数据探讨了长沙市酸雨变化的趋势,分析了长沙市酸雨的成因.结果表明,长沙市的酸雨冬、春两季较为严重,酸性降水的形成与环境空气质量、机动车尾气、土壤性质等多种因素有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预防酸雨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13.
太原地区近15年降水pH值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山西省观象台太原基准站1995—2009年的酸雨观测资料,统计了近15年来降水酸度的时间分布特征,包括年均pH值和酸雨发生频率的变化。分析了酸雨逐年、逐月变化情况,分析表明太原市酸雨呈逐年曲折式上升趋势,具有春季2、3月份与秋季9月份pH值明显偏低的季节变化特点。  相似文献   

14.
李丹  叶伟星 《科技资讯》2009,(19):125-125,127
为了揭示目前云和酸雨污染现状,对本站酸雨监测数据2007年至2008年2年的降水pH值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云和县酸雨污染相对较轻,一年中夏秋两季降水酸度和酸雨频率均较小,冬春两季降水酸度和酸雨频率较为严重,且两年来酸雨污染呈减缓趋势;降水量,雷电,气候条件对酸雨出现率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根据济宁市酸雨观测站2006 - 2010年的酸雨观测资料,分析了济宁市酸雨的季节变化特征,同时研究了酸性降水与气象条件的关系.统计得出,济宁市的酸雨无论从频率还是从强度上都呈现减弱趋势.在242个降水样本中,pH值小于5.6的酸性样本94个,占38.8%;酸雨在秋季出现频率最高,冬、夏两季频率较少,且冬半年要明显高于...  相似文献   

16.
基于2004~2011年广西14个设区市及部分县的降水监测数据,对降水pH值进行统计和空间插值,分析广西酸雨特征的变化趋势和时空分布状况,并探讨影响广西酸雨形成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2004~2011年,广西降水pH值年均值均小于5.6,酸雨城市比例自2007年起逐年下降;酸雨发生频率在25%以上的城市比例自2006年起逐年下降;2004~2007年,广西酸雨区域分布格局变化不大,自2008年起,广西酸雨区域面积呈现较大幅度的减少。广西的酸雨污染有所减轻,这与广西近年来对二氧化硫排放量的严格控制有关。  相似文献   

17.
苏彬彬 《海峡科学》2011,(6):122-123
通过对2010年武夷山国家旅游度假区降水监测数据进行分析,了解度假区酸雨现状,并结合酸雨现状展开酸雨成因分析,得出结论:2010年武夷山国家旅游度假区降水pH均值4.66,电导率均值18.2us/cm,酸雨频率84.8%;NH4+是主要的阳离子,SO42-是对酸雨贡献最大的阴离子;降水的pH值、电导率、酸雨频率、Ca2+、SO42-和NO3-浓度均有明显的季节变化,NH4+浓度无明显的季节变化规律;外来源的煤烟型污染溶入降水,较少的颗粒物参与中和作用且颗粒物的缓冲能力低,以及长年过大的湿度是武夷山国家旅游度假区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80年代以来,四川盆地降水明显酸化。1988年降水的 pH 值,已下降到平均4.85(pH 值<5.6的雨水称为酸雨),酸雨频率达56%,酸雨危害日趋严重。1982年夏,重庆3次降酸雨使大量豆类、芋头叶片发黄枯死,226.6平方公里范围内的水稻减产400吨。80年代中期,相继发现川东奉节的华山松、重庆南山的马尾松和峨嵋山的冷杉被毁坏10多万亩。1994年元月7日,重庆下了一场罕见的“黑雨”,持续时间长达10.5小时,危害6区县约120平方公里。雨水如黑墨水,色度为100,pH 值为3.92~4.1,属于酸雨。据报道,因长期受酸雨和酸沉降物的腐  相似文献   

19.
纯净的雨雪降落时,因为溶有空气中的二氧化碳(CO_2),因而呈现弱酸性.正常空气中的CO_2浓度在316ppm(1ppm为百万分之一)左右,这时,降水的pH值在5.6.当空气受到污染时,大气中的酸性污染物溶入雨雪中,使降水的pH值低于5.6,这种降水即称酸雨.酸雨作为一个国际环境问题,是1972年在斯德哥尔摩召开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上由瑞典等国首先提出来的.但当时很多人认为这只是个别地区的问题,没有受到普遍的重视.但以后在西欧、北美的许多地区都先后出现了酸雨,人们才开始认识到酸雨是一个广泛存在的世界环境问题.从此,各国政府便重视研究酸雨的形成、危害与对策,并于1982年与1984年两次在斯德哥尔摩讨论酸雨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20.
利用酸雨监测点2016-2022年的监测数据,分析酸雨变化趋势。结果表明:2016-2022年佛山市禅城区酸雨主要为弱酸性酸雨,降水pH值逐年上升,而酸雨频率逐年下降,酸雨污染整体呈减轻趋势,春、夏季酸雨污染较重,秋、冬季相对较轻,NO3-和SO42-是降水致酸的关键性离子,降水SO42-/NO3-呈逐年下降的趋势,酸雨污染类型从硫酸型过渡到硫酸-硝酸混合型逐渐向硝酸型转变,NO3-对降水影响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