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格退行:沈从文乡土小说创作的心理根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来分析沈从文乡土小说的创作心理,是一种新的视角。沈从文在乡土小说中所建构的理想的生存图式,心理根源是其人格发展在童年时期出现的“停滞现象”,在都市遭受精神挫折后,出现了“退行”。这种“人格退行”决定了沈从文湘西乡土小说的创作基调和整体风格。  相似文献   

2.
<正> 巴金是当代中国文坛巨擘。他的小说自然朴实,热情真挚,能把读者带进他的感情世界中去。如果把他几十年来的丰富创作比作一条长河,这条长河充满感情的激流,“它曾发射出种种的水花,这里面有爱,有恨,有欢乐,也有痛苦”,它曾打动过和继续打动广大读者的心,激起他们强烈的感情波澜。因此,研究巴金小说创作的感情活动,对于总结文艺创作规律,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文艺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仅就巴金强调感情活动在文艺创作中的作用、巴金小说表达感情的独特性、巴金小说表达感情内容的构成等几个问题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3.
在艺术结构上,茅盾与巴金的小说创作可以说是异曲同工。他们究竟“异”在何处?“工”在哪里?“异曲”何以又能“同工”?围绕这些问题加以探究,不仅能够更准确地把握他们的艺术个性,而且可以深化我们对艺术规律的思考和理解。一在对待文学作品的艺术结构上,茅盾与巴金采取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审美态度:茅盾是刻意求工,精心设计;巴金则是“无为而治”,任其自然。不同的审美态度,导致了他们作品  相似文献   

4.
贯穿沈从文作品中的一个总的思想基调是对美好人生的追求和对人性复归的渴望,沈从文作品再现了我国二、三十年代形形色色的人生面影和生活方式,其创作方法、艺术风格及文体形式多姿多彩,开拓了我国现代小说的创作领域。本文意图从心理描写方面探讨沈从文小说的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5.
巴金文化人格内涵的再审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巴金的魅力在于其人格的伟大,重新审视他的必要性在于他现代文化人格内涵的丰富和深刻,他人格的伟大成就了他创作的辉煌。巴金的无政府主义思想是一个复杂的存在,人类终极关怀的人道主义思想是其基本质素。巴金的个性气质,外来文化因素的影响,传统文化观念的濡染,成就了巴金人格精神的崇高与伟大。  相似文献   

6.
论沈从文、孙犁小说创作的女性化倾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沈从、孙犁都是现代学史上独特的“乡土小说”作家,他们的小说创作体现了明显的女性化倾向。通过对他们女性形象创作本的解读,既可了解学创作中作家对待导性形象塑造的态度,以及导致其“女性化倾向”现象的更为深隐的创作心理,又可充分认识他们的思想、审美选择与创作个性的独特。  相似文献   

7.
贯穿于沈从文作品中的一个总的思想基调是对美好人生的追求和对人性复归的渴望,沈从文的作品再现了我国二、三十年代形形色色的人生面影和生活方式,其创作方法、艺术风格及文体形式多姿多彩,开拓了我国现代小说的创作领域。本文意图从心理透视、意境创设、文体革新等三个方面探析沈从文小说的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8.
新世纪的巴金研究,进入了一个研究视野更开阔、研究意向更加多元的新阶段。21世纪对巴金与文化的关系的研究仍然是个持续不衰的话题;有关巴金的研究大部分成果集中于他的《家》、《寒夜》、《憩园》等作品上,尤其值得关注的是,由《家》、《寒夜》等小说引发的对巴金家族小说的关注是研究的新热点;对巴金散文创作尤其是《随想录》的关注依旧是巴金散文研究的重点;新世纪的巴金研究对创作主体的思想、人格结构、内涵及其意识、道德观、文艺观的方面投入不少关注;还有不少研究者采用新的研究方法研究巴金作品,所取得的成果颇有深意。但巴金研究在新世纪也存在着薄弱点。  相似文献   

9.
巴金的艺术创作虽然以长中篇著称,但在漫长的艺术生涯中,他也写下了为数不少的短篇佳作。要了解巴金创作的全貌,探讨其短篇小说的艺术成就和特色是十分必要的。从一九二九年开始写第一篇短篇小说《房东太太》,到一九七七年发表《杨林同志》,解放前后巴金共写了八十五篇短篇小说。其中,解放前写的分别收入十三个短篇小说集内,解放后写的十四篇收入《英雄的故事》(小说散文集,四川人民出版社一九七九年出版)。从上述统计可以看出,巴金的短篇创作不仅数量可观,而且贯穿了巴金创作的各个时期,因而也就成为巴金思想和创作发展轨迹的鲜明体现。其中不少作品发表之后,立刻引起文艺界  相似文献   

10.
在巴金的小说创作中,充溢着作者对人生强烈的爱憎,他常采用第一人称手法,包括书信体、日记体,把这种主观情感在其小说中展现出来,同时辅以主观景物描写,使小说中的主人公也渗透了作家的嬉笑怒骂,忧戚容色。  相似文献   

11.
在巴金的小说创作中,充溢着作者对人生强烈的爱憎,他常采用第一人称手法,包括书信体、日记体,把这种主观情感在其小说中展现出来,同时辅以主观景物描写,使小说中的主人公也渗透了作家的嬉笑怒骂,忧戚容色。  相似文献   

12.
林白是当代文坛颇有争议的女作家之一。本文从林白的小说分析了林白独特的创作心理和创作个性,分析了她强烈的女性意识及其女性意识的失落,从而揭示出以男权为中心的社会女性的悲哀。  相似文献   

13.
肖红小说所呈现的审美风范表现为一种鲜明的女性特色。女性的生命经验和心灵感受成为肖红观察、审视生活的起点 ,也构建了她独有的写作方式和创作基调。本文从题材的选取、写作方式与话语、创作基调等三个方面分析和探讨了肖红小说的女性化特点  相似文献   

14.
杜拉斯在作品的人物、背景、情感之中常常杂糅了对现实生活的回忆,在她不同作品中可以发现她流露着相同的情感基调,体现在故事的叙述上就是一再出现重复的情节和人物。这种创作的重复性源于杜拉斯独特的生活体验和创作心理,也使小说的内涵更富弹性张力。  相似文献   

15.
以巴金的创作而言 ,如果分析《激流三部曲》或者《寒夜》才是理所当然的 ,而我特意选择了《爱情的三部曲》中的《电》 ,这似乎有些不合常规。《电》诞生的时候就生不逢时。出版时遇到了重重困难。在当时的评价中 ,这部小说也是有争议的。《电》的影响无论如何也不能跟《家》相比 ,现在读它的人一定也没有那么多 ,这是一部逐渐要为人们所遗忘的作品。实际上不仅是《电》 ,现在很多人认为巴金已经过时 ,巴金只是讲革命 ,讲反封建 ,等等。我觉得是不对的 ,其实这都是后人加上去的。今天我们重读巴金的小说 ,会发现他的小说里还包含了很多问题 ,…  相似文献   

16.
丁玲萧红的小说创作都具有强烈的女性意识和特征,丁玲的作品多反映知识女性的精神痛苦,表现出鲜明的时代感;萧红的作品重在表现劳动妇女生存的艰辛,具有明显的个性色彩。丁玲创作多采用直接抒情、心理分析的方式,呈现出豪放、刚健的风格;萧红创作多采用间接抒情、写景造境的方式,满蕴着自然、真切的情致。  相似文献   

17.
人生阅历造就散文创作的基调和主题.明静散文的心境基调是乐观向上,积极有为的.其主题包括:第一,对大千世界生命现象的执着思考;第二,对芸芸众生人生际遇的细致探索;第三,对主体生命自我心灵的自由畅想.心境基调和主题思路是一个创作系统,二者相互制约,相互依存.  相似文献   

18.
巴金的长篇小说《寒夜》,不同于作者描写大家族命运的“激流三部曲”,该小说描写的是一个社会小人物——汪文宣的悲剧。整部小说基调悲凉,人物的命运坎坷,结局悲惨。这不仅因为当时社会环境及社会制度的冷酷无情:寒冷的冬天、寒冷的长夜、黑暗混乱的社会,一个凄冷的《寒夜》更在于人性中的“寒”:人性的孤独、人情的冷漠与无情及人与人沟通的缺失。  相似文献   

19.
巴金是一位受外国文学影响比较大的中国现代作家。卢梭的忏悔意识、克鲁泡特金的无政府主义、托尔斯泰的道德完善情怀,是巴金政治观念与文学观念得以完成的重要思想源泉。而左拉的正义、罗曼·罗兰的激情、屠格涅夫的文雅、契诃夫的小人物写照,都成为巴金在创作中加以借鉴,加以重组的有益滋养。但这些都是巴金的,他对外国文学的富于创造性的兼容与吸纳,在他的作品中,不论是思想、方法,还是人物,都表现出浓郁的个性风格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20.
巴金,作为闻名于世的一位现代语言艺术大师,在小说创作上,其突出特点之一是擅长第一人称手法的运用。他运用这一具有特殊艺术属性的创作手法,写就了一大批脍炙人口的小说佳品,包括长、中、短篇在内,总数超过80部(篇)之多。在这些小说中,有的是一个“我”一贯到底,有的则是第一个“我”又引出第二个“我”、第三个“我”……形成“我”中包容着“我”的多层次第一人称手法。有的从始至终都是第一人称的一般形式,或书信体,或日记体;有的则是第一人称的一般形式与日记体、书信体交叉使用,活泼多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