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可以像凡高一样绘制一幅自己的自画像;像莫奈一样设计自己的花园;像安迪·沃霍尔一样向传统的艺术发出挑战。正如杰克逊·波洛克所说——你会在创作中认识自己。艺术是什么?这是个复杂的问题,因为"艺术"包含的范围太广了。它不仅仅是画画,也可以是拼贴画、马赛克画、印刷品、照片、雕塑、影像、油画以及许多其他的表现方式;它不仅仅是表达欢乐,也可以表达愤怒、痛苦、惊奇、伤感,还有很多不同的情绪;它不仅  相似文献   

2.
随着机器的崛起,尤其是在大数据、机器学习不断在科学认识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形势下,一种建构在以机器"经验"为基础之上的认识论呼之欲出,它本质上是一种非人类中心的认识论——部分取代人类的机器包括传感器、实验仪器、计算机、存储器、互联网等,在认识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探讨以机器为中心的认识论,可以帮助人类理解机器以及人工智能等的相关问题,同时也为人类参照机器来认识自身提供了一种有益的视角。  相似文献   

3.
《科学大观园》2010,(18):F0002-F0002,I0001
<正>从人类艺术起源开始就有了石雕的历史。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距今一二十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中期。在这漫长的历史中,石雕艺术的创作也不断地更新进步。就"彩色石雕"而言,首先是利用天然石材特有的纹理、色彩、质感产生的对比来表现主题;其次,忠实原型的体量、形态、颜色及生态习性特征;第三还需要作者具有娴熟的雕刻技法。因此,一件优秀的石雕作品不但能在艺术上给人享受,而且还能用它独特的艺  相似文献   

4.
在人文主义机器哲学这一学统中,刘易斯·芒福德占据着关键位置,在其机器哲学中,"巨机器"思想独树一帜。本文主要从"巨机器"对人类造成的异化影响和机器时代人的救赎这两个方面对刘易斯·芒福德的机器哲学进行了深入分析和阐释。在此基础上,把芒福德置于人文主义机器哲学这一学统之中来分析,指出了其机器哲学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
强和弱     
<正>动物界的准则历来是弱肉强食,这似乎是颠扑不破的真理。然而,现实并非都如此。鲨鱼,被称为大海里的"杀戮机器",众多的海洋生物都葬身于鲨鱼腹中。然而,身形庞大的鲨鱼,它的天敌却是一条小小的盲鳗。盲鳗的口像个椭圆形的吸盘,里面镶着锐利的牙齿。它慢慢向一条鲨鱼靠近,并悄悄用吸盘似的嘴吸附在鲨鱼身上。起初,鲨  相似文献   

6.
《科学大观园》2014,(13):64-65
<正>暂停生命一位资深医师最新研究出"紧急身体保存和复苏"程序,他承认这相当于暂停患者生命,患者的血液被非常冷的盐溶液代替,身体所有细胞活动性减缓,接近停止。也就是说,它非常像身体重要系统的减缓开关,医师利用生命暂停时间"修复身体故障"。记忆植入机器当中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或许在不远的将来我们人类的灵魂将  相似文献   

7.
<正>阿拉丁擦一下他的油灯,就会有个智能的精灵跳出来满足他的愿望。他的精灵属于童话世界。可现实世界的芸芸众生也梦想着拥有强大而智能的人造仆人。这个梦想而今正在成为由硅、金属和塑料打造成的现实,但它是个梦想还是个梦魇?事实会证明更聪明的机器是有益的吗?抑或它们将成为弗兰肯斯坦那样的怪物?这是麻省理工学院的埃里克·布林约尔松和安德鲁·麦卡菲合著的《第二个机器时代》中提出的问题,该书预言人类将经历"人类历史上两个最神奇的事件:  相似文献   

8.
慧文 《科学大观园》2021,(21):74-77
自拍在网络时代火了,但"自拍"可不是网络时代的产物. 人们对自身一直抱有热情,只是从前受制于技术条件,能看到自己视觉图像的特权只属于极少数人.文艺复兴以后,拥有技术优势的画家们纷纷拿起画笔,将自画像与艺术结合.摄影时代的到来,让普通人记录自己成为可能.在这之后是数码相机、手机高清摄像的突飞猛进,以及互联网信息共享的推波助澜,与自画像、机器成像一脉相承的自拍照迎来了大爆发.  相似文献   

9.
人工智能要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智能,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就是如何使智能机器的行为更符合人类意义上的伦理道德,这也是作为人工智能新兴研究领域——机器伦理的核心内容。功利主义和义务论都将道德推理统一于一个总原则之中,对机器伦理研究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功利主义预设了一种拉普拉斯式的万能神灵理性观,在应用于机器伦理时,需要通过"有限理性"与"捷思法"对之进行改良。义务论对伦理中"应然"维度和规范性的强调,使机器难以有效解决道德规则冲突,因此,义务论进路在整体上并不适用于当前以计算和遵守规则为核心的智能机器。  相似文献   

10.
<正>吉尔·格林伯格之所以作画,只不过是为了毁掉它们罢了。她先是用扭曲的、抽象的、印象派的笔触作画,拍下画作的细节,然后再将画毁掉。拍出的照片才是她的目的,而不是画作。吉尔·格林伯格通过这种做法,巧妙地对当代摄影在艺术界中地位不断下降的现象进行了抨击。她说,"看到一幅画的时候,人们通常不会去质疑这是不是一种艺术。但如果看到的是这幅画的照片,人们就往往不会将它视为艺术,也不认为它有什么价值。"  相似文献   

11.
针对"人工智能是威胁人类文明的科技之火"等观点,学界有多种回应。本文基于马克思主义新认识论尝试论证:人工智能无法直接威胁人类文明,无法发展出超越人类的文明。马克思主义新认识论,是吸收默会知识理论等现代知识论成果的认识论。根据这一新认识论,可知:人工智能本质上是人造机器运用人类喂给它的知识,是人类已有明述知识的转移、利用;人工智能难以产生默会知识,也无法创造新的明述知识或命题性知识;人工智能的学习能力基于算法而不是社会交往。  相似文献   

12.
1、委内瑞拉盖套房子仅42分钟:在委内瑞拉的巴伦西亚市有一个独特的住宅区,这儿的房子都是用塑料做的。每套塑料房的使用面积为70平方米,用一台机器生产这套房的墙体只需要42分钟,安装起来也很简单。2、比利时用废弃物盖房子:在布鲁塞尔南部瓦尔地区的"回收屋"建筑园内,有一座看似与普通住房毫无区别的组合建筑它是传统的西方普通民居样式,包括主楼和两  相似文献   

13.
工业化时代产品设计呈现出"科学化"的趋势,它超越了"技术科学、社会科学与艺术科学"的学科界线,是新时代主导性的"人工科学"。从产品设计程序的科学化看,它包括"创物-使用、创制-执行、创意-响应"等多种进程;从产品设计意象的科学化看,可以运用多种科学方法对产品的形态、规范与意义进行分析处理。  相似文献   

14.
作为具有存在论性质的机械论(mechanism),自近代科学革命直到今天,它都是科技人员探索自然规律的圭臬。尽管受到自然辩证法的批判,但科技界并未因科技哲学界的批判而放弃机械论。这表明,受限于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机械论,在研究事物性质所表现出的合理性被长期忽视了。通过对托马斯·瑞德所著《机器崛起-遗失的控制论历史》一书的分析表明,科研人员正是通过在控制科技的历史实践中,运用追求"不变"的本质分析传统的构成思维,同时,自觉或不自觉的运用"变"的反思思维的创新活动,由此促进了主客融合,使得具有人工智能的机器崛起了。探讨以实证性案例分析为基础的机械论和演化论的融合,其实就是对机械实践论或机械创新论的研究。这将有助于机械论在自然辩证法的批判中前行。  相似文献   

15.
晨风 《科学大观园》2006,(12):77-79
今天人类的生话片刻也离不开机器。与机器的和平共处比任何时候都更显重要。而要做到这一点,人与机器的交流必须通畅无阻。设计最精巧的人机界面装置能够让人根本感觉不到是它赋予了人巨大的力量-此时人与机器的界线彻底消融,人与技术合为一体。以下是10种产品被专家们认为是本世纪最伟大的人机界面装置。  相似文献   

16.
<正>对于男女行为的差异,演化上的经典解释认为,这些差异体现了一种演化产生的、在动物界中一直普遍存在的模式。从这个观点看,许多性别差异都是"天生"的。但是研究发现,这套观点的许多基础性假设都是错误的塔斯马尼亚岛霍巴特的新旧艺术博物馆是澳大利亚的一家比较激进的艺术博物馆,它不久前举办了主题是艺术演化的展览。这次展览由三位演化科学家策划,他们认为演化不但能解释阿米巴、蚂蚁和羚羊的特征,也能  相似文献   

17.
小林 《科学大观园》2011,(22):38-38
初到新西兰听到毛利人脸上刺着"名片"非常好奇。其实,这要归功于他们的刺青艺术。作为新西兰土著居民,毛利人不仅把刺青当成"扮靓"的方式,更是在脸上展示自身及其家族信息的象征符号。酋长用它作签名毛利人是新西兰最早的移民,是一千多年前从太平洋群岛漂洋过海而来的波利尼西亚人,现在人口  相似文献   

18.
在哲学范畴内,"人与机器"探讨人的本质及其与外在物的关系问题。亚里士多德以人的目的性说明人与机器的同一关系。18世纪以来的机械论哲学试图以"普遍数学"原理在理论上阐述"人是机器",但未能彻底说明心灵作为一种实体与物质实体的同一关系。大数据时代出现了人机合一的趋势,其实质仍然是建立在人的目的性基础之上,作为物质实体的机器与人身的融合。  相似文献   

19.
在南京的城南有处遗迹,这就是金陵机器制造局,它在古城伫立了近150年,并曾与甲午战争息息相关.120年前,在各种机器的轰鸣声中,这里的工匠们日夜赶工,制造出甲午战争中北洋水师使用的武器.  相似文献   

20.
人造奇观 圣彼得大教堂,它巨大的"身躯"横卧在罗屿的"城中之城"梵蒂冈境内,高耸的穹顶俯视着城市中的芸芸众生.它不仅300多年来保持着世界天主教教堂的规模之最,也代表着文艺复兴时期鼎盛成就的辉煌殿堂.是一个西方建筑艺术集大成的工程奇迹,它见证了一个繁荣时代雄心与财富,也用它美轮美奂的外观震撼着每一个参观者.而这伟大教堂诞生的经历,更是别有一番传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