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宇宙如此广阔,倘若只有人类,岂不是太浪费空间了!但是,如果真的不只有人类,那么宇宙空间的资源对于高等智慧生命来说,真的"够"吗?根据著名的"德雷克公式",科学家计算出银河系中至少存在40个拥有高等科技文明的行星,而最高上限可以达到5000万个(虽然至今我们一个都没有发现)!如果真的遇到其中之一,对于人类来说会是好事吗?以人类自己为参考:尼安德特人遭遇智人,美洲土著遇到欧洲殖民者……恐怕很难得到乐观的答案。那么,假如遇  相似文献   

2.
站在闹市中,抬头四望自己身处一片水泥森林里,你是否会有一种想要逃离城市的冲动?是否会闪现这样一种想法:为什么不能在绿色的大自然中居住、工作?绿色思想古已有之,源远流长。如今,"绿色"作为一种文化,寄托了人类生于自然又回归自然,创造于经济、环境和生活质量之间协调发展的美好愿景。建筑则是人类对自然资源、环境影  相似文献   

3.
如果你身体内的细胞会在你刚患病时就向你发出警报,这不是很奇妙吗?或者当你身体里长了一个瘤,而在这个瘤仍很小且对人体并无大碍时就提醒你瘤的存在,岂不是更神奇?  相似文献   

4.
树木是人类的朋友,保护一草一木,就是保护人类自己。亲爱的小朋友,你知道一棵树的价值吗?你知道一亩树林、一片草地的作用吗?如果还不清楚,那就请你看看下面的介绍吧。一棵树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在麋鹿苑中,我们看到一座“世界灭绝动物公墓”,一块石碑上铭刻着一个世纪以来,世界上已经灭绝的动物。看着这座公墓,我们深刻感受到:如果我们还不能通过这些动物的灭绝,认识到我们人类自身的生存已经受到了严重威胁的话,要不了多久,我们的地球将会变成一个毫无生气的世界。虽然现在我们还是小学生,可是加强环境保护意识,保护野生动物,我们责无旁贷。我们肩负着祖国的未来、世界的明天,我们不仅要认真学习科学知识,同时还要了解大自然、认识大自然。我们越是了解它们,就越能了解动物同人类的关系、了解动物同地球的关系,我们也就能保护它们。当一种动物完全灭绝,它就会一去不复返,永远不会再活转回来了。同样,我们人类自己不也是动物吗?如果我们不能防止其它动物的灭绝,我们又怎能使人类自己不灭绝呢?  相似文献   

6.
《科技潮》1999,(9)
大自然有永远探索不尽的奥秘,更有学习不尽的新知。自然界不仅有奇山异景、珍禽怪兽,而且连风土人情、树木花草也气象万千、光怪陆离。真乃"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就树木而言,奇趣之多,令人叹为观止。会放电的树在印度的森林中,生长着一种自身能够产生并积存电荷的树,人们称之为"放电树"。据悉,这种树所放出的电力在子夜最弱,而在中午最强。人要是触碰到了它的枝  相似文献   

7.
写在前面     
《大自然》1983,(1)
保护森林已成为当前的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政府三令五申,科以刑罚,撤县委书记的职,仍然没有完全刹住滥伐树木的歪风。原因何在?其中重要的一条,是一些人的科学知识水平太低,不懂得树木、森林、森林生态系统与人们的关系。我们离不开绿色,就如同离不开阳光一样。《大自然》担负着这个宣传任务。这期从科学(《探索银杉之路》),典型(《东山荒  相似文献   

8.
正记录着世界的风景,烙印着历史的文明。生命的延续,承载着万千树木的价值。如果没有森林,90%的淡水将直接流入大海;如果没有森林,风速将会增加60%~80%;如果没有森林,450万个生物物种将不复存在;如果没有森林,人类将无法生存1年。在我国第四十个植树节来临之际,让我们通过一组数字来读懂一棵树的价值。一棵树一天可蒸发400公斤水大约可制作200公斤纸浆大约可制作750卷卫生纸一年可贮存1辆车行驶16公里所排放的污染物  相似文献   

9.
为白蚁正名!     
<正>被视为住房危害的天敌白蚁其实是一群勤劳的分解工,它们之所以被大多数人讨厌,只是因为它们跑错了地方。森林里勤劳的分解工树木当然是森林里必不可少的,正所谓无木不成林。但是你是否想过,当这些大数倒下了以后,它"体内"从土壤中汲取的那些营养要怎么回到生态系统中呢?答案是白蚁,而且从某种程度而言,白蚁在这一生态系统循环中是无可替代的。或许你会疑问,要分解树木不是有微生物吗?那些细菌、真菌同样有  相似文献   

10.
生物钟之谜     
正"一切人类的行为,都是适应地球自转的结果。"——"生物钟之父"Colin Pittendrigh2014年巴西世界杯期间,连续熬夜的球迷们有点"顶不住"了,白天犯困迷糊,晚上精神抖擞,"我的生物钟紊乱了!"不少人会发出这样的感叹。那么,你知道你的生物钟长在哪里吗?你知道没有生物钟会有什么后果吗?你知道怎么调节生物钟吗?这些有关生物钟  相似文献   

11.
匠心独运     
森林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恩赐。树木有着调节气候、阻隔噪音、滞留粉尘、净化空气和保持水土等卓越作用。但是20世纪以来,世界人口的膨胀、城市的发展却给森林树木带来厄运,大片大片的绿地被钢筋水泥体侵占,草坪变成了沥青道路,电线杆替换了树木。空气污梁造成的酸雨成为林木的大敌。《树的怀旧》是一幅揭示这种令人忧虑状态的漫画。画象并没有简单地画城市的环境问题,他在画面正中安排了一株被林学家称为"孤立木"的大树,背后是林立的高楼,面前是熙攘的车流。  相似文献   

12.
环境条件对马尾松和藜蒴种子萌发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广东南亚热带森林次生演替的先锋树种马尾松和次生演替过渡种藜蒴的种子萌发与环境条件的关系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弱光照强度对马尾松种子的萌发有一定的影响;土壤的含水量对其影响稍弱,关联度rij=0.6134:芒萁浸泡液和混交林凋落物浸泡液对马尾松种子萌发的影响较藜蒴种子萌发小,对藜蒴种子萌发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萌发率分别是对照组的27.3%和63.6%:而马尾松种子萌发的相应值分别是50%和75%;藜蒴种子萌发还受土壤含水量的影响,关联度rij=0.7039,较马尾松的相应值大,从而说明马尾松作为先锋树种优先占领荒坡芒箕草地在其种子萌发方面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3.
<正> 春秋时期的鲁国有这样一条法律,如果鲁国人在其他国家中遇见有鲁国人沦为奴隶的,可以垫钱把这个奴隶赎出来,回国后再到鲁国的国库去报销。据说,孔子的一位弟子有一次在国外遇见了一个已沦为奴隶的鲁国人,于是花钱把他赎出来。但孔子的这位弟子事后并不到国库去报账,以显示自己追求"义"的决心与真诚。孔子知道此事后,严厉地训斥了这个学生,理由是:你的这种行为将阻碍更多的已沦为奴隶的鲁国人被解放出来。这是因为,你品格高尚,自己掏钱救人,受到社会的赞扬,但今后,当别人在国外再遇见沦为奴隶的鲁国人时,他就会想:垫不垫钱去赎人?如果垫钱赎出了人,回国后去不去报账?不去报账,岂不是白白丢掉一大笔钱?如果去报账,岂不是在行为上会遭旁人讥笑,显得自己的品格不高?于是就会装作没有看见有鲁国人沦为奴隶,这岂不是阻碍了对至今仍沦为奴隶的鲁国人的解救?这是  相似文献   

14.
《科技潮》1997,(12)
繁忙的都市生活、您想去寥无人烟的野外感受大自然吗?您曾经与人类的朋友——野生动物一起玩耍过吗?那是一份独特的享受,是大自然赋予的一种全新的感觉。您知道在我们的郊区各式各样的野生动物园已相继建立起来了吗?您不必长途跋涉,无需站在"铁笼"或"铜壁"旁与动物朋友交流。在这里野生动物获得了应有的尊严和自由,从而体现出自然与人类的和谐。位于北京朝阳区立水桥南的北旭野生动物园是北京地区刚刚崛起的、大规模、开放式野生动物乐园之一,它占地110余亩,交通便利。园内绿荫叠翠、草木茂盛,建筑以原始风格为主,造型独特,其  相似文献   

15.
水母     
《大自然》2016,(6)
正过去20年里,人们发现海洋中的胶质类生物,如水母、栉水母、被囊类等,明显增多,特别是水母类生物在全球许多海域出现种群暴发,并导致一系列的经济和社会问题。海洋中的水母为什么会变得这么多,甚至泛滥成灾?是全球气候变化还是人类活动引起的?水母数量增多对海洋生态系统有什么影响?水母会成为海洋生态系统中的"老大"吗?来吧,在下一期《大自然》中寻找答案吧。  相似文献   

16.
绚丽多彩的大自然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物质生活资源,也养育了人类的文化,陶冶着人类的情操,大自然成为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不断发展的基础和源泉.那么,大自然与动植物检疫有什么关系呢?什么是动植物检疫呢?人类在认识自然、利用自然的过程中创造和发展了农业.农业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它被称为"国民经济的基础".这个基础稳固与否,不  相似文献   

17.
头脑体操     
正1真真假假这样的景象在地球上可不多见,它就是红杉组成的高大森林。不过在美国加州北部沿海地区,红杉却是一种很常见的树木。以下关于这位植物界巨人的奇闻都是真的吗?1.红杉能活上千年。2.森林火灾是使得目前红杉处于濒危状态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8.
完蛋了!大象失业了!在过去的几百年里,亚洲大象被训练成砍伐森林、搬运树木的工具,然而,现在因为要保护森林,大象们失去了用武之地。很多大象被主人抛弃,甚至饿死。可怜的亚洲大象以后要靠什么来生活呀?它们能够实现"再就业"吗?这恐怕要从科马尔和梅拉米德说起。  相似文献   

19.
开怀大猜     
<正>在印尼,有一种寄生无花果树,它在生长时会将自己缠在树木上,直达树冠,以此来获取阳光。其根还会挤压树干,切断树木营养物质的流动。经年累月,寄主树木就会慢慢枯萎而死亡。因此,寄生无花果树也得到一个恶名"树木扼杀者"——这是真的吗?  相似文献   

20.
我们都知道,人和动物可以交朋友,甚至可以结下深厚的友谊。那么,不同物种之间的动物也能成为好朋友吗?在我们的印象中,这样的事情很少出现,这是因为动物有着很强的领地意识,一旦有其他具有竞争性的动物进入自己的领地,必然会引起猛烈争斗,以一种动物赶走另一种动物而告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