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犁是解放区学中最擅长描写女性的艺术家,他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与同期作家塑造的女性相比,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以青年女性为主;具有丰富复杂的内涵;具有艺术形式的诗意美。这种特殊的女性形象的选择与塑造,与作的家庭出身、个性气质、情感经历和审美追求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2.
孙犁是“以写妇女起家的”。论文选取孙犁“抗日小说”中若干典型的女性形象加以分析,对作家笔下乡村女性人物进行分类,试图探究孙犁从男权视角出发,对自身女性意识进行的想象与规范,归纳出孙犁复杂特殊的女性观。  相似文献   

3.
刘英 《科技信息》2008,(7):26-27
在路遥的作品中,青年女性形象占有重要的位置.作品中虽笔墨不多,但人物性格刻画鲜明、生动.本文从青年女性入手,试图将路遥作品中的青年女性形象分为中国农村劳动女性、中国农村知识女性和新环境下成长起来的新女性三类来比较分析.通过深入剖析,提炼并概括出不同类型青年女性形象的典型性格及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对社会人生的敏锐洞察与深邃见解,并在生活中吸收乡土文明的精髓;积极进取却又能心静如水的心态,以及在此心态下经历的一种波折的人生,构成了孙犁人格的全部。而他的作品中谐和浪漫与现实的创作风格、积极乐观的女性形象,以及实现了乡土小说由冷峻伤愁到乐观豁达的转变,是孙犁小说独树一帜的奥秘所在。孙犁小说的这些特色给北国带来了一股"婉约"之风。  相似文献   

5.
优美是孙犁小说的显著特色。为了使自己的作品具有丰富的优美素质,孙犁主要歌颂生活之中美好的东西,主要描写青年女性,以青年女性的个性美和形体美(人体美)来解构和表现自己所感知的社会美。同时,孙犁还注重自然景物的描绘,以抒写诗意横溢的景物来充实作品的优美。  相似文献   

6.
对社会人生的敏锐洞察与深邃见解,并在生活中吸收乡土文明的精髓;积极进取却又能心静如水的心态,以及在此心态下经历的一种波折的人生,构成了孙犁人格的全部。而他的作品中谐和浪漫与现实的创作风格、积极乐观的女性形象,以及实现了乡土小说由冷峻伤愁到乐观豁达的转交,是孙犁小说独树一帜的奥秘所在。孙犁小说的这些特色给北国带来了一股“婉约”之风。  相似文献   

7.
随着电视的普及和迅速发展,电视中的"女性形象"问题已经成为研究媒介中女性形象的主要议题之一,但由于电视在中国的普及晚于其他媒介,所以对电视中女性形象的研究明显少于对平面媒体的研究。本文主要通过对《天下女人》进行个案分析,追踪电视女性栏目中所塑造的女性形象自身的发展变化,分析总结电视女性栏目所表现和塑造的现代女性形象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张恨水的长篇言情小说着力塑造中下层青年女性形象,关注这些女市民的日常生活、恋爱和婚姻。可从时代、传统、社会以及个人遭际等多方面探讨分析其女性形象生成的缘由。  相似文献   

9.
一部描写中国宋代农民起义的<水浒传>,在塑造了众多侠肝义胆男性形象的同时,也为我们描绘了千姿百态的女性形象.纵观近十年来专门探讨<水浒传>女性问题的文章,大多数论者强调了作者对女性的无视和仇视,甚至于有些论者提出了"反女性"的论断.在此,笔者主要对"英雄无情"、"异化女性"、"仇视女性"等反女性论者常持有的三个观点进行批判,以此说明作者并不是特意反女性.  相似文献   

10.
进入新时期后,贾平凹、毕飞宇都塑造出一批特点鲜明的农村女性形象,但二者之间又存在着明显差异.踟年代末期的贾平凹赋予笔下的女性以传统女性美,而毕飞宇在本世纪塑造的农村女性形象在人性上深入了一层.两人之间受童年经验、所处的时代环境以及地域文化环境等多方面因素影响的不同,是导致他们在农村女性形象塑造中出现如此大的差异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1.
祥林嫂、子君、刘和珍是鲁迅笔下颇具代表的女性形象。这三位女性所处的时代、生活状况、斗争方式不同。笔者对以上几方面进行分析,发现鲁迅笔下的女性形象是逐步发展的,鲁迅的"女性观"是不断进步的。  相似文献   

12.
亨利·詹姆斯小说中的女性群像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亨利·詹姆斯的小说大部分以"国际题材"为创作主题,塑造了栩栩如生的女性人物形象,在叙述技巧上大胆突破常规,开拓了心理现实主义小说的文学领域.亨利·詹姆斯小说代表作品中的女性群像按文化地域分,可以分为美国文化女性形象、欧洲文化女性形象、欧化了的美国女性形象;按人物特性分类,可分为天真无知型女性、高雅型女性、表里不一型女性等.  相似文献   

13.
枣庄民间故事中的女性形象主要包括懒女与笨妇形象、境遇悲惨的女性形象、勇于抗争的女性形象、巧媳妇与女强人等类型。这些女性形象一方面镌刻着深刻的男权思想印记,表现出对女性的歧视、嘲笑和丑化;另一方面,也客观地反应了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民间女性凄惨悲苦的生存状态。难能可贵的是,枣庄民间故事还塑造了许多聪慧的女性和能干的女强人形象,这些女性携带着民间文学特有的的爽朗气息,真实地彰显着女性的历史存在。  相似文献   

14.
生育观体现了特定时期的社会文化。当前农村文化处于由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的变迁中。在此背景下已婚农村青年女性的生育观呈现出传统与现代交织的特征。在城市文明与乡土文化的激烈碰撞中,已婚农村青年女性生育观呈现出经济理性、个体价值凸显、传统家庭观念继承等多重特征。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农民的角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极大地影响了当代农村未婚女性婚姻观的形成与发展。本文试图从:1、消费主义思潮解构着农村未婚女性传统的婚姻观;2、社会转型带来的严重社会心理失衡解构着农村未婚女性传统的婚姻观等方面来阐述城市化转型期农村未婚女性婚姻观的形成与发展。并就:1、明确婚姻观的社会价值导向;2、把握好传统性道德的继承与创新;3、重视舆论导向对农村未婚女青年婚姻观形成的影响;4、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等方面发表了如何积极影响农村未婚女青年婚姻观形成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6.
《风雷》是一部描写农村阶级斗争的红色经典。相对于英雄形象的扁平和模式化,《风雷》中的女性形象凭借细腻的情感描写和复杂的心理描写显得生动而鲜活。从分析女性的心理出发,试图对《风雷》的女性形象做出新的阐释。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维吾尔族女作家笔下"疯女人"形象的梳理分析,认为维吾尔族女作家赋予"疯女人"形象女性书写的文化意蕴,即揭示女性疯癫的文化病因、还原男权社会命名的"疯女人"们被剥夺的权利、女性乌托邦构想之书写。  相似文献   

18.
面对社会权利与目光,女性一直在妥协与抗争中挣扎。在社会文明高度发达的城市中,青年女性面对"以男性为主导的女性美"的强权语境,开始选择正视与理性思考身体的价值,并且开始选择以"体育运动"作为改变手段。本文通过对城市青年女性"运动塑身"体育行为的剖析,揭示其背后更深层次的社会学意义,倡导更多女性树立正确的身体价值观。  相似文献   

19.
和其他女性作家一样,玛利亚·埃奇沃思一直被遗忘在父权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她的作品在国内至今几乎无人论及。《贝琳达》是埃奇沃思的代表作之一,讲述了贝琳达·泊特曼在英国伦敦社交界寻找幸福婚姻的过程中如何实现建构自己理想的性别形象的故事。小说展示并审视了父权文化下四种不同类型的女性形象建构:"悍妇"、"激进女权主义者"、"家庭天使"以及"玩偶"。而通过对这四种女性形象建构的审视总结,埃奇沃思为贝琳达建构了不同的具有独立和理性的女性形象,并以此展示了自己对于女性形象建构的独特看法。  相似文献   

20.
海明威一直被公认是塑造“硬汉”形象的巨匠,在他的笔下诞生了许多“能够被毁灭,但是不能被打败”的英雄。但是任何作家的作品中不可能只出现男性,而忽略女性形象的塑造。海明威在女性形象的塑造上被很多人认为是不成功的,其实不然,仔细分析其作品对女性形象的描写、塑造,可将海明威笔下的女性分为两类:即“小兔子”式的理想女性和“男性化”的现实女性。海明威作品中女性的塑造不是中心,但却对男性中心形象产生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