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针对微波和射频频段通信系统中产生的无源互调干扰,建立了天线中铝-三氧化二铝-铝结所产生的3阶互调分量的数学模型。在计算3阶互调分量的基础上,采用幂级数法计算了5阶互调分量,并比较了不同氧化铝结所产生的互调分量。计算结果和实测结果表明金属氧化结产生的互调电平随输入功率的增加而增大,并且随着氧化结厚度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2.
电热耦合引起的微带传输线无源互调计算与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克服传统微带点源模型中计算变量单一、缺乏物理机理分析的缺陷,提出了一种基于电热耦合效应的微带非线性传输线模型。首先在传统的传输线方程中引入3阶非线性电阻系数,确立了微带线中3阶无源互调(PIM)功率的计算方法;然后考虑电热耦合效应,给出了非线性电阻系数的数学关系式,结合电流密度的变化,得出了PIM功率随微带线宽度和频率的计算结果;最后通过实验对计算结果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比较吻合。计算与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的非线性点源模型,结合电热耦合效应的非线性传输线模型对互调的计算分析更加完善,在微带线长度之外给出了微带线宽度、频率、输入功率等变量与微带线PIM功率的相对关系,能够更全面地预测微带线上无源互调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移动通信天线的无源互调干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移动通信天线的无源互调干扰问题进行了探讨与分析。介绍了天线系统中的无源非线性及其产生原因,对移动通信天线无源互调的测量进行了一定的探讨,给出了天线PIM测量的典型装置;结合测量实例检验了测量装置的实用性;最后提出了移动通信天线中PIM产物的减小措施。 相似文献
4.
5.
为了能够在Ka波段采用低温共烧陶瓷(LTCC)技术实现收发组件小型化设计,提出了LTCC无源等效腔体模型.将有源芯片置入LTCC腔体中,解决了电磁场干扰问题.但腔体效应会引起串扰和振荡,造成放大器工作的不稳定.为此提出腔体谐振频率远离工作频率的设计方法,在无源等效腔体设计过程中采用两种不同馈电结构,利用基于神经网络模型的遗传算法和三维电磁场仿真软件对无源等效腔体参数进行优化设计,得到了近似一致的设计结果,满足放大器稳定的最优无源等效腔体参数为4.5 mm×3.5 mm. 相似文献
6.
王自力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8(3):50-54
介绍了直接数字合成(DDS)与锁相环路(PLL)的基本原理及利用DDS与PLL相结合的方法设计的频率合成源,并给出了该频率合成源的实例和达到的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7.
在多频通信环境中,如船载通信系统、蜂窝式移动通信基站和卫星地面接收站,无源互调产物一旦落入接收通带,就可造成严重的无线电干扰,它已成为此类通信系统的重要性能指标之一。本文介绍了无源互调问题的基本概念、推导了无源互调幅度的数学表示式、描述了无源互调测量的基本类型并给出了一个典型的无源互调测量系统,利用一个简化的无源互调测量系统对五阶无源互调功率电平进行了测量,并与理论值进行了比较,初步验证了测量系统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8.
在多频通信环境中 ,如船载通信系统、蜂窝式移动通信基站和卫星地面接收站 ,无源互调产物一旦落入接收通带 ,就可造成严重的无线电干扰 ,它已成为此类通信系统的重要性能指标之一。本文介绍了无源互调问题的基本概念、推导了无源互调幅度的数学表示式、描述了无源互调测量的基本类型并给出了一个典型的无源互调测量系统 ,利用一个简化的无源互调测量系统对五阶无源互调功率电平进行了测量 ,并与理论值进行了比较 ,初步验证了测量系统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9.
无线无源传感器的设计是传感器网络应用中关注的焦点.传统温湿压数据采集系统是单参数封装系统,针对此系统输出单一、可靠性低的特点,基于多参数混合封装技术,设计一种基于无源传感器的数据采集传输系统.该系统由基于STC(system chip)89C52的定时计数采集、基于ZigBee协议栈无线自组网传输及上位机3部分构成.结合实际应用对系统软硬件进行设计,实际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无源互调干扰的二维时延自适应估计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影响通信接收机性能的时变性无源互调干扰问题,采用幂级数模型对无源互调干扰进行建模,从工程的角度给出了基于二分法、快速二分法和并行法的3种二维时延自适应估计算法,并对其性能进行了对比.仿真表明3种搜索算法经过不同次数的迭代后,均可估得二维时延值.其中,基于快速二分法的估计算法能以相对较低的资源消耗量获得较快的跟踪速度,更适合硬件实现.实测表明,原理样机采用基于快速二分法的二维时延估计算法,可对PIM信号实现更好的估计效果,补偿后的信号经自适应滤波可获得良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11.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2)
针对一般无源电阻发生器存在精度低、稳定性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分支定界的高精度无源电阻发生器。模拟各影响因素耦合作用下的实际输出电阻值,确定实际输出值与电阻组合的定量关系,建立电阻输出模拟方程。将模拟方程的求解转化为0-1整数规划问题,并采用分支定界法获得输出值最接近设定电阻值的最优电阻组合,从而有效地减小硬件因素对电阻输出精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0Ω~1 kΩ分辨力为0.1Ω,1~20 kΩ分辨力为1Ω,系统输出响应时间优于500 ms。本电阻发生器能够满足仪表调校场合对无源电阻器的输出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2.
一种X波段宽带快速跳频频率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针对快速跳频和低杂散的要求,提出一体化频率源设计方法,综合考虑了高速鉴频鉴相、大环路带宽设计和系统级直接数字合成(DDS)频率规划.利用这种设计方法,采用DDS激励快速锁相环(FL-PLL)结构,成功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宽带快速跳频X波段频率源.实测结果表明,其输出频带为10.5~11.5 GHz;在极端1 GHz频率跳变条件下,正向跳频时间为0.42μs,负向跳频时间为0.30μs;无失真动态范围为—61.3 dBc;相位噪声为—100dBc/Hz@1kHz;最小跳频间隔为12 Hz. 相似文献
13.
14.
15.
针对广泛研究的无源北斗定位系统,由于定位接收机本身不精确、环境噪声以及人为干扰等因素的影响,而导致相应的量测序列出现某些粗大的错误数据。这些数据在数量级上与正常量测值的差值较大,其差值超过了允许的误差范围,它们会明显影响卡尔曼滤波过程和降低系统的定位精度,造成系统的不稳定甚至滤波发散。提出了一种利用卡尔曼滤波剔除动态野值改进的算法,该方法提高了卡尔曼滤波器在机载环境下的跟踪能力,由于降低了状态方程的维数,滤波的实时性得到提高,经试飞数据验证,由该算法滤波后无源北斗系统的定位精度可以达到92 m,能够满足一般空中用户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针对传统的多站无源定位技术成本较高且机动性较差等问题,探讨了一种基于相位干涉仪的单站无源定位技术.首先,利用相位干涉仪测出目标相位差信息,采用一种相位差解模糊算法来提高准确度,并计算出目标角度及角度变化率信息.然后,结合具有机动性的观测平台的速度,计算出目标与观测平台的径向距离.最后,结合角度/角度变化率信息和径向距离,实现对目标的定位.与其他无源定位技术相比,该技术成本低且灵活性高.通过MATLAB仿真结果表明,该定位技术可以有效提高目标定位的准确性,为工程实现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18,(9)
针对现有无源互调(PIM)模型不能准确解释互调机理并描述测试规律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电热耦合效应的PIM产生机理和模型,并利用金属单点接触结构进行了实验验证。首先,提出了一种基于缝隙波导近场耦合的PIM测试方法,该方法使待测结构与测试工装分离,克服了传统PIM实验研究针对整体微波部件进行测试分析的限制,能够实现单个点接触结构的PIM效应的研究;然后,对铝接触在不同状态下的表面成分和电接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金属表面存在的氧化层和沾污物是引起其接触结PIM产生和劣化的根本原因,微波辐照时电热耦合效应影响接触结的阻抗;最后,通过实验获取了铝、紫铜和黄铜等材料组成的单点接触结构的PIM,提出了基于电热耦合效应的PIM产生机理和模型。实验和理论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的数学经验模型或多项式数学拟合,结合电热耦合的接触非线性模型,从物理底层出发,对PIM的产生根源和机理给出了明确解释,能够更加准确地计算和预测PIM。 相似文献
18.
利用人工振动技术增加石油产量的机理之一是地层的机械共振作用。提出了一种简化的地层模型,并将其转化为一个双自由度有阻尼振动系统。研究了各种不同厚度的地层的振幅与振动频率的关系、共振频率与固有频率的关系以及品质因素Q对地层振幅和共振的影响,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给出了一种分段无源预选滤波器的设计,以提高接收机对带外强干扰的抑制能力及信噪比、灵敏度等指标.该预选滤波器采用无源LC并联谐振实现滤波,微控制器控制衰减倍数来调节滤波器的输出幅度.将预选滤波器加入到扫频雷达中对电离层进行探测,实验结果表明:该滤波器提高了接收机的信噪比、灵敏度,对带外强干扰的抑制能力可达20 dB,改善了雷达的性能. 相似文献
20.
在硬齿面齿轮加工中,为了降低成本并促进珩齿工艺的发展,把超声振动应用于珩齿工艺中,即硬齿面平行轴超声振动珩齿。研究了超声振动珩齿新工艺,分析探讨了超声振动珩齿材料的去除机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