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更好地发挥心理学的指导功能.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优良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而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自觉地、有意识的运用健康的心理教育方法,使学生在宽松、和谐、愉快的情境中学习,能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2.
心理弹性是近二三十年来西方心理学理论界和心理咨询界新兴的一个研究领域,以儿童、青少年为研究对象展探讨有关儿童、青少年的成长问题,尤其关注特殊儿童群体.心理弹性通过多种措施帮助儿童、青少年构建良好的心理弹性、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的理论、模式和具体做法,适用于学校体育教育,尤其适用于对体育锻炼兴趣或成绩存在差异学生的心理健康引导.在对心理弹性概念进行界定和体育教学中心理弹性干预研究的进展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设定体育教学目标、设计体育教学组织形式、选择体育教学方法、设定体育教师的合理期望和创设愉悦的体育教学情境等几个方面探讨学校体育心理弹性干预的实施.  相似文献   

3.
研究医学新生的心理健康情况,并在教育课程中通过团体辅导、心理训练等方法提高其心理弹性,减少学生心理隐患将成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一项新举措.通过对心理弹性的研究背景、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分析,确定量表的选择,并结合教学互动,提高大学生心理弹性.  相似文献   

4.
网络游戏对中职生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皮湘娥 《科技资讯》2007,(11):223-224
网络游戏在给人们提供现实世界体会不到的快感的同时,对中职生的负面影响日渐凸显。正确对待网络游戏,积极防范其负面影响是应有的理性态度。从心理学角度探讨了网络游戏的特点及其对人心理的潜在影响,分析了网络游戏对中职生心理的负面影响,并从社会、学校、家庭和学生自身等方面提出规范网络管理、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等防范、抵制网络游戏负面影响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金忠 《科技信息》2009,(16):174-174
本文针对中职生心理健康现状、教育上存在的问题及心理教育的内容,提出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1.要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思想认识;2.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3.开辟多种渠道,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6.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皖北地区某市多所中等职业学校的613名中职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中职生情绪智力、主观幸福感、心理弹性、领悟社会支持两两之间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情绪智力、心理弹性对中职生的主观幸福感均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心理弹性在情绪智力与中职生主观幸福感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即情绪智力不仅直接对中职生的主观幸福感产生影响,并且通过心理弹性间接对中职生的主观幸福感产生影响;领悟社会支持对中介效应的前半段路径起着显著的调节作用,即当高领悟社会支持水平时,情绪智力对中职生心理弹性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中职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本研究采用心理症状自评量表SCL-90、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调查了合肥市3所中等职业学校的1,287名中职生。发现:(1)中职生总体心理健康水平较低,除躯体化外,其他因子得分均高于全国常模;(2)女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男生,女生社会支持得分低于男生;(3)来自农村的中职生心理健康水平低于来自城镇的中职生,其社会支持得分和自我效能感得分均低于来自城镇的中职生;(4)非独生子女中职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独生子女中职生,其社会支持得分和自我效能感得分均低于独生子女中职生;(5)不同年级中职生在心理健康水平、社会支持及自我效能感上,均存在着显著的差异,一年级的心理健康水平较低,其社会支持与自我效能感得分均较低;(6)中职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领悟社会支持以及一般自我效能感均呈现出显著的负相关。其中,家庭支持和一般自我效能感对中职生心理健康问题有显著的反向预测作用。最后提出了教育策略。  相似文献   

8.
心理学研究表明:能承受挫折的打击,保持自身心理平衡与个性完整,这是适应能力强、心理健康的明显标志。家长应尽早使孩子认识挫折,正确地对待挫折,培养孩子的耐挫力,使孩子在挫折面前不退缩,勇敢、理智地面对挫折。  相似文献   

9.
贾宏刚 《科技信息》2012,(10):307-308
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指依据中职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对他们施加系统影响,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促使他们身心协调、健康、和谐发展的一种教育实践活动。中职生正处于青春叛逆期,是心理困惑、心理冲突最多的时期,随着学习生活由普通教育向职业教育转变,发展方向由升学为主向就业为主转变,面临职业竞争日趋激烈和就业压力日益加大的环境变化,他们在自我意识、人际交往、求职择业以及成长、学习和生活等方面有各种心理问题和困惑,严重地影响着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因此,加强对中职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已经成为了职业教育工作者必须要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韩竹梅 《天津科技》2010,37(1):76-77
针对中职生自制能力弱的现状,利用现代网络资源加强对职校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以解决中职生的学习心理问题、情感心理问题、个性心理问题、自我心理问题、人性心理问题、性心理问题和择业心理问题的困惑等等,探讨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优势,提倡建立网上教育平台。  相似文献   

11.
中职学生大多数是人为分流出来的所谓“差生”,其心理发展在中学就已形成,进入中职学校受到更多冲击,心理耐受力、自我认识、学习目的性和情绪控制力等方面都存在这样和那样的缺陷。本文旨在通过问卷调查以求了解中职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以便在今后的教育中有针对性,能有的放矢地开展教育,更好地促进中职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上半叶中国职业心理学研究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业心理学是研究职业适应性的科学,它是人事心理学的分支学科,其研究成果可广泛地应用于人事管理、职业咨询和职业指导.20世纪上半叶(民国时期)的职业心理学完整地移植了西方职业心理学的理论体系,引进了当时普通心理学、心理测量学、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在中国当时的实业教育由职业性向测量和职业指导的实务中产生和发展而来.民国时期的职业心理学理论与实践涉及到职业心理学基本体系的构建、职业性向、职业研究、职业心理健康、职业培训和职业指导研究等方面.回顾民国时期中国职业心理学的成就对当前职业心理学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来亚 《科技信息》2013,(10):91-91
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普遍采取消极价值取向,导致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发生严重偏移,并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呈现贫乏化和单一化趋势,随着西方积极心理学的兴起,主张心理学研究人类积极力量,关注人的美德和潜力,这一积极心理学价值取向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带来新的启示并指出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采用的"心理剧"是借鉴莫雷诺(J.L.Moreno)创立的心理剧治疗技术和形式,以教学班为单位,结合学生所学专业特点在班级中面向全班学生开展的一种发展性团体辅导形式。通过"素材搜集-编排演练-现场表演-讨论分享"等重现中职生在家庭、学校、社会生活中遇到的种种场景,突出求职与就业心理训练。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了中职生心理社会发展和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李文珠 《科技信息》2010,(18):I0049-I0049
本文引用心理弹性这一心理学概念,在分析心理弹性本质的基础上,探讨大学生面临的心理压力以及增强心理弹性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苗红燕 《科技信息》2012,(33):313-313
当今中职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心理健康是一个终生相随的人生课题,对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与实践创新研究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针对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简单阐述了在数学教学方面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7.
许海英  孟丽坤  刘君英 《科技信息》2011,(15):J0342-J0342
逆反心理是一种不良的心理反应,它对中职生健康成长和专业技能学习会产生较大的影响。认识中职生逆反心理的成因和危害性,从心理学及行为科学等方面对逆反心理进行分析,预防和帮助中职生消除逆反心理,有利于他们身心健康的发展,有利于教育教学工作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积极心理学理念下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应着重培养新生积极的心理品质和心理体验,建立积极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组织系统,实施积极的心理干预策略,建立积极的心理健康评估体系,帮助大学新生进行积极的自我心理调适,促进新生更好地、更快地适应大学生活。  相似文献   

19.
当前中职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还处于起步状态,各方面的工作都存在很多薄弱环节,还不能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针对当今中职生得现状必须从全面重视并推进素质教育,切实加强和改进当今中职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文章就中职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谈谈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讨高中生的心理弹性现状及其与生命智慧的关系,选用《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和《生命智慧问卷》对2763名高中学生进行调查,采用SPSS17.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高中生的心理弹性整体处于中上水平,均值为2.96士0.49;高中生的心理弹性存在显著的城乡差异(t=5.675,P<0.001)以及独生和非独生的差异(t=4.879,P<0.001);高中生的心理弹性与生命智慧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r=0.587,P<0.01;高中生的心理弹性对生命智慧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P<0.001.说明心理弹性与生命智慧有着密切的关系,不断加强高中生应对逆境的能力,提高其心理弹性,能够使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更加珍爱生命,将有效改善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