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我国社会经济欠发达的时候,政府对农村产业投入的关注不多,关注较多的主要是城市发展,所以有很多农民工走向城市。随着城市现代化发展速度的加快,城市日益接近饱和状态,但是人们在生活中所必需的农作物,正在被很多人慢慢忽视。国家现在提高对农村产业的重视程度,采取各种补助措施,使农村产业向产业化经营迈进,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给城市提供较多的生活必需品。产业化经营相关政策出台以后,农民工流动情况发生了一些变化。本文从经济社会学的角度进行分析,阐述国家推进农村的产业化经营对农民工流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正> 根据社会需要和市场需求,合理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是目前广大农村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广大农民开始从“农业就是种植业”,“种植业就是粮食生产”的小天地里走了出来。由经营农业为主转向实行农工商综合经营。目前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的工作已在广大农村展开。长期局限于经营农业生产的农村劳动力,开始向非农业生产部门转移,农村经济出现了蒸蒸日上的兴旺景象。但应当看到,在变革农村产业结构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并注意解决,  相似文献   

3.
漆彦忠 《河南科技》2012,(17):22-23
<正>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农村社会现代化转型重要内在动力来源之一,是统筹应对当前"三农"问题及实现新农村建设长效发展的最优选择,对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建设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由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型经济组织,也是一种农民自我服务组织;主要由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村社  相似文献   

4.
<正> 几年来,在中央“依靠”,“面向”科技方针指引下。我县大胆探索农村科技体改新路,逐步完善了农村科技管理与服务体系,强化了农村科技整体功能,推动了我县经济发展。一、积极探索,大胆改革,逐步完善了农村三级科技管理与服务体系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得到了有效发挥,农业生产连续出现了新的突破。然而,“靠天吃饭”小生产方式与旧传统经营习惯,难以使农民真正摆脱自给自足而奔向小康。县科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农村机械化程度的提高,特别是大型农业机械的普遍使用,使原有的那种一家一户家庭式的小地块、粗放型经营,已严重束缚了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针对这种情况,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农户在承包期内可依法、自愿、有偿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完善流转办法,逐步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可是有些地方不允许农民自愿放弃土地,撂荒者不仅照样收税,而且还要罚款.但是,以家庭为单位,生产分散,不利于社会化大生产;产品不集中,一家一户零散的小宗产品根本形成不了市场,不利于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6.
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农村社会现代化转型重要内在动力来源之一,是统筹应对当前“三农”问题及实现新农村建设长效发展的最优选择,对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建设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由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型经济组织,  相似文献   

7.
<正> 在农业生产经营中,农民是运用科学技术的主体。把科学技术变成农民的经济活动,才能实现科技兴农。因此,农民素质的高低是决定科技兴农成败的关键问题一、形成农民科技素质不高的原因目前,农民的科技素质亟等提高,以适应科技兴农的要求。形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社会历史的影响,造成逐民素质先天不足。我国农民长期从事分散、个体的体力劳动,智能素质一直较低。建国后,我们没有在一个农业大国把农村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迅速,农业生产水平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并逐渐从传统农业向新型农业转变,农村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农民最关心的水利工程建设却相对滞后,农村水利工程灌溉利用系数不高,甚至农村居民最基本的生活用水都无法得到根本保障。此外,生活和生产用水污染严重过,现有的水利工程也没有得到科学有效的管理,整个农村地区的产业链缺少一个良好的经营机制。上述问题一系列长期困扰着我国农村和农业的发展,农村的水利建设和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9.
<正>河南省是一个农业大省,其最大的问题就是农民问题。当前,农业增效难、农民增收难、农村发展慢的问题仍未得到解决,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农村还存在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过多的人口滞留在农村,过多的劳动力滞留在农业,极大地阻碍了我省农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2004年的中央1号文件提出了如何促进农民增收的问题并制定了促进农民增收的若干政策措施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农村工作的重视对农民利益的重视让我们感到了党和政府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决心和行动,感到了其视“三农”为重中之重的拳拳之心。目前而言,我国仍然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不稳,则全国不稳,农民不富,则中国不富。农民收入长期上不去,不仅影响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且影响粮食生产和农产品供给;不仅制约农村经济发展,而且制约整个国民经济增长;不仅关系农村社会进步,而且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  相似文献   

11.
<正>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资源以市场为轴心来配置,农民家庭都要成为市场的主体,独立自主地进行经营。在这样的背景和体制下。要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必须要有新的思路、新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2.
<正> 庭院经济,就是以农户的庭院为基地,以自家劳力和拥有的生产资料为支柱,运用各种先进适用技术,开展单一的或综合的种、养、加、商、服务业等经营,获得远远高于大田收入的经济活动。它是农村经济的三大支柱之一,是翻番致富奔小康的重要途径。为了解情况探索经验,我们对唐河县古城乡庭院经济开发情况进行了调查。一、庭院经济成效显著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有了经营自主权,不少农户把庭院作为生产基地,大力发展商品经济。据调查统计,全乡庭院经济年收入在1000元以上的户有4927户,占全  相似文献   

13.
我国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农村经济体制以来,农业和农村经济有了长足发展。但同时也存在一些日益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一是家庭经营与大市场的矛盾;二是农户小规模经营与现代化农业生产的矛盾;三是农业增长方式粗放,资源利用率低,浪费大、成本高、经营效益低...  相似文献   

14.
<正> 我省有7442万人口,其中农民1326万户,6365万人,占全省人口的85%以上。农业生产发展如何?农民生活情况如何?是我们每个同志关心的问题。从目前情况看,农村能源问题已直接影响了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6000多万农民生活用能问题带来的恶果,已迫使我们要抓紧对农村能源进行深入研究,而且把一日三餐用的小柴灶改造提到了重要工作日程上来,把它作为解决农村能源问题  相似文献   

15.
<正> 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的形势下,农作物结构调整取得了很大成绩,果树事业近年来有了突破性的发展,对农民普遍致富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农村的传统农业经济观念开始向追求高效益的商品经济方向转化。相应地在当前果树生产中,发生了栽植密度由大冠稀植向小冠密植方向发展,计划栽植改变了传统栽植方式:要求长寿高产观念向追求短期高效益,更新周期短的方向转变。整形修剪以强调树形、细致修剪向注重枝组简化修剪方向发展,从过去只强调冬季修剪向重视夏季修剪方向发展;从单纯追求高产向优质稳产方向转变。为了适应这种发展趋势,促进苹果事业的发展,仅就苹果栽培方面的有关几个问题,谈以下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6.
<正> 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科技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农村科技信息的供求关系发生了新的变化,广大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对科技信息的需求日益广泛深入,到处呈现出一种“科技信息热”。各级科技信息部门如何适应这种新的变化,把科技信息工作的重点转移到为农村提供种植业、养殖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方面的适用科技信息上来,这是“科技兴农”的需要,是农村科技信息工作为经济建设服务的重点。种植业、养殖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是发展农村产品生产,振  相似文献   

17.
《河南科技》2007,(2):41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家的经济收入日益丰裕.然而,有一些富裕起来的农民由于缺乏科学的理财观念和知识,将辛辛苦苦挣来的钱用在不恰当的地方,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相似文献   

18.
苟月仙 《河南科技》2004,(11):46-47
近期,孟州市科技局积极在该市筹备实施富民"网络村村通"试点工程,旨在通过健全服务网络,及时把最新的农业生产先进技术、科研成果等科技信息引进农村,指导广大农民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生产效率,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9.
健民 《河南科技》2006,(9):40-40
时下,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民的经济意识有了很大的提高,不少农民已逐步懂得了“借鸡生蛋”的道理。那么农民朋友该如何向银行申办贷款呢?  相似文献   

20.
<正> 固始县是一个拥有153万人口的农业大县。县域经济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经济的发展速度主要依赖于农业科技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贡献程度。建立新型科技网络,是全面提高农业科技对农业产业化经营贡献份额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