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植物组织中的葡萄糖在葡萄糖氧化酶(GOD)作用下产生的氧化氢可在辣根过氧化物酶(HRP)的催化作用下使荧光素产生褪色反应,基于这一现象建立了一种选择性测定植物果实组织中葡萄糖含量的方法,该方法可以根据检测对象的不同调整检测范围和灵敏度,同时具备了安全,方便的优点,利用此法对苹果、鸭梨、酥梨中的葡萄糖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与化学发光法一致。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6种葡萄糖荧光检测法.详细介绍了每种检测方法的荧光强度变化机理和葡萄糖检测原理,并在此基础上对葡萄糖荧光传感器的发展趋势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光谱法测定植物组织中甜菜碱含量方法的改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甜菜碱的积累水平与植物抗逆性密切相关,因此准确分析植物组织中甜菜碱含量可了解植物的抗逆能力.在总结前人研究的技术基础上,对传统的光谱法测定甜菜碱含量方法进行了一些改良,用少量乙醇溶解雷氏盐,调整雷氏盐与甜菜碱反应时间为6h.多次试验表明,该改良的光谱法能准确测定出植物组织中的甜菜碱含量.  相似文献   

4.
玉米浸泡液成分的快速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生物传感器和自动分析仪对玉米浸泡过程中的还原糖、葡萄糖和乳酸进行了测定,并对其变化规律进行了初步探讨。检测结果表明:浸泡液中还原糖、葡萄糖及蛋白质含量随时间先减后增,而乳酸含量则随时间先增后降。采用传感器法测定玉米浸泡液成分较传统方法误差小、操作简单,达到了快速检测的目的。通过本研究,建立了玉米浸泡液成分的快速检测方法,也为浸泡工艺的优化控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利用模拟过氧化物酶(Mn-TPPS_4)测定葡萄糖的反应条件,并采用流动注射的办法对血清中葡萄糖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令人满意。此方法快速,简便,测定葡萄糖的检测限为2.7×10~(-9)mol/l。  相似文献   

6.
5'腺苷单磷酸钠(AMPNa)与人血清白蛋白(HSA)相互结合可以形成没有荧光的复合物,进而导致HSA的内源荧光发生改变,并且体系的同步荧光强度和溶液中的HSA浓度呈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根据这些现象,建立了同步荧光光谱法测定生物样品中蛋白质含量的新方法,而且这种方法是把AMPNa作为分子探针的.实验中考察了一些因素对同步荧光光谱特征及强度的影响,这些因素包括Δλ值、反应介质及温度等.AMPNa HSA的浓度在1.43~244.8μg·mL-1范围内的同步荧光强度与蛋白质的浓度呈现出较好的线性关系.在较为理想的实验条件下,对11份空白溶液进行平行测定,检测限可达到0.319μg·mL-1,并对血清、尿样和唾液中的蛋白质含量进行测定并进行加标回收实验,回收率在95.06%~104.89%.  相似文献   

7.
用1-甲基咪唑、氯化羟胺、乙酸酐将海藻糖衍生化,以气相色谱法作为定量分析手段,建立了植物组织中微量海藻糖定量检测方法.用该方法对同一种糖类衍生物进行多次分析,其特征峰保留时间误差在3 s内;能将D-葡萄糖、乳糖、蔗糖和海藻糖进行分离.海藻糖在(3.697~28.661)×10-9 g检测量范围内其相关系数为0.998 6.利用本实验建立的植物组织中微量海藻糖定量检测的方法,分别对3年生、5年生库拉索芦荟和半年生海藻糖合成酶基因转化芦荟凝胶中海藻糖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5年生库拉索芦荟凝胶中海藻糖含量是3年生的1.59倍,每10 g凝胶匀浆中分别为1.103×10-5 g和6.905×10-6 g;每10 g半年生海藻糖合成酶基因转化芦荟凝胶匀浆中海藻糖含量为1.614×10-5 g,是3年生的2.33倍.证明目的基因成功转入芦荟并已经表达.  相似文献   

8.
葡萄酒样经0.45um滤膜过滤后,用HPLC法直接测定葡萄酒中的甘油、果糖,葡萄糖和蔗糖,与标准方法相比具有速度快,操作简便,测定结果准确的特点。上述每种化合物的检测量均低于O.5ug,变异系数均小于2%(n=9)。用该方法检测了全国85种葡萄酒中甘油和糖类化合物的含量,并讨论了甘油含量与原酒含量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银杏叶提取物中总黄酮含量的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种简便、灵敏地测定银杏叶提取物中总黄酮含量的新方法。实验结果表明银杏叶提取物经酸性条件下加热水解,使黄酮苷转化为苷元再与Al3+配位,所形成的配合物具有较强的荧光,可以槲皮素为标准品,采用荧光光度法测定其总黄酮含量。在选定条件下,槲皮素的浓度与荧光强度成线性关系,线性范围:0000?75~050?μg/mL, 检测限:045?g/mL(S/N=3),回归方程: If=7799?48+63210?86ρ×107(μg/mL),相关系数R=0999?9(P<0000?1),并用标准加入法进行回收实验和银杏叶提取物(GBE)中的总黄酮含量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0.
采用单纯形优化法,以无水葡萄糖为标准品,对用荧光光谱法测定灵芝中多糖的含量进行了探讨,最终确定最佳实验条件为10mL浓硫酸,0.15mL 5%的苯酚溶液,室温下静置40min,荧光参数!Ex=478nm,!Em=510nm.在此条件下,对六种不同种灵芝的多糖含量进行了测定,标准品溶液浓度为0.3mg/mL~1.5mg/mL时,多糖含量与荧光强度成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y=444.77x+189.18,R2为0.998,检出限为0.289mg/mL.通过测定,得出六种灵芝中,紫芝的多糖含量最多,为1.76%,黑芝次之,最少的是松杉灵芝.结果表明,采用荧光光谱法测定多糖含量,操作简单,稳定性好并且准确度高.  相似文献   

11.
以铜箔为衬底,采用化学气相沉积的方法制备大面积单层石墨烯薄膜并制备相应的石墨烯场效应晶体管,过氧化氢电子识别研究表明,石墨烯场效应晶体管的电性能对由过氧化氢产生的外来干扰非常灵敏。利用末端带有吡啶环功能基团的葡萄糖氧化酶对石墨烯场效应晶体管进行表面改性后,葡萄糖电子识别结果表明其器件对葡萄糖有非常灵敏的电子识别性能,其检测下限小于0.1 mM,且具有生物传感器响应快、稳定性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过氧化物酶活性部位的模拟及其催化显色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文合成了锰(Ⅲ)与meso-四(4-磺基苯)卟啉的螯合物(Mn-TPPS_4),研究了它作为过氧化物模拟酶对过氧化氢、4-氨基安替比林与苯酚显色反应的催化活性。拟订的光度法可准确地测定0~6μg/ml H_2O_2含量,1.5μg、8.0μg和40μgH_2O_2的平均回收率依次为95%、96%和100%。将显色反应与葡萄糖氧化酶催化反应偶联,测定了人血清中葡萄糖的含量,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二溴荧光素荧光动力学分析法测定痕量钴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对二溴荧光素-过氧化氢氧化还原体系进行了催化动力学荧光的研究,发现在pH=12.0的硼砂-氢氧化钠缓冲溶液中,钴(Ⅱ)离子能催化过氧化氢氧化二溴荧光素而使其荧光强度降低.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快速、灵敏、简便的荧光催化动力学测定痕量Co(Ⅱ)的新方法,该催化反应的表现活化能为69.69 kJ/mol,检出限度0.25 ng/ml,线性范围为(0.4-1.2) ng/25ml.  相似文献   

14.
灵芝提取物对果蝇寿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果蝇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灵芝提取物对果蝇寿命的影响,结果表明:灵芝提取物能有效的降低唾液腺细胞脂褐素及过氧化脂质(LPO)含量,对果蝇有明显的延寿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一种快速有效的乙酸乙酯(EA)含量测定方法,以确定和优化乙酸乙酯的制备工艺,提出了一种基于紫外-可见光谱法快速测定乙酸乙酯含量的方法,并通过丁酮和过氧化氢反应液验证该方法的精确度和准确性.结果表明:乙酸乙酯在与盐酸羟胺乙醇及FeCl_3进行显色反应后,生成的洋红色络合物在530nm处具有最大吸收峰,通过双波长分光光度法建立该洋红色物质在530nm及800nm处的吸光值差值与乙酸乙酯浓度之间的线性关系,可定量测出乙酸乙酯的含量;此方法简单、快速,且在FeCl_3/EA摩尔比不小于1.1、沸水浴温度为100℃、沸水浴时间为40s、显色后物质在60s内完成测定时效果较好,在丁酮和过氧化氢反应液中其测定相对偏差为1.79%,回收率为95.5%~105.0%.  相似文献   

16.
采用生物传感器差分法,将半乳糖苷酶和葡萄糖氧化酶组成的复合酶以及葡萄糖氧化酶固定在过氧化氢双电极上,可同时测定样品中乳糖和葡萄糖的含量。结果表明,乳糖在0.00~1.50 g/L,葡萄糖在0.00~1.00 g/L内生物传感器法测定乳糖的线性良好,稳定性好,相对标准偏差为1.49%,加标回收率为95%~105%,本方法与高效液相色谱法比较,测定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因此,建立的复合膜生物传感器差分法可用于牛奶中乳糖的检测。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Fe[Ⅱ]-丁二酮肟的络合物作为模拟过氧化物酶对过氧化氢、4-氨基安替比林和苯酚显色反应的催化活性.将显色反应与葡萄糖氧化酶反应偶联,测定了葡萄糖注射液及五味子蜜中葡萄糖的含量,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在pH=5.0的HAc-NaAc缓冲溶液中,微量铬(VI)催化H2O2氧化茜素红和亚甲基蓝褪色的指示反应。建立了双波长双指示剂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微量铬(VI)的新方法。方法的线性范围为1.0-5.0μg/25 mL,检出限为2.57×10-3μg/mL。该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较高,选择性良好,用于化工用水中微量铬(VI)的测定,回收率在98.5-102.5%之间,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