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林慷 《今日科技》2024,(2):28-29
<正>2024年,台州市科技局将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以创新深化为战略核心,以“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为重要抓手,迭代实施“两个天地”专项行动,持续优化“一弓一箭”科技创新体系,高水平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加快打造长三角重要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具体要实现:研发投入持续提升,对标“2027年研发投入强度赶超全省平均水平”的目标,全市研发投入强度达2.85%,规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达3.3%。高新产业不断壮大,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65.5%以上,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速快于面上、  相似文献   

2.
周轶 《今日科技》2022,(8):20-21
<正>近年来,嘉善县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的重大机遇,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高质量”“一体化”“生态绿色”为发展主线,持续推动产业链、创新链“双链融合”,以科技创新“关键变量”催生高质量发展“最大增量”,持续奏响创新引领“双示范”建设“最强音”。2021年,全县全社会R&D经费支出达30.07亿元,同比增长26.2%,增速列嘉兴市第一;全社会R&D经费占GDP比重达3.81%,比上年提高0.18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79.8%,列嘉兴市第一。连续两年获全省“科技创新鼎”(全市唯一),连续两年被评为市县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考核优秀单位(全市唯一)。  相似文献   

3.
正2017年,嘉兴市坚持把创新驱动发展摆在核心位置,着力推进"两区一城一走廊"建设,全市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为经济转型发展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2017年,全市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3%,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达47.1%;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41家,增长31%。嘉兴市在全省科技进步统计监测变化情况综合评价中列全省第2位,实现历史最好成绩;在全省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余姚市深入开展全社会研发投入提升专项行动,强化政策引导,加速培育壮大创新主体,充分激发各类创新主体和社会力量投入创新的积极性,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今年1至7月,余姚市规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达48.9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为3.61%,分别居宁波市第二、第一;规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212亿元,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69.6%,分别居宁波市第二、第一。  相似文献   

5.
<正>高新技术企业数量5年内翻两番,跃居全国第三;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持续提升,连续7年蝉联全国第三;企业的研发投入、科技人员、研发机构、承担的科技项目、授权专利均占全省80%~90%,形成了“5个百分之八九十”创新格局;仅2022年,全省规上高新技术企业以31%的数量占比,贡献了规上工业企业46%的营业收入、75.2%的研发投入和61.3%的利税……一组组跃动的数字,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岱山县将全社会研发投入作为科技创新的“牛鼻子”工程,以“产业创强”“平台创优”“助企创新”等行动为抓手,不断深化县域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全社会研发投入加速提升。2020年全社会R&D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32%,同比增长2.6倍,增幅位居全省第一;2021年规上工业研发费用达39.4亿元,同比增长68%。  相似文献   

7.
<正>2016年,杭州科技创新工作围绕信息经济"一号工程"和实现全省"八倍增两提高"目标,进行了几个"大计划"——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实施"创新创业新天堂"行动计划、打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体系。2016年,杭州科技创新工作继续上交了一张令人满意的成绩单:全市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372.9亿元,增长13.8%,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46.0%;规上工业新产品产值4755.78亿元,同比增长7.67%,新产品产值率35.9%。有效发明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江山市始终坚持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围绕环境优化、项目带动、主体培育等措施,不断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激发创新活力,增强创新能力,推进企业创新实力、产业核心竞争力提升。2022年1至10月,江山市规上企业研发经费投入9.61亿元,同比增长25.8%,占营收的3.08%,较上年同期提高0.6个百分点。优化创新环境引研发导向加大政策支持,营造全市鼓励研发、支持创新的良好氛围,使企业在研发创新工作上更有底气。加大研发政策支持,为企业研发“兜底”。稳步增长财政科技投入,2021年江山财政科技投入3.08亿元,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嘉善县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高质量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突出创新制胜导向,积极抢抓“双示范”战略机遇,大力实施“创新强县”发展战略,积极构建特色鲜明的区域创新体系,全力打造全域科创之城。2021年,全县GDP增长10.3%,增速位列一体化示范区第一,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提升至3.81%,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提升至79.8%。连续两年获省“科技创新鼎”,创新指数列全省第五,排名两年提升25位,提升幅度连续两年列全省第一。  相似文献   

10.
周轶 《今日科技》2021,(8):34-35
今年以来,嘉善县紧紧围绕"高质量""一体化""生态绿色"发展主题,探索以科技支撑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创新路径,为实现共同富裕贡献科技力量.1-6月,全县规上工业R&D经费和规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速均列全市第1位,作为全省6个县市区之一获全省首批"科技创新鼎".  相似文献   

11.
正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科技厅的指导支持下,全市科技系统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以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抓手,实施"创新创业新天堂"行动计划,优化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2016年1-6月,全市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605.92亿元,增长10.7%;规上工业新产品产值2131.32亿元,增长14.3%;新产品产值率34.86%,提高2.83个百分点。发明专利授权量4770件,居全国省会城市第一、  相似文献   

12.
"十四五"开局之年,南湖区深入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高质量打造"科创南湖",做优做强嘉兴科技城这一高能级科创主平台,推动湘家荡区域打造"科创湖区",坚持科技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聚力打造"重要窗口"中"精彩板块"之首善之区. 一是构建"院所+企业+平台+服务""四位一体"研发投入格局.贯彻省"科技新政",推进规上工业企业R&D活动、研发机构全覆盖.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从2009年的2.28%提高到2019年的3.50%,连续十一年位居全市第一、全省前七.2020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预计达4%以上,再创新高.  相似文献   

13.
<正>杭州市科技创新工作以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抓手,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优化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加快建设创新活力之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2017年前5个月,全市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556.57亿元,增长11.8%;规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44.7%,规上工业新产品产值1854.14亿元,增长11.6%。发明专利授权4250件,有效发明专利达39451件。1至6月,技术合同吸纳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平湖市科技工作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切实发挥科技创新在全市经济转型提升中的引领和支撑作用。上半年,平湖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投入4.58亿元,同比增长20.8%,占GDP比重为2.72%。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292.3亿元,同比增长3.3%,占全市规上  相似文献   

15.
《杭州科技》2014,(1):52-53
<正>2013年,富阳市紧紧围绕"工业强市"工作目标,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不断优化科技创新环境,积极探索科技创新思路,努力实现科技与经济的结合,为全面推进"工业强市"建设提供科技支撑。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稳中有升。2013年实现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301.6亿元,比上年增长15.7%,高新技术产业销售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为24.4%;新产品产值376.8亿元,同比增长36.7%,新产品产值率达30.1%。科技企业队伍逐步壮大。新培育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企业14家,累计90家;新认定杭州市级高新技科技工作成绩漂亮  相似文献   

16.
<正>嘉兴市科技创新工作紧紧围绕建设"两区一城一走廊",全力推进省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全力打好科技创新组合拳,着力补齐科技创新短板,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高新技术产业引领能力提升。上半年全市完成高新技术产业投资额203.4亿元,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382.4亿元,分列全省第2位、第3位;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45.8%,列全省第1位。高新园区建设力度加大。实  相似文献   

17.
温岭是民营经济先发地和股份合作诞生地,拥有中国水泵之乡等20多个"国字号"基地.近年来,温岭市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时对温岭"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嘱托,坚持把"创新驱动"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能,做强产业链、构建创新链、提升价值链、优化服务链,全力锻造高端制胜的核心竞争力.2021年,全市规上工业企业研发...  相似文献   

18.
正为贯彻落实全省、全市创新发展大会精神,加快推进我市企业研发机构建设,确保今年完成"主营业务收入5亿元以上的工业企业实现研发机构全覆盖、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设立研发机构比例要达到20%以上"的目标要求,推动我市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5月15日上午,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邱长奕主持召开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座谈会,了解我市企业工  相似文献   

19.
刘标  宋琦 《安徽科技》2021,(11):11-13
"十三五"以来,天长市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科教兴市、人才强市三大战略,积极推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同时不断拓展深化政产学研合作"天长模式",大力引入创新资源,实现产学研由单一项目合作向研发转化、科技孵化、成果产业化全链条合作转变,加快天长市创新型城市建设,推进全市高质量发展.经过"十三五"期间的快速发展,天长市的科技创新水平取得了显著的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大大增强,县域创新体系框架基本形成,为"十四五"期间科技创新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天长市连续7年位列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县,获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范市、省首批创新型县(市)等.2020年,全市拥有省级以上创新研发平台68家;高新技术企业163家,占全市规上企业三分之一;高新技术产业产值395亿元,占规上工业总产值51.8%;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2.23%;企业吸纳技术合同额超10亿元,年登记省级科技成果450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26件.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创新驱动发展、创业创新政策的引导和支持下,安徽民营企业创新意识增强,研发投入加大,创新成效显著。2017年,安徽规上工业中,60%以上的研发人员和新产品开发、70%以上的发明专利、80%以上的研发机构都集中在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已成为安徽科技创新和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文章归纳总结民营企业科技创新取得的成果,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