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生物技术专业特点,以培养学生创新素质为目标,适应社会需求,在加强基础理论教学的同时,引进产学研相结合的实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该文对我校生物技术专业学生创新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并对教学效果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2.
生物技术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与培养方案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阐述了人才培养模式与培养方案改革的原则基础上,对师范院校非师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及培养方案的改革与修订、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提出了框架性建议,对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进行了探讨。认为生物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案制定要体现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推进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构建新的课程结构,加大选修课程开设比例,着力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人才。通过采取"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重点实验室为平台,以教师高水平科研课题为依托,以培养学生专业素养和实践技能为目标"的发展原则,着重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通过采取学研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等教学形式,突显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专业特点,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多元化需求,增加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预期。  相似文献   

3.
高等农业院校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创新型农业生物技术人才的主要阵地.高等农业院校生物技术专业建设要以培养合格的农业生物技术人才为目标,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以生产实践为导向,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与统一;以培养掌握地域性农业产业技术的人才为特色,与本地区农业发展紧密结合,促进本地区特色农业产业的发展;以优化师资结构为重点,打造高水平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教学团队;以加强学科建设为支点,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  相似文献   

4.
叶妍  袁俊茹 《科技资讯》2014,12(25):231-232
培养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是创新型国家建设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坚持学校办学特,以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结合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师范生的特点开展的一系列旨在提高大学生专业实践技能的创新竞赛活动,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载体。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多年的创新竞赛成果总结,探索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大学生专业实践技能培养方法,引导师范生积极投身专业实践技能训练,能进一步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对师资培养的需求,促进教师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为了能更好地服务地方产业,成都大学根据本地区生物技术产业的战略发展需求,根据生物技术与生物产业的发展特点及我国生物技术类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方针政策为指导,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扬长避短。通过全方位深化实践教学改革,构建了新的实践教学体系,建立了相应的实践教学综合平台,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培养了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较好地满足了地方产业对创新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6.
为实现以成果导向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以环境工程品牌专业建设为契机,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对环境监测实验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将科研成果融入环境监测实验教学内容,并依托学院科研平台和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资源,更新适应社会需求的实验内容和方法。通过改革与实践,激发了学生实验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科研素养及创新思维,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他们今后就业和再深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为了促进高职护理专业的教学改革与发展,为临床一线培养高素质的护理人才,实现与岗位零对接的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护理专业"职业化"人才培养模式.即以岗位需求为前提,以职业素养培养为核心,从新生入学开始即分阶段、递进式进行职业化培养.主要包括职业知识、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规范和职业素养培养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双一流"建设战略给民族地区高校改革发展带来重大机遇.由于我国民族院校人才培养的特殊性,民族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改革的目的,使其更能适应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在当前建设"一流本科教育"背景下,基于国内高校环境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分析,文章以广西民族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环境工程专业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为例,介绍了广西民族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构建环境工程专业创新人才的培养体系、实践教学改革思路及过程、特色与效果.该论文可为民族高等院校实施创新人才培养提供有效借鉴.  相似文献   

9.
以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通过解析农业生物技术专业现状,提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改革的策略,以培养创新意识,强化人才培养的质量。  相似文献   

10.
研究生教育是国家战略的重要支撑,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根基.我校从2012年起围绕安全生产与应急管理开展研究生教育.以提升研究生教育内涵和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以不断改革培养模式为重要抓手,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国应急思维素质教育,注重学生专业实践培养,深化过程监管与培养.九年来,推进协同创新,突出安全与应急特色,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1.
文章遵循新工科的内涵特征、建设与发展要求,积极探索工程教育和人才培养新模式.以培养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人才为目标,在应用型院校培养人才的传统模式基础上,融入适应新时代发展和工程应用需求的元素,构建土木工程专业校内实践平台.构建以教学展示、课内实验、课外实训、创新实践等实践平台,同时融入交叉学科知识,构建工程技术应用实训平...  相似文献   

12.
教育硕士以培养服务于基础教育改革和信息化社会发展的高级应用性人才为目的,对教育教学技能和职业素养有特殊的要求。广西师范学院依托"未来教师空间站"开展信息化环境下教育硕士专业教育、科学研究、实践技能、教学方式和学习方法等方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初步实现了教学与科研并进,创新与传统相融,课内与课外一体,理论与实践并重、校内外...  相似文献   

13.
陆鑫  傅彦 《实验科学与技术》2011,(Z1):247-249,268
软件工程专业是一个实践性非常强的工程型专业,该专业培养目标主要是造就符合产业需求的软件工程师人才。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模式与体系是十分关键的要素。文章在分析软件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能力培养要求基础上,探讨软件工程专业的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给出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体系方案。结合CDIO工程教育理念,提出以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为导向的专业评价手段。以期待这些专业实践能力培养工作对提高软件人才培养质量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并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零距离对接。  相似文献   

14.
我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大多游离于专业教育之外,创新创业教育收效甚微,专业教育的标准化限制了人才开放性、综合性知识能力的形成,造成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与社会需求脱节。各高校只有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才能缩小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差距,培养出适合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同时,二者的有机融合离不开课程建设、师资力量、实践平台以及资金场地的支持。  相似文献   

15.
基于产学研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创业教育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产学研创业教育,培养实践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是当前国内高等教育和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以实践定向,根据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特点,阐述了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创业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产学研的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为创新发展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6.
在财会类竞赛推广的大背景下,基于财会专业优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提出以CDIO工程教育教学理念为指导,设定培养更加符合社会需求实践性人才的培养目标,通过以"创建优秀教师队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拓宽学生竞赛能力发挥的平台"、"以竞赛引领财会专业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强化技能教学创新"为主要途径的人才培养机制.对财会专业师资队伍组成、教师教学与综合能力要求、教学设施与实习基地建设、专业发展规划与建设目标等进行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17.
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是产业升级迭代的内在需求.该文结合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眼视光技术专业特点,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实践平台等方面探索了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思路和做法,形成了"创新链与教育链耦合"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并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效果.  相似文献   

18.
分析生物工程专业人才需求的现状与发展前景,构建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育人理念,以CDIO工程教育理念为指导思想,实践课程体系为载体,以能力培养为主线,构建"创新型教育理念—研究型理论教学—创业型实践教学—特色型培养人才"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制定与之相应的专业教学计划、课程教学大纲、实验和实践教学大纲.构建的人才培养实验区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通过分析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进程,针对目前所采用教学模式的不足,将CDIO工程教育理念引入人才培养,以技能型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设计基于CDIO的培养模式,给出培养流程,从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学生素养、标准与教学的融合五个方面,提出实现CDIO人才培养的路径,以提高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20.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加强园艺品牌专业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园艺品牌专业建设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手段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注重人才培养的科学性、系统性、综合性和实用性,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