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未来城市的竞争,将是创新能力的竞争。未来一段时期,掌握关键核心技术、新兴技术、底层技术成为支撑杭州创新发展的重要砝码。杭州创新全球位势世界知识产权组织《2022全球创新指数(GII)》《2022全球创新指数(GII)》显示,杭州在全球科技集群中的排名继续攀升,从2017年第85位升至2022年第14位,居全国第5位。杭州排名近年来连续攀升,  相似文献   

2.
正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在科技创新工作方面,2020年以来,杭州取得了一系列亮眼成绩。随着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花落"杭州,杭州迎来了引领浙江数字化转型、全方位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机遇。2020年,杭州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增幅居全国重点城市第7位;全球创新指数科技活动集群排名跃升至第25位,位居国内地区第5位;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评价位居第3位;科技创新综合实力保持全省第1位;连续10年入选"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  相似文献   

3.
<正>9月29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专门召开发布会,发布了2022年全球创新指数排名。在全球前100个科技集群中,杭州首次进入前20,位居第14位,创历史最好排名,超过了伦敦、洛杉矶等城市。由此,杭州在全球科技集群的创新指数排名,也完成了一轮“超级跃升”:从2017年到2022年,从85位上升到14位(如图1)。  相似文献   

4.
华东视界     
《华东科技》2022,(12):6-7
<正>上海市SHANG HAI1.《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发展指数2022》发布,上海跻身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第一方阵11月27日,《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发展指数2022》在首届世界地理大会上发布。报告显示,上海综合排名全球第10,跻身全球第一方阵。同时,上海在创新要素全球集聚力单项上排名第10,在科学研究全球引领力单项上排名第11,在技术创新全球策源力单项上排名第15,在产业变革全球驱动力单项上排名第7,在创新环境全球支撑力单项上排名第15。  相似文献   

5.
《杭州科技》2023,(1):6-7
<正>近日,科技部和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分别发布《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监测报告2022》和《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22》。在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指数排名中,杭州居第3位;在全国城市创新能力百强榜中,杭州居第5位(如图1、2)。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评价结果显示,排名前10位的城市依次为:深圳、南京、杭州、广州、武汉、西安、苏州、长沙、合肥和青岛。  相似文献   

6.
<正>在今年7月召开的全省科技创新大会上,杭州市及西湖区、滨江区、余杭区荣获“科技创新鼎”。这不仅彰显了区域科技创新的硬实力,也清晰传递出杭州各地结合实际,以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坚定决心。全力打造“创新活力之城”R&D经费投入强度3.59%,居全省第一、省会城市第二、副省级城市第三;位居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评价全国第二,创新指数排名跃升至全球第21位,创历史最好成绩……  相似文献   

7.
正2020年,杭州市科技创新综合实力稳居全省第一,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评价位居全国第三。2020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增速超15%,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首超70%。2020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GII)显示,杭州排名持续攀升,从2018年第41位、2019年第30位,上升到第25位……  相似文献   

8.
热点排行     
正(新闻时段2014-03-21至2014-03-31;为热度指数)1中国创新指数排名升至世界第19位[热度指数:]28日,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发布《国家创新指数报告2013》,报告显示,中国创新指数排名在全球40个主要国家中升至第19位。排名上升归功于知识创造能力提高和创新环境改善,特别是在发明专利申请和授权等方面表现突出。本国人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居世界首位和第2位。3全球最大在建核电站投入运行[热度指数:]  相似文献   

9.
张庆武 《安徽科技》2022,(12):13-14
<正>根据《光明日报》发布的2021年中国中小城市高质量指数发展研究成果,肥西县位于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县第39位,排名全省第一。肥西县始终坚持科技强县、人才强县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动摇,紧抓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的重大机遇,在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加快科技企业孵化、壮大科技企业群体、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等方面成绩显著。  相似文献   

10.
《中国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报告》是国家创新调查制度系列报告之一,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发布的年度监测评价报告.近年来,安徽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持续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果.《中国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报告2020》显示,安徽省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排名全国第10位、中部地区第2位,增幅排名全国第5位.  相似文献   

11.
近日,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发布《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监测报告2021》《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21》(以下简称《报告》),对全国78个创新型城市的创新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浙江共有6个城市上榜,排名均进入前50位,其中杭州市第2位、宁波市第15位、嘉兴市第22位、湖州市第30位、绍兴市第39位、金华市...  相似文献   

12.
李岩 《华东科技》2012,(10):1-1
"创新"是影响全球竞争力指数的重要指标之一。在2010至2011年度《全球竞争力报告》中,我国的总排名是第27位,"创新"排名是第26位。创新是一个新技术成为新产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各个环节都会成为制约创新的瓶颈。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但仅有主体,没有政产学研用的紧密  相似文献   

13.
<正>2012年度,杭州科技综合竞争力得分排名第3,与2011年度持平,科技竞争力保持在15个城市的上游水平。杭州科技综合竞争力排名仅低于深圳、广州,这个排名较准确地反映了杭州多年来科技发展的成绩。但也应看到,杭州比前一名的广州有不小的差距,比第1名的深圳更是差距显著。相反,杭州领先于第4名南京、第5名宁波并不多。杭州必须有危机意识,持续加大科技投入,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4.
引言 武汉的科教实力在全国仅次于北京、上海,但科技优势并没有很好地转化为竞争优势和发展强势。据《2006年中国31省区市创新指数研究报告》分析:武汉“科技竞争力”排289城市第13位、“科技机构”排第4、“科技创新”排第9,然而“科技成果转化”排名第36位,”科技投入”则只排到104位。“十五”期间,全国高校累计承担各类的课题有619万余项,教育部直属高校承担科技课题数占全国高校的55%。  相似文献   

15.
<正>2019年截至第3季度,绍兴市柯桥区新兴动能呈现加速释放的良好态势,其中,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完成38.3亿元,同比增长74%,规上新兴产业产值完成592.15亿元,同比增长16.1%,位居绍兴市首位。10月8日,《2019年中国中小城市高质量发展指数研究》发布,柯桥区在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区中排名第11位,比上一年度提升1位,全省排名第4位,绍兴市排名第  相似文献   

16.
<正>5月18日,杭州市委、市政府正式通报2022年度杭州综合考评结果。市直单位实际参加排名共有78家,包括优秀单位14家(含专项晋档1家)、良好单位19家(含专项晋档2家)、达标单位45家(其中进位显著8家)。杭州市科技局荣获综合考评优秀单位。2022年,杭州市科技局坚持“创新制胜”工作导向,全面落实创新强市首位战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厚植“创新活力之城”特色优势,努力争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全力构筑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首选地,奋力打造高水平创新创业新天堂,全市科技创新实力大幅提升。杭州的全球创新指数排名跃升至全球第14位,  相似文献   

17.
科技竞争力是衡量区域科学技术对社会和经济发展推动作用的一个重要依据,课题组根据2005年各地统计年鉴(2004年度数据),对杭州市科技竞争力与14个副省级及苏州、无锡、温州等18个城市进行了比较研究,杭州市科技竞争力得出如下评价结论。⒈科技竞争力保持18城市第5位,继续落后于GDP排名杭州市科技竞争力在18城市中排名第5,居广州、深圳、南京、武汉之后,与上年度相同,继续落后于GDP排名位次(第4位)。广州、深圳科技竞争力和GDP在18城市的排名一致;南京、武汉科技竞争力的排名则分别超前GDP排名达8位和6位之多。⒉5个主成份分居第4~7位,…  相似文献   

18.
浙江省科技信息研究院日前发布了《2021浙江科技成果转化指数》,温州市龙湾区2020年科技成果转化指数达到300以上,在全省县(市、区)中排名第六,位列温州市第一.  相似文献   

19.
<正>当前上海的重点是提升创新策源力,如提升全球创新资源的集聚力、科技成果的国际影响力等等。日本民间机构森纪念财团(The Mori Memorial Foundation,简称MMF)发布了《2018年全球城市实力指数》(GPCI)。全球城市实力指数根据"吸引力"评估对全世界城市进行排名。这个指数衡量6个方面:经济、研究与发展、文化互动、宜居性、环境和可访问性。记者采访到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博士、助理研究员曲洁,听听她对于调查和研究《2018年全球城市实力指数》背后的故事。  相似文献   

20.
李冲 《华东科技》2023,(7):28-30
<正>与国际一流科创城市相比,上海孵化载体建设在产业、投资等方面仍有一些不足。2022年12月,《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指数(Global Innovation Hubs Index,GIHI)2022》发布,报告显示,在全球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中,纽约位列第二位,仅次于旧金山。从全球金融中心到全球科创中心,毫无疑问,在城市发展上,纽约已成功转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