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探究广西海岸潮间带草本植物区系和群落类型,为广西滨海湿地的保护与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广西海岸东段、中段及西段潮间带选择典型的地段作为研究样地,各段设置5~8个样地,采取样方法进行调查,记录组成种类和群落类型,分析植物区系成分,编制群落分类系统。【结果】广西海岸潮间带草本植物群落物种共有29种,隶属10科18属,莎草科、禾本科、水鳖科和丝粉藻科的种类较多;根据中国湿地植被的分类系统和分类原则,结合广西海岸的具体情况,将广西海岸潮间带草本植物群落划分为4个植被型和16个群系。【结论】草本植物科、属的区系成分简单,具有很明显的热带性;潮间带草本植物群落结构简单;高潮区和河口区分布的群落较多。  相似文献   

2.
为发掘梵净山野生观果植物资源,采取典型样地调查和文献查阅统计的方法,对梵净山自然保护区秋、冬季观果植物资源分布地和种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梵净山蕴藏有丰富的秋、冬观果植物资源,统计收录29科46属129种(或变种)植物,90%以上属、种分布在低山常绿阔叶林和中山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内,但资源数量较少,多数物种处于林下偶见伴生地位。采取赋分量化的方法对收录的129种观果植物进行观赏价值评价,筛选出38种优质观果植物资源,为科学引种驯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以岱山炮台山为研究区域,设立了80个样地,其中普通样地36个,坟墓样地44个.系统调查了样地中苔藓植物种类和盖度,发现炮台山地区共有苔藓植物21科36属71种,其中苔类5科5属6种;坟墓样地中分布的苔藓植物有14科22属38种;普通地面生苔藓植物有20科32属58种.坟墓生苔藓植物物种多样性指数明显低于地面生的;在坟墓样地中,同一个坟墓的穴顶样地苔藓植物物种多样性指数大多高于背沟样地、台面样地和背墙样地的;坟墓和普通地面环境下苔藓植物种类组成和数量发生情况各有特点,相对于普通地面生苔藓,坟墓生苔藓盖度大,但种类单一、均匀度低、多样性小.总体上,坟墓修建降低了当地的苔藓植物多样性.  相似文献   

4.
梵净山独特的地理环境及气候资源孕育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以梵净山区内的中国特有种子植物为研究对象,探究分布于该区中国特有种子植物中特有属物种组成特性、生活型及其地理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分布于梵净山的中国特有种子植物特有属共24属,有33种,隶属于24科,科的分布类型中,有7个分布型和3个变型,其中泛热带分布型最多,属的分布类型中,主要为中国特有分布21属,占该区总属数的87.5%,北温带分布型最多,从物种组成上看,苦苣苔科的种数最多,有5种,特有属中单少型属占比较大,有21属,占比达87.5%,大多具有原始性及古老特有残遗属等特点;生活型上以木本(含木质藤本)属数量(16属)占优势,丰富的特有属植物也反映了梵净山种子植物区系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5.
采用群落生态学的调查方法,对洛河上游22个河漫滩样地的草本植物物种多样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洛河上游河漫滩草木植物种类丰富,有30科,86属,126种;各物种多样性指数受群落立地生境和人为活动的综合影响随河流流向呈不规则波动.  相似文献   

6.
八仙山不同立地条件落叶阔叶林群落结构和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落叶阔叶林是北半球主要的植被类型之一,以我国华北地区暖温带落叶阔叶林最为典型且成分较为复杂丰富.为了更好理解暖温带北部山区森林结构和发育规律,在天津八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阴坡、山脊和阳坡3种典型立地条件下分别设置1 ha样地,并对样方内所有胸径≥3 cm的树木进行详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阳坡样地树种有38种/ha,隶属于28属19科;山脊样地有33种/ha,隶属于22属15科;阴坡样地有31种/ha,隶属于22属16科.从物种多度、平均胸径、胸高断面积和重要值等指标分析表明,3个样地群落均具有明显的优势种,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和槲栎(Quercus aliena)分别占据重要地位. 3个样地所有树种的径级结构均呈现倒"J"型,说明群落整体更新良好;同时蒙古栎的径级分别在阴坡样地和山脊样地呈正态分布型,槲栎在阳坡样地呈偏正态分布型.样地立木材积以山脊样地最大(161.97 m~3/ha),其次是阳坡样地(154.29 m~3/ha),阴坡样地(111.41 m~3/ha)最小.分析3个样地中优势种空间分布格局,白蜡树(Fraxinus chinensis)在较小尺度上表现为聚集分布,随着尺度增加,随机和规则格局成为主要分布形式;蒙古栎、槲栎、紫椴(Tilia amurensis)均在较大尺度上表现为聚集分布格局.  相似文献   

7.
本文概述了梵净山的自然地理概况、考察经过及方法,重点介绍了考察结果及结果分析,认为:一、梵净山昆虫的区系组成,是以东洋种为主,并有一定数量的古北种存在,在中国动物地理区划中,则主要由华中、华南、西南三区种所组成,而以华中区种为主。二、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布。梵净山昆虫的垂直分布可分为:1.山麓丘陵带(海拔600m以下);2.低山带(海拔600—1250m之间);3.低中山带(海拔1250—1900m之间);4.中山带(海拔1900—2100m之间);5.亚高山带(海拔2100m以上)。文内叙述了各带的自然概况、种类、区系及森林被害情况。三、具有昆虫种类繁多、生态系统稳定的特点。考察所采标本已鉴定的有609种。分属108科、467属。其中新种56个,新属一个,且有一些珍稀种类、梵净山特有种及原始类群。各种类间互相依存,互相制约的现象普遍,这对抑制梵净山森林虫灾的大发生有较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大自然》2017,(6)
正梵净山是武陵山脉主峰。著名的梵净山红云金顶奇峰突兀,极其险峻。20世纪80年代,梵净山就成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加入了人与生物圈网络。世代居住在这里的人们纯朴率真,对当地自然资源取之有道、用之有节。这里森林植被覆盖率极高,林相极好,从山脚到山顶都是原生甚至是原始的森林植被:山脚是壳斗科、樟科和山茶科植物组成的典型常绿阔叶林;随着海拔升高,出现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山顶是漂亮的苔藓矮曲林。  相似文献   

9.
以大洪山鸳鸯溪河漫滩为实验地点,采用样线法和随机样方调查法,开展不同水位点的河漫滩植物多样性的调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鸳鸯溪河岸带植物共有29科44属47种,其中草本植物30种,灌木6种,藤本植物5种,灌木或小乔木3种,乔木3种;离水越近的样地更多的物种是多年生草本,远离水的样地更多分布的物种是木本植物,1年生物种在2个样地中的分布无统计学意义上显著差异;鸳鸯溪河岸道分布有群丛类型16个,湿生类有2个,两栖耐受类有3个,陆生类有4个,灌木类有4个,乔木类有2个;2个样地多样性指数存在统计学意义上显著差异,离水越近的样地的物种数显著高于远离水的样地物种数.  相似文献   

10.
记述采自贵州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跳蛛科Salticidae和管蛛科Trachelidae蜘蛛各一新种。即,金蝉蛛属一新种:梵净山金蝉蛛Phintella fanjingshansp.nov.,本新种近似于卡氏金蝉蛛P.cavaleriei (Schenkel,1963),但本种雄蛛触肢插入器较粗,胫节外侧突宽大;管蛛属一新种:朱氏管蛛Trachelas zhui,sp.nov.,本新种区别于本属其他种的特征是外雌器插入孔较大、圆形且呈螺旋状,末端指向后端。模式标本均保存于西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相似文献   

11.
吴兴亮 《贵州科学》2000,18(3):184-190
报道了梵净山的大型真菌365种,分属于124属,41科。其中食用图105种,药用菌87种,毒菌33种,木腐菌131种及菌根菌114种。梵净山的大型真菌分属于下列林型和植被型:阔叶林型、;针阔混交林型;针叶林型;灌丛型和荒地型。营养方式主要分为寄生、腐生和共生3大类群。  相似文献   

12.
《贵州科学》2021,39(4)
结合文献调查、标本采集,鉴定梵净山大型新记录真菌159种,隶属于39科78属,其中食用菌55种,药用菌17种,有毒真菌14种,中国新纪录种5种,结果表明,梵净山野生大型真菌的资源非常丰富,目前已知种类应多于600种。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佛山市区城市绿地植物物种多样性的调查,结果显示,市区绿地中应用了竹类16种,藤本植物15种,灌木31科60属80种,草本植物24科31属51种。其中,15种竹、3种藤本、23种灌木以及10种草本植物为乡土植物。藤本、灌木及草本植物中,分别有13种、43种及22种是观花植物。藤本和灌木之中均仅有2种落叶植物。灌木和草本植物中,分别有29种和21种耐荫植物。不同的植物在绿地中出现的频率差异极大,绿地中经常使用的灌木和草本植物均仅有10种左右。  相似文献   

14.
通过野外样地调查,结合文献资料和标本鉴定,对戴云山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保护区内植物多样性丰富,共有野生种子植物1 753种,隶属于181科741属;种子植物科的组成以中科、小科为主,种数集中在中等科,优势科不是很明显;种子植物属的组成以极小属为主,种数集中在小属;种子植物科、属的地理区系成分复杂,以热带、亚热带成分占优势,兼具部分温带性质;属于中国特有种有18属20种。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21°N—37°N范围内分别设置40个陆生和40个水生空心莲子草入侵样地,根据吴征镒等对种子植物科、属地理分区类型的划分原则进行统计,分析异质生境中空心莲子草群落区系的格局差异及纬度梯度对区系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1)陆生样地共记录植物51科149属178种,水生样地共记录植物43科90属104种,群落中存在较多具有入侵性质的伴生种。(2)水、陆区系均存在明显热带性质。(3)从科到属的水平中,区系温带成分增加。马唐属(Digitaria)、稗属(Echinochloa)和狗尾草属(Setaria)等伴生种常在亚热带或暖温带形成优势种。(4)随着纬度降低,区系中属的热带分布型比例明显增加,而属的温带分布型比例呈下降趋势。研究表明,空心莲子草群落区系中科、属的热带型成分优势明显,而温带型成分较少;诸多起源于热带地区的入侵性质伴生种具有极强适生性,其与空心莲子草共同抢占资源;纬度梯度导致的水热异质性构成了入侵群落区系演化的有效驱动力。  相似文献   

16.
为探明梵净山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含石松类植物,下同)的区系特点,结合野外调查、标本鉴定及资料整理的方法,调查了梵净山蕨类植物种类,并分析了梵净山蕨类植物属与种的各种区系成分。主要结果有:1)梵净山自然保护区共有蕨类植物28科,87属,324种,7变种和3变型。2)属的区系分析表明本区蕨类植物区系在属一级上带有明显的热带性质,但温带成分对本区区系也有一定影响。3)种的区系分析显示本区蕨类植物区系在种一级上具有温带性质,处于东亚蕨类植物区系的东翼及我国蕨类植物区系的中心区域,热带亚洲成分向北扩散也对本区蕨类植物的区系特征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17.
梵净山药用苔藓植物多样性及分布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对保护区进行第二次本底资源调查,结果显示:梵净山的药用植物2 086种(含变种),其中药用苔藓植物17科23属32种。同时对这些药用苔藓植物的生境、药用功效及分布特点进行了归纳整理,并结合梵净山药用苔藓植物的可利用现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利用措施。  相似文献   

18.
贵州柏箐喀斯特森林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柏菁喀斯特森林保护区有两栖动物13种,爬行动物24种。运用G-F指数对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进行物种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爬行动物单型科数仅1科,科中和科间的多样性较高;两栖动物的单型科数达4科,科中和科间的多样性较低;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属间的多样性指数相似;但两栖动物科属水平上的物种多样性指数较低。  相似文献   

19.
上海市环城绿带乡土草本物种多样性及城市绿化应用潜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上海环城绿带为研究区域,对其林下乡土草本植物分布现状进行调查及编目汇总.结果表明,目前绿带内共有乡土草本植物35科85属111种,分别占上海现存草本植物的70.00%,45.70%和36.63%,其中以单种科、寡种科居多;地理成分呈明显温带性质,并兼具热带亲缘性;调查中共出现7种生长型的草本,生活型分析表明多年生与一年生草本比例相近,其比例可能受人为干扰的影响;此外,本文对乡土草本植物在城市绿化建设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在对湖南桑植龙潭坪、石门壶瓶山长果安息香种群进行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其群落的区系,比较了两地长果安息香分布核心样地的生境、群落特征及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1)两个样地共出现维管植物82科153属229种。其中蕨类植物7科11属16种,裸子植物1科1属2种,被子植物74科141属211种;(2)长果安息香区系成分复杂,科级与属级地理成分热带性质较强;(3)长果安息香群落垂直结构复杂,以中小高位芽植物为主;(4)样地植物种类丰富,灌木层的各项物种多样性指数均高于乔木层和草本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