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现存所谓孔尚任《会心录》第六则是完全抄袭清中叶沈德潜于1731年时的《说诗晬语》而成,而此时孔尚任已经离世13年.再参照《四库总目提要》的说法,现存的《会心录》体例与四库馆臣描述不符,因此现存《会心录》绝非为孔尚任《会心录》而是伪作。  相似文献   

2.
孔尚任在《桃花扇》中安排侯方域、李香君入道,长期以来一直引发了人们不同的意见,褒贬不一。本文通过细读文本,结合明末清初的禅悦之风以及孔尚任自己的宦海生涯,探讨了其结局的必然性以及其中所寄寓的孔尚任的深沉历史感与迷惘无奈性。  相似文献   

3.
清初诸城遗民张石民与《桃花扇》的作者孔尚任及剧中人物张瑶星都有交往,而石民弟子解琢章又曾被孔尚任“馆之岸堂”,并在《桃花扇》传奇初脱稿后“亲为按节终卷”。本文考证了这一段鲜为人知的史实,并指出《桃花扇》所写的“兴亡之感,”实际就是当时遗民的“无限心事”。  相似文献   

4.
桃花扇小札     
一 桃花扇非传奇名桃花扇,《词源》训为“传奇名,孔尚任撰”.《辞海》同.这根据自然是古典名著《桃花扇》.可惜,就词之“源”而言,桃花扇却确实不是什么“传奇名”,也与孔尚任无关.《金瓶梅词话》中就屡屡“出现”舞纸杨柳楼头月,歌罢桃花扇底风”这样的句子了.明显的,这句中的“桃花扇”是物,专有名词.又如:  相似文献   

5.
《桃花扇》中,侯朝宗、杨龙友和阮大铖等人作为一个整体都是孔尚任的反思对象。《桃花扇》通过对侯朝宗、杨龙友和阮大铖的塑造,不仅表态地呈现出无行人的三个层面,还形象地演示出人变异的动态进程。仗义轻利、轻知重行、人格完事的人是作心中理想的人形象。孔尚任思索人问题时有深刻也有迷茫。  相似文献   

6.
我国古典戏曲发展到清代初年,各方面都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洪昇和孔尚任正是在创造性地学习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分别写出了一代名著《长生殿》和《桃花扇》。这被誉为清初剧坛的双壁,各有千秋,难分轩轾。但若就剧本的结构而论,《长生殿》后半部有些拖沓,而《桃花扇》却通体严密,几乎无懈可击。  相似文献   

7.
《桃花扇》中的几个时间都是经过精心设定的,表明孔尚任既有对历史的沉思,又有对现实的关怀。清初官方断明亡于崇祯朝,是亡于闯贼、亡于权奸、亡于门户,承认明朝及崇祯的正统地位,并祭祀明陵、礼葬崇祯、褒奖殉难诸臣,不承认弘光朝,而《桃花扇》的观点与官方一致,所以剧中祭崇祯及殉难诸臣并不意味着反清。“入道”即避乱,是暂时的,最后的结局是老赞礼下山颂圣。因此,应认为《桃花扇》是一部忠清之作。  相似文献   

8.
《桃花扇》自它诞生之日起,人们就对它的艺术成就作了极高的评价,可是关于《桃花扇》的主题思想倾向,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比如,有些同志认为孔尚任”不是亡明遗民,没有遗民的反清思想,也没有反清的需要”;有些同志认为《桃花扇》算不上伟大的爱国主义作品;有些同志认为《桃花扇》的出现适应了清初封建统治者的政治需要;等等,如果将持上述观点的同志视作一派的话,则另有一派与之针锋相对。他们认为《桃花扇》唱出了深沉的民族血泪仇,写出了民族  相似文献   

9.
大凡伟大的诗人,对故乡都别有一番深情。屈原、李白、杜甫、苏轼、陆游,在他们的诗歌中都留下了思恋故乡的琼句华章。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夜静思》)更是脍炙人口,千古流传。清代著名戏剧家、诗人孔尚任说得好:“诗人不是无情客,恋阙怀乡一例心。”(《出彰义门》)诗人们往往把爱国、爱乡的感情融为一体了。  相似文献   

10.
清代的爱情婚姻剧成就最高者首推洪异的《长生殿》与孔尚任的《桃花扇》,二剧分别表达了情重于责、为情弃责的爱情理想和责重于情、为责弃情的爱情理想。为情弃责,是对明中叶以来倡情之风的进一步高扬,是对晚明以来情欲泛滥的世风的警示,是对明末清初情理合一创作思想的反拨。为责弃情是《桃花扇》所标举的爱情新特征。为责弃情,与明清之际经世思潮的广为倡导有关,又是明末清初社会动荡的产物。  相似文献   

11.
丁建平 《科技信息》2007,(23):233-234
从孔尚任的《桃花扇》中的李香君的完美形象中依稀可见一批晚明乐妓的辉煌身影。妓女,作为被压在黑咕隆咚枯井最底层的受害者,向来都是被同情与怜悯的对象。曾几何时,文人"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叹惋换作"真吾畏友"的自惭。一个王朝走向灭亡,一种文化走向末日之时,这底层的弱者好似一切最后的承担。本文试以李香君为中心,结合晚明歌妓风尚以及古典青楼文化脉络论述这一现象。  相似文献   

12.
洪昇的<长生殿>和孔尚任的<桃花扇>是清初剧坛上的两朵奇葩,在清初产生了极大的反响.然而,两部剧本的作者,却在前后仅十年的时间内,相继遭难.洪昇和孔尚任之所以遭难,是因为他们的作品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那就是两剧在内容、创作动机、演出效果诸方面都触碰了清初统治者的忌讳.  相似文献   

13.
在《桃花扇》中,崇祯帝作为一位“不在场的角色”始终贯穿于整个故事情节发展中。分析剧本中与崇祯帝有关的十二出故事情节,并结合明末清初史料,可以发现剧本中崇祯帝勤政治国却又治理不善、悲惨无力的形象特点。崇祯帝的死亡是文本中兴亡悲剧、侯李爱情悲剧的最初原点。孔尚任以剧中人物的视角刻绘崇祯帝的形象,让其参与进文本的故事结构中,成为文本情节的推动者、兴亡之感的催化剂、文化失落的标志,具有重要的文本意义。  相似文献   

14.
《关于物质的定义问题》是黄楠森同志发表于《江淮论坛》(1984第五期)的系列论文《关于<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的几个问题》之一,提出了对列宁的物质定义的几个质疑。本文谨就《关于物质的定义问题》述及的对列宁物质定义的几点质疑谈些自己的看法,愿同黄楠森同志商榷并就教于黄楠森同志。 <一> 黄楠森  相似文献   

15.
朱传云 《甘肃科技纵横》2005,34(6):91-91,177
根据我国《劳动法》有关规定,结合高校现行劳动管理体制,就两个方面的问题进行探讨:一、《劳动法》在高校的适用范围问题;二、高校职工的社会保险问题.  相似文献   

16.
《高等数学》是高校教学中的一门重要课程,笔者总结几年来的教学经验,把《高等数学》中几个重点问题一次积分;三重积分;幂级数,加以阐述,并给出这几个问题一些简便解法.  相似文献   

17.
《论语》学作为传统专门之学,历史悠久,内容丰富,问题众多.文章主要围绕《论语》的编纂、《论语》的意义解读及孔子的思想这三个问题进行探讨,力图在固有旧说的基础上,提出新的阐释,为《论语》学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高等数学》是高校教学中的一门重要课程,笔者总结几年来的教学经验,把《高等数学》中几个重点问题:一次积分;三重积分;幂级数,加以阐述,并给出这几个问题一些简便解法。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与语言学问题》是斯大林同志一九五○年发表的关于语言学的两篇论文和关于语言学问题答复同志们的三封信而编成的,这两篇论文和三封信是:《论马克思主义在语言学中的问题》、《论语言底几个问题》、《答桑席叶夫同志》、《答别尔金和富列尔两同志》、《答阿·霍洛波夫同志》。这些文章发表以后,成了当时社会主义阵营各国语言学界的纲领性,指导性文件,在我国,斯大林同志的语言学思想主宰了语言学界三十多年,至今没人敢越雷池一步。  相似文献   

20.
包震  余树娟 《科技信息》2011,(9):I0155-I0155
作者通过多年《工程制图》教学工作经验,阐述一下《工程制图》课教学中因注意的几个基础知识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