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目的观察国产重组链激酶(r-SK)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AMI)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12例AMI患者应用r-SK静脉溶栓治疗,观察临床症状、心电图、心肌酶谱的变化,判断血管再通率。结果12例AMI患者溶栓再通率85.7%,5例发病6~24h溶栓再通1例,再通率20%,两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AMI患者选用国产r-SK静脉溶栓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报导5例急性心肌梗塞病人早期静脉溶栓治疗结果:5例溶栓治疗后全部再通,胸痛平均36分钟缓解或消失;ST段在半小时内回降>50%;CK和CK-MB峰值平均提前到10.3h出现;溶栓过程中,4例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牙龈出血和皮肤瘀斑各1例。 相似文献
4.
赵庆桃 《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2003,2(5):62-63
目的:探讨重组链激酶(rSK)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AMI)的疗效。方法:对60例发病12h以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rSK150万u+5%G S100ml60min静脉滴完;对照组30例,给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血管再通率83.3%,对照组无1例出现血管再通。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05)。治疗组胸痛消失出现在治疗后2±1.2h,CK-MB酶峰出现在发病后12±2h,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1)。治疗组并发心源性休克和心力衰竭少于对照组(P<0.05和P<0.01)。治疗组的病死率3.3%,明显低于对照组23.3%。治疗组出现镜下血尿5例,无严重出血者,无一例发生过敏反应,有2例发生低血压。结论:国产重组链激酶为治疗心肌梗塞有效安全的溶栓药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急性心肌梗塞病人不同时期静脉溶栓后临床间接指症的观察,说明早期溶栓的重要性。方法比例静脉溶栓的病人中,根据发病后不同时间溶栓分成≤4小时、4—6小时、6-12小时三组,比较再通后∑ST段下降率时间,胸痛缓解时间、再灌注心率失常出现时间以及CK—MB峰值时间的变化,同时比较血管再通率及4周病死率。结果三组比较∑ST下降率时间分别为80.4±23.2分钟、110.2±28.9分钟及124.8±27.6分钟(后者与前者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胸痛缓解时间分别为120.6±18.7分钟、130.4±16.6分钟及160.3±15.9分钟(后者与前者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再灌注心率失常出现时间分别为90.5±30.1分钟;92.1±27.8及91.4±28.3分钟(后者与前者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CK—MB峰值提前时间分别为540±30.9分钟,600±28.7分钟及700±29.4分钟(后者与前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三组血管再通率分别为71.4%、69.1%、40.3%(后者与前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4周病死率分别为0%、4.8%、7.7%... 相似文献
6.
院前和急诊CCU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院前和急诊CCU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必要性.方法:院前与急诊CCU确诊急性心肌梗塞,排除溶栓禁忌证即开始溶栓,以“急性心肌梗塞溶栓疗法参考方案,为标准判断疗效.结果:院前与急诊CCU溶栓时间提前,其3h,3~6h溶栓率、再灌注率明显提高.结论:院前及急诊CCU有必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给予及时溶栓. 相似文献
7.
我们对48例AMI的病人进行溶栓治疗,用国产尿激酶(UK)2.2万IU/kg加入100ml葡萄糖液内静点,12h后皮下注射肝素7500u,每12h一次,用3~5日,滴尿激酶前口服肠溶阿斯匹林0.3,以后0.3/日,3~5日后改为50~150mg/日维持,至出院。对其疗效评价,结果显示,发病至溶栓时间6h内者再通率明显高于6h以上者(P<0.01)尿激酶剂量大,溶栓的效果好,不良反应轻,便于不能开展经皮冠脉内直接溶栓的基层医院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8.
9.
10.
叶梅 《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1)
急性脑梗死是脑血管病最常见类型 ,溶栓疗法是目前推荐的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方法之一。静脉溶栓能够早期再通闭塞的脑血管 ,在缺血脑组织出现坏死之前 ,给缺血脑组织及时供血 ,最大限度地恢复脑的正常功能。我科自 1 998年以来 ,采用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 2 1例 ,由于医护协作 ,积极采取身心护理措施 ,取得满意效果 ,护理体会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2 1例患者中男 1 5例 ,女 6例 ,年龄 45~ 78岁 ,平均年龄 64.1岁 ;发病时间均在 6小时以内。全部病例均为首次发病 ,头颅 CT排除脑出血 ,无明显低密度改变 ,肌力在 O- 级。1…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重组链激酶加硝酸甘油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能否提高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自1997年5月至2004年12月对6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给予重组链激酶150万u溶栓治疗加持续静脉滴注硝酸甘油5d,观察溶栓再通率,急性期死亡率,并发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溶栓再通率为89.1%,35d内无一例死亡。出血发生率15.8%,无脑出血病例。无过敏发生。低血压31%(1/31)。结论:重组链激酶加硝酸甘油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可明显提高再灌注率,降低死亡率,未增加不良反应。是较为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李桂荣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1(4):452-453
探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中静脉溶栓疗法的安全性 ,从护理角度探讨在溶栓治疗过程中的护理配合和并发症预防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近十几年来急性心肌梗塞(AMI)的治疗已有了许多的进展,如心电监护、直流电转变及除颤、心脏起搏、血流动力学监测,可使心肌梗死的急性或病死率降低,溶栓疗法使冠脉血流得以早期恢复,限制了梗死范围扩大。本文对44例溶栓患者的观察,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我们收集了1996年11月~1997年7月共44例AMI患者,根据典型陶痛,心电图的动态演变以及血清心肌酶确诊。其中男性29例,女性15例,年龄最大是的75岁,最小的为33岁,平均年龄54岁,其中急性前间壁、前壁、例壁、后壁心肌梗死25人,急性下壁、右室心肌梗死16人,急性心…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急性心肌梗塞(AMI)溶栓后血管再通对临床预后的影响,本文对我院在1991年7月至1994年12月间施行尿激酶(UK)静脉溶栓治疗的102例急性心肌梗塞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总结,比较了冠脉再通组和冠脉未通组病人在住院期间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梗塞后心绞痛、再梗塞的发生率及其病死率。结果表明冠际再通可明显地改善AMI病人的心功能,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率,降低病死率。提示冠脉再迈可显著改善病人的近期预后, 相似文献
15.
黄景玲 《西北民族学院学报》1997,18(2):67-69
自1995年7月至1997年6月,有20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接受静脉溶栓治疗,其中6例是发病6~12小时以后就医的。这6例患者之中4例发病前表现为初发劳累型心绞痛,未合并有其它疾病。1例合并有成人型糖尿病。1例过去有高血压病并且有过下壁心肌梗塞。全部病例均能良好地耐受溶栓治疗,治疗有助于患者平稳地渡过心肌梗塞后前5周。 相似文献
16.
目前,对于急性心肌梗塞患者静脉溶栓治疗使冠脉再通的几项标准:①ECG抬高的ST段于2小时内回降>50%;②胸痛2小时内基本消失;③2小时内出现心律失常;④血清CPK—MB峰值提前出现(14小时内)已得到公认,但把24小时内T波倒置列于上述标准中,尚待... 相似文献
17.
18.
欧阳方 《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1):88-90
目的 探讨脑动脉高密度征的临床特点,评价脑动脉高密度征行静脉溶栓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入院前行头部CT发现脑动脉高密度征后且有神经缺失症状患者行静脉溶栓病例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其中采用尿激酶5例,阿普替酶(rt-PA)10例。结果 溶栓后复查CT、CTA及MRA造影随访7例,DSA造影随访4例,随访时间3~18个月,平均10.4个月。所有患者临床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并未再次发生梗死或出血。结论 脑动脉高密度征行静脉溶栓可改善临床症状,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9.
探究低分子肝素与尿激酶静脉溶栓联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选取2013年11月-2016年2月甘肃省成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5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冠状动脉再通情况、心脏超声指标、心肌酶及病死率。观察组患者冠状动脉再通率72.37%显著高于对照组52.63%(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LVEF分数均明显升高,观察组患者LVEF分数升高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LVEDd、LVEsd及CK-MB水平均明显降低,观察组患者降低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病死率3.96%显著低于对照组17.11%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分子肝素与尿激酶静脉溶栓联合可显著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再通率,改善心脏超声指标及心肌酶水平,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20.
急性脑梗塞溶栓治疗是近年来医学界研究的新课题,现已列入卫生部“九五”攻关协作项目。该疗法目前在一些大医院进行临床观察,近年来屡有报道各地医院临床工作者进行脑梗塞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的尝试,并取得相当疗效。笔者在这方面也进行了临床尝试,取得点滴经验,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