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创新作为素质教育的核心,最关键的是创新人格的确立。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文章分析了当前学校教育的现状,指出了我国学生人格的缺陷,探讨了创新人格的教育途径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创造力如何直接关系到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举措,也关系到学生今后的就业与发展,高等教育工作者应重视提升大学生创造性才能.创造力教育要从培养学生创新人格、创新思维和创新技能等层面全面展开.本文针对提升大学生创造力提出:破除其人格与动机方面不利于创造性的缺陷,引导他们形成利于创造的人格特征;也要重视创新思维训练以及通过实践活动发展其创新技能,展示其创造性才能.  相似文献   

3.
浅谈技工院校计算机教学中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敏 《科技信息》2010,(27):I0256-I0256
创新教育是指以创新人格的培养为核心,以创新思维的激发为实施手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基本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为主要特征的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4.
传统中学美术教育在塑造学生人格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方面阻碍了学生独特个性的发展。现代教学中教师应该为学生创造愉悦的课堂环境,以鼓励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并与学生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给予学生充分发挥个性的自由。  相似文献   

5.
以人为本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推进艺术教育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德育以人为本,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推进艺术教育创新,目的是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人格的完善与升华、激发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为祖国培养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6.
我国高校班级管理工作需适应时代要求,彻底转变观念,为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提供发展空间,通过培养创新人格、创新能力、创新思维,可以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形成创新人才辈出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7.
创新教育是指在基础教育阶段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实践。探索了如何在自然科学的化学课教学实践中,将加强基础教学与发展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精神与创新人格培养有机结合,开拓学生创新视野,开发创新教学,发展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8.
创新人格主要特征是浓厚的求知兴趣、强烈的创新激情、坚定的信念、冒险的精神、顽强的意志力,以及思维和行动的独立性与做事一丝不苟。创新人格的主要特征对创新的影响表现在对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创新行为的影响方面。教育工作者要注意对学生创新人格的培养如:抓住好奇心,增强自信心,树立正确的创新价值观,培养高尚人格。  相似文献   

9.
高校班级管理工作需适应时代要求,班级管理工作者必须彻底转变教育理念,正确认识创新本质,倡导创新精神,激发创新潜能,为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提供发展空间。只有学生才是班级的真正主人,班级管理应以学生的自我管理为主,通过培养创新人格、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有效实施创新教育,形成创新人才辈出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0.
创新教育是指以创新人格的培养为核心,以创新思维的激发为实施手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基本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为主要特征的素质教育。在当今计算机教育中,转变教育观念,营造良好的环境,激发创新思维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创造性人格由创造性个性倾向、创造性自我意识、创造性心理特征所构成。培养和开发学生的创造力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创造教育是培养学生创造性人格的有效途径,其目标是培植学生的创造性品质。教育要培养和建构学生的创造性人格需要创造型教师、宽松民主的教学环境、创新的舞台。  相似文献   

12.
中学语文教学在学生人格培养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促进学生心理的和谐发展,发展学生和谐的人际关系和协调能力,促使学生形成有力的自我调控系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13.
人格是影响创新人才成长的重要因素。人格的形成既受遗传因素的制约,也受环境、教育、成熟过程等因素的影响,因此人格既有稳定性,又有可变性。不同的人格特征对于创新能力的影响不同。大学教育中,从人格角度探索创新人才的培养,就是要注重培养学生有利于创新的人格特质,造就时代所需要的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14.
黎欢 《韶关学院学报》2006,27(5):143-145
当前,成人教育在不断改革、发展的同时,仍存在急功近利的负面趋势,人文精神缺失的现象较突出,表现在成人教育忽视学生主体的需要、忽视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以及学生人格的塑造。因此,在成人教育的教学改革过程中必须通过多种途径,大力加强成人教育中人文精神的培育:按需施教,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大力发掘学生的创造性潜能;注重学生人格健康发展,营造和谐的教学环境。  相似文献   

15.
结合高校语文教学的特点,探讨了高校的语文教育应该以学生为本,重在培育学生的人文素养、人格发展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情操,形成具有时代精神的审美价值的教学思路.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的目的是探讨不同类型学校中学生人格发展特点,着重探讨校园环境和学生人格发展的关系。研究选取代表省重点、市重点和一般中学的三种类型的中学(分别用甲、乙、丙来表示)的811名学生,采用Raymond·Bernard·Cattell编制的14pf人格因素问卷对他们进行测试。结果表明:(1)不同类型学校的学生人格发展有差异;(2)校园环境对学生人格发展有显著影响,良好的校园环境有助于学生人格的健康发;(3)中学生的人格发展渐趋成熟,但其发展有不稳定性;(4)男女学生人格发展不平衡。  相似文献   

17.
黄中勇 《科技信息》2007,(27):34-34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它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所谓的创新教育,是指依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对人的要求,有目的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的教育。中学生都具有一定的创新潜能和个性发展需要的心理倾向,如果通过实施创新教育,一定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和个性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潘丽娜 《科技资讯》2012,(22):187-187
创新素质主要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人格和创新能力。高职院校学生的创新素质的培养,要树立创新教育观念、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改革教学方法、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的目的是探讨不同类型学校中学生人格发展特点,着重探讨校园环境和学生人格发展的关系.研究选取代表省重点、市重点和一般中学的三种类型的中学(分别用甲、乙、丙来表示)的811名学生,采用Raymond·Bernard·Cattell编制的14pf人格因素问卷对他们进行测试.结果表明(1)不同类型学校的学生人格发展有差异;(2)校园环境对学生人格发展有显著影响,良好的校园环境有助于学生人格的健康发;(3)中学生的人格发展渐趋成熟,但其发展有不稳定性;(4)男女学生人格发展不平衡.  相似文献   

20.
音乐教育在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音乐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对学生的审美观、艺术观、思想道德、创新精神和智能、心理等素质的形成,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音乐教育是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和人格全面发展的切实有效的措施,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