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改良型A/A/O工艺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景玲  沈连峰  徐道金  王谦 《河南科学》2009,27(10):1309-1311
分析了改良型A/A/O工艺在城市污水处理中的运行结果,说明通过增设回流污泥预脱硝区和内回流改良A/A/O工艺具有较好的污水处理功能,出水水质能够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2.
为了保证国电沈阳北部污水处理厂的运行效果,基于三维荧光光谱技术,结合荧光区域积分及物料平衡计算,考察了中试改良A2O工艺中溶解性有机物的降解规律。结果表明,改良A2O工艺进水中的荧光物质主要以类蛋白物质为主,并含有少量的类富里酸物质。经荧光区域积分分析,改良A2O工艺对荧光区域Ⅰ,Ⅱ,Ⅳ标准积分体积的去除率分别为81.5%,54.0%和63.4%,而荧光区域Ⅲ,Ⅴ的标准积分体积去除率相对较小,分别为30.2%和27.8%。物料平衡计算表明,预缺氧区和厌氧区主要对荧光区域Ⅰ,Ⅳ所代表的物质有去除效果;缺氧区对荧光区域Ⅰ所代表的物质有去除效果;而好氧区则对各荧光区域所代表的物质均有去除效果。此外,荧光区域Ⅳ的标准积分体积与溶解性化学需氧量(SCOD)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性,其相关性系数为0.991 1,荧光区域Ⅳ的变化最能有效代表改良A2O系统中SCOD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3.
为优化缺氧/好氧(A/O)法工业污水处理工艺,提高出水水质,对处理流程中水中可溶性有机物变化规律进行了深入研究。利用紫外吸收光谱、三维荧光光谱联合区域面积积分方法(FRI)解读A/O工艺过程中,溶解性微生物代谢产物(SMP)的荧光特性,分析了FRI值与COD,NH_4~+-N的相关性及SMP组成与有机质的转移代谢规律。结果表明,三维荧光的Ⅰ区、Ⅱ区与COD,NH_4~+-N浓度皮尔森相关系数均达到0.97以上;类腐殖质与类蛋白物质是该工艺SMP的主要荧光成分,类腐殖质在好氧段稳定在40×10~6 au·nm~2,其在该A/O工艺出水未能完全去除;类蛋白物质所占总荧光比例由最初的25.43%降低到2%以下,在缺氧段被大量去除。本研究可快速监测水中COD和有机物大类组分比例,为优化A/O工艺参数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4.
以"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的A2/O升级改造技术成果为基础,结合当前运行良好且具有代表性的改良A2/O工艺,从原位优化改造和深度处理等方面总结了高排放标准下城镇污水厂A2/O工艺升级改造的技术对策.介绍了具有代表性的A2/O升级改造示范工程的运行情况,并对A2/O工艺的优化和推广使用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5.
增强的A+A2/O工艺是城镇污水厂普遍采用的脱氮除磷工艺。为研究预缺氧池对增强的A+A2/O工艺的脱氮除磷的作用效果,分别对稳定运行中A+A2/O工艺中预缺氧池进、出水中的氮、磷含量进行分析。预缺氧池对TN、NH4+-N的去除率分别达到62.63%和37.05%,分别占整个A+A2/O工艺系统去除率的90.52%和37.95%。通过对预缺氧池氮元素进行物料平衡计算,预缺氧池中TN的减少量9.27mg/L近似等于NH4+-N和NO3--N去除总量9.07mg/L。实验结果表明,前置预缺氧池发生了厌氧氨氧化作用,能够强化系统脱氮。此外,系统中总TP去除率达92.66%,表明前置预缺氧池能促进厌氧池的厌氧释磷,提高去除率。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对A2/O(厌氧/缺氧/好氧)工艺进行改进,研制了集活性污泥法、缺氧—好氧生物脱氮(A1/O)法、厌氧-好氧生物除磷(A2/O)法、生物接触氧化法等多种工艺于一体的污水处理实验装置。阐述了该多功能装置的研制方法、功能、特点及在教学和科研中的应用。该装置的研制实现了一器多用,为实验教学添置了多项硬件条件,同时为科研提供了多种生物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7.
在简述硝化—反硝化工艺概况基础上,详细介绍了A2/O2法处理流程、焦化废水处理工艺设计以及采用A2/O2法处理焦化废水的工艺控制。  相似文献   

8.
水力停留时间是制约A2/O工艺的关键因素,直接影响系统的脱氮除磷效率.本试验采用了50 L的A2/O实验装置处理人工模拟生活污水,考察了不同水力停留时间(Hydraulic Residence Time.HRT)对A2/O工艺脱氮除磷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厌氧:缺氧:好氧体积比为1∶1∶2,污泥回流比为75%,混合液...  相似文献   

9.
A2/O生物膜系统处理焦化废水工艺参数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采用A2/O生物膜工艺处理焦化废水,对A2/O处理焦化废水的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水力停留时间为39 h(其中:厌氧酸化6 h,缺氧反硝化10 h,好氧23 h),控制好氧段溶解氧质量浓度为3~6 mg/L,出水pH为6.8~8.0,混合液回流比R=3的情况下,可以得到良好的脱氮和除碳效果。  相似文献   

10.
论述了生物脱氮的基本原理及A/O脱氮工艺的特点,讨论了A/O完全混合污泥法工艺中好氧池容积、缺氧池容积及需氧量的设计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厌氧-缺氧-好氧(A2O)工艺对城市污水的去除特性.为已建污水处理厂的提标改造工程提供便于实施的工艺.方法将A2O工艺与生物膜法结合,通过向反应器好氧池中投加聚氨酯流化填料强化脱氮除磷效率.结果经A2O工艺处理的系统出水COD质量浓度为33.1 mg/L,NH+4-N质量浓度为4.56 mg/L,TN质量浓度为14 mg/L,TP质量浓度为0.43mg/L,好氧区对于TN的去除最高可达系统TN去除率的14.2%,好氧区内TN的流失说明系统中出现了明显的同步硝化反硝化现象.城市污水出水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综合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结论 A2O工艺对于水质水量的变化具有较强的抗冲击负荷能力,投加填料后,即使在进水水质波动很大的情况下,系统对于水中污染物仍能保持很高的去除率,出水水质稳定.  相似文献   

12.
天津市某水产食品企业污水处理站设计规模300,m3/d,其污水处理工艺采用混凝气浮+UASB厌氧+A/O+MBR+消毒,详细阐述了工程设计参数、处理工艺流程及其设计特点。工艺处理出水可达到天津市《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12/356—2008)二级标准。  相似文献   

13.
采用中试规模试验,利用物质平衡分析方法,追踪碳源在各个季节不同工艺条件下的分配和利用情况,以求掌握控制碳源分配的关键性参数,从而建立基于碳源利用的污水厂优化运行模式.在原水年均COD,NH4+-N,TN和TP浓度分别为129,25.6,31.5和3.38mg/L,C/N值和C/P值分别为4.3和39.5的条件下,冬季宜采用倒置A2/O工艺,春季宜选用改良型A2/O工艺,夏季宜选用预缺氧+倒置A2/O工艺,秋季宜选用低氧/常氧交替的预缺氧+倒置A2/O工艺,此时出水带走的COD占系统输入总量的26.1%~29.4%,同化COD比例为27.5%~36.2%,直接好氧氧化的COD比例为4%~22.2%,用于反硝化脱氮的COD比例为14.8%~33.6%,用于聚磷菌超量储磷的COD比例为3.05%~6.9%,出水除总磷指标外,可以达到GB 18918-2002一级B标准.碳源分配的优劣可以作为污水厂工艺筛选和参数调整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4.
徐志林  鲍东杰 《科技信息》2013,(2):34+36-34,36
根据邢台市污水处理二厂进出水质数据进行了水质特性分析与生物池处理工艺方案的选择,并根据工程要求和实际从粗格栅间及进水泵房、细格栅间及曝气沉砂池、初沉池、初沉池排泥泵房及配水井、改良A/A/O生物池、鼓风机房及变配电间、二沉池配水井、二次沉淀池、污泥回流及剩余污泥泵站九个方面详细介绍了污水生物处理系统的工程设计,为类似工程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考察2种工艺处理较高ρ(COD)/ρ(TN)(简写为C/N)生活污水时的污泥沉降性,系统在污水C/N比为7.1左右的情况下,稳定运行30d。实验结果表明:A2O-BAF工艺的沉降性远远好于普通A2O工艺,前者无污泥膨胀之虞,而后者比较严重,主要原因为:A2O-BAF工艺缺氧段长,好氧段短,能有效抑制丝状菌性膨胀;A2O-BAF工艺污泥含磷量是普通A2O工艺的2倍多,前者为6%左右,而后者为3%左右,前者污泥密度高;A2O-BAF工艺面临的污泥上浮问题远不如普通A2O工艺严重,絮体更实,凝聚性更强。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采用厌氧-缺氧-好氧生物脱氮工艺(简称A2/O工艺)处理焦化废水的工艺流程及原理,和主要构筑物及运行基本情况,并进行了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17.
某大型炼油污水处理设计规模为800t/h,采用A/O1/O2工艺作为污水处理主体工艺,出水合格率达100。介绍污水,处理装置的生化处理工艺流程、建构物设计参数以及运行效果,并进一步提出了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18.
缺氧-好氧系统(Anoxic/Oxic system简称A/O系统)是一项同时去碳与脱氮的废水处理新工艺。应用和推广A/O工艺处理含氮有机废水对水体氮污染的防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人工合成废水的模型试验中,A/O系统污泥负荷以0.1~0.2公斤BOD_5/公斤MLSS天;进水BOD_5:TN>3:1为宜。在上述条件下,A/O系统总氮去除率可达60%以上。本文还提出了一些改善污泥沉降性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以广州某污水处理厂的低碳源废水运行为例,探讨了位于北回归线以南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域的改良AAO工艺在低碳源进水条件下的优化条件,在尽量避免另加碳源的情况下,通过工艺优化,可以确保正常处理效果。采用多点进水改良的A~2/O工艺取得了较好的脱氮除磷效果,说明了在传统A~2/O工艺厌氧池前增加预缺氧池,而且经过预处理的污水多点分配进入生化池,可以在低碳源条件下,优化生物脱氮除磷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在利用内碳源条件下改良AAO工艺的污泥龄取19天,内回流率取130%,外回流率取80%,出水能稳定达标。试验结果为采用改良AAO工艺的污水处理厂在高原环境下运行提供了参考数据,也可为低碳源情况下污水厂升级改造设计时进行参考。  相似文献   

20.
缺氧-好氧系统(Anoxic/Oxic system简称A/O系统)是一项同时去碳与脱氮的废水处理新工艺.应用和推广A/O工艺处理含氮有机废水对水体氮污染的防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人工合成废水的模型试验中,A/O系统污泥负荷以0.1~0.2公斤BOD_5/公斤MLSS天;进水BOD_5∶TN>3∶1为宜.在上述条件下,A/O系统总氮去除率可达60%以上.本文还提出了一些改善污泥沉降性能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