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随着汽车尾气排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越来越严重,加强对汽车尾气排放的检测管理变得尤为重要。为了提高汽车排放尾气检测能力,设计了一种基于单波非色散红外(NDIR)和漫反射技术的机动车尾气遥测设备,该系统可自动检测汽车尾气中的各类污染物,为治理超标排放车辆,改善城市空气质量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
红外汽车尾气检测仪可以对汽车的排放物进行检测、计算和处理,从而监控和防治汽车尾气对环境造成的危害.电子技术在检测仪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信号放大、滤波、整形、检波及信号转换等功能环节.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汽车尾气中有害物对人的影响,通过户外的实验统计得出数据,再根据中国汽车的实际情况,利用乌克兰汽车尾气排放标准计算出单位时间内过往汽车尾气中有害物的排放量。  相似文献   

4.
针对回收汽车尾气余热,用于加热饮用水,本文介绍一种套管式汽车排气管。通过模拟试验,计算出套管式排气管的换热系数。利用相似原理,计算出排气管余热利用的效果,证明了汽车尾气余热利用的可行性,对今后节能工作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针对汽车尾气排放的非线性、时变性问题,提出一种三维谱特征下的汽车尾气评估方法。该方法利用频谱分析的原理对汽车尾气进行时频转换,得到尾气的三维谱特征。这些三维谱特征作为输入被提交给径向基神经网络,在K均值聚类算法的驱动下,径向基神经网络完成训练与测试,实现对三维谱特征的分类,从而评估相应的汽车尾气排放水平。数值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汽车尾气评估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汽车尾气污染的来源和产生机理及其净化方式,通过电子控制单元(ECU),利用废气再循环系统(EGR)和三元催化装置来控制汽车尾气排放污染。  相似文献   

7.
PIXE技术在分析汽车尾气颗粒物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利用PIXE分析技术对汽车尾气颗粒物的分析,获得了尾气颗粒物中的元素组成以及元素含量;同时对环境污染有影响的元素如S,Pb以及对影响污染物排放的元素如Si和Mn等进行了分析和讨论,研究表明,不同型号的汽车尾气颗粒物中,有害元素含量差异很大,虽然使用了汽油,但探测到有些尾气颗粒物中的铅含量还是相当高的,某些车型的汽车尾气中,Si,Mn含量相对偏高,此研究为治理汽车尾气污染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针对尾气分解型路面存在的问题,研发了适用于光催化分解汽车尾气性能的测试系统,提出了光催化分解汽车尾气性能的评价指标及其计算公式。利用SBS改性剂、基质沥青、乳化剂、稳定剂、纳米二氧化钛、六偏磷酸钠、盐酸等制备出了具有光催化分解汽车尾气性能的乳化沥青;并分析了紫外线辐照度对光催化分解汽车尾气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有效分解效率等能够有效的评价路面光催化性能,尾气分解型路面对CO、NO、HC的分解性能受紫外光辐照度影响显著,随着紫外线辐照度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9.
董翔  刘彬  郭振滨 《科技信息》2009,(20):80-80
汽车尾气带走了大量的热量,也造成了极大的空气污染。能源的紧缺和严重的空气污染,催生了一种新的绿色环保技术——汽车尾气利用技术。它的主要工作原理是:高温尾气通过一系列特殊装置进行热交换或者是化学反应,尾气中蕴藏的热量转化为高温的液体或者是电能。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汽车尾气中所含有的有害物质的分析,指出其中直接危害人体健康的污染物有十多种,它们主要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靶器官,造成急性和慢性的危害,此外,汽车尾气还严重污染了环境。提出解决尾气的危害应采用综合治理的策略,但最终解决方法是发展利用清洁能源的现代交通工具。  相似文献   

11.
空调的普及使得无论何时都能获得相对恒温的室内环境,但伴随而来的是室内通风性差,空气质量下降,严重影响人的身心健康,因此智能地均衡室内空气质量和室内温度具有重要的意义[1].为此,提出了一项室内环境的监测与控制的智能化解决方案,该方案基于嵌入式系统、无线传感网络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远程管理技术.该系统使用ARM9作为主控中心,负责接收并处理ZigBee无线传感网络传输的室内环境信息、网页传输的用户远程控制命令,并通过学习型红外模块发送红外遥控命令来控制空调或排风机,达到调节室内空气质量的目的.该系统可以有效地提高室内空气质量,改善用户的生活或工作环境,消除健康隐患,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有限体积法耦合求解排气系统红外辐射特性时角度离散数目不足的问题,提出多重角度离散方法,并计算了某轴对称排气系统的空腔-喷流组合红外辐射特性。用较粗的离散角度耦合计算每个喷管空腔微元面的辐射亮度,用较细的离散角度对空腔-喷流组合辐射的每个控制角进行独立计算,求解红外辐射强度。结果表明,多重角度离散方法可以使排气系统红外辐射程序在保证计算精度的同时,探测方向更加灵活,克服了有限体积法求解喷管空腔-喷流组合辐射强度分布时角度离散数目不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为降低排气系统的红外特征,以轴对称喷管为基准,设计了一种出口宽高比为4∶1的二元喷管;并对二元喷管出口型面进行不同尾缘修形。在商业软件中计算了二元喷管的温度场、速度场、压力场和组分浓度场的分布,采用自主开发的红外软件NUAA-IRSE,用反向蒙特卡罗法计算各喷管的红外辐射特征;并与基准轴对称喷管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计算结果表明:二元喷管及对其尾缘修形后,遮挡了部分排气系统内部的高温部件,强化了尾喷流的掺混,在大部分探测方向上抑制了排气系统的红外特征;在喷管推力系数下降小于2%前提下,尾喷流红外最大降低36%,高温壁面红外最大降低28%。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论述了在反光式棉纤维长度测量中应用红外光源的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应用红外光源可使反光式棉纤维长度测量时纤维量与反光量之间的线性转换区域得到显著的扩大。  相似文献   

15.
喷水对火箭发动机羽流红外特性的抑制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喷水对火箭发动机发射时排气羽流红外辐射的抑制作用,建立了羽流气液两相流场和红外辐射传输的计算模型,通过在能量方程中引入辐射源项和水的汽化导致的能量源项,实现了辐射计算和两相流场计算的耦合求解.计算中采用M ixture多相流模型求解气液两相流流场,使用汽化模型模拟了水的汽化效应.使用离散坐标法求解辐射传输方程,得到了3个主要波段内羽流的红外强度分布,将计算结果与红外热图进行对比,验证了计算结果的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喷水后辐射强度在喷水管之后的大范围区域内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6.
红外线遥控技术在单片机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红外线遥控器信号码的基础上,将红外线遥控技术应用到单片机系统中——发射器发出红外线指令.使用软件方式实现红外线遥控器的解调。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了船舶动力装置排气系统的红外辐射分布情况,在计及各向同性参与性气体的情况下,建立了红外场预测的数学模型.与国外文献给出的实测结果相比,本文结果合理可信.文中给出的模型对合理设计舰船排气系统,减少红外辐射密度,提高战区舰船生存能力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采用近红外乳腺诊断仪,对4885例乳腺疾病患者进行乳腺扫描检查,其中有部分患者同时进行B超检查对照。结果显示:经病理确诊的628例中,乳腺癌的诊断符合率,近红外线为92.6%,B超为85.1%:而乳腺良性疾病的符合率,近红外线为85.2%,B超为91.6%.说明近红外线检查对乳腺癌的早期诊断有其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含水织物受红外辐照时 ,其回潮率对其表面反射红外辐出度的影响 ,并探讨了不同红外辐射主波长与反射辐出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分析船用燃气轮机排气系统红外抑制装置结构特点的基础,从数值计算和实验测量两个方面分析了该装置温度场的分布特征。分析讨论了各种影响因素的作用,得到了若干有益的结论,为工程设计和分析船用燃气轮机排气系统红外抑制装置提供了理论依据,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