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采用液相激光烧蚀法制备了二氧化钛纳米颗粒,研究了二氧化钛纳米颗粒的生长与微结构.XRD、TEM、XPS等表征表明:此方法可在室温条件下一步获得金红石型二氧化钛纳米颗粒胶体,颗粒直径约50nm,尺寸分布窄,分散性好,从而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结合微观表征与激光诱导的瞬态等离子体分析对TiO2纳米颗粒形成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纳米二氧化钛/壳聚糖处理液,用激光粒度法表征了纳米粒子的粒径分布,发现所制备的纳米二氧化钛/壳聚糖分散液中粒子的平均粒径为56.7 nm;采用扫描电镜(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热分析方法对处理前后的柞蚕丝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处理后柞蚕丝纤维表面变得粗糙,并出现明显的纵向条纹;柞蚕丝与壳聚糖、1,2,3,4-丁烷四羧酸发生了交联反应,结构呈现β化趋势,热稳定性增强.  相似文献   

3.
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纳米二氧化钛再生丝素复合膜,并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XRD)、热重分析(TGA、DTG)对复合丝素膜的结构与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加入纳米二氧化钛颗粒后再生丝素膜的热转变温度提高;再生丝素的结晶构象由S ilk I向S ilk II转变,结晶度增加。  相似文献   

4.
纳米二氧化钛粉末具有不同于常规材料的特殊性能,在环境保护、化工、医疗卫生等高科技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溶胶-凝胶法是制备纳米二氧化钛粉末常用而有效的方法.以钛酸丁酯为前驱物,以乙醇为溶剂,未添加任何添加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在中性环境下合成纳米二氧化钛粉末,通过XRD图对所得样品进行表征.探讨了试剂的配比、煅烧温度对溶胶-凝胶法制备的二氧化钛晶型转化温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纳米氧化钛颗粒表面处理及表征   总被引:30,自引:1,他引:29  
利用偶联剂钛酸丁酯对纳米二氧化钛颗粒预处理后,进行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的聚合改性,研究了聚合改性物质的结构和改性后纳米二氧化钛的分散性能。钛酸丁酯与氧化钛表面羟基反应,使氧化钛粒子表面生成交联反应物,甲基丙烯酸甲酸与其反应生成PMMA并均匀包敷于纳米二氧化钛颗粒的表面。通过聚合改性后的纳米二氧化钛颗粒在甲苯中具有良好的分散性能。  相似文献   

6.
介绍厂一种制备表面包覆锌的二氧化钛纳米粒子的新方法.将乙酰丙酮合锌与纳米TiO2交换吸附.灼烧去除有机配体后,得到了具有良好分散性的表面包覆锌的二氧化钛纳米粒子.并采用TGA—DTA,FT—IR,XRD,AAS和TEM等测试方法对反应的前驱体和产物进行了表征和分析。  相似文献   

7.
对不同晶型纳米二氧化钛的合成方法和及其形貌控制作了简要综述.前驱体的种类和浓度,溶剂的极性,pH值,反应温度,添加剂等反应条件对所得纳米二氧化钛的晶型,颗粒大小及形貌有很大影响.通过选择不同种类的模板剂和控制反应条件可以制得具有不同晶型的介孔二氧化钛.  相似文献   

8.
二步法云母微晶片的纳米二氧化钛包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二步法云母微晶片的纳米二氧化钛包覆技术,使二氧化钛的成核与生长过程分开进行。所得产物包膜均匀、致密,颗粒达纳米级。对包覆技术条件进行了研究,反应体系的最佳条件为pH值取2.0~2.5,二步钛盐加料比V1/V2≥0.11,第一步钛盐加料速度低于0.3ml/min,第二步钛盐加料速度低于0.6ml/min。  相似文献   

9.
寻求镍纳米颗粒制备的有效方法及反应条件.以钯纳米颗粒为晶种制备出了镍纳米颗粒,并对影响镍纳米颗粒制备的各种因素即温度、浓度、PVP、Pd和水合肼等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当摩尔比npd:nNi2+=1:40时,反应时间仅用20min.npvp:nNi^2+=40:1时,PVP对镍纳米胶体的稳定效果最好,14d之内不会聚沉,镍纳米颗粒的平均粒径约13nm,远小于不用钯纳米颗粒为晶种所制得的镍纳米颗粒粒径(约40nm).以紫外一可见光谱表征反应进程,TEM表征经无水乙醇稀释后的胶体形貌,XPS表征元素化合价以及XRD表征其晶形.  相似文献   

10.
以抗癌药物多柔比星为模型药物,通过反相乳液聚合法制备了以聚乙烯吡咯烷酮为载体的多柔比星纳米颗粒,并用扫描电镜、激光粒度仪、红外光谱对其进行表征.激光粒度仪测试表明:在最佳制备条件下,纳米颗粒的平均粒径为18.8 nm,粒径分布为15~32 nm,与扫描电镜的结果基本吻合;红外光谱测试表明,制备的纳米颗粒由多柔比星和聚乙烯吡咯烷酮共同组成;体外释放研究表明,纳米粒子在体外释药缓慢.  相似文献   

11.
利用自行设计开发的扩散火焰燃烧反应器,以四氯化钛为前驱体,通过四氯化钛气相水解法,改变四氯化钛进料速率和中心环氧气含量,合成粒径和晶型组成可控的二氧化钛纳米晶。透射电镜(TEM)和X射线衍射仪(XRD)分析结果表明:制备的球形样品分散性好、粒径分布均匀、晶化完整。以罗丹明B染料在紫外光条件下的降解为模型反应,考察了球形二氧化钛纳米晶的粒径和晶型组成与光催化活性的关系。结果表明:晶型组成不变时,晶粒尺寸越小,光催化活性越好;而当晶粒尺寸不变时,随着锐钛矿型质量分数的增加,光催化降解罗丹明B的活性先增加后降低,锐钛矿型二氧化钛质量分数为0.80时,光催化活性最好。  相似文献   

12.
水解沉淀法制备氮掺杂TiO_2可见光光催化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拓展TiO2可见光的响应范围,以氨水为氮源,在常温条件下采用水解沉淀法制备了氮掺杂TiO2粉末。以X射线衍射、紫外-可见漫反射吸收光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对TiO2进行了表征。对可见光照射下的光催化活性进行了测试,并考察了煅烧温度及掺杂量等对光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氮掺杂致使TiO2吸收边带向可见光区偏移,在降解亚甲基蓝的实验中表现出良好的可见光催化活性;随煅烧温度的增加,氮摩尔分数增加,晶粒增大,可见光催化活性减弱;煅烧温度为400℃,氮的摩尔分数为2%时制备样品的光催化活性最高。  相似文献   

13.
以钛酸四丁酯(TBOT)为钛源、氢氟酸(HF)为形貌控制剂,采用水热法分别制备了具有40%、73%和85%{001}晶面暴露分数的纳米锐钛矿相TiO_2单晶.所制备TiO_2样品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紫外-可见漫反射吸收(UV-Vis DRS)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测试方法进行结构和形貌表征,在此基础上评价紫外光照射下的降解甲基橙(MO)性能.结果表明:所制备TiO_2样品2 h之内对MO的降解率分别为:100%(TiO_2-9)93%(TiO_2-3)80%(TiO_2-6),Ti O_2的光催化性能是晶面效应、尺寸效应以及载流子的分离及迁移效率等协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油酸修饰纳米TiO2粉体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活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钛酸四丁酯为前驱体,利用溶剂热技术制备了经油酸修饰的纳米TiO2粉体。以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红外光谱(FTIR)等测试技术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并对其光催化降解邻硝基苯酚的性能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粉体为球形放射状颗粒,平均粒径约为920nm,其中含有晶粒尺寸约为4.7nm的细粒,比表面积高达180m2/g,与无油酸修饰的纳米TiO2相比,表现出很高的光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5.
Pt/TiO2-xNx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产氢活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四氯化钛(TiCl4)为原料,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纳米氮杂二氧化钛光催化剂(TiO2 xNx),并利用化学还原法在纳米TiO2 xNx 的表面负载了铂单质(Pt/TiO2 xNx).X射线衍射(XRD)结果表明,Pt/TiO2 xNx光催化剂为锐钛矿型结构,由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显示催化剂的能隙与纯TiO2 不同,而与TiO2 xNx 相一致.产氢实验结果表明,Pt的负载可以明显提高光催化剂的产氢活性,并且催化剂的产氢活性与Pt的质量分数之间呈现双峰现象,当Pt的质量分数为0 05%和0 35%时,产氢活性分别达到极大值.研究结果表明,当Pt的质量分数为0 05%时,表面Pt粒子的大小约为10 nm且分布均匀,显示该尺度的Pt粒子对于催化剂的产氢活性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A novel catalyst, TiO_2 nanotubes(TiO_2 NTs) composite decorated by CuO and CeO_2 particles, was prepared by a simple and cost-effective method. The TiO_2 NTs were fabricated by the hydrothermal method, and CuO and CeO_2 particles loaded onto TiO_2 NTs(CuO/CeO_2@TiO_2 NTs) were prepared by the water bath heating method. The CuO/CeO_2@TiO_2 NTs were investigated and characterized by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 energy dispersive spectrometer(EDS), photoluminescence(PL), X-ray diffractometer(XRD) and ultraviolet-visible light diffuse reflectance spectrum(UV-Vis DRS). Both the p-n heterojunction formed at the p-CuO and n-TiO_2 interfaces and the highly induced electron transfer of CeO_2 can greatly promote the separation of electrons-holes. Therefore, CuO/CeO_2@TiO_2 NTs show enhanced absorption and have potential applications in photocatalysis.  相似文献   

17.
Co/TiO2粒子的制备及其光催化降解罗丹明B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掺杂Co2+的纳米TiO2,并用XRD和TEM进行了分析和表征.以汞灯为光源,通过对罗丹明B的降解反应,考察了Co2+/TiO2的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Co2+的掺杂减小了TiO2颗粒的粒径,提高了TiO2的光催化活性,Co2+惨杂量为1.0%时的光催化活性最高.另外,本文还研究了催化剂投加量对罗丹明B光催化降解效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作为新型材料的稀磁半导体(DMS)在大规模集成电路、高频率器件和光电子器件等方面得到广泛的运用.这主要源于稀磁半导体(DMS)同时具备半导体的电学性质和磁性材料的磁学性质.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SPS)制备了碳纳米管掺杂的锐钛矿相二氧化钛和未掺杂锐钛矿相二氧化钛样品,样品的结构、形貌、成分、氧空位和磁性等物理性质分别通过XRD,TEM,Raman,XPS,PL,VSM等表征手段进行了分析.综合实验结果,发现氧空位的存在和室温铁磁性正相关.  相似文献   

19.
选用紫茎泽兰茎和叶为模板制备了C/TiO_2复合材料,采用X线衍射(XRD)、N2等温吸附-脱附、电子扫描电镜(SEM)、电子透射电镜(TEM)和电子能谱等技术,对产物进行表征和分析;并研究了不同煅烧时间、煅烧温度条件下以紫茎泽兰为模板制备的C/TiO_2复合材料对苯酚吸附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紫茎泽兰叶和茎为模板的C/TiO_2材料,成功保留了紫茎泽兰叶和茎的气孔,叶脉、茎维管束和孔道结构.煅烧时间为4 h、煅烧温度为1 000℃时,以紫茎泽兰叶为模板制备的C/TiO_2复合材料对质量浓度为50×10-6苯酚吸附效果最佳,吸附率达到97.8%.  相似文献   

20.
电气石/TiO_2复合材料的组成与微观形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揭示电气石/TiO_2复合材料使电气石增白和具有颜料性质的内在机制,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测试和电气石、TiO_2颗粒表面官能团性质的分析等方法,研究了电气石/TiO_2复合材料的组成与微观形态。研究结果表明,电气石/TiO_2复合材料由包核物电气石颗粒和其表面包覆的结晶Ti_O2所组成,Ti_O2在电气石表面形成均匀、牢固的包覆层。研究结论初步反映了电气石和Ti_O2的作用性质,有助于对电气石/Ti_O2复合材料综合性能的认识和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