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关联—顺应语用翻译模式,是译者在原文认知语境中寻找关联,在译文认知语境中做出动态顺应的翻译过程。该语用翻译范式指导下的苗族文化翻译,要求译者克服文化差异的障碍,通过恰当的语言编码形式重现原语文本的文化因子,确保身处不同文化背景的受众对苗族文化认知达到共享与体验的可能。调查研究表明:关联—顺应翻译模式的解释力,在于译者获取足够语境效果的基础上选择顺应于读者的语言来实现交际,而这种选择的可接受性取决于翻译策略的调整与择取。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语用学的角度对语用意义与语义意义进行区分,提出交际翻译所要遵循的原则为语用意义的对等,即语用等效,并指出交际翻译中语用意义的传达优先于语义意义的传达,语义意义需要改变从而产生偏差的观点。两者的关系为:一方面,语用等效是语义偏差的目的所在,语义偏差能导致语用等效;另一方面,语用等效是语义偏差的基础和前提。本文提出可以对语义意义进行部分或全部修改的观点,借以强调翻译的灵活性与社会性。  相似文献   

3.
兰洁 《科技信息》2013,(10):219-220
不同的语言就是不同文化的反映,英汉两种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社会规范、价值观念和思维模式。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如果交际双方不了解各自不同的语境因素,交际话语的语义信息是很难实现其在不同语境下的语义、语用等值的。一旦交际双方的语义语用信息不等值,语义迁移随之产生,给交际的顺利进行带来了障碍。文化语境和情景语境是对语义信息迁移进行语用充实的重要依据。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交际双方应该进行相应的语境补缺和语用充实,以填补交际中由于文化背景、语言习惯和价值观的不同而造成的信息空缺。  相似文献   

4.
本从语用对比的角度,介绍了等效翻译理论,亦即近年来称之为“语用翻译”的翻译新论。语用翻译与语义翻译相对应,是一种等效翻译观,是翻译理论中的一个新模式。  相似文献   

5.
语用翻译观是一种翻译等效理论,它对于公益广告标语的翻译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语用翻译观指导下的公益广告标语汉英翻译关键在于能否实现翻译的语用语言等效和社交语用等效,译文能否为英语语言文化中读者所接受。  相似文献   

6.
翻译是两种语言之间的活动.其中语义的转换和信息的表达是核心,而语境分析则是获得正确信息和语义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翻译中的信息表达只有在合适的语境分析中才能完满地实现.语境在确定原文语言的信息方面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本文拟就语境分析与翻译的关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Sperber和Wilson(1986/1995)创建的关联理论解释了语言意义和语境因素的相互作用,其明示—推理模式认为语用推理实质上是填补语义表征和语境之间信息空白的过程;是加工处理新旧信息和关联信息得出会话含意的过程。文章从隐含前提补足的角度探讨了关联推理模式对话语理解的解释力,及其对教学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翻译实践正越来越多地受到各种语用学理论的影响。作为一种独特的文本形式,广告的翻译十分适合采用语用等效翻译。在广告翻译活动中,运用语用翻译策略可以有效地实现广告隐喻翻译的语用语言等效和社会语用等效。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语用学角度出发,通过对语用意义和语义意义的区分,针对广告语言艺术的特点,提出了广告翻译应遵循的原则是语用等效原则;并指出为了取得语用等效,常牺牲或改变语义意义,从而不可避免产生语义偏离。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语用学角度出发,通过对语用意义和语义意义的区分,针对广告语言艺术的特点,提出了广告翻译应遵循的原则是语用等效原则;并指出为了取得语用等效,常牺牲或改变语义意义,从而不可避免产生语义偏离。  相似文献   

11.
语用模糊是指交际者在特定的语境中使用模糊的或不明确的话语向对方传达言外之意的一种语言现象,是在日常的交际活动中进行成功交际不可或缺的一种交际策略。关联理论可以从意图关联、语境关联和关联推理等三个方面对于语用模糊进行阐释,对于语用模糊交际策略具有强大的解释力和适用性。利用关联理论来对语用模糊交际策略进行研究,有利于人们进一步认识语用模糊这种语言现象,同时对于模糊性在语用学方面的研究和发展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翻译实践中 ,把语用学的语用等效翻译、关联理论及语境的理论研究成果用于其中 ,可以译出佳作 ,成功完成作者与译者及读者间的交流  相似文献   

13.
浅谈语用学理论在翻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丽丽 《科技信息》2011,(12):I0161-I0162
如果译者和翻译研究者能把语用学的语用等效翻译、关联理论及言语行为理论的研究成果用于翻译实践中,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不但可以使语用学理论在翻译实践中得到进一步检验,而且能成功完成作者与译者及读者间的交流,从而译出佳作。同时,翻译也是一种使用语言进行交际的活动,和日常语言活动所不同的只是它涉及到两种语言,是一种语际信息交流。从这个角度来看,语用学理论的实效性在翻译领域里也可以得到检验。  相似文献   

14.
语用翻译的核心是语用等效,通过两种语言的语用对比,译者要译出原文作者的意图,使目的语读者易于理解与接受。本文探讨了在语用翻译中发挥译者"创造性"的重要性及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作为国际间信息和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之一,新闻语篇的翻译是一种典型的跨文化交际活动。就象跨文化交际一样,新闻语篇的翻译中也会出现语用失误,包括语用语言失误和社交语用失误。产生语用失误的根源在于译者语境认知能力的局限。因此,译者要努力提高语境认知能力,尤其是要加强文化意识,培养对文化的感性认识。  相似文献   

16.
翻译是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语用翻译牵涉到两种语言的语用原则,特别是不同的社会文化形成了不同的语言与语用原则。而文化间的差异便会影响翻译过程,造成翻译交际活动中的语用失效,导致误解,甚至发生文化冲突。本文对翻译中的语用失效做了大致的描述,并探究其文化根源,希望从语用等效角度为翻译的具体进行提供操作参考。  相似文献   

17.
张妍 《科技信息》2011,(9):145-145,311
模因跟基因作为个体生命特征的最小载体一样,模因是语言文化信息的载体,模因论认为语言翻译就是通过一种模因转换成另一种等效语用功能模因的文化信息的跨文化传播的过程。以模因论为基础对汉语菜单语篇的英译做了分析,发现非文学语篇翻译在英语翻译教学中可以借助模因翻译理论作出合理的说明与诠释。  相似文献   

18.
袁洪 《南昌高专学报》2009,(2):70-71,87
本文从语用的角度,在运用语言顺应论有关语言语境顺应原理的基础上探讨词汇翻译过程。该过程是根据语境顺应选择译语语音、语形、语义的最佳结合点的过程。是一个受诸多因素影响的不断选择与摒弃的动态过程。  相似文献   

19.
幽默的语言手段分为三种类型:语音类、语义类和语用类。幽默语言的魅力,既基于表达者独特的语言技巧,同时也有赖于交际双方在共知语境的前提下领悟幽默语言的潜信息。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一个翻译实例的辨析,揭示了语义的语用隐涵与翻译的二道意译之间的逻辑关联和思维推理过程,从翻译的角度探讨了语用学对教学的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