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世纪20年代初期,是中国政治思想史上十分活跃的时期之一。西方各种思潮大量传入中国,中国知识界又一次警醒。各种政派及其社会改革方案纷纷出台。中国向何处去?成为人们热衷一时的话题。在这百家争鸣的局面中,出现了江亢虎的“新民主主义”。这是一种什么主张?它和当时其他政治思想,例如蔡元培、胡适的“好政府”主义,中国共产党的民主政治主张等,有什么异同?这些问题长期以来无人问津,从而在近现代中国政治思想史上留下了一块空白。本文对此拟作一番比较研究,以就教于学界同仁,  相似文献   

2.
我大学毕业后留校,分工教中国政治思想史。中国政治思想史对我说来是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即当时的中国学者中也没有多少人专门研究它。当时,有几本相关的思想史著作,都是哲学史,主要是侯外庐、任继愈、杨荣国诸家;吕振羽虽有《中国政治思想史》,但其实仍只是一部哲学史。  相似文献   

3.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从整体来说,包括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建设。探讨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特色问题,更好地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政治建设方面的一个重要内容。彭真同志在新宪法修改草案的报告中指出“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就是无产阶级专政”。“无产级阶专政在不同国家可以有不同形式,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所创造的适合我国情况和革命传统的一种形式。……工人阶级是我国的领导阶级,它在总人口中是少数,但有广大农民作  相似文献   

4.
政党制度是现代国家政治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国家选择何种政党制度,关系到该国各政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作用,以至哪个阶级掌握国家政权。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作为当代中国的政党制度,即表现了我们国家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政权。一、政党制度的形成是由各国的社会经济条件、阶级力量对比等情况决定的政党是一定阶级的积极分子,为维护本阶级、阶层或集团的利益,围绕着夺取和巩固政  相似文献   

5.
中国近代政治思想史的研究,近几年来开始受到重视,但如果不能确切地理解和把握近代政治思想史的对象和范围,也就很难了解和说明近代政治思想领域斗争的实质、演变及其对社会历史进程所独具的影响,促使研究深入。中国近代政治思想史研究的对象究竟是什么?至今还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下面谈谈我的一些意见。  相似文献   

6.
墨子思想的空想性特征 ,主要表现在他的社会政治主张上和他所提出的理想社会的实现途径上。墨子社会政治主张的主体思想是“兼爱” ,理想社会的实现途径是“游说”。这种思想模糊了阶级界限 ,超越了社会现实 ,缺乏科学性。但墨子空想思想的人民性 ,仍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彭明先生是中国人民大学党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师从著名学者范文澜和胡华。在近半个世纪的学术生涯中,严谨治学,不断开拓,在“五四”运动史、中华民国史、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等领域的研究中取得许多重大成就,并形成了自己的学术风格和特点。  相似文献   

8.
在五四运动时期,首先由上海工人发动,而后各地工人起来响应的政治大罢工——六三运动,是中国工人运动史上极其光辉的一页.从此,中国工人运动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即中国工人阶级从自在转为自觉的阶级,中国工人阶级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的新阶段.中国工人阶级在五四运动中所掀起的这种政治大罢工及其所表现出来的强大政治力量,正是五四运动之所以取得最后胜利,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9.
为了争取小资产阶级对无产阶段革命的支持并消除小资产阶级的特性对当时工人阶级和未来社会主义公民的消极影响,列宁对小资产阶级纷繁复杂、看似矛盾的阶级特性进行了深入研究,从而较为清晰地揭示出了小资产阶级如下的一些阶级特性:①既在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摇摆不定,又热衷于调和这两个阶级的矛盾;②既按照传统和习惯办事,不易接受外来影响和新生事物,又耽于幻想,十分轻信,易受欺骗;③既置国家与公众利益于不顾,又有着十分强烈的爱国情感;④反对纪律和权威,热衷于无政府主义;⑤时热时冷,易走极端。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之际,回顾党的光辉战斗历程,我们对此倍感亲切。然而,一个时期以来,有些人借口我国阶级状况、阶级关系的新变化,世界发生了新技术革命,企图否定工人阶级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和国家的领导阶级,从而否定党的阶级基础,否定党的性质,最终否定党的领导地位,把工人阶级先锋队变成“全民党”。面对大是大非,我们必须旗帜鲜明,在理论和行动上提高坚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的自觉性,把我们党建设成为更加坚强的工人阶级先锋队。  相似文献   

11.
“三权分立”是资产阶级的一种政治制度和学说,萌芽于亚里士多德,形成于洛克、孟德斯鸠,集大成于汉密尔顿。它主张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分开,严格界定,相互制约和平衡。“三权分立”是在一定时期内由于经济、政治上的特定历史条件下阶级之间斗争需要产生的,不是任何制度下的国家、在任何时候都普遍适用的原则和制度。“三权分立”在中国行不通,这是由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国家性质、特殊国情决定的。  相似文献   

12.
政治思想史之研读历来是政治学研究的基础,由于西方政治思想在当今世界的主导地位,因此,对西方政治思想史的研读和批判理所当然地成为政治学研究的核心基础,其重要性是无论怎么说都不为过的(比如其重要性就远在中国政治思想史之上)。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作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其执政基础是否牢固,直接关系党执政地位的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包括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加强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必须保持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性质,保持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性质,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的政治、经济、文化利益,并不断地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提高党的社会影响力。  相似文献   

14.
从《双城记》中两个人物看作者的思想局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城记》通过对马奈特医生和得发奇太太的一生经历的描写,反映了贵族阶级对人民大众的残酷剥削、迫害,爆发革命的必然;更折射出作者反对暴力革命,主张用宽容、仁爱解决阶级矛盾,以求天下太平、社会稳定的小资产阶级思想局限性。  相似文献   

15.
浅论邓演达民族的平民革命纲领骆顺森中国民主革命先驱者邓演达,是小资产阶级的激进代表、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他与宋庆龄、陈友仁等组织“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在《莫斯科宣言》、《我们的政治主张》及其他论著中,正式提出了既不同于法兰西大革命又不同于俄国十...  相似文献   

16.
五四“人的发现”之后,一些中国现代作家由对个体自我的自省自觉上升为对本阶段的理性观照,浓重的历史宿命式的“原罪”意识随之诞生。作家的“原罪”意识有一个较稳固的动态系统。其稳固性表现于,负载者的阶级构成一律是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人格构成一律是现代与传统的二重组合,精神构成一律具有清醒理智的自我意识,行为构成一律是苦难无奈的生命消耗。其动态性表现于,不同的历史阶段有着不同的性质和内涵。其现实效应表现为,作者在对外在理念信仰痴迷与加固的基础上产生的真诚的嗜苦受难意识和梦幻般自我飞升的渴望,最终导致作品中知识者形象强烈的自我批判色彩。中国现代作家的原罪”意识对其人民化、时代化进程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7.
在旧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过程中,工人阶级是最先出现的一个新的社会阶级,它不但伴随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发生和发展而来,而且是伴随帝国主义直接在中国经营企业而来。 早在一八九一年印行的《浙志便览》一书总序中就说到:一八四四年“宁波自通商后,民之服役夷人者以万计”。可见,在外国所办的船坞、工厂、航运等企业中。产生了浙江第一批工人阶级;随后,洋务运动开始及民族资本主义工厂出现与发展,浙江工人阶级的人数更增加了。据《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统计,一八八三年洋务派创办在杭州的“浙江机器局”有工人五十人,一八八九年民族资本家创办的慈溪火柴厂有工人二百人;一八九五年宁波通久源纱厂  相似文献   

18.
潘燕桃撰写的《近60年来中国公共图书馆思想研究(1949—2009)》一书,是中国第一部全面系统论述中国现代公共图书馆思想史的著作,弥补了我国公共图书馆思想史研究的空白,对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指导作用。该著作具有内容丰富、体系完备、观点创新、重点突出、理论联系实践、宏观微观结合等特点。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80年代“文化热”的背景下出现的“救亡-启蒙”论,以一种新的历史叙事方式,在当时切合了投身中国革命又经历“文革”的一些人的反思,引起了较为强烈的反响.“救亡-启蒙”是追求“启蒙”的中国现代史叙事,作为新的历史解释模式,突破了传统“革命史”范式一统天下的局面,给我们带来了中国现代思想史新的研究角度,丰富了人们对近代中国社会历史的整体认识.在“救亡-启蒙”论中,五四运动作为中国现代史的原点被赋予了不同的内涵和意义,关于五四运动的性质及其历史意义,五四运动中救亡是否压倒了启蒙等成为当时重要的学术议题.这些观点上的争鸣,是思想界重现“百家争鸣”现象的重要表征.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毛泽东称之为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这一事变的发生决不是偶然的,它是近代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反映,是中国革命、工人运动发展的必然结果。 一、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促进了中国封建社会经济的解体。在半殖民地半封建化过程中,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和工人运动的日益高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巩固的阶级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