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研究发热防治新原则和感染性发热诊断新程序。方法运用医学统计学原理,对开放性学术信息综合分析。结果多种致热性细胞因子和负调节介质共同作用,使机体温核集团对致热原作用发生指向性调控。讨论外源性致热原通过神经介质、致热性细胞因子及内源性致热原作用体温中枢,最终导致体温升高。  相似文献   

2.
发热症状的几种不合理用药甘肃省天水市第二人民医院杨兰生临床上把体温上升超过正常范围通称发热。发热是致热原的作用使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发热是发热性疾病的重要病理过程和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是多种疾病的共同症状,是机体的保护性反应...  相似文献   

3.
内生致热原(Endogenous Pyrogen, EP)是在1948年由Beeson首先发现的。至今,EP在发热研究领域中一直倍受重视。这不仅是由于EP在发热发病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发热的基本“信息”分子,而且近年来对EP作用的研究已扩展到与感染、类症以及免疫性疾病反应等有关的领域。目前认为EP是一组物质的总称,其中包括白细胞致热原(LP),干扰素(IFN),肿瘤坏死因子(TNF)、巨噬细胞类症蛋白-1(MIP-1)等。大量资料报道LP即白细胞介素1(IL-1)。由此可见:EP是一件较复杂且作用广,值得深入研究的细胞因子。本文对EP研究的最新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家兔发热模型.方法:模型组于家兔小脑延髓池内分别注射0.05μ g/kg(A)、0.075μg/kg(B)、0.1μg/kg(C)、0.25μg/kg(D)大肠埃希菌内毒素,空白组于家兔小脑延髓池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连续测量体温,观察一般状态.结果:从模型组发热过程看,均有体温上升期、高热期和体温下降期,其高热阶段和体温下降阶段时程长,而体温上升阶段时程短,认为与本研究采用小脑延髓池内直接注入LPS有关.4个模型组的发热过程符合人体疾病的发热过程.从发热程度看,4个模型组发热高峰值接近人体疾病时的中、高热的幅度.从一般状态看,具有与发热过程相关的伴随症状.结论:此方法研制家兔发热模型稳定易行、可重复,模型组随LPS注射剂量的增加家兔发热反应增强,LPS注射剂量不同发热峰型不同,A、B组为单峰热型,C、D组为高热平台型,LPS注射剂量可以根据需要选择.  相似文献   

5.
为观察细菌致热原是否通过局部感受器——神经反射机制引起发热而进行下列实验:把细菌致热原注入去神经兔耳和完整神经兔耳皮下;把细菌致热原注入事先用奴弗卡因封闭的兔膝关节囊和事先注射生理盐液的兔膝关节囊;分别比较两组动物的发热效应。两部分的实验结果都显示,两组间无明显差异。表明兔耳去神经或膝关节囊用奴弗卡因封闭,都不影响细菌致热原注射后所引起的发热效应。等提出的“始动反射机制”,在这两部分的实验条件下均不存在。等认为膝关节囊的血液循环贫乏,吸收速度缓慢,但关节囊内注入致热原所引起的发热反应却较强,是神经反射机制的一个重要依据。但本文作者用同位素~(32)p分别注入兔膝关节囊内和兔耳皮下,比较它们吸收入血的速度,发现兔膝关节囊对~(32)p的吸收速度并不亚于兔耳皮下。作者认为致热原并不作用于局部感受器引起发热,而是致热原从局部或病灶吸收入血后,才通过一定机制发挥其致热作用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进一步探讨中枢解热机理,方法:采用微电极细胞外记录,观察在致热原IL-1β作用下电刺激兔腹中隔区(VSA)对视前区下丘脑前部(POAH)温度敏感神经元放电特性的影响,结果:(1)IL-1β使热敏神经元放电频率减少时,电刺激腹中隔区可明显降低POAH热敏神经元的温度敏感系数,(2)IL-1β使冷敏神经元放电频率增加时,电刺激腹中隔区可增加POAH冷敏神经元的温度敏感系数。结论:作为负调节中枢的VSA可通过影响致热原作用下POAH区温敏神经元放电特性而解热。  相似文献   

7.
乙酰胆碱(Ach)、去甲肾上腺素(NE)和5-羟色胺(5-HT)等神经递质参与下丘脑的体温调节,其受体亚型的不同也有不同的调节作用。在高温环境中,多巴胺(DA)、5-HT、NE伴随大脑和核心体温的升高而增加。提高5-HTR2活性会引起体温升高,而提高5-HTR1A活性的则会引起体温降低,DAR1、DAR2两者协同作用于体温的降低。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改变及平衡的破坏是导致运动性中枢疲劳发生的因素之一。热应激条件下机体大脑和核心温度升高,脑内热储备过多,导致中枢疲劳的发生,提高DA、NE的活性可抑制高温介导的中枢疲劳,改善热应激下运动能力,但未能证明在高温环境下长时间运动5-HT介导疲劳的特殊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进一步探讨中枢解热机理。方法 :采用微电极细胞外记录 ,观察在致热原IL - 1β作用下电刺激兔腹中隔区 (VSA)对视前区 -下丘脑前部 (POAH)温度敏感神经元放电特性的影响。结果 :(1)IL - 1β 使热敏神经元放电频率减少时 ,电刺激腹中隔区可明显降低POAH热敏神经元的温度敏感系数。 (2 )IL - 1β 使冷敏神经元放电频率增加时 ,电刺激腹中隔区可增加POAH冷敏神经元的温度敏感系数。结论 :作为负调节中枢的VSA可通过影响致热原作用下POAH区温敏神经元放电特性而解热  相似文献   

9.
经常听人说,耳朵发热是有人在念叨你了。这真的是耳朵发热的原因吗?这还要从人体的体温维持机制说起。人作为一种恒温动物,有着完善的体温调节机制。当所处的环境温度改变时,灵敏的体温调节中枢便会通过控制产热过程和散热过程来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其中,血液循环起着重要作用。我们的两只耳朵凸出体表,内外都被皮肤包被,但皮下的毛细血管却密密麻麻,阡陌交错,  相似文献   

10.
发热是许多疾病所共有的以体温升高为主要表现的病理过程,也是临床常见的疾病症状之一。发热久、持续高热对机体产生不良影响,如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还可引起全身各器官严重的功能障碍,因此在针对病因治疗的同时采取物理降温方法治疗。掌握好选择正确的物理降温方法和适当时机,可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