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的生产方式是社会进步内在要素中的根本要素的理论,表征着生产方式是评价社会进步与否的合理尺度。生产方式作为评价社会进步的合理尺度,实现了价值尺度与历史尺度的统一,它与人的尺度并不矛盾,也不与生态学尺度相冲突,并不否定生产力标准。  相似文献   

2.
一 今日社会经济与生活的变化,都与一个响亮的名词相联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它是我国改革开放、发展、进步的结果,又是我们未来发展的起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必然会对我国社会产生深刻的多方面的影响。而社会经济的变化,经济地位和生活方式的变化,必然导致人的思想意识的变化。 一是价值观念的变化。过去人们认为,人的价值在于贡献,在这种价值取向下,才会有学雷锋运动,才会有对雷锋的赞誉和崇拜。但在今天,一些人往往首先注意和衡量的是取得,取得越多的人受赞誉也就越多。时下流行的一句话:“谁发家,谁光荣;谁受穷,谁狗  相似文献   

3.
今日社会经济与生活的变化,都与一个响亮的名词相联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它是我国改革开放、发展、进步的结果,又是我们未来发展的起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必然会对我国社会产生深刻的多方面的影响。而社会经济的变化,经济地位和生活方式的变化,必然导致人的思想意识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个体私营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这对于调整黑河市的经济结构,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程,增加财政收入,发展地方经济,扩大就业门路,促进社会稳定,推动社会进步等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就这个意义而言,发展个体私营经济是加快地方经济发展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5.
“社会全面发展、全面进步”是江泽民对现代化战略目标的新追求。本文从物质、政治、精神三大文明协调发展,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社会区域的协调发展,社会时域的持续发展,衡量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标准,社会主体的全面发展六个方面加以分析,揭示出江泽民对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多维诠释。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认为,生产力的发展与人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评价尺度。这两种尺度同时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价值取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既是生产力发展的过程,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这一思想,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最终目的,并通过改革开放这一根本途径来促进生产力发展和人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从现在起到21世纪初,我国经济和科技发展将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实现,中华民族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和新一轮国际竞争中的发展潜力,都取决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取决于科技与经济的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定,创造了科技发展与市场经济直接接轨的有利环境和条件。在这种压力和动力、挑战和机遇并存的关键时即,我们必须抓住机遇、明确任务、深化改革、加速发展。一、“九五”新产品计划的主要任务江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加强新产品开发…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学说是关于人的解放、自由和全面发展的学说,人的全面发展是贯穿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根红线。人的实践性本质决定了人总是在自觉地追求着自由和全面的发展,人本身的发展既是衡量社会进步的尺度,也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内在动力。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原则,在历时态上社会主义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新阶段的开始,在共时态上社会主义不是狭隘的个人全面发展,在本质上社会主义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与解放和发展人的统一。现阶段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必须贯彻科学发展观,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高价值取向,实现社会的全面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有机统一,并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任何一个社会都要发展生产力,但发展生产力的目的不同;任何一个社会从总趋势看都在发展,但发展的速度有快有慢;社会发展总要有衡量的尺度,但在不同的层次,尺度也不同。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发展观,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发展观,不同的发展观体现了不同的价值选择。邓小平同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深刻反思历史的基础上,总结中国和其它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发出了“发展是硬道理”,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的强烈呼声;在立足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判断改革开放是非得失的“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表现了以民为本的发展目的;在发展的策略上,坚持了手段的灵活性和目标的坚定性的统一;在发展战略上,既强调重点突破,又坚持系统的协调发展;在发展的动力上,既看到多种因素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又紧紧抓住时代的主力;在发展的机遇上,强调客观条件与主观努力的统一、稍纵即逝的发展契机与实践主体有准备的奋力捕捉契机的统一。邓小平同志的社会发展观蕴涵丰富的哲学内涵,表明邓小平同志是一个彻底的唯物主义者,处处尊重规律、尊重历史,又深深地爱着自己的祖国和人民,体现了他博大的爱国爱民的情怀,以及尊重群众、热爱人民,时刻以人民利益作为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的“以民为本”的发展价  相似文献   

10.
任何一个社会都要发展生产力,但发展生产力的目的不同;任何一个社会从总趋势看都在发展,但发展的速度有快有慢;社会发展总要有衡量的尺度,但在不同的层次,尺度也不同。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发展观,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发展观,不同的发展观体现了不同的价值选择。邓小平同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深刻反思历史的基础上,总结中国和其它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发出了“发展是硬道理”,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的强烈呼声;在立足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判断改革开放是非得失的“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表现了以民为本的发展目的;在发展的策略上,坚持了手段的灵活性和目标的坚定性的统一;在发展战略上,既强调重点突破,又坚持系统的协调发展;在发展的动力上,既看到多种因素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又紧紧抓住时代的主力;在发展的机遇上,强调客观条件与主观努力的统一、稍纵即逝的发展契机与实践主体有准备的奋力捕捉契机的统一。邓小平同志的社会发展观蕴涵丰富的哲学内涵,表明邓小平同志是一个彻底的唯物主义者,处处尊重规律、尊重历史,又深深地爱着自己的祖国和人民,体现了他博大的爱国爱民的情怀,以及尊重群众、热爱人民,时刻以人民利益作为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的“以民为本”的发展价值观。  相似文献   

11.
王志 《科技信息》2009,(8):311-311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指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基本特征”,凸现人的社会主体地位。以人为本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所以,建设和谐社会最本质的是全面提高人的素质。这种和谐社会的建立,体现在精神风貌上,表现为文明健康向上,不断追求人类和社会历史进步;体现在个人人格和品质上,应该表现为具有关爱、互助、谅解、尊重、诚实的品格。塑造具有健康和优良品格的人,是以人为本的终极目标,只有塑造了具有健康和优良品格的人,才能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的发展目标。因此,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而和谐社区建设是增强社会和谐的基础,在开展构建和谐社区工作中,加强社区图书馆建设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2.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实践已经证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是没有疑义的。然而,发展市场经济与职业道德建设的关系,究竟是“二律背反”还是“双向互动”?至今仍见仁见智,众说纷纭。我们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科技工作者职业道德建设的关系,是一种双向互动的关系。这种双向互动关系,可以作这样的表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有利于科技工作者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而良好的职业道德水准,又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基础和思想保证;  相似文献   

13.
男女平等在性别上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平等理念,它作为现代社会发展的基本前提,也是衡量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尺度。当前,深入挖掘男女平等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平等理念的内涵关系,剖析现有社会中男女平等面临的现实问题,积极探讨实现男女平等有效途径,加强性别平等对策研究,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贯彻落实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国少数民族新闻史的研究,还没有在中国新闻史中占有自己的地位。而少数民族新闻史研究的发达与否、则是衡量社会进步、文化发展的尺度之一。  相似文献   

15.
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购物模式由单一性发展到多元性,购物方式的演变凸显了购物“主体”的位置变迁。经历了“以货为主体”、“以售货员为主体”、“以消费者为主体”三个阶段,网络购物真正实现了消费者的主体价值,可以从网购的特点、网购的文化价值体现其“主体性”。  相似文献   

16.
法律意识是人们关于法律的思想、观点、知识和心理的总和,它包括人们对法律的基本看法,对现行法律的要求和态度,对人们行为合法性的评价,以及人们关于法律的知识和修养等。只有使人们增强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才能真正树立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权威地位,因此,为实现依法治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培养新一代“四有”人才,高校应重视对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 一、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在改革开放条件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市场体系逐渐发育成熟。而市场经济从一定意义上说是法制经济,没有法制,也就没有现代意义上的市场经济。市场经济的发展,必须有法律来引导、规范、保障和约束。因为市场经济主要是以利益为取向的交换经济,它要求的不是重义轻利的价值观,而是合义合法取利的法制观,市场经济活动的主体行为规则,也只能是以公平、中立、理性为特征的法律。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运行依赖于法律的保障,依赖于人们社会主义法律意识的增强。在大学生这个充满蓬勃生机活力的知识群体中,对社会的变化最敏感,对国家的发展和需要最关心,对国家的法制建设也有着一种特殊的责任感。随着市场经济的实施,社会主义法制的逐步健全和完善,大学生对法...  相似文献   

17.
新时期社会主义道德准则应该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道德体系。建构和培育当代社会主义道德准则对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带来了中国社会的急剧变革,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进入了快车道.但社会现代化并非仅仅是经济或制度意义上的,它还是一种精神和心理状况的变化过程,青年是社会中最为敏感的群体,能最先体验到社会的诸种变化.本文拟从当代中国青年的心理状况与社会义化的变迁来探讨产生这种心理状况的原因。一、中国当代青年的心理状况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施,当代中国青年正面临着“文化认同”的危机和困惑,在其发展过程伴随着各种各样的烦恼,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价值观的认同危机价值观是人借以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内在尺度…  相似文献   

19.
本从“效率”与“公平”的界定、什么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社会历史进步评价标准的非单一性、社会主义的本质、割裂效率与公平辩证统一关系的危害等方面,阐述了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程中,必须深化改革,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以加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职业“是个人在社会中所从事的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改革开放后,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职业不再是人们的“生活来源”,而是人们对社会做贡献的岗位,是个人发挥爱好、特长、走向全面发展的舞台。发展职业教育是提高人们多方面素质和能力的必备条件,必须认真研究各种职业的特点和它对就业者的要求,以此作为职业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高等职业教育从培养目标和教学特点来界定,符合我国高等教育的实际状况,也有利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