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3 毫秒
1.
研究PE-g-MAA(聚乙烯接枝甲基丙烯酸)或GPE在PA1010/PE(尼龙1010/聚乙烯)合金中的增容作用。结果表明:合金中GPE与PA1010反应形成了PE-g-MAA-g-PA1010增容剂,它影响了PA1010-PE合金的结构,改善了其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2.
采用熔融挤出法制备了PA6/POE和PA6/POEgMAH共混合金,借助于力学试验机、TEM、SEM、Molau实验和毛细管流变仪测定了共混合金的力学性能、亚微相态、冲击断口形貌和流变性能,系统地研究了POEgMAH对PA6的增容增韧作用。结果表明,POE与PA6是不相容体系,经MAH接枝改性后的POE与PA6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的POEgPA6共聚物起到了原位增容作用,细化了分散相尺寸,有效地改善了合金的力学性能,PA6/POEgMAH共混合金的缺口冲击强度是PA6的12倍。  相似文献   

3.
用批量法合成了聚苯乙烯(PSt)、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丙烯酸丁酯(PBA)均聚乳液,以及P(BA-St)和P(BA-MMA)共聚乳液.实验发现极性相近的PBA和PMMA乳液可以很好地混合,而极性相差较大的PBA和PSt乳液则必须在PSt乳液中补加乳化剂后方能混合均匀.对乳液最低成膜温度(MFT)、胶膜硬度及耐水性的研究表明:质量比为11的PBA/PMMA共混胶膜和P(BA-MMA)共聚胶膜的连续相组成相近;而对于同样组成的PBA/PSt共混胶膜,分散在连续相中的PSt所占比例明显高于P(BA-St)共聚胶膜;PBA/PSt共混胶乳的使用性能不仅取决于其组成,还取决于成膜温度和使用温度  相似文献   

4.
常林开  余守志 《河南科学》1999,17(4):370-373
用动态机械法(DMA)研究了聚氨酯/聚丙烯酸酯互穿事物网络(PU/PEAIPN)的动态机械特性,并分别与单纯的聚氨酯(PU)和聚丙烯酸乙酯(PEA)的动态热机械性能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玻璃化温度以下,PU/PEAIPN的DMA曲线振幅小于单纯的PU和PEA;当完全进入高弹态后,IPN的DMA曲线振幅大于单纯的PU和PEA。PU/PEAIPN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别比PU和PEA提高16.2和30.1度  相似文献   

5.
四组复合絮凝剂对长江水体中悬浮微粒絮凝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PAM-FCl3,PAM-PAC,PAM-明矾,PAM-淀粉四组复合絮凝剂对长江水体中悬浮微粒的絮凝作用。其中以PAM-PAC效果最佳从水解聚合机理上加以了论证,同时,对PAM的合成方法进行了改进,使残余单体的含量达到国际标准。  相似文献   

6.
共混复合胶乳及其胶膜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批量法合成了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丙烯酸丁酯(PBA)均聚乳液,以及P(BA-St)和P(BA-MMA)共聚乳液。实验发现极性相近的PBA和PMMA乳液可以很好地混合,而极性相差较大的PBA和PSt乳液则必须在PSt具液中补加乳化剂后方能混合均匀。  相似文献   

7.
用聚烯烃(PO)与马来酸酐接枝物(PO-g-MAH)作为相容剂,讨论了PO-g-MAH对PO/PA-6及PO-g-MAH/PA-6体系的物理机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容剂对PO/PA-6共混体系具有较好的增容作用,提高冲击强度,降低了吸水性,促进分散相细化,提高了界面的键合力,增加了PA-6基体的粘度,改善了PA-6的加工性。  相似文献   

8.
研究PE-g-MAA(聚乙烯接枝甲基丙烯酸)或GPE在PA1010/PE(尼龙1010/聚乙烯)合金中的增容作用.结果表明:合金中GPE与PA1010反应形成了PE-g-MAA-g-PA1010增容剂,它影响了PA1010-PE合金的结构,改善了其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9.
构建了人PAI—2cDNA睥达质粒,以NIH3T3为转染宿主细胞,NorthernBlot,WesternBlot和PAI活性扩散试验结果表明人PAI—2cDNA可以在NIH3T3细胞中正确表达出PAI—2蛋白,且具有抑制PA的活性,同时未能检测到NIH3T3细胞表达PAI—2蛋白质.为探讨PA—PAI—2系统的调控机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0.
以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酸及甲醛为原料合成了磺甲基化(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酸)共聚物[简称SMP(AM/MAA)],测定了聚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酸[简称P(AM/MAA)]的转化率与时间的关系.用红外光谱对SMP(AM/MAA)及P(AM/MAA)作了结构表征,测定了不同磺化度的SMP(AM/MAA)水溶液的粘度,研究了SMP(AM/MAA)的泥浆性能.试验表明:SMP(AM/MAA)具有较好的提粘降失水性能和抗钙侵性能.  相似文献   

11.
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对PVA0588 和PVA1799 、(PVA0588∶PVA1799) 和磷酸酯淀粉组成的组合浆料各种配比的粘度进行了研究,指出:在PVA1799 中、PVA1799 和磷酸酯淀粉组合浆料中加入PVA0588 ,会使组合浆液粘度明显减低,达到“高浓低粘”的目的;并且当PVA0588∶PVA1799 为3∶7 和2∶8 时,组合浆液的粘度变化离散度小,热稳定性好,低粘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12.
导电性聚酰胺/聚苯胺共混物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化学方法制备了导电聚苯胺包覆的共聚聚酰胺微粒(PA/PANI-HCl),运用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和紫外/可见(UV/Vis)光谱表征了其结构.电导率测试表明,PA/PANI-HCl的电导率服从逾渗规律,逾渗阈值为17%.由于共聚聚酰胺(PA)的熔点低,PA/PANI-HCl在130℃时有良好的热塑性,可制成导电性共混高分子材料,但热处理却使电导率下降了1~2个数量级.对PA/PANI-HCl脱掺杂得到的PA/PANIEB,在间甲酚中有良好的溶解性,而且当聚苯胺含量低于10%时,能全部溶解于间甲酚.  相似文献   

13.
采用丙烯酸树脂(PA或PA′) 对水性聚氨酯(PU) 改性,研究了经丙烯酸树脂改性的水性聚氨酯的结构设计及其规律.结果表明,通过PU分子链与PA分子链形成化学键,能使材料中PU 分子链与PA分子链具有较高的相容性和共混程度;采用机械共混方式,能使机械共混物PU 分子链、PA 分子链之间达到有限的共混程度;实施核壳型聚合方式,能使材料PU分子链与PA或PA′分子链之间处于一定的微相分离状态.  相似文献   

14.
合成了功能性弹体N-(对苯氧基苯基)-甲基丙烯酰胺(MAPOA)及其聚合物(P(MAPOA)。研究了MAPOA引发丙烯腈(AN)的光聚合行为;测得的光滞的动力学和活化能分别为Rp([MAPOA]^0.38[AN]^0.78和Ea=24.2kJ/mol;通过对MAPOA引发丙烯腈光聚合产物的荧光分析发现,MAPOA不仅参与光引发而且还参与聚合反应,其自身进入到聚合物链中,对MAPOA及其聚合物的荧光光光谱研究表明,MAPOA引发丙烯腈光聚合是通过光诱导电荷转移产生自由基引发的机制进行的。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PA/PP合金体系的制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加入马来酸酐对PP进行接枝改性后,与PA共混可以提高合金体系的力学性能。当引入第三组分EPDM或NBR组成三元体系PA/PP/EPDM或PA/PP/NBR,可以大幅度提高合金体系冲击强度,且三元组分PA/PP/EPDM与PA/PP/NBR的力学性能接近,可以用NBR替代EPDM混入PA/PP合金体系中,降低产品成本。  相似文献   

16.
PDCA循环的动力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PDCA循环的动力特性分析,揭示了PDCA循环发生变异的原因,提出了MSPDCA原理,改进并完善了传统的PDCA管理模式.为PDCA环无变异运转建立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较全面地综述了基于离散事件动态系统(DEDS)的摄动分析(PA)方法。通过阐述PA的基本思想、特点及主要内容提示了PA方法研究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同时,指出现有几PA的优点与局限性。最后,概述了PA的主要应用领域,并对PA现在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本实验在FK81细胞上研究了CPVMcAbs对CPV的中和作用。酶标SPA染色证实,在感染细胞的胞浆和胞核中均可见阳性反应物质,表明CPVMcAbs可穿过细胞膜,中和细胞内的CPV。HA效价测定结果表明,加入CPVMcAbs的试验组,其HA效价全部<1:10,而未加CPVMcAbs的对照组,其HA效价随培养时间延长成倍增长。进一步证实了进入细胞内的CPVMcAbs可以完全中和细胞内的CPV,初步解释了CPVMcAbs对自然发病的治疗机理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聚乙烯醇(PVA)与马来酸(MA)酯化交联膜的制备及性能表征。PVA与MA在浓硫酸催化下,高温脱水酯化交联。利用红外光谱(IR)、拉伸强度分别表征了交联膜的化学结构及力学性能。在沸水中测定了PVA交联膜的耐水性,将PVA与聚丙烯腈(PAN)制成PVA-PAN交联复合膜用于渗透汽化法分离乙醇—水混合物。研究了交联度与复合膜渗透汽化特性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证明了H^∞+COP是AOP的子代数,同时对AOP中属于H^∞+COP的函数进行了一定的刻划,从而为解决Axler中的猜想AOP=H^∞+COP作了一些必要的阶段性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