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胶原膜的研制及其在烧伤创面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胶原膜应用于烧伤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胶原膜治疗烧伤浅Ⅱ度、深Ⅱ度及供皮区创面共96例,与甲壳胺人造皮、质量分数为1%磺胺嘧啶银霜凡士林油纱作对比观察。结果:在类似创面,胶原膜级比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提前1-5d。结论:胶原膜具有促进创面愈合、减少创面渗出、防止创面加深、减少疼痛、减少换药次数及节省敷料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病毒感染也属于机会感染,烧伤病人也时有发生。本文通过5例烧伤合并病毒性皮疹的分析,阐述了病毒性皮疹的原因、诊断、治疗,着重强调预防治疗的重要性。本组资料发病率为0.36%;发病时间为烧伤早期和烧伤恢复期;发病部位为正常皮肤和已愈合的创面。发病与创面细菌感染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李帮辉  杨平 《遵义科技》2000,28(4):49-49,64
本实验选择50例诊断为大面积烧伤残余创面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除每日换药外,治疗组加用浸浴治疗,对照组无需其它治疗。结果,治疗组疗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实验结果表明浸浴疗法能促进创面早日愈合,值得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湿润烧伤膏(MEBO)对烧伤皮肤促进修复的效果.方法:使用MEBO形成湿润的伤口环境,观察创面修复的进度及程度.结果: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缩短,修复后的皮肤功能与传统方法比较有较大的改观.结论:MEBO有促进创面再生修复,且有抗感染,止疼效果.  相似文献   

5.
《攀枝花学院学报》2013,(3):124-125
目的:观察烧伤后合并湿疹的临床特点复方氧化锌治疗效果。方法:对29例烧伤后湿疹创面分析,发现并发烧伤后湿疹,进行复方氧化锌软膏治疗。结果:经早期诊断、复方氧化锌软膏治疗后,平均3-7天湿疹及炎症反应完全消退,烧伤创面得到及时修复,平均6-21天后烧伤创面完全愈合,均无复发。结论:复方氧化锌治疗烧伤后湿疹具有良好的效果,可缩短病程,减少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湿润烧伤膏(MEBO)对烧伤皮肤促进修复的效果。方法:使用MEBO形成湿润的伤口环境,观察创面修复的进度及程度。结果: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缩短,修复后的皮肤功能与传统方法比较有较大的改观。结论:MEBO有促进创面再生修复,且有抗感染,止疼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在宫颈LEEP刀术后美宝湿润烧伤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至2011年7月确诊为宫颈中、重度糜烂患者95例。随机分成两组,宫颈LEEP刀术后应用美宝湿润烧伤膏治疗组48例,单用Leep刀治疗组47例,观察两组术后宫颈创面的愈合情况。结果:宫颈LEEP刀术后应用美宝湿润烧伤膏组创面愈合时间短,阴道排液量少,出血时间短,感染率低。结论:宫颈LEEP刀术后应用美宝湿润烧伤膏治疗中重度宫颈糜烂治愈率高、副作用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复方桐叶烧伤油在长期不愈合创口换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实验组采用复方桐叶烧伤油换药,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利凡诺纱条换药.结果复方桐叶烧伤油实验组的疗效明显好于利凡诺纱条对照组.结论复方桐叶烧伤油换药可以有效促进长期不愈合创口的愈合,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湿润烧伤膏治疗放射性皮肤损伤的疗效.方法:将36例接受放射期间出现放射性皮肤损伤的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22例使用湿润烧伤膏为治疗组;14例采用雷佛奴尔纱条为对照组.结果:湿润烧伤膏能控制放射性皮肤损伤创面感染,改善创面血液循环,促进肉芽组织和上皮再生.湿润烧伤膏组创面渗出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能明显缩短2级以上皮肤损伤的愈合时间.结论:湿润烧伤膏对放射性皮肤损伤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应用方便.  相似文献   

10.
轴型皮瓣修复四肢深度电烧伤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轴型皮瓣修复四肢深度电烧伤创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根据损伤特点选用各种轴型皮瓣修复四肢深度电烧伤36例共52个创面.结果:本组36例52个电烧伤创面接受轴型皮瓣治疗,其中2个皮瓣由于蒂部肿胀压迫导致静脉回流障碍,术后出现远端淤血,经即时减张处理最终皮瓣成活,其余皮瓣术后全部成活,伤口愈合良好.结论:利用各种轴型皮瓣修复四肢深度电烧伤,能够有效覆盖创面,保护患肢功能.  相似文献   

11.
高压氧应用于治疗烧伤病人,不仅具有减少烧伤创面渗出,提高组织氧分压,促进创面皮肤艇,而且可降低创面的感染率。本文采用两组对照治疗,结果显示,对照组感染率55%,较治疗组高。  相似文献   

12.
探讨应用湿性敷料治疗新生儿Ⅱ度烧伤的疗效。选择2016年6月-2017年10月甘肃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2例新生儿Ⅱ度烧伤病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使用湿性敷料换药治疗,对照组使用紫草油纱布敷料。两组均予以营养支持,并在入院后相同时间间隔按期换药。对比两组患儿治疗10天后的创面愈合率,换药第1天、第5天、第10天NIPS(新生儿疼痛评估量表)疼痛评分及两组患儿住院时间。两组患儿创面愈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儿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两组患儿入院第1天、第5天、第10天换药时NIPS疼痛评分比较,在时点维度上,两组第10天NIPS疼痛评分与第1天、第5天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且疼痛评分低于前两时点,在干预措施维度上,观察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给予湿性敷料治疗后10天患儿疼痛缓解效果相对最佳。在合理的营养支持下,湿性敷料能够显著减轻患儿疼痛,减少住院时间,故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JT烧伤液”对烧伤感染细菌作用的超微现象.结果表明,“JT烧伤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 G+)和志贺氏痢疾杆菌(Shigrellre G-)有明显的杀伤和抑制作用,为临床推广和使用“JT烧伤液”治疗烧伤创面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开发传统中医药治疗烧(烫)伤的外用制剂,以提高中药治疗烧伤的疗效,为中医外治的现代化研究提供科学依据.观察“烧伤涂膜剂”(院内制剂)治疗Ⅱ&#176;烧伤的疗效,并与“湿润烧伤膏”(市售中成药)作对比.方法:Ⅱ&#176;烧伤患者16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烧伤创面常规清创消毒后,涂烧伤涂膜剂,对照组按药品说明书涂湿润烧伤膏,结果:治疗组治疗Ⅱ&#176;烧伤在愈合天数,控制感染、渗出,使用止痛药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烧伤涂膜剂治疗Ⅱ&#176;烧伤使用方便,价格低廉,患者易于接受,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5.
采用大白鼠背部造成30%面积Ⅲ°烫伤为烧伤动物模型,伤后在创面涂布绿脓杆菌,并随机分为3组。第1组接受 REBD-1霜剂(稀土烧伤药1型)局部涂布治疗;第2组用 SD 银霜剂涂布治疗;第3组用制备 REBD-1霜剂的基质涂布创面作为对照组。从涂布药物的第二天开始,第1组和第2组的创面仅出现少量渗出物。创面较干燥,基本无溃烂,创面细菌培养比第3组的菌量减少2~3个数量级。在第3或第4周开始结痂,创面至7~8周已全部愈合。应用 SD 银治疗的创面因有银的沉着而变为黑色,故第1组实验动物的创面外观较清洁。第1组动物的死亡率为10%,而第2组无动物死亡。第3组基质对照动物,自涂布绿脓杆菌第2 天开始,创面呈现炎症并有渗出物或化脓形成,细菌培养有大量绿脓杆菌存在,动物死亡率为70%,感染后12~14天为死亡高峰。  相似文献   

16.
烧伤涂膜剂治疗Ⅱ°烧烫伤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开发传统中医药治疗烧(烫)伤的外用制剂,以提高中药治疗烧伤的疗效,为中医外治的现代化研究提供科学依据.观察“烧伤涂膜剂”(院内制剂)治疗Ⅱ°烧伤的疗效,并与“湿润烧伤膏”(市售中成药)作对比.方法:Ⅱ°烧伤患者16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烧伤创面常规清创消毒后,涂烧伤涂膜剂,对照组按药品说明书涂湿润烧伤膏,结果:治疗组治疗Ⅱ°烧伤在愈合天数,控制感染、渗出,使用止痛药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烧伤涂膜剂治疗Ⅱ°烧伤使用方便,价格低廉,患者易于接受,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美宝湿润烧伤膏与碘制剂治疗骨外露创面的疗效.方法:将47例外伤后由于软组织坏死导致局部骨外露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4例用生理盐水冲洗,美宝湿润烧伤膏涂于创面后纱布覆盖.对照组23例用生理盐水冲洗,碘伏消毒后纱布覆盖.观察两组之间感染控制情况、创面愈合时间、止痛效果、瘢痕形成.结果:观察组创面感染率12.5%与对照组8.7%比较,P>0.05,无显著差异.两组创面瘢痕发生率比较,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两组创面愈合时间和换药次数相比,P<0.05,观察组少于对照组.止痛效果相比,美宝治疗组也优于对照组.结论:美宝治疗组在创口瘢痕形成、愈合时间及止痛方面均优于碘制剂治疗组,两者在创面感染方面没有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8.
人工细胞愈合膜(速愈平)是由杭康药业。杭州积好脂质体有限公司研制生产的一种人工细胞型医用活性材料。经北京、上海、天津、浙江、广东、福建、江西、湖北等省市多家医院的临床应用,表明对局部烧伤、烫伤提前愈合3~7天,对皮肤溃疡有效率达100%,甚至对各类切口液化、腹部接、窦道的治愈率也达100%,在整形整容术后康复也有独到效果。现综述如下:1.入工细胞愈合膜在烧伤创面中的应用上海瑞金医院灼伤科1994年11月至1995年4月,将人工细胞愈合膜应用于浅11”烧伤创面、中厚皮供皮区、小皮片植皮创面和残余烧伤创面共20例20处创面,…  相似文献   

19.
唐怀亮 《科技信息》2010,(13):408-408,419
本文主要对烧伤的生理变化、临床表现等进行分析研究,综合履职经验,在烧伤治疗方面重点推出介绍了创面的湿润暴露疗法,以供交流参考。  相似文献   

20.
通过以牛血清白蛋白V(BSA)为载体,去溶剂化法制备熊果苷纳米粒(Arb-BSA-NP),研究其对大鼠烧伤修复的效果. 利用粒径分布和Zeta电位对纳米粒进行表征,结果显示:熊果苷与白蛋白比例1 ∶ 10、pH7.0的条件下用戊二醛交联12 h,粒子大小均一且稳定性较好,平均粒径为175.26±11.04 nm,Zeta电位为-29.12±0.80 mV;将细菌纤维素膜浸渍于含Arb-BSA-NP纳米粒溶液中获得负载熊果苷纳米粒的纤维膜敷料(Arb-BSA-BC),并对该材料进行SEM分析,显示Arb-BSA-NP纳米颗粒分布在材料表面;通过SD大鼠烧伤模型动物实验评价该敷料对烧伤创面愈合的效果,结果显示负载熊果苷纳米粒的纤维膜敷料有助于烧伤创面的恢复和愈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