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郑州郊区沟赵公社西连河大队一队1978年开展了土豆和红薯间、套作高产栽培试验.其中一区亩产鲜薯10599斤(面积1.27亩,亩产土豆1097斤,红薯9502斤),二区亩产10276斤(面积1.47亩,亩产土豆1217斤,红薯9059斤).其主要栽培措施是:试验田前茬是棉花,中等地力,土质为壤土。年前冬耕一次,深7寸.翌年初春灌水一次,亩施炉灰1千斤,3月中旬春耕。种植方式:一区3.6尺一带,土豆行距1.6尺,株距5寸,亩留苗3334株;红薯堆距(2×2)  相似文献   

2.
在英明领袖华主席抓纲治国战略决策指引下,全国劳模、莆田地区农科所付主任陈孝钦同志更加意气风发,同云路大队农科队和贫下中农一起,经过艰苦努力,1978年7.66亩三熟高产试验田获得好收成。经过验收,三熟平均亩产达到3514.2斤,二号田1.11亩,三熟亩产达3925.5斤,其中小麦亩产1101.3斤,早稻杂优亩产1472.4斤,晚稻杂优亩产1351.8斤,即麦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马庄大队大棚黄瓜产量逐年提高,一九七七年春栽大棚黄瓜全大队平均亩产20316.7斤,高产棚亩产达25606.9斤;一九七八年春季大棚黄瓜全大队平均亩产21606.5斤,其中第四生产队的高产棚平均亩产32934.3斤(面积1.04亩),比去年增产28.5%。第四生产队的大棚黄瓜所以能突破亩产三万斤,是因为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比如,提早育苗,提前定植,延长黄瓜的生育期;对种籽进行低温处理和药剂浸种,增强幼苗的抗逆能力;增施磷、钾肥和微  相似文献   

4.
光山县城郊公社前楼大队,1974年从广东省引进晚籼稻良种“科字六号”(简称“科六”).通过种植,获得了490亩平均单产1200斤,其中400亩高产田,平均单产1456斤.去年广大贫下中农以阶级斗争为纲,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学理论,抓路线,层层搞试验田和高产田,开展群众性的科学实验活动,1700亩“科六”水稻,又获得平均亩产1159斤的好收成.其中840亩早稻,平均亩产1250斤;  相似文献   

5.
沁阳县山王庄公社新店大队,在党中央抓纲治国战略决策指引下,以揭批“四人帮”为纲,深入开展农业学大寨群众运动,近年来在小麦生产方百战胜了自然灾害,特别在这两年具有明显反常的气候条件下(见表一)连续获得了大面积小麦丰收.全大队四百五十亩小麦,1977年平均单产1011斤,1978年为1017斤,并出现了亩产1100斤以上的地块,为继续前进夺取更高的产量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6.
一九七七年马庄大队栽培四亩四分九厘春季大棚黄瓜,平均亩产20316.7斤,其中第四生产队一亩零四厘大棚黄瓜,获得亩产25606.9斤的好收成.实践表明,大棚黄瓜比露地黄瓜亩产提高1-2.5倍,上市时间提前60天,供应时间延长(晚拉秧)24天,为克服蔬菜早春淡季作出了贡献.现以四队高产棚为例谈谈大棚黄瓜的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7.
1978年全市秋薯八百二十亩获得了平均亩产2000——2200斤的好收成。关林大队春秋二季土豆大面积丰收,春薯高产田亩产4856斤,秋薯高产田亩产4158斤.取得土豆高产的措施:首先在全市建立八个土豆种薯基地队,生产优良种薯.其二,一年内先后召开了七次大型土豆技术培训会议,培养技术人员一千余人次,促进科学种薯活动蓬勃开展,科学种薯的  相似文献   

8.
我站自1976年开始试种春薯高产田一亩四分,获得亩产8065斤;1977年一亩三分五厘,获得亩产8671斤;1978年又试种一亩另一厘,获得亩产9163斤.我们的措施是:一整地与施肥。本地块前茬是1977年春薯高产田,土质为两合土,中性土壤.元月上旬,畜耕6寸深,施粗肥8000斤,耙耱后按3尺一埂开沟1.5尺宽,深1.2尺左  相似文献   

9.
我们大队科研队,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以阶级斗争为纲,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排除“四人帮”的干扰,运用毛主席的“八字宪法”,探索红薯高产规律.在75年创造亩产10014斤的基础上,总结经验,继续努力,七六年在三亩五分的土地上又获得了平均单产9016.8斤的高产,我们的作法是:  相似文献   

10.
我们渚林大队地处莆田县沿海丘陵地带,全大队五个自然村,九个生产队,2178人,现有耕地面积九百二十五亩。每年卖给国家余粮六万多斤,油料七千多斤.1978年全大队共种植甘薯面积805亩,其中早薯300亩,春大豆,春花生套种早甘薯185亩,中晚薯320亩。全大队万斤薯面积达150亩,其中超万斤的可达50亩,一万四千斤的可  相似文献   

11.
安薯一号(即安1—19):1972年用农大红作母本,济南红作父本,通过重复法诱导开花进行杂交选育而成。四年来在我区试验26处次,平均鲜薯比百号增产43.2%,比宁薯一号(推广种)增产31.4%;薯干比百号增产36.7%,比宁薯增产18.1%。南乐县后平邑大队高产田四年平均亩产9854.1斤,面积10.1亩。淇县刘河、介屯大队,南乐后五楼,大面积种植亩产7000—8000斤。在78年特大干旱的情况下,长垣满村公社小吕村大队第  相似文献   

12.
<正> 麦茬水稻旱种是近年来在我省逐步发展形成的一种水稻栽培新技术。1983年我市示范种植1706.3亩,其中郑州早粳稻1233.2亩,一般亩产500~600斤,有9.6亩丰产田亩产在710~734.7斤之间。我局在荥阳县广武乡蹲点,种植示范1.03亩丰产田,平均亩产734.7斤。为了积累高产栽培经验,对该田的全生育过程和栽培  相似文献   

13.
<正> 封丘县獐鹿市乡邢庄农民刘奎梅,全家5口人,1981年从集体承包了12亩沙碱薄地。1983年,种棉花6.5亩,收皮棉10,50斤,平均亩产161.5斤。仅棉花一项,净收入2,205元,人均441元。其中有2.07亩棉花试验田,1981年亩产皮棉87.0斤,82年亩产154.5斤。1983年,种植了新品种豫棉一号,经地区农科所和县,社  相似文献   

14.
墨西哥一乡村教师和一日本农业工程师合作,在墨西哥州大面积的试验田里种植杂交玉米,取得旱地每公顷收获十吨的高产(合亩产一千三百三十斤).过去该地区的最高产量为每公顷三吨(即亩产四百斤).在美国旱地玉米的平均产量为六吨半.这两人声称,如果辅以必要的灌溉设  相似文献   

15.
秋季莴荀     
我市王褚公社新店大队、定和三队、东王褚大队和西于村四队等单位,近几年来,先后试种秋莴荀成功,于秋末冬初或元旦、春节供应市场,深受群众欢迎.实践证明,秋季种植莴荀有许多优点:一是生长期短,仅90-100天,比春莴荀生长期缩短一半左右.二是产量高,一般亩产可达5000-6000斤以上,而春莴荀一般亩产汉4000斤.三是病虫害少,味道鲜美品质好.现将秋莴荀种植管理技术作一简单介绍,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一、郑谷四号郑谷四号是我所杂交选育而成。目前已在巩县、荥阳、郑州等县市推广,面积达7万亩以上。 1975年10处试验,较区域试验中产量最高的衡研130增产24.7斤。1976年和1977年9处试验,其中5处平均亩产300.4斤,比衡研130减产11%,另外4处平均亩产637.3斤,比衡研  相似文献   

17.
<正> 我县于一九七九年四月十七至十九日,在竖岗公社进行了飞机喷洒磷酸二氢钾防御小麦干热风试验,共喷洒麦田一万五千亩(实际二万二千亩)。通过12个点的调查结果表明,亩产300斤至700斤生产水平上,每亩增产20至66斤,增产率2.7~12%。12个点平均亩产572.5斤。每亩增产48.6斤,增产率为8.46%。(见表1) 飞机喷洒磷酸二氢钾防御干热风,增产效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8.
<正> 潢川县凌集茶场茶叶生产,在今年遭受严重干旱情况下,又获得了大丰收。全场400亩生产茶园在连续四年平均亩产200斤的基础上,今年总产干茶94000斤,平均亩产235斤,比一九八○年总产增加11%,单产提高10%。按一九八○年价格计算,茶叶总产值19.1万元,平均单价2.03元,  相似文献   

19.
在党的十一大路线指引下,在五届人大和全国科学大会精神鼓舞下,我们岳滩大队以揭批“四人帮”为纲,在比去年更严重的长期干旱情况下,靠大寨精神,靠“八字宪法”,科学种田,今年夏粮生产再创“高稳低”,总产量一百一十九万四千斤,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其中小麦面积一千零二十点六亩,总产九十九万一千七百多斤,平均单产达到九百七十一斤.全大队包括夏杂在内的一千零八十亩的生产投资,按种子、化肥、农  相似文献   

20.
1977年我队4亩青椒获得了亩产10776斤的较好收成,现将种植和管理方法作一简要介绍. 一、培育壮苗 1、种子处理. 播种前,先用清水漂去秕籽和杂质,再把种子放到两开一凉(即60度左右)的水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