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他分析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原因: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基础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要求。他提出了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内涵的理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要使马克思主义与人民大众相结合,使人民大众用他们的方式领悟、宣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他还提倡和实践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毛泽东倡导并力求用大众化的语言阐述马克思主义理论,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决人民大众关心的问题,重视以人民大众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对象。他的这些探索对于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联系实际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王莹 《科技信息》2009,(7):186-186,190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时代赋予全党、全社会的一个重大课题。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结合社会发展目标、体现民族精神、避免庸俗化。要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奠定素质基础;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创造理论前提;要推进宣传普及工作创新.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3.
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当代中国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解决好的重大问题。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中国化"二者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使得我们可以从"大众化"的视角思考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途径。就是要通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大众化"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中国化"来更好地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相似文献   

4.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首要任务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马克思主义的"三化"是一个以中国化为核心的统一整体。中国实际、时代特征、人民大众三者既不是相互分离的,又不是彼此等同的,因而马克思主义的"三化"之间是既不可分离又并不等同的。应该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根本,在"三化"的统一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马克思主义"三化"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向,回答了"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同时也回答了在中国实践、时代发展和人民大众中马克思主义所应有的地位和作用问题。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要求,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建设的内在体现。关于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路径问题的再思考,应考虑以下几点: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认同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得以实施的先决条件;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传播应借鉴文化综合创新的思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一元性下,强化马克思主义对大众文化的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任务。政治理论教育者要把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当作自己义不容辞的光荣职责,深刻理解大众化的内涵,从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对象和教育主体上积极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  相似文献   

7.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原因及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邢晓红 《科技信息》2009,(30):I0369-I0370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内含着如何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意味着马克思主义的普及化、通俗化、人性化和本土化。大众化在中国存在着被误解的可能与现实。社会转型、问题与主义之争、增强实效性分别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社会背景、内在原因和现实诉求。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工程,理论主导性、学科现代化、方法多样性、传播渗透性、主体参与性是其现实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8.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个过程。它是大众化理论的形成过程;是理论大众化的普及过程;也是人民大众的践行过程。要想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被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和掌握,离不开共产党人的宣传教育活动。在宣传普及过程中要注意其效用性,要在坚持理论科学性的前提下尽量使其通俗化,要把显性宣传教育与隐性宣传教育结合起来,要把青少年作为宣传教育重点。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大众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大众化是一个相互促进的历史过程,中国化是大众化的前提,大众化是中国化的目的。中国化已经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取得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理论成果,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现阶段必须在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贯彻落实这个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0.
实现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在当代中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其间必须要搞清楚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间的关系。探索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理论创新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石,传播机制多样化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媒介,重视国民教育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是为人民大众服务、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广泛的群众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真正优势。马克思主义要真正实现"大众"化,就要求理论贴近、服务的对象范围要广泛,切合、满足最广大人民的现实需要和利益诉求。因此,把握"大众",切合、满足最广大人民的利益诉求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当代中国的实践相结合,使人民群众认同、接受并在实践中落实这一理论。大众化的实现必须要“三步走”:一是要立足于中国实践,融人中国文化;二是要提升群众的理论素养,把马克思主义内化为群众的精神状态和时代追求;三是要落实到群众的具体行动中,这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目标。这三个方面紧密联系,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13.
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和本质要求,十八大再次重申"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这一战略任务。中国早在俄国十月革命后就开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探索,产生了诸如阐述介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与工农阶级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分析中国实际问题的好经验;也有大众化的传播主体比较局限、理论具有不完整性、渠道单一的不足。这给予了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须重视并创新大众传播方式、促进理论内容的大众化、用通俗的形式普及马克思主义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向导》等中共早期传媒开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序幕,是由当时的历史环境决定的,更是中国无产阶级报刊的本质要求。它作为中共早期主要传媒,以致力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为诉求目标,艰难探索,最后不仅成为其先锋和主流媒体,而且取得了骄人的成就和宝贵的经验教训。这些经验教训为今天的党报党刊以及其他传媒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大力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对社会主义实践的顺利进行影响深远。为此,在回顾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渊源,论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要性的基础上,提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途径: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新鲜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努力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语言表述的通俗化和宣传方式的多样化;建设一支从事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的专业队伍。  相似文献   

16.
党政机关的党员干部是推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的生力军,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直接践行者,也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对象。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弘扬优良学风,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是党政机关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作为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不断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规律以指导大众化的实践要求,树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先进典型以引领人民前进,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的推进做出了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18.
红色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色文化是广大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而共同奋斗所创造的民族文化、大众文化。红色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红色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结晶,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强大动力;红色文化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基础,蕴藏着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要求;红色文化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产物,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宝贵资源。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纵观建国60周年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艰难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根据主要有两个:即我国的国情和中国共产党的存在和发展。中国的国情提出了客观的需要,中国共产党作为“结合”的主体,从而为马克思主义满足中国国情的客观需要成为了现实的可能。这就是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的基本经验。只有提高中国共产党与各族人民的认识水平与实践能力,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才能不断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建构和谐社会的伟大目标。  相似文献   

20.
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本质和逻辑,指出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逻辑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结合好,要从少数精英到人民大众、从抽象理论到客观实践。其路径是必须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促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及传统文化相结合;必须与时俱进发展、深入科学宣传、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从而使马克思主义内化为群众的坚定信仰,外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