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凌云 《科技信息》2011,(4):180-181
目前,人们已经普遍接受转喻就是人们的一种思维方式。国内外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致力于转喻的研究。而言语行为转喻是认知与语用结合的产物,Thornburg&Panther提出了言语行为脚本理论,用转喻解释人们交际中的间接言语行为。他们认为,在交际中,言语行为脚本中的一个成分可激活并转喻整个言语行为脚本。本文首先提出了转喻的定义和本质,然后以Thornburg&Panther提出的言语行为脚本理论为基础,分析言语行为转喻在语篇中所起的不可忽视的连贯作用。  相似文献   

2.
关于间接言语的语用推理,不同的语用理论提出了不同的阐释。Sperber和Wilson的关联理论认为关联原则指导听话人对间接话语进行语用推理。Panther和Thomburg的言语行为脚本转喻理论认为言语行为脚本结构中的转喻关系构成了交际的自然推理图式。  相似文献   

3.
人们之间的言语交际并不总是成功的,导致言语交际失误的原因有诸多方面,包括非语言性因素、语言性因素、语用因素等。从语用性因素的礼貌原则和合作原则两方面来探讨言语交际失误产生的机理,并选取日常生活中的例子来说明。纵然言语交际双方的会话体现了合作和礼貌原则,但由于语境、说话人和受话人的认知等不同也会造成言语交际的失败。  相似文献   

4.
话语(言说)既是说话人实施言语行为的基础,又是说话人意向的载体.疑问句不仅与说话人关联,而且与受话人密切相关.从后者看,主要体现在受话人对具体语境中的疑问句间接意向的推断上.  相似文献   

5.
从"缺省预设"看话语理解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话语理解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当且仅当受话人按照发话人期望的意义去理解的过程。但受话人与发话人之间由于各自的知识结构,文化背景,心理特点等差异以及言语语境的动态变化,受话人究竟如何并在多大程度上能朝说话人所期望的意义去理解话语呢?本文试图从认知的缺省预设理论的角度来分析话语的理解并得出:受话人在话语交际过程中总是在充分理解之前就已激活某种缺省预设,从而个人的话语意图通过语言表达得以沟通从而最终实现话语理解。  相似文献   

6.
误解是言语交际中经常发生的现象,对误解进行研究有助于深入认识言语交际的规律。从认知语言学中的理想化认知模式来看,认知理解就是激活理想化认知模式,投入理想化认知模式。因此,误解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交际双方的认知语境不能互明而导致无法激活相同的理想化认知模式或者是投入理想化认知模式时产生差异。  相似文献   

7.
言语行为理论认为,以言行事是言语交际的基本单位,其关注在交际中话语的实际运用,这为探索指示词语提出了新的路向。指示词语的语用含义在于获知说话人使用某一指示语所希望传递的指示信息,必然以识别或推导语境为基础;指示词语的类别与功能在于对指示词语所指代的对象或内容提供一定的制约,以明确指示词语在某一特定语境下指代的是前指信息或后指信息等。指示词语的所指信息,必须依靠听话人对说话人交际意图进行推测,才能有效地理解交际中指示词语的指示信息。  相似文献   

8.
认知心理学的转喻观有别于修辞学关于转喻的传统观点,认为转喻不只是一种修辞手段,而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在此基础上,本文通过对障碍假设理论以及言语行为脚本理论的分析,指出转喻对日常生活中的间接语言现象有较强的解释力,并揭示出间接言语行为的转喻本质.  相似文献   

9.
语言是说话人和听话人交际的一种工具.一般情况,一个人至少掌握一种语言,用这种语言来说话,表达自己的思想,理解别人表达的思想.无论说话或听话都是使用语言的行为.说话的行为及其结果在语言学中通常称为"言语",是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为达到某种交际目的对语言的使用,在这个过程中语境的作用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鄢璐 《科技信息》2007,(15):107-108
言语行为是语言交际的基本单位。言语行为又分为直接言语行为和间接言语行为。间接言语行为是语言使用过程中的一种极为普遍的现象,其主要动机是礼貌的表达所要说的话,尤其是命令,拒绝,批评和暗示之类的话语。日语是间接言语行为高度发达的语言,研究间接言语行为主要是探讨婉转的表达方式,研究言外之意。本文紧密结合语境,考察了有“万能语”之称的“どうも”一词背后省略的言外之意,以及利用接续助词实现的省略句所间接表达的言外之意。本文从句式角度,紧密结合具体的语境,探讨了日语的间接言语行为与省略句的关系及其间接表达的言外之意。  相似文献   

11.
董丹玲 《科技信息》2011,(17):227-227
间接言语行为是人类语言交际中的一个现象。间接言语行为是通过实施一种言语行为来间接地实施另一种言语行为。人们常常不直接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意图,而要"转弯抹角"地间接表达。听话人该如何理解说话人的言外之意呢?了解间接言语行为理论有助于正确推导说话人的言外之意,本文从礼貌的角度来解释间接言语行为及其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间接言语行为是通过实施一种言语行为来间接地实施另一种言语行为。在日常使用的语言中,这种语言的间接现象相当普遍。人们常常不直接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意图,而要“转弯抹角”地间接表达。听话人该如何理解说话人的言外之意呢?了解间接言语行为理论有助于正确推导说话人的言外之意,对提高外语学习者的听力理解能力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致谢言语行为中的过度礼貌是说话人有意识地打破普通致谢的恰当性常规而形成的特殊话语,其主要实现形式有致谢语重复、后果假设、情感夸张和语码混用等4种形式。说话人为了更加突出自己的感激之情,达到更好的交际效果,就会采用不同的语言结构,去主动顺应语境的动态变化和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14.
言语交际的最终目标是建立交际双方的相互理解。在实际话语交际中,人们为了特定的交际效果,说话时往往不直接表达想说的话,因此听话人就需要寻找最佳关联,结合具体语境,通过认知推理达到正确理解话语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合作原则与言语行为是两种密切关联的重要意义理论,合作原则从话语交际的合作性上解读了含义的产生和理解,言语行为从语言所实施的行为的角度阐释了言语交际的实质.有机整合合作原则和言语行为理论提出语谓合作、语旨合作和语效合作的概念,进而细致分析语旨合作和语效合作,有助于对交际语境中的话语所承载的复杂意义作丰富而生动的刻画,有助于对表达-理解-再表达周而复始的话语交际过程作科学而合理的解释,从而对生活世界中的话语交际的动态研究作出新的尝试.  相似文献   

16.
英汉交际中语调的语用功能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英汉言语交际中,话语的语用功能可以通过词汇、语法等手段并结合语境表达出来。实际上,在这种交际中,言语的语调变化同样也是根据不同的语境表达不同的语用功能。对英汉言语中的语调变化对话语在不同语境中产生的语用功能进行对比性研究,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17.
Myers—Scotton创立的标记模式是一个以认知为基础的语用学理论,旨在揭示语码转换背后说话人所欲传递的意图义。从这一模式出发,说话人选择有标记的话语角色可以向受话人传递额外的信息。即标记模式中所说的意图义,以抵消这一选择所带来的额外付出。这些意图义的传递可以取得相应的语用效果,话语角色的转换因而成为实现成功交际的一种语用策略。  相似文献   

18.
人与人的交往中,礼貌是很重要的。在交谈过程中,为了让说话双方交流更加流畅,通常用间接言语行为含蓄、委婉地表达自己想法。间接言语行为在日语中很重要,是一种重要的表达方式。日本人显著的特点是在说话中,很少会直接表达自己想法,而是喜欢用间接的表达方式来传达自己的意思。用间接言语行为表达,多数是出于礼貌的角度来考虑。通过使用间接言语行为的表达方式,达到更好的交流目的。  相似文献   

19.
语用学即语言实用学,是研究语言在特定语境中如何理解和运用的专门学科。它对语言的运用进行整体研究,反映话语和语境的关系,研究的是语言使用中的意义,即言语的言内行为、言外行为及言后行为。语用学为我们进一步了解话语、语境以及语言使用者的相互关系提供了方便。  相似文献   

20.
董艳媛 《科技信息》2011,(9):I0252-I0252
在认知语言学的框架下,转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认知过程,普遍存在于人们认知和生活的各个阶段。转喻的本质和认知基础决定了认知语境的制约作用,而认知语境的操作以"知识草案"和"心理图式"为基本单位,对认知语境中某些文化因素构成的转喻的理解,实质上就是对已经固化在人的意识中的"知识草案"和"心理图式"的激活。因此,转喻的认知构建离不开认知语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