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从张炎《词源》论姜夔词“不惟清空,又且骚雅”,后人多以“清空骚雅”说姜夔词。然“清空骚雅”究竟是何义。则众说纷纭。笔者认为,其“清空骚雅”可用九个字概括,那就是:意之清、境之空、风之雅。  相似文献   

2.
最近,伊拉克政府采取了两件值得注意的措施,说明它正在被国际反动势力推向灾祸的道路。一件是它宣布停止和苏联之间的外交代表权;另一件是它决定和土耳其缔结军事条约。一九五四年十一月六日,伊拉克外交大臣沙班达通知苏联驻巴格达(伊拉克首都)临时代办雅库欣说:伊拉克政府由于“节约的理由”,已经决定停闭它在莫斯科的公使馆。同时,沙班达说,这个决定是和伊拉克政府关于“在国内公开对共产党人进行斗争”的内政政策一  相似文献   

3.
今年,对苏联在国外的间谍人员来说,是流年不利的一年。自3月底西班牙政府驱逐一名从事颠覆活动的苏联外交官员以来,一阵“起于青萍之末”的“扫荡间谍”之风,吹向世界各地,几乎变成了“龙卷风”。4月份,澳大利亚驱逐一名苏联外交官;英国先后两次赶走了4名苏联人;瑞士封闭了苏联新闻社伯尔尼分社,驱走了首席记者。4月上旬法国政府宣布47名苏联外交官、记者、侨民为不受欢迎的人,并勒令其当天离境,出现驱逐苏联间谍的高潮。5月初,伊朗政府又赶跑了18名苏联官员。一时苏联间谍成了过街老鼠。《亚洲周刊》也把苏联在亚洲六个首都的“外交官—间谍”名单公之于众,使这些人处于尴尬的境地。据说,仅今年几个月内,全世界被驱逐的苏联外交  相似文献   

4.
从文化地理的视角看,江南自古即受中原商周文化的影响,尤其是晋室东迁以来的三次大移民,促成了北方先进文化与南方(古楚地吴越)文化的融合与创新,遂奠定江南“雅文化”的根基,明清以来兰蕙画家灿若群星是其证。儒雅的文人气息(审美欣赏)沾润濡染周边地区。此时,已有兰画、兰花作商品买卖以“求食”,并有众多兰谱面向民间,是为由雅入俗的“渐变”(雅俗共赏)而不失其雅,直至上世纪80年代。其后,大陆民间对兰蕙“三艺”的追求——奇瓣、复色、缟、斑、矮种等,多表现为炒作牟利而不在审美欣赏,是为由雅入俗的“突变”,其传播路线起始于日本而后辐射台湾、香港、东南亚,经沿海进入大陆。兰蕙由雅入俗的文化变迁,大抵反映了工业化进程中的“世相”,提高国民的审美境界,予之以高尚的情操,乃是新时期的任务。  相似文献   

5.
跳出传统的“原语中心说”的框框,从“译语中心说”的视角重新审视严复的译事三难,即“信”、“达”、“雅”,不难得出“信”为“诚信”,“达”为“可传达性”,“雅”为“用标准语”的结论。由此可见“信、达、雅”的翻译标准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是融道德标准、内容标准和语言标准三者于一体的标准体系。  相似文献   

6.
今年8月23日,在波罗的海东岸的苏联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三个加盟共和国的首都,有数百人举行集会和示威游行,要求“独立”和“自由”。波罗的海东岸这三个共和国原来分属于波兰和瑞典版图,18世纪被沙俄吞并。十月革命胜利后,三个民族的工农劳动群众在十月革命影响下,于1918年底相继建立本  相似文献   

7.
苏联当局一再宣称,它“对世界上任何地区没有自私目的”,“只关心促进和发展同各国间的友谊。”最近东南亚有三个国家再次领教了苏联的这种“无私友谊”。 6月16日,孟加拉国警察查获了莫斯科运往苏联驻达卡大使馆的一批先进的通讯器材,其中包括大功率的无线电监听设备,重约十吨。最初苏联人谎称为建筑材料,未获许可证,于是硬行闯关,并对孟加拉国官员大打出手,终被拿获。孟加拉外长于6月22日向苏联提出了抗议。在克格勃于达卡事发的同日,一批可疑物品共84箱非法进入了尼泊尔。据尼泊尔《人民之路》周刊揭露,这些可疑设备即将安装在被称之为“克格勃”总部的苏联驻尼新建使馆大楼内。尼朝野对此感到震惊,有的议员要求调查。 7月13日,马来西亚又抓住3名混迹于外交界的克格勃特务,勒令他们在24小时之内离境。克格勃本来臭名远扬,过去在世界各地出乖露丑事件屡屡发生,  相似文献   

8.
每天翻开报纸,经常看到我国工农业以及科学文化战线上大放“卫星”的消息:小麦总产量超过美国啦、钢铁生产翻一番啦、原子堆和加速器移交生产啦……一连串的成就都是前人所不敢梦想实现的,我国人民自豪地把它们称之为一颗颗的“卫星”。为什么要用“卫星”这名称呢?提起“卫星”,自然使人联想到一年前那件震动全世界开辟新纪元的大事:1957年10月4日,苏联破天荒地发射了第一颗卫星,说得确切一些,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紧接着又是第二颗、第三颗卫星上天。直到今天,第三颗卫星还绕地球旋转着。三颗上了天的卫星,使世界各国人民都亲眼看到了苏联科学技术的伟大成就。“卫星”这个科学术语,就被用来称誉一切破纪录的光辉成就了。  相似文献   

9.
透视历史世俗化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透视历史世俗化现象杨东铭陈文滨过去的历史并不会简单地“死”去,在后来它总是会被人研究,被人欣赏,被人以历史为源泉为背景进行创作。在这里,我们可以把历史的“衍生物”分为两个层次:一曰雅的历史科学。它秉持严肃的高雅的态度,考据历史真伪、评判历史是非、探求...  相似文献   

10.
苏联侵略阿富汗,使西方一些人对苏联牌“缓和”的观感为之一变。有些曾经陶醉于克里姆林宫多年装潢起来的歌舞升平假象的人们,现在纷纷指出,“缓和濒临破灭”,“缓和的黄金时代早已成了过眼烟云”,苏联刮起了“新的冷战的寒风”。美国《芝加哥论坛报》甚至直率地问道:“第三次世界大战开始了吗?”然而,莫斯科的“缓和”乐师们置若罔闻,还在起劲地吹打。他们毫不脸红,决不因阿富汗上空炮弹的嘶鸣同缓和的极不协调而感到尴尬。请听听这些“缓和”新曲吧! “改变某个国家的社会政治  相似文献   

11.
苏日是怎样加紧勾結的苏联領导同日本反动統治集团的勾結正在紧鑼密鼓地进行。一月間,日本外务大臣椎名訪問了苏联。对于这次訪問,日方非常滿意,苏方兴高采烈。葛罗米柯三握椎名之手而致意。日本报紙說,苏方的“热情招待”达到“使人們感到吃惊的地步”。据《朝日新聞》报道,苏联部长会議主席柯西金认为:“日苏关系已經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相似文献   

12.
我的看法有所不同。我觉得苏联对外政策的变化是很大的。所谓新政治思维变化首先或主要表现在政策思想上,即苏联人所说的“新政治思维”上。从苏联领导人以及他们的一些专家、学者的论述看,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三点。1.“两极”思想有所变化。过去突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体系“对抗的一面”,现在则着重强调“世界的统一性”和“相互依赖性”。认为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合法利益”,应努力寻求各国彼此“利益相吻合的  相似文献   

13.
苏联剧变与苏共的纲领和路线聂运麟1991年“八月事变”以后,苏共被取消,苏联被解体,苏联社会的发展方向被彻底改变了.苏联的剧变,主要是戈尔巴乔夫所推动的民主社会主义的路线和改革的结果,与帝国主义的“和平演变”战略有关,与国内反社会主义的敌对势力的破坏...  相似文献   

14.
1983年被称为“欧洲导弹年”,意思是说美苏中程核导弹之争是西欧形势的焦点。确实,这一年里美国、苏联、西欧三方围绕着美苏日内瓦中程核武器谈判进行了一场复杂的斗争。美国想用手中的“纸导弹”压苏联把SS—20导弹削减到零,或者使双方拥有相等数量的中程导弹。苏联则坚持自己应拥有相当数量的SS—20导弹,不允许美国  相似文献   

15.
最近,法国“斯波特”地球资源观测卫星从832公里的轨道发现并拍摄了苏联海军一个秘密大型弹道导道核潜艇基地。它位于苏联北部的巴伦支海苏联科拉半岛的格列米哈,因而被称为格列米哈核潜艇基地。这个基地是经过了改建的,现在它被用于支援世界上最大的潜艇——苏海军北方舰队新的“台风”级核潜艇。苏军现有五艘“台风”级核潜艇服现役,另有三艘在建造之中,每艘长170米,运载20枚SS—N—20型弹道导弹。从这个秘密基地可以攻击美国本土的重要目标和西欧的许多目标,从而扩大了苏联  相似文献   

16.
1945年2月4日至11日,苏联、美国、英国三国首脑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在克里米亚半岛的雅尔塔举行了会谈。会上,三首脑就德国、波兰、南斯拉夫、联合国等战后重大问题达成了协议或初步协议。①会议之前和会议期间,苏、美、英还讨论了苏联参加对日作战的政治条件问题,结果,三国签订了秘密的“雅尔塔协定”。这个协定“是在没有中国代表参加的情况下而作出了直接牵涉四大同盟国之一中国主权和利益的决定。……这是  相似文献   

17.
4月13日,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在克里姆林宫同前去访问的波兰总统雅鲁泽尔斯基举行会谈。塔斯社报道,双方就苏波关系等“迫切问题坦率而友好地交换了意见”。两国首脑指出,50年前在苏联卡廷森林中波兰军官被杀害的情况“已经查清”,苏联历史学家最近发现的文件表明,苏联三四十年代任内务人民委员(内务部长)的“贝利亚及其助手应对此负责”。在会谈中,戈尔巴乔夫代表苏联“向波兰人民及其死难者的亲友表示深切的慰问”。同一天,塔斯社发表声明,正式承认约1.5万名波兰军官在卡廷森林中是被苏联警察杀害的,并且再次强调,“从发现的档案材  相似文献   

18.
被苏联丢在错车站上自苏联三颗人造卫星上天后,美国统治集团在又恼怒又伤心的情况下,作了很大的努力,经过几次试验失败后,总算把人造卫星放射出去了。但是,无论在大小、重量或内部装置的研究仪器等方面都远远不如苏联的人造卫星。因此,狡猾的美国统治集团,换了一个题目,妄想发射一个月球火箭,要在这方面赶过苏联,来保住它在世界上的威信。1958年12月18日“阿特拉斯”式卫星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放射出去的。美国统治集团吹嘘,“这颗新卫星比俄国的第二颗和第三颗人造卫星都要重”,“它可能为发射一座有人操纵  相似文献   

19.
去年底,一股骤起的飓风席卷了捷克斯洛伐克,掀起了摇撼这个国家政坛的惊涛骇浪。沉积21年之久的“布拉格之春”彻底翻案了,杜布切克等改革运动领导人得到昭雪,而1968年在苏联的“国际主义援助”下执掌权柄的胡萨克、雅克什等捷共领导人则被迫全体总辞职。当年出兵镇压“布拉格之春”的苏联和波、德、保、匈领导人正式发表声明,承认入侵是“对捷内政的干涉,应当受到谴责”。苏联政府已经同意在1991年7月1日以前分阶段撤回入侵后“暂时留驻”在捷的苏军部队。可以说,在捷克斯洛伐克这  相似文献   

20.
1944年11月末,科索沃获得解放。从此,科索沃的历史发展进入了一个新时期,而这片土地上的民族问题,塞尔维亚人和阿尔巴尼亚人之间的矛盾和纷争也就具有了新的性质。一时间,科索沃成了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和苏联之间争夺的要地,同时,苏联、英国和美国间外交政策和活动中也出现重要分歧。铁托和霍查:两个共产党人,两个“强人”在巴尔干地区,南斯拉夫和阿尔巴尼亚相比是个大国。阿尔巴尼亚共产党的成立得到铁托的全力支持。二战期间,铁托在霍查的最高指挥部里派有自己的代表,参与各种军事决策。所以,实际上,铁托是把阿尔巴尼亚看成是自己的具有被保护性质的盟国。霍查虽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