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面向21世纪的科学技术周光召[中科院院长周光召(右起第三人)在视察工作]现在离21世纪只有6年的时间了,如回顾一下20世纪,可以看到人类历史的进程确实有了非常大的发展。有人认为,人类现代科学技术从16、17世纪开始,其主要的成就是在20世纪取得的。2...  相似文献   

2.
陆继宗 《自然杂志》2001,23(2):67-75
一、引 言  我们送走了硕果累累的 2 0世纪 ,迎来了充满希望的 2 1世纪 .值此新旧世纪交替之际 ,让我们来回顾一下物理学在上一世纪中的巨大成就、展望一下在新世纪中的发展前景肯定是有所裨益的 .   1 90 0年 ,英国著名物理学家汤姆逊 (W .Thomson ,即开尔文爵士 )在瞻望 2 0世纪的一篇文章中说 :“在已经基本建成的科学大厦中 ,后辈物理学家只要做一些零星的修补工作就行了 .”如果他只讲了这句话 ,那末这句话根本就不会流传至今 .重要的是他紧接着又讲了一句传诵千古的但书 :“但是 ,在物理学晴朗天空的远处 ,还有两朵小小…  相似文献   

3.
2000年已在眼前,21世纪即将来临。回首百年,一方面是科学的力量,推动人类社会抵达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鼎盛时代。马克思说100年来,“它所造成的生产力却比过去世世代代总共造成的生产力还要大。还要多”的名言,仿佛就是对20世纪说的。另一方面是各国为了发展经济,提高国力,都把发展科学技术放到了政府的首要议事日程。于是,科学技术政策及其研究,科学技术指标及评估,亦就应运而生,成了本世纪中叶以来近50年的国际学术界的热门课题。对前者,邓小平曾精辟概括为10个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对后者,党中央在…  相似文献   

4.
纳米科技及其发展前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纳米科技是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才逐步发展起来的前沿、交叉性新兴学科领域,它的迅猛发展将在下世纪促使几乎所有工业领域产生一场革命性的变化。目前所有发达国家的政府和企业都在对纳米科技的研发进行大量的投入,试图抢占这一21世纪科技战略制高点。关注纳米科技的进展,尽快组织和部署我国纳米科技的发展规划,对于我国新世纪的发展影响深远。 本文是白春礼院士去年12月 14日在中南海科技讲座上的报告全文。纳米科技的意义与发展过程 纳米科技的定义 如果将人类所研究的物质世界对象用长度单位加以描述,我们可以得到人类智…  相似文献   

5.
1988年可以说是地球的灾害之年。其实,何止1988年,整个20世纪就是一个灾害频繁的世纪,当今,我们很有必要沿着历史的轨迹看看灾害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普遍性以及对人类的重大影响,从而总结出一些经验与教训。因此,《人类对灾害的认识》颇值一读。  相似文献   

6.
21世纪到来了。世纪换千,这是千载一遇的希罕事。新世纪究竞是怎样的一个世纪呢?我们可以从各个不同的侧面提出多种的判断,而邓小平却预言:新世纪是高科技发展的世纪。本刊的宗旨正是为促进我国科学技术现代化而进行高级科学普及的工作。在这一宗旨下,本刊已经惨谈经营了22年,形成了自己特有的风格,得到社会的认同,具有一个稳定的读者群和作者、译者群。迎接新世纪,本刊将有何新的作为呢?本刊同仁认真地回顾过去,冷静地评价现在,积极而又审慎地展望未来。我们认为不需要对本刊作重大的变革,也不想搞什么有轰动效应的惊人之…  相似文献   

7.
面向二十一世纪的生物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将属于生物学,但是在哪些领域有可能最先取得重大突破呢?请看来自《新科学家》杂志千年生物学会议的报道── 如今,我们能够克隆猪,培育胚胎干细胞,甚至截取基因并任意将其植入不同的生物物种;而且,我们很快就能将含有30亿个碱基对的人类遗传密码全部破译。那么,哪些领域有可能在新世纪率先取得重大突破呢? 当 38位世界一流生物学家在当代最有影响的生物学家之一、加州理工学院院长戴维·巴尔的摩(David Bal-timore)的带领下,在2000年4月初相聚于科罗拉多州的落基山脉高峰基斯通时,这一问题便…  相似文献   

8.
植物生命科学与未来农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生命科学与未来农业沈允钢院土(中科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在即将跨入21世纪之际,展望一下未来农业的前景是非常必要的。虽然大家都认为农业与人类生存、社会发展有密切关系,可是对其重要性却并不是都看得很清楚,这会影响人们对待它的态度。(一)人们对农业的...  相似文献   

9.
地球上是否就存在我们人类这一种智慧动物呢?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的回答都是肯定的。但进入20世纪以后,根据一些科学家和探险家的考察,认为地球上还存在着另一种神秘的智慧动物——海底人。 1938年,在爱沙尼亚的朱明达海滩上,人们发现了一个“鸡胸、扁嘴、圆脑袋”的“蛤蟆人”。当它发现有人跟踪时,便迅速地跳进波罗的海,其  相似文献   

10.
最后的疆域     
美国航空航天局宣称:在21世纪的第一个10年里,来自地球上的探险者可以在火星上留下自己的足迹,从而扩展人类的疆域;而这一计划在航天界引起了不同的反响。  相似文献   

11.
杨焕明 《科学》2013,65(5):15-18,4
正2013年是全球纪念人类基因组计划正式完成10周年和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60周年。由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作为标志的新世纪不仅是生命科学世纪,而且开创了基因组学研究的新时代。20多年前,人类基因组计划(Human Genome Project,HGP)被认为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有人称:"我们永远不可能知道人类基因组序列……我可以保证,300年内不可能知道!"但是经过包括中国在内的全世界科学家十多年的工作,我们现在可以自豪地说,我们共同努力完成了这  相似文献   

12.
随着新世纪的脚步声越来越临近,近一段时间,人们对20世纪回顾的话题也多了起来。前些日子,参加一家新闻媒体召开的座谈会,主题是对20世纪科技发展的全面回顾,这是很有意思的。因为即将过去的20世纪,虽然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仅仅是弹指一挥的瞬间,然而就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创造发明的成就,可以说超过了过去一千年成就的总和。因此,认真地总结百年  相似文献   

13.
<正>为了让人类真正摆脱地球表面的束缚,私人的资助和勇敢的冒险者不可或缺。我观看过1969年阿波罗11号登月时模糊的电视画面。从那以后,每当抬头注视月亮,我都会想起人类历史上的这次非凡壮举。在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斯普特尼克一号升空入轨的12年之后,人类就成功地实施了登月计划。如果保持这种势头,在这之后的10年或20年之内,人类肯定就会在火星上留下脚印。这是我们这一代人当时的期望。然而,  相似文献   

14.
坐落在吉萨高原上的金字塔群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古建筑奇迹之一。几千年来,这些令人惊叹而又充满神秘色彩的宏伟建筑,一直是一些缺少或没有任何历史、科学以及事实依据的玄学与谬论的永恒素材。谁是金字塔的建设者?这一直是各种奇思遐想的灵感之源,有关消失的古代文明的各种猜想更是经久不衰的创作题材。有人将吉萨金字塔与传说中的亚特兰蒂斯联系在一起,并断言金字塔是亚特兰蒂斯王国的神秘“历史博物馆”;还有人预言,大金字塔在新千年来临之际将突然奇迹般地自动揭秘。现在我们已经进入了2001年,预言家们所期待的戏剧性结果仍然…  相似文献   

15.
现代物理学的20世纪进展,自始至终都以量子概念为主导;量子理论的百年成就,其中包括与相对论的形式结合,乃世纪初叶掀起的物理学革命的主要展现。物理学革命对于人类影响的深刻程度,莫过于思想观念的转变。伴随着量子概念的诞生,N·玻尔的互补原理引发出一种新颖的哲学观念、开拓出一个非凡的哲学领域。这种新哲学观念或许会成为21世纪人类之指导思想和工作方法的一项不可忽缺的要旨。 学者们论及,新世纪将更偏重于东方文化。互补原理的进一步诠释,恰恰可植根于东方文化的深厚底蕴。推崇中国文化的李约瑟指出:“对于目前和将…  相似文献   

16.
<正>新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已经画上了句号,第三个十年已经启航。这是一个充满刺激和挑战的时代,一场波澜壮阔的冒险游戏的序幕正在徐徐展开,对人类而言,脚下的大地已经踏遍,头顶的星空仿佛正在召唤我们,我们的征程已是星辰大海。20世纪,我们实现了载人登陆月球,人类第一次有能力登陆除地球外的另一个天体。21世纪上半叶,我们将实现载人登陆火星的梦想,这是人类航天史上最重要、最复杂的太空计划,将对人类的未来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7.
翻开人类的通信史,我们会发现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那就是一些曾经在历史上被否定过了的东西,后来又重新得到肯定,有的甚至还在日后的通信发展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这里,我们不妨试举几个例子。 从烽火接力到光纤通信 今天,当我们游览长城时,依然可以看到一座座形似碉堡的烽火台的陈迹。它们矗立在一些制高点上,雄伟挺拔,气度不凡。这是源远流长的古代光通信的历史见证。当年,就是通过在这些烽火台上燃点  相似文献   

18.
在所有动物种类中,人类的大脑是生长得最快的。有人说,我们的颅骨的生长已经达到了极限,因此人类的聪明智慧迟早会被超级计算机取代。这是真的吗?[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地形对人类活动的限制自古有之,至今仍被人们经常引用的“鸿沟”一词即由此而来。但人类所特有的改造世界的本性无时无刻都在激励着人们去改变这一切,无人机正是人类运用各种科学技术创造出来的“精灵”,为人类的梦想插上了美丽的翅膀!有人说通过无人机的慧眼得以窥探占卜水晶球,获得21世纪战争的全部景观。曾有军事专家预言:“未来的空战,将是具有隐身特性的无人驾驶飞行器与防空武器之间的作战。”  相似文献   

20.
海燕 《科学之友》2007,(9A):3-3
看到这个标题,大家一定会说,历史就是历史,怎么会存在两种解释呢?起初,我也这样认为。人类所经历的真实才是历史,那么,一种真实的经历怎么会有两种不同的解释呢?但是,我们真的是太主观了,我们的很多见解其实是我们主观强加的结果,因为在走访了山西一个名叫怀仁的地方之后,我明白了什么是一种历史的两种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