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开展科技示范工作是“科技兴团”的首要任务,是促进“两高一优”农业发展的有效措施.这项工作的开展对于充分发挥高新技术在农业生产的作用,促进团场经济的发展,探索依靠科学技术加快农牧团场奔小康的步伐,有着十分深远的现实意义.一、加强组织机构,大搞科技示范几年来在师市党委的领导下,在师市科委的具体指导下,团党委及团领导把“科技兴团”工作列为党委的重要议事日程.先后下发了“关于依靠科技进步、振兴一三四团经济的决定”、“关于加强一三四团科技示范连、户活动的通知”,以及“关于大力开展科技之冬的通知”和“科技示范连、户达标条件”等文件.有力地推动了全团各行各业科技兴团的全面开展.与此同时,团场自89年起相应成立了“科技兴团领导小组”,由团长、政委任组长,主管农、林、牧、机、水、财等副团职领导和有关科室的专业科技人员共21人组成的“科技兴团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团科技办.  相似文献   

2.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农业的持续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但最终还要靠科技进步。这几年,我们苏州的农业之所以能持续发展,粮食连年丰收,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科技的进步,科技进步对农业的贡献份额已达53%。我们作为从事农业科研的基层单位,应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在实施“科技兴农”的伟大战  相似文献   

3.
农业、农民、农村问题是我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首要问题,自改革开放以来,南平市农业、农村经济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科技进步在其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为此,要大力抓好科技示范乡镇、星火密集区、创建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市)这三大工程的建设,全面推进农业、农村科技进步。 1.建设科技示范乡镇,发展农村经济,引导农民致富奔小康。我市省定科技示范乡镇共37个,前两批24个科技示范乡镇已取得了成功的经验,显著的  相似文献   

4.
<正>师市科技示范工作起步较早,全面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后,部分团场便将其作为一项活动自发开展起来。1990年师市将科技示范纳入科技兴农工作,有组织、有计划的全面进行,更加速了这一工作的发展,目前已形成较大规模,示范作物基本遍及垦区各主要作物,使得十余项农业新技术经示范后大面积推广、应用,产生了极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5.
<正>2014年以来,六安市科技工作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为重点,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突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知识产权运用与保护、农业科技进步、平台搭建等重点工作,为加快建设创新型六安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6.
农业领域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墨  毛道伟 《广东科技》2011,20(3):43-46
广东省农业领域科技计划对应的管理处室是农村科技处,该处室的职责范围涵盖:(1)拟订科技促进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政策和规划;(2)组织实施农业科技攻关计划、农业科技专项计划;(3)推动农业和农村科技进步;(4)会同有关部门推选农村信息直通车工程建设;(5)指导农业重大科技成果应用示范;(6)指导农业科技园区、产业基地建设的有关工作.  相似文献   

7.
<正> 多年来,我师不断地探索研究、引进、试验、示范、大力推广适用新技术,依靠科技,促进农业的不断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师市在农业生产中加速推广农业十大主体技术和六大精准技术为主要内容的农业新科技,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有力地推动了师市农业种植水平整体的提高。对促进我师农业、团场的改革和发展、团场经济结构调整和“两高一优”农业发展步伐,实现兵团党委提出的农业增效、团场增盈、职工增收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为不断推进沈阳农业科技进步和农村经济发展,加快都市现代农业建设,2008年,辽宁省农业科学院与沈阳市人民政府签订了"市院科技共建协议",由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沈阳市农业科学院与沈阳市有关涉农部门携手,通过建设现代农业产业示范  相似文献   

9.
建德市近年来以"自主创新"为抓手,在企业创新能力建设、加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加快农业科技进步、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搭建科技  相似文献   

10.
<正> 农八师136团是兵团“智能化农业信息系统”示范团场,“智能化农业信息系统”已应用多年,对136团农业生产的自动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136团作为农八师最前沿团场和棉花种植基地,因此,对智能化农业信息系统的这种综合性高科技技术,无论在科研方面,还是在农业生产方面都是非常需要的。  相似文献   

11.
项目追踪     
《科技潮》2008,(6)
昌平区百合产业发展稳步推进近日,由昌平区林业局和北京盛斯通生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共同承担的"基于循环农业内涵的百合花卉产业科技示范工程"被列入北京市"科技进步促进区县发展"主题计划,获批项目总经费达974.4万元。该项目将集成  相似文献   

12.
一、呼和浩特科技工作情况 “十五”期间,我市科技工作的重点是建立推动科技进步的创新服务体系,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和自主研发的科技引导,以及为推进农业产业化提供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13.
安徽省科技厅作为科技法律法规的执法主体,2003年以来,在省直部门的大力支持、协同合作下,尤其是在今年省级财政大幅度增加科技投入的情况下,坚持把贯彻实施<科技进步法>、<专利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安徽省科技进步条例>、<安徽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安徽省专利保护和促进条例>等有关科技法律法规贯穿于整个科技工作之中,突出产业化,突出围绕中心工作定位,突出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突出工作推进机制,努力克服计划经济条件下,就科技论科技、就项目论项目的常规惯性思维定式,在发挥科技资源优势方面,注重推进源头创新与转化及产业化相结合;在推进优势产业科技创新方面,注重培育骨干与典型引路、面上拓展相结合;在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方面,注重龙头企业带动与建立新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相结合;在工作推进方法方面,克服就科技抓科技的传统工作模式,积极建立联手互动、协同合力促进科技创新的机制,依法促进科技进步和创新.  相似文献   

14.
《遵义科技》2009,37(5):31-32
农技推广体系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主导力量,是国家对农业的支持、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科技兴农战略的主要载体,也是新阶段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性、战略性调整的依靠力量。农业发展靠科技、科技推广靠体系,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和纽带,农业技术成果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必须通过推广环节,通过试验、示范、培训、推广,使之转化为有效的生产力。  相似文献   

15.
科技进步在当今社会和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愈来愈重要的角色.科技进步离不开科技创新,科技创新需要创新文化的支持,这是科技创新的空间和软环境.它从制度、观念等方面影响着创新的进程.本文简述了再造中国创新文化原由与对策.  相似文献   

16.
农业科技进步集成模型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入集成与集成创新的概念,以云南曲靖市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的实践为视点,全面剖析了曲靖农业科技进步成功的经验,是以设施农业现代化、科技集约化、管理企业化和产品市场化为基础,进行科技引进、试验、示范、生产、培训、推广等活动,推进农业高新技术成果的转化,探索了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和模式。其中,最关键的环节,是如何围绕地方特色农业通过政府的农业科技规划、良好的服务、优惠政策、开放的环境等,将农业科研院所、农业高校、农业合作组织与龙头企业有机地整合与集成,为当地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服务;如何从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构建起科技支撑体系,并使其整合集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实现农业科技整体进步与创新。通过这种纵横向集成与整合,归纳并构建起了推进我国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的集成模型.提出了较为切合实际的运营思路即以科技进步来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探索了一条新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科学管理研究》2016,(4):80-83
农民收入水平持续提高要依靠农业科技创新和进步,农业科技投入是实现农业科技进步进而增加农民收入的源头。研究结果表明农业科技投入和农民收入、农业科技进步之间具有明显的因果关系,农业科技投入对农民收入和农业科技进步的影响具有明显的累积效应。  相似文献   

18.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是国家的基础,没有农业的稳定,就没有国家的稳定.农业要加快发展,离不开农业科研这节重要的链条,农业科研的稳定,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的稳定.因此“稳住一头,放开一片”是科技体制改革的方针之一,也是农业科研单位的必由之路,农业与其它的产业有所不同,它离不开自然环境和其它条件,同时自然环境和其它条件对它有着绝对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它受其左右和制约.而且农业生产又是一个风险较大,基础脆弱的产业,这不能不对农业科研工作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农业科研工作任务十分艰巨.加之,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农业科研必须改变过去那种落后而封闭的研究方式,必须尽快使农业科研与市场经济相接轨,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9.
紧扣科技进步核心实现跨越式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安徽的农业和农村科技工作形势非常好,在未来的发展中潜力也十分巨大,具有明显的后发优势.在这种形势下,安徽要成为农业强省和科技强省,就必须要抓住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带来的科技发展空间和产业增长的潜力,抓住科技进步这个核心.这是能否实现真正意义上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20.
晋江作为全国首批科技进步示范市建设单位后,通过实施"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市",在全市形成以优惠政策、科技宣传、资金投入、示范建设、知识产权保护、专家顾问团以及服务中介等较为完善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有力地促进全市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笔者对晋江市在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加以总结,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