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目的以广州市番禺区为例,研究大都市边缘地区城市化与城市空间扩展的特征以及大都市对其的影响。方法以1988—2004年5个时间段LandsatTM/ETM遥感影像为数据来源,运用Er-das和Arcgis软件进行分析。结果番禺由一个小城镇向大都市新城区的发展过程,是区域社会、经济等多方面快速发展和适当地行政区划调整共同作用下的结果。结论大都市边缘地区的城市化是自身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大都市对边缘地区城镇产生多方面影响,行政区划与调整束缚和强化了广州市对番禺城市化和城市空间扩张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陈怀录  许计平 《甘肃科技》2010,26(14):3-4,7
近年,全国各地都在进行循环经济产业园区规划建设,园区的产业发展定位雷同模糊。以庆阳市为例,从宏观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出发,结合庆阳市市域工业发展条件分析,对庆阳市市域循环经济产业园区产业发展进行综合定位,以期更好地指导庆阳市市域工业发展。  相似文献   

3.
高平市产业转型及发展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平市是典型的资源型城市,随着资源储量的逐步减少,经济发展将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通过对高平市既有产业在晋城市、山西省、全国地域层面进行专业优势和技术创新优势对比分析,得出高平市的区域优势产业。根据国内外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经验,结合高平市的实际情况,提出高平市产业转型应采取的发展模式和实现高平市产业转型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4.
南京创意产业集聚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学  范占军  张敏  姚磊 《河南科学》2009,27(7):866-870
以南京为实证地区,对其创意产业的空间集聚现象进行探讨.总结南京创意产业集聚发展现状、集聚发展的优势条件和两种主要的集聚模式,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对南京创意产业的空间集聚程度进行了定量判断,指出南京创意产业集聚区位特征:城市中心区域、偏好城市文化品质良好的地段及高校附近,其中城市中心区集聚度最高.最后,归纳分析了南京创意产业集聚的驱动力.  相似文献   

5.
高科技园区的区位独特,与城市唇齿相依。国内外大部分高科技产业园区都位于城市郊区,这里高科技人才集聚.智力密集型产业集中,创新空间狭小,创新能力强大,生态环境良好,便于激发人的灵感,因而与城市之问保持着一种经常性的动态和谐关系.这种和谐关系理论上可以通过景观园林设计的方法获取。为了实现高科技园区与城市协调发展的动态和谐,最大限度地提高区域的和谐度,建议采取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规划设计、景观设计等手法,强化园区生态景观的视觉效果和美誉度,创造具有人文关怀惠义的地理环境和休闲康乐空间,建设一个生产劳动空间与休闲娱乐空间合二为一、相互渗透的绿色的高科技产业园区。  相似文献   

6.
文化是软实力的核心要素,文化创意产业更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力。景德镇是举世闻名的瓷都,有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条件和基础;并且由于资源的枯竭,文化创意产业成为千年瓷都——景德镇城市产业转型的必然选择。在全球化的视野下,构建以景德镇为核心的区域文化;探讨景德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如何喷发文化的竞争力、影响力和辐射力;进而以景德镇文化创意产业为核心带动区域城市经济发展,形成经济和文化发展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7.
智慧产业越来越成为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动力。文章以重庆市两江新区为例,分析智慧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具体关注时代发展趋势、中央地方层面的政策支撑和经济发展基础等机遇,分析智慧产业发展面临的核心竞争力提升、产业链升级和产业体系优化等挑战,最后提出智慧产业与政治、经济和社会等城市现代化建设重要领域融合发展的具体路径,以此促进城市智慧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8.
以山东省17个城市作为研究的基本区域单元,通过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指标体系,对山东省各城市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比较分析,客观反映各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优劣,比较深入地揭示17个城市区域经济发展所面临的薄弱环节和限制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山东省各城市区域经济发展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论港口产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秀辉  李伟 《科技信息》2007,(7):155-155,154
当前,港口产业对于经济发展的贡献日益显著。本文从宏观经济到区域经济,再到城市经济三个角度具体深入地分析了港口产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科技、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工业园区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平台,更需要加强信息化建设。  相似文献   

11.
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单一,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就面临着各种社会和产业问题,从而使经济发展缺乏持续性。根据产业发展的规律和经济发展经验来看,要想使资源型城市做到"矿竭而城不衰",只有不断推进产业创新,通过产业内企业创新、产业结构创新、产业组织创新和产业政策创新等途径,逐步改变以矿产资源采掘与加工为主的单一的产业结构,培育非资源型接续替代主导产业群,才能使资源型城市发展保持源源不断的发展活力。  相似文献   

12.
金融危机之后,在外需萎缩和劳动力成本迅速上升的双重压力下,沿海地区传统产业加快了向内地迁移的步伐。中西部地区面临承接转移产业的重大历史机遇。如何承接到适宜区域经济发展的产业,将关系到中西部地区未来经济发展走势。从成本因素、市场化程度、产业设施配套能力、经济外向度、技术创新能力、环境承载能力6个方面构建了产业承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计算皖江城市带9个城市的产业承接能力指数。此外,利用该指数分析了产业承接能力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产业承接能力每提高1%,则导致经济增长0.843%。因此,产业承接能力的提高对于皖江城市带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显著。培育产业承接能力。有利于中西部经济的崛起。  相似文献   

13.
番禺现代产业园生态规划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区域发展战略研究出发,探讨规划的内容和可行性;此规划以环境效益为出发点,探讨番禺现代产业园生态规划和绿化规划。使番禺现代产业园在自然资源优势的基础上,建设为集景观、产业、居住为一体的高科技复合型生态园区。  相似文献   

14.
产城融合是指以城市为基础,以产业为保障,驱动城市更新和完善服务配套,以达到产业、城市、人之间的和谐发展的模式。近年来,曲靖经济技术开发区紧紧围绕"产城融合的示范区、经济增长的排头兵、城市新区建设的样板和人才培养的特区"的目标定位,抓住滇中产业新区和滇中城市群建设这一发展机遇,在推进珠江源大城市和新型城镇化建设中,通过产城融合走一条以业兴城、以城促产,产城人全面融合的发展之路,做了一些有益的实践与探索。  相似文献   

15.
发展园区经济,打造产业集群,形成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成为各地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方式。目前,我国经济园区建设开发模式主要有政府主导和市场主导开发模式。我国经济园区建设是推动地区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手段之一,各地经济园区建设发展势头迅猛,目前我国经济园区开发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三个重要的区域: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快速发展,中心城市作为增长极在产业引领和区域扩散方面的作用不容忽视。但在主观上,区域决策主体对其中的规律并不十分清楚,结果造成产业定位方面的诸多矛盾。本文在上述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基础上揭示区域增长极和整体区域产业演化关系的科学规律,提出更加具有科学依据的“产业政策区域化,区域政策产业化”的实践建议,指导城市体系规划、产业规划等经济发展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7.
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优化产业结构是促进区域社会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主要途径之一.在对济南市的产业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区位商和偏离一份额分析方法,测算区域产业发展优势和产业综合竞争力,结论显示济南市的主导产业为通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和金融业三大产业部门.积极培育主导产业,优化区域资源配置,在发展先进制造业的同时,积极构建现代服务业体系是济南市城市经济发展和提升整体竞争力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8.
承接珠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已成为韶关市园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韶关市发展园区经济,既有地处珠三角外围、华南重工业基地、工业用地较宽松等显形区位优势,又有省域第二区域中心、华南新铁路枢纽、中国南方大陆桥支点等潜在区位优势。壮大韶关的园区经济,拟选择提升区位优势、推进产业集聚、做好园区科学规划、打造特色项目、高标准优化园区环境等主要路径。应努力做大园区经济,不断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中心城市的地位和作用对于经济区域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心城市作为区域的核心,具有"心脏"和"头脑"的作用,它与城市周围地区的发展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中心城市的经济发展直接影响、调节或带动着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利用大中型城市的区位与资源优势在其周边地区形成产业价值链,推动毗邻区县小城镇发展,实现城镇化的跨越式发展是欠发达地区城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产业集群是一种世界性的经济现象。产业集群具有强劲、持续的竞争优势,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巨大推动作用。通过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性问题,重点论述产业集群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原理,并以虎门服装产业集群为例,详述产业集群的升级问题,为政府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