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吕吉尔 《世界科学》2012,(11):27-28
詹姆斯·卡梅隆(James Cameron)常常用一鸣惊人的电影大片打破票房记录,像《泰坦尼克号》和《阿凡达》。但是,在2012年3月26日,当他首次完成了独自一人驾驶挑战者潜水器到达地球上最深的地方马里亚纳海沟沟底之后。他创造了一项海洋深潜记录。他的这次探险之旅把公众的注意力吸引到了很少有人涉足的位于深海沟底部的“超深渊带”。  相似文献   

2.
从经典的《星球大战》到《钢铁侠》,立体全息影像在很多科幻电影中以特效的形式呈现给观众.影片中的人物可以跟在空气中形成的三维影像进行交流互动,不仅带来了震撼的视觉效果,也引发了人们对未来技术的憧憬.那么电影当中的这种技术距离我们的现实生活到底有多远呢? 全息摄影的奥秘 全息,顾名思义指自然界的人或物的散射或发射光的全部信息(包括光波的振幅和相位信息).全息摄影则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三维成像技术,普通摄影只能记录光某个方向的强度(或振幅)信息,而全息摄影利用了光的干涉和衍射原理,不仅能够记录光的强度,还能记录光从哪里发出,朝哪个方向发射的信息(即相位信息).  相似文献   

3.
新年新气象。从2007年开始。《科学之友》携手秉承“快乐摄影,微笑中国”理念的SCOCO摄影网。开办SCOCO数码生活栏目。通过网站和杂志的联手。更即时更广泛地普及数码知识。让您能更好更快地使用数码设备。  相似文献   

4.
在当今的世界上,再精致的印刷品也没有像钞票那样承载着如此厚重的社会关系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它不仅仅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更是反映民族文化和精神风貌的艺术品。在手掌大的纸片上,各国无一例外地想体现出最伟大的人物、最优美的风景、最经典的文化……纸币本身是没有价值的纸片,为什么把它按照一定程序或方式投入到经济生活中,就能成为“惟一比爱情更能使人发狂的东西”呢?人们在追逐金钱的同时很少有人会停下来思考这个问题。经济学家会告诉你,纸变成“钱”的秘密就在于纸币背后有着强大的价值支持力量,这就是发行纸币国家的经济力量。…  相似文献   

5.
天文爱好者大都喜欢天文摄影,把绚丽多彩的天象和天体记录在照片上不仅是为了美的享受,也能从中体会与理解天文学的知识.在拍摄中,还会遇到和发现许多惊喜和趣味,激发出更大的热情投入其中.  相似文献   

6.
自然界千姿百态的美丽鲜花,给摄影人提供了取之不尽的摄影题材。从摄影艺术诞生的那一天起,人们就关爱这一题材,是因为一帧优秀的花卉摄影作品,既能使人感受到生命的神奇,也能给人以美的享受。 无论是在自然中或是在公园中拍摄花卉,我们经常面临着一种取舍:如何既突出主体,又避免那些杂乱无章的背景?如何既不破坏花卉的自然生存条件,又能获得一张令  相似文献   

7.
正梅兰妮·米切尔数十年来一直致力于研究数字思维。她表示,除非AI拥有类比的能力,否则他们永远不会真正像人类。于1979年斩获普利策奖的著作《哥德尔、埃舍尔、巴赫》(G?del, Escher, Bach)激发了大批计算机科学家的灵感,但很少有人像梅兰妮·米切尔(Melanie Mitchell)那般——在读完这本777页的著作后,  相似文献   

8.
摄影与生活     
在我们居住的城市中,每天都可以看到大量的影像.几乎很少有任何别的东西可以这么满目皆是了.在我们国家的历史上,也没有任何一种社会形态中,曾经出现过这么集中、这么密集的视觉影像信息.摄影已成为人们工作、生活的一个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9.
摄影与生活     
谢迪 《科学之友》2009,(4):116-116,118
在我们居住的城市中,每天都可以看到大量的影像,几乎很少有任何别的东西可以这么满目皆是了。在我们国家的历史上,也没有任何一种社会形态中,曾经出现过这么集中、这么密集的视觉影像信息。摄影已成为人们工作、生活的一个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10.
人们经常会说,我高兴、我伤心、我气愤,很少有人直言“我嫉妒”。“喜怒哀乐爱恶欲”七情中也找不到嫉妒这个词。然而一提嫉妒,不用解释,每个人都能心领神会。究竟什么原因使人们羞于言嫉呢? 嫉妒,一种本能力量 跟其他情绪一样,嫉妒也是一种  相似文献   

11.
作为摄影专业的学生,能参加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对他们来说是意义重大的,平遥为学子们搭建了一所国际性的摄影大课堂,他们活跃于各展场,用自己的眼睛去寻找感受这全新的世界,用自己的镜头语言去表达内心的感受.  相似文献   

12.
王米雪 《科学之友》2009,(10):90-92
作为摄影专业的学生,能参加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对他们来说是意义重大的,平遥为学子们搭建了一所国际性的摄影大课堂,他们活跃于各展场,用自己的眼睛去寻找感受这全新的世界,用自己的镜头语言去表达内心的感受。  相似文献   

13.
正人工智能研究几经跌宕起伏,已经取得了意料之外的成功(见本刊2018年01期《人工智能新纪元(上)》)。今天,人工智能正以飞快的速度进入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照此下去,这个世界将会发生怎样的巨变?我们难以预测。人类创造之物是否能让它的造物主都感到吃惊?它是否能做出自己的选择?在神秘的犹太传说中,巫师们将灵符插入土制魔像口中,就能赋予魔像生命。阿西莫夫的科幻小说《我,机器人》被拍摄成电影后,激起了全社会对机器人是  相似文献   

14.
正寒冷的冬天里,有一个可以取暖的物品,这大概就是人生中最幸福的事情了!你还害怕寒风凛冽时不敢出门吗?有了暖宝宝,你就什么都不用怕了。暖宝宝的结构成分有哪些?它的发热原理到底是什么?在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课本《化学反应原理》第四章“电化学基础”的第一节“原电池”中介绍的原电池原理,就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暖宝宝的发热原理。  相似文献   

15.
引言在中国及世界古代数学史中,《洛书》是中华民族在人类文化史中最早的数学创作。关于《洛书》的起源及其在中外数学领域中的传播和发展,读者可参阅英人李约瑟的《中国科学技术史》,及国人黎凯旋的《易数浅说》。中国先民创造《洛书》已有五千年历史,但直到现在,《洛书》在世界人民心目中仍蒙有一层奥秘色彩,中外数学家仍名之谓“幻方”;很少学者用现代数学观点,去研究并解释《洛书》的数学内涵。因此,“洛书的本质是什么?”换句话说,“洛书在现代数学内的地位是什么?”就成为一个有重大意义而需要解决的数学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一只小小的蜗牛赢得了人们的目光,尤其是获得了不少网民的称赞,因为它向往光明,奋力地爬向阳光灿烂的洞口。这幅名为《奔向光明的蜗牛》的摄影作品,获得了2010年欧洲摄影大赛“其他动物”类冠军。匈牙利摄影师冈耶·克萨巴为拍摄这张难得的照片.采用特殊的技术,  相似文献   

17.
你对未知的世界充满好奇吗?你的心中有疑问,会用科学的眼光去拨开这层迷雾吗?你擅长写作、酷爱摄影或绘画吗?你想体验一下采访的乐趣,在国家级刊物《知识就是力量》杂志上发表自己的文章吗?那么,欢迎加入《知识就是力量》小记者的团队!快快行动吧,你能和院士、老师上同一本杂志哦!报名方式以"学校或校外教育机构组织学生报名并推荐、择优选拔"的原则进行。获得的权利1小记者将获得由《知识就是力量》杂志社颁发的小记者证书;  相似文献   

18.
为什么飞机在天空中不会掉下来?波音、空中客车以及几乎每本教科书的有关论述——这是因为机翼“峰”上的空气行进得比较快,从而产生了升力。但是,费米实验室的物理学家大卫·安德森确信他们都错了:忘掉这幻想的流体动力学吧!你所需要的只是牛顿的运动三定律。在探求真理的过程中安德森学会了飞行,并且已经同别人合写了《理解飞行》一书,宣称要把事实真相搞清楚。那么,是不是飞行员和工程师必须接受再培训?明天的航空器是不是会有什么不同?以下是美国科普作家黛安妮·马丁代尔与安德森就飞行问题进行的一次对话。  相似文献   

19.
梦是可以相信的吗 ?数千年以来 ,人们很慎重其事地将自己的梦当作纪念物保存下来。现代人假设 ,洞穴壁上的作品、《圣经》中的故事不少是先人关于梦的记录。梦还是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人们尝试着根据自己理解的程度去解释梦。原始人以为他们在睡眠时是将灵魂与身体分离的———此时的他们来到了一个生活着相象中的人和动物的精神世界。在《圣经》和《可兰经》中 ,梦常常被当作上帝的声影。古埃及法老做的“七丰收及七饥荒之梦”就是这种预知梦的典型。古代文明期间有专事解梦的人 ,他们被称作占梦者 ,《圣经》里记载的预言者达尼尔就是当…  相似文献   

20.
机器人定义众说纷纭 现在,人们经常能从电视、电影或展览会中见到机器人的身影。但是,要回答“什么是机器人”这样的问题,就不那么容易了。 也许有人会说:“机器人不就是拥有粗胳膊、短腿、大眼睛和方脑袋的铁家伙吗?”可能有人补充一句:“机器人不就是机器吗?它能一刻不停地工作,它就是一种自动机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